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是整个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纲领。《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第三条提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领域,教育者必须明确:通过学前阶段的教育,要使学前儿童的语言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达到何种水平。这一预期的发展成果便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为了便于针对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施以相应的语言教育,教育者还有必要确立年龄阶段目标。最后,当教师依据年龄阶段目标选定语言教育内容、确定语言教育活动时,还需要就本次具体教育活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整个活动过程,使每个学前儿童通过每次语言教育活动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制订的依据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根据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的主要目标确定的,它是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教育目标的确定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需要有一定的客观依据。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制订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依据一定的社会培养目标

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一定的要求,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是构成教育目标的客观依据之一。社会和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对教育的要求,为确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指明了方向。在学前阶段教育目标中,一部分因素对学前儿童语言有一定的要求,便成为语言教育目标形成的一个特定依据。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本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的人,离开一定社会的要求去制订当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则有可能在本质上违背教育的规律。

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确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语言教育目标应反映我国社会在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取向。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语言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已明确语言是学前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几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要在学前教育中继承下来,通过语言教育来承担文化传递的任务仍然是条捷径。②语言教育目标要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国防科学等方面的迅猛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21世纪的中国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值得我们深思,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他们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吸收新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新世纪的今天,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其作用已越来越重要,成为高素质、高效益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上述要求促使我们在学前教育中,要充分重视语言教育,并需要据此设计语言教育的目的与计划。③语言教育目标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今天的学前教育是为21世纪我国社会建设培养栋梁之材,因此教育目标既要针对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使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

2.依据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在语言发展方面的目标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基本能力”。这可以说是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概括性表达。如果把这个概括性极高的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观测的目标,则需要分析语言及语言运用的有关规律,如语言包括哪些成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包括哪些活动形式;其中需要哪些规则等。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具体地规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要使学前儿童的哪些语言行为、能力和态度有所发展。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在语言发展方面的目标中,还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重视学前儿童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过程中语言的运用。具体来说就是会说普通话,能运用确切的词语和合乎语法的句子进行语言交往,并逐步提高儿童口头语言表达水平。因此,目标不仅包括最基本的学前儿童倾听和表述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包括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为入学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准备等。

3.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具有哪些潜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是否具备等问题,对确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有直接的影响。因为教育的对象是学前儿童,教育目标的制订必须充分尊重学前儿童的发展规律,如若不考虑学前儿童的发展规律,只凭成人的主观臆想,那么,不是迁就了学前儿童语言的自然发展与成熟,降低了其水平值,就是脱离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提高了期望值。无论以上哪一种做法都将难以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发挥指导和统率作用,都不利于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而且社会的要求也不可能在学前儿童身上得到较好的实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以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为根本目的,因而必须尊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尊重规律,就意味着我们在制订教育目标时,注意遵循学前阶段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成长的客观进程来进行教育。有关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信息,使我们能够理解学前儿童语言的学习阶段及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点及需要。因此,在制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时,可以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来确立促进他们语言发展的方向。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把握。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具有一般的层次结构;从横向的角度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则具有独特的分类结构。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如前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语言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有时也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终期目标。它是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学前阶段语言教育任务要求的总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终期目标是学前教育总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总目标在方向上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与此同时,终期目标又是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任务要求,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正如学前儿童语言在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样,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终期目标在总目标中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纲要》中对语言教育总目标的表述:①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②注意倾听对方讲话;③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④喜欢听故事、看图书;⑤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终期目标在各年龄段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对托儿所和学前儿童年龄段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尽管整个学前阶段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和连续性,但将语言教育目标划分为不同的要求,形成对每一个年龄阶段学前儿童逐步提高要求的具体目标,是年龄阶段目标的一个特点。例如,主要是发展口头语言、积累常用词、学习简短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等。但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语言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例如,同样是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不同年龄阶段要求是大不一样的。对0~1岁半的幼儿要求是能说出几个常见物品的名称;对1岁半~3岁半的幼儿则要求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与性别,能用简短的语句回答别人的问题;3~4岁学前儿童应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请求和愿望,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4~5岁学前儿童要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件和讲述图片、表演活动及影视剧的内容,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和讲述故事,能大胆、清楚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等;5~6岁学前儿童则应能用适当的音高、音量和准确的语音说话,在适当的场合主动与人交谈,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思,连贯地讲述一件事或图片,讲述观看过的影视话剧的主要剧情,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讲故事并表演故事等。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具体目标都建立在上个阶段语言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对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具有一定的挑战意义,使学前儿童在经过语言学习后能更上一层楼。

年龄阶段目标的另一个特点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目标和学科知识的融合,这要求语言教育目标贯彻到学前儿童所学的学科知识中去。换言之,语言教育目标对学前儿童语言方面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与语言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目标中,对学前儿童掌握知识、获得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期望通过这个年龄阶段的学习,使他们在语言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订,它有两层含义:①各项学前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目标。例如,日常生活活动有助于发展学前儿童与同伴和成人语言交往的目标;游戏有助于发展学前儿童根据游戏角色和游戏内容谈话和讲述活动的目标;科学教育活动中常要求学前儿童用语言陈述自己的科学探索过程和成果,与同伴互相交流;体育活动常对学前儿童提出听指令做动作的要求;美术活动则常在学前儿童完成绘画或手工作品后,请他们讲述自己所画的内容或手工作品的含义。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如谈话活动目标、讲述活动目标、听说游戏活动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目标、早期阅读活动目标等。就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来看,其目标往往不局限于语言发展的这一个领域。因为语言是语言符号及其反映的思想内容的结合体,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练习运用语言的过程必然是与多种内容相交叉的过程。学前儿童不仅学习和运用各种语音、词语或句式,而且要思考和体会这些语言符号所反映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其目标要指向于为学前儿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有益的经验,为其全面发展做贡献。

从目标的层次分析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要落实到每个学前儿童身上,有几个关键问题必须注意:①如何将高层次目标准确地转化为低层次目标;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如何把握各个层次教育目标的内涵以及相互关系;③教师如何根据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方法,从而确保目标的实现。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是指教育目标的组合构成。任何教育目标都不是单一的,往往是由若干任务要求总和构建的。不管从哪一个阶段出发,语言教育目标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应该从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构成、语言教育的作用和语言教育目标本身的角度对语言教育目标进行分类,它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倾听行为培养

倾听是学前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学前儿童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因此,在学前阶段培养学前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纲要》在语言领域要求培养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大量研究发现,3~4岁的学前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只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句子,掌握一些常用词;4~5岁的学前儿童基本上能够听清楚全部语音,能听懂日常一般句子和一段话的意思,掌握的词汇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语言逐渐连贯起来;5~6岁的学前儿童能够听懂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例如,埃森和夏皮罗发现,4~4岁半的学前儿童即使在说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提供线索很少的情况下,也能推测出说话者的意图。例如,在一张纸上画一个空心圆圈,另有红、蓝两张纸,告诉学前儿童不要将圆圈填成红色,4岁半学前儿童已能领会这是要求他们将圆圈填成蓝色。但是,学前儿童对话语中讽刺意图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诚实话和讽刺话、嘻哈话和侮辱性话的辨别能力,则很晚才能形成。例如,年幼学前儿童擅自过马路,妈妈吓唬他说:“你再走走看!”他会向前走得更快。学前儿童把爸爸的书乱扔了,爸爸说:“好啊,你把我的书搞得乱七八糟的!”孩子就更起劲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倾听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从无意识地倾听到有意识地倾听;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不断提高;对所听内容的理解、掌握能力逐渐发展,可以连接上下语句的意思进行倾听。

学前阶段学前儿童倾听行为的培养,着重点应放在对汉语语音、语调和对语意内容的理解上。在0~6岁阶段,通过教育逐步帮助学前儿童建立起以下倾听技能:①有意识倾听,集中注意力倾听;②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的倾听;③理解性倾听,掌握倾听主要内容,连接上下语句意思的倾听。

2)表述行为的培养

表述是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地与人进行语言交际。因而,表述行为培养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阶段是学前儿童逐步掌握口头语言并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在这一特定时间内,学前儿童表述行为能力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于学习正确、恰当的口语表达,从语音、语法、语义以及语用四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由简到繁、由短到长地提高表达水平。与此同时,学前儿童口头表达的行为也有个人独白、集体讲述、对话交谈等不同的表现方式,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利于他们的交际和运用。

3)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

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是感知理解文学作品并尝试操作艺术语言方式的行为。这种通过语言塑造形象、表现生活的艺术作品,带有口语的特点,却又不同于口语,它们是艺术语言的结合体,也是书面语言的反映,对学前儿童的语言以及其他方面的学习具有特别的意义。

学前儿童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学前儿童综合的语言能力,增强学前儿童对语言核心操作行为的敏感性,即对词语排列的敏感性以及对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的敏感性等。另外,还必须培养学前儿童理解文学作品、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这也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

4)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

早期阅读行为是指学前儿童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学前儿童在学前阶段知道图书、文字的重要,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汉字,同时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技能等。由此可见,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主要在于激发学前儿童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早期阅读的有关技能。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是对某一时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具体阐述。前面章节对学前阶段语言教育目标作了纵向和横向的结构分析,因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也将以纵向的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以及横向的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四大类进行阐述。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终期目标的具体内容
1)倾听部分

认知目标:懂得他人对自己说话时要注意倾听。

情感、态度目标:喜欢听,并积极地、有礼貌地听他人对自己说话。

能力与技能目标:能集中注意力,有礼貌、安静地倾听;能听懂普通话;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能理解并执行别人的指令;能结合情境感受和理解句子。

2)表述部分

认知目标:懂得用适当的音量说话,有积极的表述愿望。

情感、态度目标:喜欢与他人交谈,在适宜的场合积极、主动、有礼貌地与他人交谈。

能力与技能目标:会说普通话,发音清楚,语调准确,能运用恰当的语句和语调表述和回答问题;能用完整、连贯有序、生动的语句讲述图书内容和事件经过。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认知目标:懂得文学作品中运用的是规范而成熟的语言;阅读和聆听文学作品能增加知识,明白事理,并能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

情感、态度目标:乐意聆听和专注地阅读文学作品,积极参与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能力与技能目标: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体会文学语言的美,积累文学语言;初步了解文学常识,会区别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及其构成要素;能用动作、语言、美术、音乐等不同表现方式,积极反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会编构故事、表演故事以及对诗歌、散文的欣赏与仿编活动等。

4)早期阅读部分

认知目标:懂得口语与文字和图书的对应及转换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对图书和文字产生兴趣,喜欢认读常见的简单独体汉字。

能力与技能目标:掌握阅读图书的基本方法;能集中注意力阅读图书,倾听、理解图书内容;学会制作图书并配以文字说明;了解汉字的书写风格,主动积极地认读常用字;能按规范笔顺书写自己的姓名和一些常见的独体汉字。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的具体内容

续表

3.幼儿园不同类型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具体内容
1)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目标

①向学前儿童展示成熟的语言,提高学前儿童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②扩展学前儿童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

③培养学前儿童善于倾听的技能。

④鼓励学前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学前儿童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的目标如下:

(1)小班(3~4岁)

①喜欢欣赏文学作品,愿意参加文学活动,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

②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知道童话故事、诗歌和散文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③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景,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④在文学作品原有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诗歌、散文中的一句或续编故事结尾。

(2)中班(4~5岁)

①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

②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③学习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

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3)大班(5~6岁)

①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积累文学语言,并尝试在适当场合运用。

②在理解文学作品人物、情节或画面情景的基础上,学习理解作品的主题或感受作品的情感脉络。

③初步感知文学语言和文学作品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开始接触文学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方式。

④依据文学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联系个人已有的经验扩展想象,并创造性地进行表述。

2)谈话活动的目标

①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信息。

②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充分表达个人的见解。

③帮助学前儿童学会基本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不同年龄段的谈话活动的目标如下:

(1)小班(3~4岁)

①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

②喜欢与同伴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

③能听懂并愿意说普通话。

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⑤初步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2)中班(4~5岁)

①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他人谈话,不打断他人的话。

②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③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④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

⑤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

⑥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3)大班(5~6岁)

①能主动、积极、专注地倾听他人的谈话,迅速掌握他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②能主动地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态度自然大方。

③能围绕话题谈话,会用轮流的方式交谈,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同伴分享感受。

④逐步学习用修补的方法延续谈话,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3)讲述活动的目标

①培养学前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

②培养学前儿童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地表达的意识、情感和能力。

③培养学前儿童掌握对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功能。

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目标如下:

(1)小班(3~4岁)

①能有兴趣地运用各种感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讲述内容。

②理解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或主要事件。

③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

④能正确地说出讲述内容的主要特征或主要事件。

⑤能安静地听教师或同伴讲述,并用眼睛注视讲述者。

(2)中班(4~5岁)

①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

②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境中展示的事件顺序。

③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④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境的内容。

⑤能积极地倾听他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3)大班(5~6岁)

①通过观察,理解图片与情境中蕴涵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思想感情倾向。

②能有重点地讲述实物、图片和情境,突出讲述的中心内容。

③在集体面前讲话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场合的需要调节自己讲述的音量和语速。

④讲述时语言表达流畅,没有明显的停顿现象,用词、用句较为准确。

4)听说游戏活动的目标

①帮助学前儿童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②在听说游戏中提高学前儿童积极倾听的兴趣。

③培养学前儿童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的目标如下:

(1)小班(3~4岁)

①乐于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大胆说话。

②发准某些难发的音,初步掌握方位词及人称代词,学习正确运用动词。

③在游戏中尝试按照规则运用简单句说话。

④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听懂并理解较简单的游戏规则。

(2)中班(4~5岁)

①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

②能说简单完整的合成句。

③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

④学习迅速理解并执行游戏中的语言规则。

(3)大班(5~6岁)

①在游戏中学习运用反义词、量词和连词等,能说完整的合成句。

②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迅速掌握和理解游戏中较复杂的多重指令。

③不断提高学前儿童倾听的精确程度,准确掌握和传递有细微差别的信息。

④在游戏中按照规则,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进行表达。

5)早期阅读的目标

①提高学前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

②帮助学前儿童初步认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③帮助学前儿童养成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

④帮助学前儿童掌握早期阅读的有关技能。

不同年龄段的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如下:

(1)小班(3~4岁)

①喜欢阅读,知道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初步看懂单幅学前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

②能用口头语言讲述学前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

③对文字感兴趣,能在成人的帮助下认读最简单的汉字。

④在活动中以描画图形的方式练习基本笔画。

(2)中班(4~5岁)

①能仔细观察画面的人物细节,看懂单页多幅学前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

②懂得爱护图书,初步了解图书的制作过程,有兴趣模仿制作图书。

③初步了解汉字简单的认读规律,积极主动认读汉字。

④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基本笔画。

(3)大班(5~6岁)

①能与同伴合作制作图画书,进一步了解图画书的构成。

②知道图书画面与文字的对应关系,开始有兴趣阅读图书中的简单文字。

③积极学认常见的汉字,并能注意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书面语言。

④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在有趣的图形练习中做好写字的准备。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为学前儿童提供的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和基本行为方式的总和。不仅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手段,而且是教师设计和实施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前儿童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经验的载体。在幼儿园中,语言教育内容既包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专门活动内容,也包括渗透在学前儿童入园进餐、盥洗、游戏、散步、离园等各个环节中及其他活动领域中的语言教育内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符号系统,在我国主要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及表达方式等;②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运用语言,其中既包括语言知识的传授,也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践训练。此外,由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作品,也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确定是有一定依据的,要符合一定的规律。首先,要体现出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语言教育内容应该根据教育目标来选择;其次,语言教育内容的目的,是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因此语言教育内容还应该根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不同活动领域的特点来选择。

(一)根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分为倾听、表述、欣赏和早期阅读四大块,每个部分都包含认知、情感态度、能力与技能三个方面,综合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在确定语言教育内容时,要依据目标分析有关活动,找出其中可以作为语言学习内容的因素加以利用。例如,表述目标方面,“乐意与人交谈”“清楚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的要求,教师就要为学前儿童安排日常生活、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步养成从对话到独白的能力。依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确定教育内容,把教育目标中的各部分、各方面要求,转化为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内容,使学前儿童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获得语言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年龄段的语言教育,使学前儿童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当然语言教育目标和语言教育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内容来达到,一种内容也可以贯彻几项目标的要求。这样就通过确定语言教育内容,把语言教育目标综合起来。还要对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它们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过程中如何发展、如何提高进行具体分析,并把它们作为语言教育内容的重点、难点,在教育过程中给予突出与强调。

(二)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选择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从非语言交际向口语交际转换,再从口语交际向书面语言学习转换。这两个转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而是相互交叉的。因此,在确定语言教育内容时,须针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既有交叉又有侧重地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阶段,是学前儿童非语言交际向口语交际转换的过程,学前儿童需要学习最基本的听说转换,它包含了对语词的理解和应用、构成词句、表达意思三方面的内容。要运用谈话、讲述、听说游戏、文学作品学习和早期阅读等语言教育活动,让幼儿进行这些内容的练习,使学前儿童获得有关的语言经验。

第二阶段,是在运用口语交际向书面语言学习转换的过程中,让学前儿童逐步接触书面语言,在口语里使用书面语言表达方式。学前儿童需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口语与文字和图书的对应与转换关系;简单识字。也就是理解说出的话与写出的字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字形的辨认以及对字形结构的分析与书写,为升入小学学习书面语言做好准备。

(三)依据不同活动领域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进行学习而得到发展的。不同领域活动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其中的语言学习内容也各不相同。儿童获得的语言经验有相同之处,但也各具特性。在科学、数学、音乐、美术等领域活动中,都需要教师用语言来指导儿童进行观察,儿童要听懂教师的指导语言,有序地观察;同时儿童要会用语言表达观察的情况和结果。但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就有一定的差别,儿童所获得的语言经验也有所不同。

(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包括集体教育活动中的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早期阅读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语言游戏活动和渗透在一日活动与其他领域中的语言学习。在后续章节中会详细涉及,这里不多讲。 8gTmKR/HfZkAHyd1e4U6L4fYh59nB/Uo4UFcixoBrJLINfepe3WRzQkW8s3JlBc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