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需求预测是“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

公司大了,有数据的没判断,有判断的没数据,注定需求预测是个跨职能行为。

我们从妈妈给孩子做饭的比方知道,需求预测首先是根据需求历史,借助一定的预测模型,制定未来一段时间的基准预测(见图1-4)。这就是需求预测的“从数据开始”。

从需求历史开始,其基本假定是 业务的重复性 ,也就是说,以前发生过的对未来有一定的指导性。经常听有些人说,我们的影响因素太多了,业务变化实在太快了,言下之意是不能参考历史数据。且慢,这么说你们做的都是一次性业务?光靠一锤子买卖能把企业做到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亿的规模?你一定是在做某种意义上的重复业务,这种重复性不体现在成品上,就体现在半成品、原材料上,至少在生产工艺上是有共性的。

图1-4 需求预测从历史数据开始

人们习惯性地 低估业务的可重复性 。要知道,可口可乐一直卖糖水和饮料,不造飞机;麦当劳一直卖汉堡和薯条,不做芯片。一旦过分强调需求的不可重复性,我们就容易特殊化我们的挑战,为需求预测上的不作为制造借口,必然会误入一线销售提需求、内部用户做预测的歧途。

或许有人说,这是新产品,以前没有销量,怎么借鉴需求历史呢?这个新产品的确没有销量,但类似的产品总会有的。新老产品会有不同,但都是同一类产品,还是有一定可比性的。比如类似的新产品导入后,3个月、6个月的需求会翻多少倍,生命周期会有多长,我们都能从需求历史中了解到,并总结出规律将其用在对未来的新产品的预测上。

比如有个手机厂家,这些年单机定价从1000多元一直增加到4000多元,后续还要推出5000多元、6000多元的手机。它一直在往高端走,每年都在进入新的市场、新的价位区间,每年做预测都很发怵,但并不是说以前价位的产品就没有参考性。比如它的手机一直面对的是小众市场,针对极客类消费者;线上业务起量很快,但降落也很快,生命周期短,基本没有平台期;产品日渐趋于饱和,在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表现在以前定的目标很容易达到,现在则越来越难。这些信息虽然很难精确量化,却都可以帮助更好地计划下一代产品,降低大错特错的风险。

在富含哲理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中,保罗·柯艾略说道:“所有发生过一次的事,可能永远不会再发生;但所有发生过两次的事,肯定还会发生第三次。”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说:“太阳底下没新事,如果有的话,也不过是我们不知道的历史罢了。”这些听上去有点绝对,其苦心都是在提醒不要低估重复性,放在需求预测上,也很贴切。

但是,历史会不会百分之百地重复?当然不会。有些发生过的事可能不会再发生,有些没发生过的事可能会发生。对于那些还没发生的,谁最可能有一定的预判呢?销售、市场、产品管理等接近市场需求的职能,高层管理也有可能。有时候工程师、客户服务也能判断,因为他们经常接触客户。这些职能的判断,在市场促销、新产品、新项目等方面尤为重要。他们的判断是做假设,也是讲“故事”,比如“销售计划在月底做促销,预计增加10%的营收”“客户下个季度要开5个新店,预计需求增加20%”,或者“竞争对手低价进入,这个产品的需求可能降低1/3”等。

根据这些判断,我们适当调整需求预测。这样, 数据加判断,代表着对过去的最佳总结和对未来的最好预判,整合了跨职能的最佳智慧,就能得到准确度最高的错误的预测 (见图1-5)。你知道,这样的预测注定还是错的,但错得最少。

可以说,预测的准确度来自两部分:数据和判断(见图1-6)。所以,一旦预测准确度不高,我们首先应该问的是,这是因为缺数据还是缺判断?缺数据,是因为数据不足还是对数据分析不够?缺判断,是需求端不愿意信息分享还是愿意分享但判断的质量不高?

人们往往分不清数据不足和数据分析不足,误把后者当前者。经常有人跟我说,他们新上了电商业务,但数据还不够。我就问他,电商业务上了多久?答曰:才半年。才半年?你知道半年按月切分的话有6个数据点,已经可以看得出趋势了;按周的话已经有26个数据点,样本已足够多,数理统计的可靠性相当高;按日划分的话,已经有180多个数据点,什么样的分析还不够用呢?

图1-5 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生成“准确度最高的错误的预测”

当然,有人会说,我们连半年的数据都没有,只有两个月的。可别忘了,两个月也有60天,60天也有60个数据点啊。还不够?那你继续抱怨,转眼就有3个月的数据了,即便按周汇总的话那可是13个数据点,一般的数理统计模型已可以用了。

图1-6 预测的准确度由数据和判断两部分构成

实践者问

每次看到“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觉得“所有的预测都是不准(确)的”是否会更合适一点?

刘宝红答

“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最早受统计学家乔治·博克斯的名言启发:All models are wrong,but some are useful(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有些是有用的)。要改为“所有的预测都是不准的”也没错。但是,只因为前面在下雨,后面也在下雨,所以就原地踏步,停止提高预测准确度,显然不是个好主意。要知道,紧接“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的是“但错多错少可不一样”,我们的目标是追求更准确的预测。

小贴士 从数据开始是种习惯

上帝说啥我们信啥,其他所有人必须拿数据说话。

——戴明

有位职业经理人跟我说,公司除了在行业数据研究领域有专业的分析人员外,其余的计划人员都没有数理统计的背景,言下之意是数据分析能力很薄弱。这是个千亿级的企业,计划人员多年来靠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以数据收集、汇总为主,在需求预测上严重依赖销售、产品和高管的判断。

一谈到“从数据开始”,很多人就联想到数据模型和数理统计。我想说的是,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在数据分析中,数据模型和数理统计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对计划来说,从数据开始与其说是数据模型和数理统计,不如说是一种工作习惯:在开口问销售、市场、产品等内部客户,或者不知从哪里开始之前,先分析数据,总结出规律,识别潜在的问题,再找合适的人来确认、判断、调整等。这些分析中,绝大多数任务用简单的加减乘除就能解决,在Excel表中即可实现,不需要懂多少数据模型和数理统计。

看她有点迷惑,我就举了个例子。

有个公司的“双11”备货历来挑战很大,我就找出它的一个主要产品,指导它的跨职能团队以该产品为例,设计一套“德尔菲专家判断法” ,以整合跨职能团队的智慧,群策群力,避免大错特错。德尔菲专家判断法中,一项关键任务是确定专家团队。几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出来后,几无例外,列的专家团队都是各个职能的老总、各大客户总监,外加主要的大区、城市的业务负责人。这一看就是漫天撒网:他们有十几个大客户、四个大区和二三十个城市,对应有几十号人,你总不能都找来做判断吧?

就该产品,我分析了这个公司的发货历史,发现在过去三个月里,对两大客户的发货就接近总量的50%,其余30%左右归线上散户(通过App下单)、20%左右归渠道客户。你马上发现,核心的判断人员其实就是两个大客户总监,外加渠道经理和线上业务经理各一名(渠道经理在统一制定政策,策划渠道活动,所以对“双11”备货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线上业务也类似,由线上业务经理统一管理)。

大客户的情况则比较复杂,因为那些大客户都是几十亿、百亿级别的企业,业务遍及全国各地,总部与分部之间联系并不一定紧密。大客户总监对应的是客户总部,难以就具体的城市分部做判断。那好,我们就细分到城市层面,结果发现两大客户60%的需求集中在深圳、广州和无锡三个城市,别的每个城市占比都在5%以内。于是,我们就把这三个城市的客户经理纳入专家团队,一个更加有的放矢的专家团队就建成了。

我简单分析了该企业前半年的数据,在大客户、渠道和线上业务中都能看到清晰的波动,在短短几周内,发货量动辄翻数倍。这背后一定有能够显著改变需求的事情在发生,有的是外在驱动,比如大客户自己的活动;有的是内在驱动,比如渠道政策、线上活动等。在历史数据中,稍做分析,比如把发货量按周汇总,做个简单的折线图,就能识别这些大的异动,然后找到合适的客户经理、渠道和线上业务经理,预判未来是否会发生类似的事,就可做出更准确的预测来。

这些都是基于数据分析的,但不需要进行任何数理统计,需要的仅仅是看数据的习惯。

有趣的是,在这个案例中,我把上述的分析结果都附在小组讨论的材料里,但绝大多数的小组连看都没有看,就在那里“拍脑袋”,凭经验漫天撒网。没有数据支撑,就缺乏针对性;大海捞针,又会浪费掉太多的资源;资源太分散,真正需要聚焦的反倒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

没有人知道得比数据还多。我最早是从一位财务总监那里意识到这一点的。这位财务总监新到计划部门,是个计划的门外汉。不过没关系,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计算机捣鼓了几天,就发出一份又一份报表,告诉计划团队这些产品看上去有这问题,那些产品有那问题,让计划员来调整计划。我一看,我熟悉的那些“问题”产品大都在清单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我不知道,但趋势显示在变坏的产品。这让我意识到数据的强大。是的,对于那一万多个SKU,谁的经验也比不上数据分析,问谁也不如问数据。

计划是个分析型岗位,要改变依赖业务端的反馈,被动反应的习惯。要知道,对于已经发生的,业务端所知的大多是局部的、滞后的;数据分析往往能提供更及时、更全面的信息。就拿我们经常面对的短缺和过剩来说,销售是怎么发现问题的?往往是库存太多或太少,有人反映到销售那边了。但这已经太晚了,如果监控数据,分析客户的订单、发货历史,你往往会提前几周就发现短缺或过剩的端倪。这些其实都不需要多少数据分析能力,需要的是“从数据开始”的工作习惯。

小贴士 从数据里学什么:以发货记录为例

一谈起数据分析,人们经常抱怨的是没数据。就如一位职业经理人说的,公司多年来快速发展,都到千亿元规模了,还是靠“肩扛手拉”,从Excel到Excel,没有系统的历史数据积淀,也没有数据模型,怎么办?

其实一个公司数据再少,也不会没有发货数据,否则的话怎么跟客户收钱呢?那我们就以发货记录为例,光从这些发货数据中就能发现很多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户期望,判断供应链的绩效,识别能力短板。

先看发货数据汇总的时间单元,也就是说,是按周还是按月汇总发货量。在供应链运营上,周是个比月更理想的时间单元,是企业运营管理精细度的体现。管理能力越强,管理力度越大,企业的时间单元就越小,就越可能用周而不是月。试想想,如果以一个季度的需求历史为基准,预测未来的需求,一个季度有3个月,3个数据点能做什么样的分析?但如果分成13周,我们就有13个数据点,数据样本就更大,在数理统计上就更有意义。另外,按月划分,一个季度只有3个控制点,那就只有2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第三个月的数据出来时,已经没机会改进了,因为季度已经结束了);按周划分,就有13个控制点,意味着有12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讲到这儿,可能有人说,我们按天划分,不是数据点更多、更好吗?不过这样做可能分得太细了,需求的“杂音”可能会被不必要地放大,增加了数据分析的难度。比如我在看一个产品的需求历史,以寻找合适的预测模型。按周汇总,该产品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尽管数据点只有6个;试着分解到天,就有42个数据点,虽然数理统计上有了更多的样本,但一周里不同日期的需求变动情况被呈现出来,让本来清楚的趋势中,增加了更多的变动性,看上去更像趋势中嵌套着“季节性”,分析难度大增(见图1-7)。

图1-7 需求按日分解,导入了太多的“杂音”,增加了分析的难度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每周补一次货,周五送到,以满足下周的需求,所以按周汇总数据、做分析应该能够满足需要。当然,如果补货频率更高的话,比如每天都补货,那么需求历史就需要按日汇总,在预测每日的补货量时,也就不能忽视一周内的“季节性”。

相反,按月汇总数据,则可能掩盖很多本来不应该被掩盖的“杂音”,造成错误的决策。比如每月需求是100个,这100个集中在1个星期与平均分散到4个星期,对供应链的挑战可大不一样。如果按月汇总,我们看不出需求的波动;如果按周分解,需求的波动则能更清晰地反映在数据和统计结果中。

再看客户的期望,以及企业的实际交付能力。你问企业的管理者,客户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大家往往各执己见,就是一笔糊涂账。那好,发货历史可以给你相当可靠的判断:客户订单是什么时候录入的(订单录入日期),客户希望什么时候发货(客户需求日期),我们实际发货是什么时候(发货日期),客户期望就是需求日期与录入日期的差值,录入日期与发货日期之差就是企业的实际交付表现。两者对比,你马上就看得出两者的差距,即客户期望与供应链能力的差距。

那如果客户的期望是3天交货,我们是平均5天交付,这差距是不是个问题?不一定。有些客户习惯性地“高要价”,比如今天下单明天要货,期待你3天后送来,供他们7天后用。有的差距却要消除,不能因为你一直不及格,就以为客户可以接受不及格——你可能因此在损失营收。怎么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消除差距?你当然不用去问销售,发货历史就能告诉你,只要你进行分析的话。

比如对于客户A,从去年到今年,你的交付表现没有改变,但业务量却在增加——你知道客户的整体业务没增加,那意味着你的份额在上升,也意味着你虽然达不到客户的“期望”,但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做得更糟。相反,对于客户B,类似情况下,你的业务却越来越少,表明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做得更好,客户对你更不满意。作为后端的供应链,我们不是生活在前线的炮火中,不大直接接触客户,也对销售的“危言耸听”充满戒心,但佐以这样的数据分析,还是可以相当可靠地判断出发生了什么。

发货数据中还蕴藏着更多的客户信息。比如客户的订货习惯:每周还是每月下订单?是不是接受部分发货?这跟我们的关系可不小:如果是每月订货,而且不接受部分发货,那你就得备更多的安全库存来应对;如果订货频率更高,还接受部分发货,那么你可适当降低安全库存。背后的逻辑是,订货越频繁,需求量就相对越稳定,计划也就越容易做。

订货的频次也反映了客户的运营水平:运营水平越高,订货的频次一般也越高,订货量一般也越平稳,这些更可能是优质客户的体现。而习惯性地给你一个大单子,让你分N次送货的客户,就跟那些习惯于大批量运作的企业一样,往往在管理上也更粗放。这类企业呢,整体计划性往往有待提高——如果统计它们的急单比例,你就能够通过数据来验证。

从发货历史中,你还可以分析客户的集中度。摘取一段时间的需求历史,比如6个月,按照料号、客户、月份分解,你就能判断,对于特定的料号,是否有客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果有,这些客户就是“大石头” ,在进行需求预测和需求管理时就要特别关注,比如积极对接销售,了解信息系统外的信息;紧盯客户的需求变化,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大石头”的识别上,你得借助数据分析,而不是寄希望于销售,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客户,并不熟悉别人的客户,没法告诉你他们的客户是不是“大石头”。

你还可以从发货历史中看需求的变动性。比如基于13周的发货历史,你可以计算每个产品的需求标准差,跟13周平均需求值相除,就得到度量变动性的离散系数或离散度。你马上可以看得出,不同料号的变动性大不一样,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比如都设置x天的用量作为安全库存,导致的结果就是要么多了,要么少了,短缺与过剩并存。你还可以设定一定的规则,比如过去4周的平均需求与过去8周的相比,上升或下降超过一定比例时,就需要额外关注等。

再看货是从哪里发出去的。比如对某个客户,企业默认是由最近的仓库A发货,但货物实际是从较远的仓库B发出的,那往往意味着仓库A的计划薄弱,没有备足货,造成更高的运营成本。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是客户需求问题呢,比如仓库B的客户调货频率高,每次调货量少,这样好对付,而仓库A的客户3个月不订货,一订就要3个月的量,谁都难应对,所以就不得不向仓库B借货,由仓库B发出?

那好,我们还是看数据。相同的料号,不同的仓库,计算需求的离散系数,这问题不就有了答案吗?你也用不着去问两个仓库的客服人员或者相应的销售人员,数据就放在那儿,答案就在数据里,你该先看看数据。

要知道,上帝只给了我们一张嘴,却给了两只手,就是让我们在动嘴之前,先动手分析数据。没有人比数据知道得多。如果你从数据中看不出什么,原因很简单,你的分析还没到位,最常见的呢,就是你还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来分析。

从数据开始:不但要有数据,而且要有分析

从数据开始,并不是只收集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发现规律,从而指导后续的工作。这是我从雀巢的一位计划总监的报告中体会到的。

先说数据。雀巢的需求计划把数据分成三个层次:事务数据、计划数据、外来数据,如图1-8所示。

事务数据: 这是操作层面的数据,比如围绕订单、工单、产品的进出存数据。这是ERP里最原始、最基本的数据,也可以说是我们在信息系统中留下的每一个脚印。比如在ERP软件SAP中,物料的每一次移动——由谁移动,从哪个库位移到哪个库位,都有清晰的记录;客户订单什么时候接到的,什么时候发货的等,也是典型的事务数据。提供完整的事务数据,是ERP系统的强项。

图1-8 从数据开始=数据+分析

资料来源:Olivier Gléron.How Nestlé Deployed Predictive Analytics for Better Planning[C].Business Planning,Forecasting and S&OP Conference,Europe,2018.

计划数据: 事务数据并不能直接用来做计划,而是需要进一步整理、清洗,比如把需求历史按日、按周或按月汇总,按照产品线、产品、SKU分解,剔除其中的一次性需求等之后,就成为计划用的数据,供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计划数据也包括主数据,比如采购提前期、最小起订量、供应商等。计划数据的信息来源是ERP系统,但往往储存在专门的计划系统里或者单独的数据库里。

外来数据: 来自第三方,比如电商平台、销售终端等。这些外来数据更加真实地反映了需求,对计划的价值更高,当然也更难获取。另外,行业性研究、第三方数据也算外来数据。比如在导入新产品前,有些企业会参考行业的研究数据,判断潜在市场的大小以及可能获得的份额,来确定新产品的预测等。

企业大了,没人知道真相,真相在数据里。当然,在测不准定律下,我们可能永远没法知道真正的“真相”。真相是相对的,很多时候,所谓的真相就是多数人认可的真相。 没有共同的数据,就没有共同的真相,也就缺乏协作的基础 。计划数据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说是“计划数据”,其实不光是计划职能用的;每个管理者都在做计划,虽然他们的头衔、职能中并不一定有“计划”二字。比如生产要用计划数据,来规划未来的产能;仓储要用计划数据,来规划仓库的容量;物流要用计划数据,来计划物流费用;采购要用计划数据,来制订采购计划,跟供应商商定价格;财务也用计划数据,来模拟现金流;销售当然也得用计划数据,来预测营收,及时安排促销、活动等。

对于企业来说,一大挑战是有统一的事务数据,因为那是ERP系统的原始记录,但没有统一的计划数据,每个职能都各行其是。小企业如此,大企业也不例外。比如有个百亿级的电子企业,总部和各分部用不同的数据,销售、产品、计划和供应链也是各自用各自的数据,财务当然也有自己的数据,数据来源不同,格式不同,鸡同鸭讲,很多时间不得不花在确认数据上,效率低下,沟通起来就很困难。

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构建统一的计划数据,形成各职能的共同语言。谁来主导?计划职能来主导,而且是总部的计划。就如我们在一家电商做的,计划和财务协作(计划最熟悉ERP系统,财务的数据最可靠),基于客户订单层面的数据,建立共同的计划数据库,放到统一的服务器或者云端,让各个职能都来用。

这里的基本假定是,客户订单的数据是真实的,比如订单是什么时候接到的,要什么产品,要多少,什么时候要,价格是多少,什么时候发货的,因为这是向客户收账的依据,是销售、客服、物流和财务部门都依赖的。在这样的原始数据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时间、产品、地域、客户维度等切分(就如Excel中的透视表),就成为不同职能共用的数据。

在这家电商,计划安排专门的人,每周定期把上一周的数据添加到数据库里,不同职能、总部和门店都用这些同样的数据。从管理的角度看,每周更新,能够满足大多数职能的时效要求。当然,对于日常补货这样的活动,更新的频率要更高,比如每天,那每次要更新的数据也就更少。

共同的计划数据,不但降低了职能与职能、总部与分部的沟通成本,也减少了原始数据出错的概率,提高了决策质量。在这样的数据基础上,计划人员就跟医生看病一样,先分析已经发生了什么(现状),再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预测),最后提出指导性的建议(行动方案)。这分别叫作描述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建议性分析,它们构成了“从数据开始”中的三大分析。

描述性分析: 是什么,或者说已经发生了什么。比如通过折线图,来判断需求历史有没有趋势性、季节性、周期性等特征;借助标准差、离散度、极大极小值等,判断需求历史的变动性。至于说平均值、中位值、众数等,也都是常见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需求量的大小。

预测性分析: 可能发生什么。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数理统计模型来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是数据分析的核心,是对未来的预判。其后的逻辑是需求的延续性、相关性等。比如需求呈现季节性,那就可根据过往数据,预测未来数个季度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预测性分析是基于数理统计的,比如需求在多大概率下,会落在某个区间。

建议性分析: 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建议的行动方案。打个医生的比方:描述性分析就如“望闻问切”,预测性分析是预判病情的走向,而建议性分析则是开药方。描述性分析着眼于“已经发生的”,预测性分析着眼于“可能发生的”,建议性分析则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为不确定的未来指出一定确定性的行动方案。

作为计划人员,不管是哪一种数据分析,我们都应该是假设驱动,在业务指导下,为解决业务问题而分析,而不是为分析而分析。这也是计划人员与分析人员的一大区别:计划人员一般有业务背景,从业务角度往往已经有假设,数据分析更加有针对性,而很多分析人员虽然IT背景很强,但没有需求预测、库存计划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经历,结果是虽然分析做了很多,报表一大堆,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实践者问

一堆数据乱如麻,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怎么办?

刘宝红答

对着数据,做一系列的透视表,按照客户切分,按照地域切分,按照月份、周数切分,按照产品、SKU切分,求平均数,求标准差,统计13周或12月频次 ,做出折线图,你总会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企业数据不会是一团乱麻,企业数据总会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之所以觉得像一团乱麻,十有八九是因为花的时间还不够。

借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的话,就是“ 只要你拷问足够久,数据总会招供的

实践者问

那如何知道数据分析到位了?

刘宝红答

投入足够多的时间,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不管谁来挑战你,你都能自圆其说。有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你就知道数据分析到位了。

实践者问

没有准确的数据怎么办?

刘宝红答

没有准确的数据可能让我们预测的准确度降低几个点,但那一般不会造成灾难;“拍脑袋”或者因为没有完美数据就不计划,更可能导致大错特错。很多时候,预测的目的是避免大错特错,而不完美的数据也能接受。此外,数据不可能完美,不完美的数据也比没有强;分析不完美的数据,也比不分析数据强。

由判断结束,必须要有针对性

数据知道它知道的(已经发生过的),不知道它不知道的(尚未发生的);对于已经发生的,如果重复性高的话,数据分析能做到精益求精(这也是计划软件的优势),但对没有发生过的,却难以避免大错特错。人正好相反,很难在重复性的事情上做到精益求精,却更可能在不重复的事情上避免大错特错,这就是为什么要“由判断结束”,把数据的智慧和人的判断结合起来。

数据分析天然有集中倾向,因为集中了就会有需求的聚合效应,预测准确度就高;判断天生有分散倾向,因为判断跟具体的客户、渠道、地域和活动相关,企业大了,没有一个人能够同时管理这么多。比如负责大客户的人,往往不管理渠道;管理线下渠道的经理,往往不管线上业务:内容太多,业务特点不同,兼职是做不来的。

但对具体产品来说,往往是既有大客户需求,也有线下、线上渠道,甚至有时候还有项目需求,这就意味着判断可能是分散的,来自四面八方。集中的数据分析,要与分散的判断对接,这是“由判断结束”的一大挑战。

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 分解需求,对接合适的判断者

案例企业的需求相当复杂,主要分三大块:大客户、渠道客户、零星散户。大客户和渠道客户走的是传统的线下业务,是典型的B2B;零星散户走的是线上电商业务,通过App下订单,虽然是小商户,却跟典型的B2C业务很像。线上、线下业务并存,大客户、渠道客户和零星散户对需求的影响方式也各不相同:大客户的需求变动主要由客户驱动,比如客户自己的促销、活动等;渠道客户和零星散户则主要由案例企业自己驱动,比如渠道政策、线上活动等。

在案例企业的一个主要城市市场,我们确定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产品,基于过去13周的需求历史(6月9日~9月1日),用简单指数平滑法 预测该城市未来4周的需求。如图1-9的左图,预测做好了,该城市需求的总预测是每周32个,这算是“从数据开始”,但判断到哪里找线索?我们还是得从数据中寻找线索。

图1-9 根据需求历史,做出基准预测

如图1-9的右图,分解这个城市过去13周的实际需求,你会发现零星散户、大客户KA-2、渠道客户占了绝大部分,他们的需求变动会显著影响整个产品需求,造成短缺或过剩。看得出,在过去一个季度里,零星散户的需求有大起大落,很可能是由线上活动所导致的;大客户KA-2的需求也有剧烈变动,表明客户那里可能发生了显著改变需求的事。线下渠道不用说,一旦渠道政策改变,需求就可能显著改变。这些驱动因素要么是内在的(比如线上、线下活动),要么是外在的(比如大客户),我们都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来帮助判断,在未来几周是否可能出现这样的变动。

顺藤摸瓜,我们围绕这三大块需求,找到相应的能够帮我们做判断的人:负责大客户KA-2的大客户经理、负责线上零星散户的电商经理,还有负责渠道的渠道经理。这三个人找到了,把图1-9中的预测拿给他们,他们能否做出判断?当然不能,因为我们给他们的是整个产品的预测,而他们各自负责特定的客户、特定的业务。比如渠道经理熟悉未来的渠道政策是否会改变,如果改变的话,会如何影响需求,但他不知道大客户、线上散户的情况;线上散户的电商经理能判断未来线上是否做促销、做活动,但没法判断渠道和大客户的情况。

要知道,销售一般按照客户、地域、渠道等划分职责,每个人知道自己知道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所以没法判断整个产品层面的需求。那好,我们把总的预测分解为相应的三大块,如图1-10的右图,拿给相应的判断者。这时候,我们谈的是具体的产品、具体的渠道或客户,找的是具体的负责人,“冤有头债有主”,这样才可能得到更具体、更可靠的判断。

图1-10 分解需求,找到合适的判断者做判断

那让他们判断什么呢?对于大客户经理来说,他需要了解大客户KA-2有没有大的变动,比如是否进行促销、活动等;对于渠道和零星散户来说,他们的需求变动是自己驱动的,比如给渠道返利的政策、线上线下的促销活动等。这里要判断的是增量,即投入多少资源,带来多少额外的新生意。

比如找到负责线上零星散户的电商经理,说这是零星散户过去3个月每周的需求,有高有低,最近两个月在下滑,我们的预测是每周21个,你觉得这数字靠谱吗?他说“不靠谱”,因为临近季末冲量,他正在计划推出促销活动,希望把营收提高20%,以完成这个季度的销售目标。那好,针对线上零星散户的预测就变成21+21×20%=25个/周(四舍五入)。相应地,总预测也由原来的每周32个增加到36个。依次类推,我们找到大客户KA-2、渠道对应的销售经理,让他们帮助判断各自负责的部分,从而得到最终的总预测。

就这样,数据分析和职业判断就结合起来了。

在具体操作中,“由判断结束”可以直接调整基准预测,也可以把各项增量单列出来,比如新产品、新客户、促销活动等可能带来的额外需求。直接调整基准预测的好处是简单,缺点是难以跟踪、复盘、改进。管理更精细时,企业会清洗数据,制定基准预测,然后叠加各项增量。这种做法相对复杂,但好处是清楚,便于记录、分析和改进。

比如在表1-1中,假定我们基于1、2、3月的需求,预测4、5、6月的需求为每月900个。这是基准预测,是在清洗掉历史数据中的一次性需求后,采用一定的预测模型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这是重复性业务。但有些能够显著改变需求的事情没有体现在历史数据中,比如4月要做促销,5月计划进入更多渠道,还有6月要扩展到更多的城市等。那好,跟相应的市场经理、渠道经理、城市经理对接,纳入各自的判断,就会得到相应月份的增量。

表1-1 单列各项判断带来的增量

当然,作为判断者,他们可不能光给个数字,他们还得讲故事——故事比数字更重要。就拿促销来说,为什么在5月带来的额外销量是100个,而不是80个或者200个?这背后一定有故事,比如以前做过类似的活动,投入x元的资源,增加了50个的销量;这次投入2x的资源,增加了100个的销量等。这些都得作为附注整理起来,作为后续复盘改进的依据。

基准预测是存量,判断调整是增量,两者相加,就得到表1-1中4、5、6月的预测。但是,老总可能觉得还不够,想拔高预测,那好,专门给他留一行,把他的数字填进去。就这样,我们得到了最终的预测。

为什么要给每样调整都安排独立的一行?为了冤有头,债有主,一方面好找到相应的人做判断,另一方面在复盘的时候好评估判断的质量,是增加价值,还是制造问题。必要的时候,这也有助于“秋后算账”:渠道经理说5月新的渠道会增加300个的需求,现在只增加了200个,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改进?毕竟,不统计就不知道,不知道就不能改进。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我们记录下来有据可查,做判断的人就会更加认真,降低了随意性,限制了博弈冲动,客观上也有助于提高准确度。

小贴士 存量来自数据,增量来自判断

需求可以分解成两部分:存量和增量。简单地说,存量就是经常性的业务。比如你开了个小饭馆,每天中午大概有50人来吃饭,这就是存量。存量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能够通过数据分析获取。增量是变化的部分,比如附近的公司办活动,要多订30份盒饭。增量是在存量基础上的变化,因为发生了显著改变需求的事情。“从数据开始”指的是存量,“由判断结束”指的是增量,两者叠加,构成整体预测。

销售天生对增量感兴趣,因为那跟他们的提成挂钩;对于存量则不一定,因为存量是维持现状,提成也往往已经拿过了。所以,如果你问销售,未来3个月能够卖多少,他往往很难回答。但是,如果你问,未来3个月的需求大概会变化多少,则更可能得到个更好的答案:客户的新工厂要开工了,需求应该上升20%;要过春节了,客户会提前备料,所以下个月的需求会提高30%,节后的一个月会降低40%……

这就如有经验的妈妈,她们很少会问,宝贝,今天你能吃几碗?她们更喜欢问的是,你今天饿还是不饿?很饿还是很不饿?这都是在问增量的问题——存量是不用问的,已经存储在她们的头脑里了,就如需求历史已经存储在企业的信息系统里一样。

在实践中,人们习惯性地拿存量问题来“折磨”销售,浪费掉他们的宝贵资源,他们反倒连增量问题都回答不好了。有些公司有几百上千个销售,每人每月都得针对每个产品“提需求”(做预测),整理几十、几百行数字,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整理存量信息上,做了很多无用功,反倒没有时间判断增量,需求预测的质量高不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比如有个公司的计划部来了个新总监,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求销售们更好地管理需求,给他们布置的任务之一就是预测那些销量金额大的产品。他的理由很“充分”:这些产品是销售们的“身家性命”,他们当然应该了如指掌;销售对这些产品能否预测好,也是他们需求管理工作的体现。但问题是那些产品的需求相当稳定,我们在公司层面就能很好地预测,驱动供应商生产合适的数量出来,为什么要一个个销售经理来预测?销售关注的是变化的,而不是不变的。这就如你是个老总,部门的大多数事、大多数人你是不用管的——不变的不需要管理,系统、流程和操作层面就能对付。

小贴士 多少数据,多少判断呢

销售是哨兵,打探情报;计划是军师,运筹帷幄。

虽说需求预测是“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但并不是说两者的比重一样。那么究竟多少数据,多少判断呢?这很难清楚地定义,这里只是分享一些个人看法。

总体而言,可重复性越高,数据的成分就越多;可重复性越低,判断的成分就越多。客户、渠道的集中度越高,判断的成分就越多,因为单一客户、渠道的变动可能显著影响整体需求;相反,客户、渠道越分散,需求变动就越容易互相抵消,数据分析在决策中的角色就越重要。

就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说,越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两头,判断的成分就越多;越是在成熟期,数据的成分就越多。一提到预测,人们总是习惯性联想到营销,其实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里,计划在大部分时间处于主导地位,即便在新品上市、老品下架的计划上也是如此。

此外,我们还得考虑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数据分析和职业判断的比重可能也不一样。

比如在快消品、家电、手机等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促销、季节性需求、新老产品交替,给生产与供应带来诸多挑战,需要计划人员更多地与销售、市场、产品等职能互动,这也意味着前端职能的判断比例更高。

而在工业产品行业,特别是MRO 领域,产品往往批量小、品种多,料号动辄数以万计,每个计划员需要管理的产品非常多,但只有很少的产品需要借助市场、销售等的判断,绝大多数通过需求历史、装机量 等数据来计划。当然,客户定制、项目型需求的重复性较低,对销售端的判断就更加依赖。

另外,需求越是容易改变,判断的成分也就可能越多。就拿电商业务来说,改变需求的事情很多,比如早晨买流量,中午订单就来了,所以线上业务一般更加动荡,跟业务端的对接也就更重要。同理,产品的竞争力越弱,就越得依赖销售行为,比如打折、促销等,需求预测对业务端判断的依赖度一般也越高。

不过,判断并不等同于“拍脑袋”,判断也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无非这些数据往往不以结构化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里,而是以非结构化,也就是说经验的方式装在某个人的脑子里。这就容易引申出两点:(1)管理越粗放,信息化程度越低,对业务端的判断就越依赖,表现为啥事都得靠销售;(2)信息化程度越低,经验就越重要,对“能人”也就越依赖——这顺便也解释了迷信的人找人算命的时候,为什么更喜欢找个老算命师,神婆、神汉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花白头发的顾问看上去更可信,也是同样的道理。 LjAn6d0ug7Uk6uz/LUw04qbI4FkMWndrlADSpCaKCTfz73h1f6utWT6MtW9V3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