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国人和苏联人为何在1941年占领伊朗并罢黜礼萨沙?

礼萨沙在他的多项基础设施和其他发展项目上利用了外国技术,但是他却对曾在恺加王朝时期以破坏性方式介入伊朗事务的殖民势力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并避免向英国人和俄国人寻求帮助。许多伊朗人持同样观点。年轻人去国外留学往往喜欢选择法国。20世纪20年代中叶,礼萨沙雇用了美国人亚瑟·米尔斯波(Arthur Millspaugh)为财政顾问(但是由于和礼萨沙就军队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发生争吵后,米尔斯波最终离开);德国工程师帮助他修建公路和桥梁;德国学者助其进行语言改革,消除非波斯语起源的词汇。这些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热衷于研究与雅利安主义相关的种族理论。正如先前论述过的那样,波斯语同拉丁语、希腊语、梵语、英语以及德语都起源于印欧语系。基于此,有人将礼萨沙描述成类似于弗朗哥、墨索里尼或希特勒那样的法西斯独裁主义者。尽管这些相似之处也可说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但它仍然言过其实了。

英国和苏联在1941年8月入侵并占领伊朗,其直接原因是尽管伊朗宣布中立,但礼萨沙过于亲近德国又不愿驱逐德国技术专家和顾问。实际上,这些专家和顾问的人数也并不是很多。另外,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英国人忌惮于有人可能要发动有利于德国人的政变从而想要将礼萨沙赶下台,这与不久之前伊拉克发生政变,罢黜了亲英的国王相类似。在希特勒1941年6月入侵苏联之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依然有效,美国尚处中立。1941年3—4月,意大利军队和德国在北非的非洲军团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尤其是隆美尔的巨大胜利,加上伊拉克政变成功,英国在中东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希特勒进攻苏联之后,丘吉尔立刻转向同苏联协商战略合作计划。鉴于英国持续觊觎伊朗油田,其首要任务就是与苏联一同占领伊朗。对于苏联人来说,开辟新路径从而获得关键的战争资源也极为重要,再加上希特勒在当年夏天不断深入苏联境内并大量俘获苏联红军,这一需求变得日益迫切。

在此背景下,显而易见的是,1941年入侵伊朗是出于盟友间冰冷的战略需要,而绝非出于对礼萨沙亲德倾向的评估。礼萨沙寄予厚望的军队只做出了象征性抵抗,英军和苏军于9月在德黑兰会师,礼萨沙下野并流亡南非,1944年客死南非。他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 继承“沙”位。 yZ0gxTT9XCg5pXnZ8lGuFXcljhotH9P4RSVXEavTkNDPbP6fFKTAeDQqou7+Ej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