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迹1:

昭山寺论道

时间:1917年9月16日,星期日。

参加人员:毛泽东、蔡和森、彭则厚,还有张昆弟。

活动内容一起做1至2日旅行,目的地是“潇湘八景之一”昭山。

那天,约好早饭后在长沙渔湾市会合。毛泽东与张昆弟先到彭则厚过河去邀蔡和森。不一会儿,他一个人回来说,蔡和森因要搬家不能来了。这个活动本是蔡和森提议的,张昆弟先同意后又去约的毛泽东与彭则厚,没想到提议者却没成行,只有被鼓动者到了。不过,此变化没有影响活动实施,毛泽东、彭则厚和张昆弟按预定计划上路。

他们沿着铁道往前走,天气十分炎热,幸亏风大使温热稍解走出10余里后,见铁路旁有一茶店,随饮茶解渴,稍坐又行。又走出十几里后,在一饭店休息吃午饭。饭每大碗50文,菜每碗20文,3人共吃饭5大碗,小菜5碗。饭后休息时,见店后有个大水塘,想下水游泳洗浴,但下去后发现水浅不到屁股,便到店里拿上东西继续前行。又走出不到3里地,找到一处河坝,清澈水深,大家高兴地下水,洗罢又走了14里,到达目的地昭山脚下。

这时太阳将要落山了,他们沿山背的石阶上山,看湘江清临其下,高峰秀挹 其上,的确名不虚传。

山上有座昭山寺,寺中有和尚三四人。天色已晚,毛泽东等想在寺中借宿,和尚们开始不肯,当他们准备露宿寺外树丛时,和尚们便允许了。

晚饭过后,3人从山的正面下去,到湘江游泳洗浴。浴后又盘坐在江边沙滩上说话,凉风暑解,水波助语,不知乐从何来后由原路上山,时行时语,谈兴正浓时,连昭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都顾不得看了。山上,星光照下来,树色苍浓,隐隐生机勃发和尚在门前等着,把这几个人带到客房,指着空床让在那里休息,并借给他们小被子一块。他们见客房外有小楼一间,便又去小楼纳凉。此时南风乱吹,大家说笑称善,非常情投意合。

毛泽东讲的一番话,让大家印象深刻。张昆弟记录如下:

“毛君云,西人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已耳。若人生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无价值。又云,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又云,人之心力与体力合行一事,事未有难成者。”

此话有三层意思:

是对西方社会只追求物质丰足不屑。如果只为满足衣食住等物质欲望活着,那样的人生太无价值。

二是表明自己追求世界主义。什么是世界主义?他后来写给同学的信中说:世界主义与殖民主义不同,殖民主义只愿自己好不愿别人好,是损人利己的政策;世界主义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是愿大家都好的主义。当然,他也很清楚,在追求这个美好理想之前,要先解决个人的生存生活问题,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三是表达了坚定的信念追求。认为只要人的心力和体力聚焦在一件事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实现目的。

那晚,3人直到夜深始睡。一夜交谈只记下寥寥数语,肯定是记一漏百,但也肯定是凤毛麟角,是那些给张昆弟心灵冲击最大、印象最深的观点。

张昆弟说,对毛泽东讲的心力与体力合一,自已甚为赞同,也信仰人心就是能力,认可读谭嗣同《仁学》可炼心力的说法。

一同上山的彭则厚,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情调。他似乎不是入世进取的态度,而要遁入空门,面对清夜古刹感叹说,自己早就想出家为僧。还说,等数年后邀他们到这名山来读书。不知是受彭则厚感染,还是因昭山寺氛围的影响,连毛泽东和张昆弟这两个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青年,当时竟也认可出家为僧的想法,毛泽东似乎比张昆弟决心更大。

其实,释迦牟尼也是要救苦救难的啊,不过与马克思主义是完全不同的路。佛家讲四大皆空,看到这个宇宙终归于无,看空这世间的一切,让众生不再执着,安于心灵的宁静,从而解脱人生的苦恼和苦难;而马克思呢,讲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那是一个永恒变化的物质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切,并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无产阶级只有通过不妥协的斗争,才能挣脱桎梏求得自身解放,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最终让天下受苦人解脱苦难。

人世间的分歧,有时是同一目的不同道路与办法。

那晚,年轻学子论道昭山寺,最后竞都看破红尘,欲遁入空门出家为僧,在清心寡欲的修炼中走向自由和解脱,甚至连伟人毛泽东也不例外。果真如此,中国或许会出现一个伟大的和尚,但要丧失一个伟大的革命领袖。

好在拯救国家和民族的使命,对毛泽东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IEhoM4WQQ197lb9PRqWxRsE4k+F39hvUDmmwnDXxpAWrwwhPG8fnlufzXxOUdkz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