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训练的功能性和有效性的简易判别

如何判断一名运动员的功能性训练是否具备功能性和有效性,这是运动员和教练都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推荐几种简易的判别方式。

生物力学特征是否与专项运动相似

通常进行功能性训练时,训练动作如果贴近专项运动的动作,那么这项训练就是具备专项功能性的练习。事实上,这种类型的训练也是专项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训练动作,并不贴近专项运动的动作,但由于这类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与专项运动相似,同样也适用于专项训练。比如瑞士球的单腿臀桥军步动作,或BOSU球的单腿臀桥军步动作,虽然这两种练习所采用的卧姿状态与跑步时的垂直状态不同,但它们在生物力学特征上与跑步相似,可以用作跑步专项的功能性训练。

是否是无痛训练

伤病带来的疼痛几乎是运动员的常见体验之一,克服疼痛也是运动员经常需要面对的。功能性训练强调优化动作模式,确保训练时动作的正确性。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了疼痛,则表明肌肉可能存在紧张或力量薄弱的情况,或者关节没有在正确的力线上运动,甚至关节出现了骨性改变,那么所进行的功能性训练可能是无效的,运动员也无法取得最佳的运动表现的改善。因此,使用减小关节的活动范围等手段使运动员在无痛的情况下训练,循序渐进地纠正其功能性障碍,这类的功能性训练才更有效。

是否有良好的控制能力

强调良好的控制能力是功能性训练的主要特点之一,练习者如果想判断自己的功能性训练在一定时期内是否有效,可观察自身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得到正确锻炼的练习者,其动作会更加协调流畅,身体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会显著增强,力量会变得更大,其身体做功的效率也会明显提高。动作效率与精准性的提高,可以减小关节的负荷,减轻关节的磨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训练是否稳中有进

这里所谓的“稳”,不仅指的是训练中是否能够保持身体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功能性训练的整体质量是否能够长期保持良好;同样,所谓的“进”,也不是单独以推起更大重量、跑得更快或者相同动作、相同强度下推起的次数更多来衡量进步。固然,这些也都是训练进步的表现,但对于功能性训练来说,动作模式的精确性的提高以及功能性动作的难度与复杂性的增加才是判断训练进步的重要标准。例如一名练习者能够在旋转90度的交换跳中保持单腿落地的稳定,当动作升级为更高难度的180度的交换跳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其落地时也能保持身体的稳定,则表明他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变得更强了。这种能力的提升更加容易转化为其竞技表现的提升。

为什么要强调“稳定”的进步,这是由功能性训练的目的所决定的。功能性训练强调的是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它的每个进步都需要扎实的训练基础。如果训练进程太过激进,练习者在刚刚掌握基本动作,甚至动作不达标的情况下,就想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对整个训练进程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从实际上减慢训练进程。身体的基本动作模式没有得到扎实的锻炼,运动表现也就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eFL/+u/rZ5GGWurbY/hE8LEHYKGwu5ujJcnX7cBGLjAnLFReItR2sv2IXvbqn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