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3
礼仪修养

【案例导入】

张女士是一位商务工作者,由于业务绩效出色,随团到中东地区某国考察。抵达目的地后,东道主热情接待,并举行宴会招待。席间,为表达敬意,主人向每位客人一一递上一杯当地特产饮料。张女士接饮料时,由于一向习惯于“左撇子”就不假思索伸出左手去接,主人见此情景脸色骤变,不仅没有将饮料递到张女士的手中,而且非常生气地将饮料重重地放在餐桌上,并不再理睬张女士。

【任务分析】

主人为什么生气?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礼仪的内容丰富多样,但它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与原则,学习和掌握了它们,在社交活动中就能做到礼仪周全,当然与自身的修养也是分不开的。

1.3.1 现代礼仪的特征

礼仪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不断地扬弃和完善,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遍性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只要有人生存生息的地方就有礼仪,而且许多礼仪是世界通用的,它不分国家、民族、地区、人种、性别、年龄、阶层,为全人类所共有,成为全人类的财富。礼仪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很强的普遍性。

2)规范性

礼仪是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物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性,不仅约束着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的言谈举止要合乎礼仪,而且人们也在用这种规范来衡量和判断他人。总之,礼仪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自尊、敬人的惯用形式。

3)传承性

礼仪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一种文化,并且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这不是一种短暂的社会现象,而且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更替而消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然它不是一味地全盘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继承发展。

4)差异性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甚至同一个国家、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差异之处随处可见,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5)时代性

礼仪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而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世界经济国际化日趋明显,礼仪与国际接轨,各国的礼仪互相交融,礼仪随之被赋予新的内容。

1.3.2 现代礼仪的基本原则

礼仪的具体规范和规则很多,但无论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礼仪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基本原则都是不变的。

1)遵守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言谈举止。学习礼仪,一定要付诸个人社交实践。遵守包括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等,是对行为主体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人格素质的基本体现。

2)尊重

尊重是礼仪的本质,包括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礼仪的情感基础。尊重是互相的,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劳动、价值和感情等。

3)真诚

真诚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态度,是礼仪活动的基础。“真”指真实,“诚”指诚恳,即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待人真心实意。在社交场合,并非每个人在礼仪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只要是发自内心、真诚相待,就会赢得理解和信任,广交朋友。真诚原则,就是与人交往时,做到待人以诚、诚心诚意、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守信

在人际交往中要讲真话、遵守诺言、实践诺言。守信是真诚的外在表现,一个守信的人常常会让人产生信赖感。中国有一句谚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指在社交场合,尤其重视守时、守约,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轻易许诺他人,否则,会失信于人,甚至失去朋友。

5)宽容

宽容就是宽宏大量,能容他人之过,每个人都应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容纳他人的意识。宽容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容许别人有行动与见解自由,对不同于自己和传统观点的见解要耐心、公正地对待。当然,宽容绝不是纵容,不是放弃原则地姑息迁就,不是一味地忍让。

6)平等

平等就是对所有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在年龄、性别、种族、性格、文化、职业、身份、地位、财富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就厚此薄彼,区别对待,给予不同待遇。但在具体运用时,在尊重交往对象的前提下,允许因人而异。

7)适度

适度指交往中把握分寸,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阿谀奉承。凡事做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在社交场合要感情适度,谈吐适度,举止适度,装扮适度。

8)从俗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不同,交往各方都应尊重相互之间的风俗、习惯,了解并尊重各自的禁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

1.3.3 礼仪与个人修养

【阅读材料】

绳降捡垃圾,下方是悬崖

“要丢一点垃圾,只是随手一扔的事,但要从悬崖上捡回一点垃圾,不仅要进行绳降,还要有足够的体力和勇气。”云南春城昆明,在一个降温的冬日,云南蓝豹救援队的10多名队员爬上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昆明西山,清理游客丢弃在悬崖峭壁上的垃圾。平常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的救援队员成了捡垃圾的突击队员,小伙子们在悬崖上上上下下攀爬,左右腾挪捡垃圾,很像一群“蜘蛛侠”,令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赞叹不已。辛苦一天,队员们捡到了几百斤垃圾。此次行动是为了向市民、游客宣传环保意识,提倡文明游山,特别是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

礼仪是一个人品质、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是由其内在修养决定的。修养是通过个体自觉、有意识地学习和仿效而逐步形成的。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格完美的需要,是工作蒸蒸日上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修养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气质与性格

虽然气质和性格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但为了保证社会交往顺利,有必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对自身气质、性格扬长避短,只要努力去做,定会达到目的。

(2)情绪

善于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控制消极的情绪,在各种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状态。

(3)广泛的兴趣

广泛的兴趣有助于人际间的交往,不会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

【知识拓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

①能保持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②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③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④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⑤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⑥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加强道德修养

学会爱,广义地爱,既要学会爱你的家人、亲戚、朋友,还要爱他人,爱陌生的人,甚至爱与你有矛盾的人。理解宽容,真诚守信,明辨是非善恶。

人们应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到“细微处见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学习礼仪文化知识

(1)学习礼仪知识

注意搜集、学习礼仪知识。懂得的礼仪知识越广博、越全面,在待人接物时就越能应付自如。

(2)学习文化知识

应培养自己对知识的广泛兴趣,努力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只有知识丰实,才能秀外慧中。知识是力量,是提高人文化礼仪修养的内在基础。人们应有意识、自觉地制订计划,安排时间,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做到“知书达理”。 wsR77a70oAi8baV1vCXQ+QjS0mKPAySKquHxCZveZMGQH9lDK2Wx1x7SJ+eO71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