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当今社会对谎言的态度非常微妙:一方面,我们唾弃它;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谎言存在于我们的每个生活片段中。我们会在某些情况下运用它,至于为什么,理由太简单了,因为说谎可以规避风险、谋求合作、促进发展。

这可能让你觉得一时难以接受,但如果回看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你就可以很清晰地领悟谎言在我们祖先进行的部落与城邦的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可获得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你该如何有效地生存下去呢?对此,曾经有研究者说过“人们看上去很诚实”这样的话,这是对那些兵戎相见或者坐在谈判桌前的成年人把谎言运用得淋漓尽致的写照。在当时的环境下,似乎说谎把生存变成了一场战术性游戏;但同时,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低年龄段的儿童身边形成。

大多数的父母把谎言视为孩子成长的天敌,哪怕是从孩子嘴里蹦出一个字都会紧张得不行,甚至会因此对孩子进行严厉的堪称苛刻的训诫,试图在儿童阶段对孩子说谎这种行为进行完全的扼杀。很多教育家、哲学家也都对说谎有着类似的看法。这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不禁会让我们产生疑问:“说谎这个行为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而从孩子到成年人的这种转变,是否又意味着,说谎是我们作为人类所与生俱来的呢?

回顾历史,很显然不能很好地对此给出答案,我们需要一些科学手段的介入,但是又不能直接把他人抓来研究,所以动物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争夺交配权以及藏食物的时候,科学家们看到了黑猩猩的欺骗;在装死躲避来自天敌的威胁、伪装后捕捉猎物的时候,科学家们看到了蛇的欺骗。当然了,这些都是自然抉择下的生存手段,那么作为高等智慧拥有者的我们呢?是否也遵循着这种抉择而进行说谎行为呢?

在探究的路上,研究者慢慢地产生了一种想法,即是否应该从我们的中枢大脑进行一番探究。而在《说谎心理学:那些关于人类谎言的有趣思考》这本书中,确实有人这么去做了!针对谎言的大脑研究似乎开启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说谎的生理和深层次心理机制都被逐渐找到。

在我们惯常的观念中,说谎者或者骗子是怎样的人呢?是走投无路、投机取巧的人,还是有恃无恐的人呢?对说谎行为的研究可能会颠覆我们的观念,因为说谎被认为是一个高度集成的、有难度的行为,说谎者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比如想象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甚至即时反馈的能力,他需要专注于自己的谎言,同时试图说服对方也专注于这个情境,这就需要说谎者感觉通道全开、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修辞精准。当我们知道这些时,回看那些“臭名昭著”的骗子,是否又会站在科学的角度发出惊叹呢?

其实,本书也针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进行了一些讨论,我们单从趋利避害的这种天性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也可以理解。孩子在用这种没什么成本的方式,去规避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中,说谎行为经常出现在家长问孩子“谁做的”这个问题上。很显然,孩子说谎除了有避险的动机外,还因为他们并不明白谎言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长久影响和后果。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说谎行为与智力水平相关,孩子在八岁之前的说谎行为并不需要被严厉地矫正,因为这代表着他们想象力的飞速发展。但这个观点似乎并不能被大多数的家长所接受,谁又会因为想象力这种“虚无”的东西而让自己的孩子承担成为骗子的风险呢?在这本书里,也许可以找到一个不一样的解读,特别是书中列出的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幼子的例子,不失为一个生动又直接的展现。

不要担心这本书会成为一本枯燥的学术书籍,它看起来并不是,至少在我翻译的过程中看起来不是。书中充满了各种针对人类为什么说谎所做的实验和很多案例,读起来不仅不枯燥,反而充满了趣味。当然,本书可以给你的似乎也并不仅限于心理学和儿童成长层面的内容,历史、哲学、脑科学这些看上去深奥的知识,在现实的层面实际上多少都有涉及,不过不要担心,所有这些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予以呈现。

希望这本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所做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关于说谎的认知带来一点点升级。

与其谴责说谎是一种道德的扭曲,不如说它是一种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T5DlY2Gq/oHXCGBN3OxBv7ZL6nHQIjqfIRrnVO3SsOOspsvt3CntPMs+XmSgisC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