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墨子》与《荀子》中的修身论

除了儒家外,起源于春秋末期战国初年的墨家也专门提到过“修身”这一论题,如果不承认《大学》为曾子本人所作的传统说法,则墨家著作《墨子》中关于“远施用偏,近以修身”(《墨子·非儒下》)的说法就是“修身”一词的最早出处。《墨子》另有《修身》《所染》两篇讨论道德修养问题,曾有部分学者怀疑其非墨子或墨家作品,实际上根据《淮南子》等典籍记载,墨子早年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他继承孔子和曾子的学说主旨,并发展出“修身”相关理论,并非特别意外之事: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修身也,修身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墨子·修身》)

上述《墨子》引文第一段文字的大意是:古代的君王治理天下,必定是以明察左右来使四方臣服。君子明察左右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修养后还遭到别人的诋毁,会再反省自己。这样就能少些怨言,且自己的品性也会得到提高。对于诬陷和恶毒的话,不要听;诽谤攻击别人的话,不要说;伤害别人的刻薄想法,不要存于心。如此,专门搬弄是非的人,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因此,君子努力做事就日渐强大,安于嗜欲就日渐苟且,恭敬庄重就日益兴盛。

这段论述讲的是君子通过明察左右来自我反思、修养品德,和后世的正宗儒家“修齐治平”理论相比较,墨家所继承的修身理论主要表现其“示范”功能,而对于“君君、父父、臣臣、子子”具体的角色规范,发展得远不如儒家详细,而且《墨子》的其他部分也没有就这些细节规范做出进一步解释使其明确化,这也是墨家修身论在后世影响不大的原因之一。

上述《墨子》引文的第二段里,墨家对修身“君子之道”也提出了基本要求:贫穷时表现廉洁,富足时表现恩义,对生者表示慈爱,对死者表示哀怜同情,这四种品行不是伪装出来的,必须通过自身实修才能具备。内心充满无穷的慈爱,身体仪礼表现无比谦恭,言说文辞无比雅驯。让廉洁、恩义、慈爱等品行畅达于四肢和肌肤,直到白发秃顶之时仍不肯舍弃,这是圣人的修为。

相对于《论语》等典籍中孔子及其弟子对君子修身的多角度阐发,墨家的理论确实朴素简约,仅根据不同的外部情境做出笼统要求,对修养者自身心理活动的区分很模糊,提出了四大原则和修到“圣人”层次的外在言行特征,至于普通人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去落实廉洁、恩义、慈爱、同情这些品格,则没有做出具体指导。

但是墨家道德修养理论有一项鲜明特征值得重视,就是重视后天环境对人的熏染。《墨子·所染》在列举了古代行仁义之名王舜、禹、汤、武的“所染”事迹,与虐民身辱的昏君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及春秋诸侯的事迹之后,以墨子的口气总结道: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刁之徒是也。(《墨子·所染》)

这段关于朋友品质会影响“士”的品德和前途的议论,在墨子及其后的时代大概是一种“时代共识”,晚于墨子100多年的荀子,也明确引用古书的内容说过:“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荀子·性恶》),可说正是对《墨子·所染》里“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一段的主旨概括。墨家重视后天环境对人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用今天的语言来说是重视后天教育环境胜过重视先天禀赋,这与墨家思想的平民化倾向是一致的。教育环境的“染”和整个社会伦理风气对身处其中的个体成员的“传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的伦理道德体系里,也得到了充分强调 。尽管二者的时代条件和理论背景不同,但是如何在一个旧制度崩溃、信仰分裂的社会里重新建立秩序,是关心伦理问题的思想家共同关注的。20世纪中国著名政治学家萧公权先生曾经按照先秦各家学派“问题意识承继”的分析思路,将影响较大的几个学派的产生顺序排列为“儒—墨—道—法”,指出墨家针对早期儒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儒家重视礼仪祭祀带来的奢侈祭祀与厚葬浪费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批评:“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墨子·非儒下》。

学习周期较长,习礼乐需要一定物质财富支撑,言说建议主要面向君主和贵族等,确实是儒家早期“修身”论面对的重大挑战。墨家针对儒者的“亲亲为大”(《礼记·中庸》)和“爱有差等”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针对儒家多次强调的“重义轻利”(《荀子·成相》)转而倡导义利并重;针对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理想主义姿态,墨家提出“合其志功而观焉”(《墨子·鲁问》)的动机和效果相结合的伦理评价观;相对于儒家对德性根基和生活层次较高的要求 ,墨家的修身路径比较符合中下阶层民众的实际需求。但是选择了墨家式“修身”的徒众,要在身体技能和意志锤炼等方面付出更多劳动,在维持基础生活方面“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平时要研究筑城、物资运输和战争攻防等军事技术,还要为了止息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而千里奔走、披挂上阵。与这种艰苦紧张的体格锻炼相协调的,是墨家通过对“天”“鬼”等超自然存在的信仰,把信徒们的精神团结在一起。对具有几分人格神意味的普遍的“天”的信仰,也让墨家比儒家更早、更大量地使用“天下”这一普遍秩序概念 。这种基于普遍秩序信仰、注重实用技术、承认世俗功利生活独立意义、带有平民色彩的修身理论与实践,不但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即使和同时代的古希腊思想比较起来,也是一种超出古代世界现实生活,而具有几分中世纪气息甚至现代世俗社会意味的独特思想遗产

《荀子·修身》是先秦儒家有关修身理论的另外一篇重要文献,篇章安排上也居于全书第二,仅次于开端名篇《劝学》,其中阐述的修身“动力因”和师友关系论,代表了儒家思想适应战国末期形势的新发展: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荀子·修身》)

这是对修身的总体概括。外界的善和不善现象被“我”所见,成为我仿效修持和警惕自省的动力。对待自身已有的习惯,同样要以善和不善来判断是应该“自好”还是“自恶”,用以判断某人是否是师友的标准是“当”(正当)与否,而不是他对我的态度。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荀子·修身》)

这段文字,对战国末期人心民情、语言行为分门别类地做出“简明定义”,有效克服了前文所说的墨家论述修身时笼统简朴、缺乏可执行步骤的弊病。此处提出的十多个涉及言语行为价值判断的概念,加上《荀子·解蔽》中“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的自觉认识分析,展示出经过荀子等大师改造的儒家,在伦理原则的细节阐发和生活应用方面已大为提升,这些理论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对“礼法”的强调: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之谓也。(《荀子·修身》)

以什么样的标准或规则为参照来“正身”,是儒家早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孔子时代主要依赖于“志于道”的士君子之自觉,修身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颜回那样安于贫困且“终日不违仁”的精神强大者;相对于儒家早期主要着眼于士君子依照礼乐制度修身“归仁”,荀子的修身论说对象则上至国君、下及百官庶民:

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

故由天子至于庶人也,莫不骋其能,得其志,安乐其事,是所同也;衣暖而食充,居安而游乐,事时制明而用足,是又所同也。若夫重色而成文章,重味而成珍备,是所衍也。圣王财衍,以明辨异,上以饰贤良而明贵贱,下以饰长幼而明亲疏。上在王公之朝,下在百姓之家,天下晓然皆知其所非以为异也,将以明分达治而保万世也。

人习其事而固,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故职分而民不慢,次定而序不乱,兼听齐明而百姓不留:如是,则臣下百吏至于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止,诚能而后敢受职;百姓易俗,小人变心,奸怪之属莫不反悫:夫是之谓政教之极。(《荀子·君道》)

荀子在《君道》中所做出的政教规划,将统治者和“臣下百吏至于庶人”统统纳入修身的体系,与孔孟时代不同的是,修身的准则不再是个别君子的道德意识自觉成熟,而是形成外在统一的礼法规范,而且修身的目标不局限于道德,是要使才能禀赋和职业技艺都能得到发展,从天下到庶民的各阶层成员皆可以“骋其能,得其志,安乐其事”,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臣下百吏和百姓“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止,诚能而后敢受职”,在这个层面上也可以说荀子的伦理规划里,已然出现了近代欧洲意义上介于家庭和国家之间的“社会”,相关伦理问题将在本书第3章讨论。 +iCItF7hpmnbgyViZmHq4ExoBe1u5WL/0V3LxnXcUvEIqzL0Rw6bqfVNVKtvx3F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