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修身为本
——中国人的自我修养

据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回忆,他在德国留学的十年间,对德国人和中国人为人处世风格的差异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德国人即使对日常生活中很细微的问题,也力图追求某种“彻底性”的解决方案,即一定要弄清楚所要讨论的问题或所要应对的困难局面,其来源根基何在。如果仿照季先生的思路去分析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和行为,首先就要问:形成当前中国人伦理观念的理论根源或实践基础是什么?搞清楚这个“基础”后,才能以之为讨论基点分析其结构形成过程和机体生长脉络,进而对于某种“存在”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中“展开”与实现,提出较为可靠的理性认知框架。

如果我们也用这种思路分析中国人的伦理,并且把目光集中在传统伦理上,这个基础或“本源”应该在哪里呢?其实古人早有解答,相传为春秋时代孔门弟子曾子所作的《大学》开篇就明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根据宋儒朱熹的解释,提出“修身为本”的《大学》第一章,应该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不仅在《论语》里,而且在孔子后人和孔门弟子陆续记录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和《礼记》等著作中,也都保存了孔子有关修身的大量议论。“修身”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基础,在汉代之后一直是官方道德教育的主题,甚至到清末民初,“修身伦理”“修身教科书”等名词的流行,以及新式中小学课堂“修身”课程的普遍开设,都足以可见“修身”这一儒学概念在中国德性教育和社会伦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仁有道,在修其身,这实为中国传统伦理的出发点和基础。 CZ9VmgfRlsEHrQoAKOncGHvatxCihmWR1f3MxuzlS/88CjpwAsT3n67xRtTTNas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