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再被情绪左右!

你是否遇到过这些问题——

“一激动就管不住嘴,每次都很后悔。”

“控制不住自己的火气,人际关系搞得很僵。”

想必许多人都不愿意变得“情绪化”,原因多种多样,例如:

·因为“情绪化”的自己显得不够成熟而难为情

·因为“生起气来与真正的自己判若两人”而感到沮丧

·总是板着脸,让旁人觉得“不好相处”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经常一不小心就影响了人际关系

·与曾经闹过情绪的人结下梁子,无法像往常那样相处

·自己在他人眼中成了说话容易冲动的人,不被委以重任

·有时因为情绪激动而妨碍了工作和生活

·被贴上了“盛气凌人”“神经质”“惹不起”的标签,被人疏远

当然,所谓“情绪化”,并非单指“愤怒”这一种情绪失控。有时折磨我们的也可能是“不安”的情绪,例如:

·因为被人爱慕而感到局促不安

·因为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成绩而心烦意乱,工作心不在焉

可见,“情绪化”不仅会给人际关系和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还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非常糟糕。

一旦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之中,我们的内心便无法拥有平和的幸福。

例如,待在家里本应该舒心惬意,但却不知为何对妻子做家务的方法看不顺眼,结果在家里依然是心烦意乱,生活的品质明显下降。

当然,用这种态度对待家人,很有可能会造成家庭危机。尽管自己只是心直口快,但是说不定哪一天妻子就因为“和这种臭脾气的人过不下去”而突然提出离婚。

那些自认为“平和淡定、绝对能够克制住自己情绪”的人,同样需要注意情绪问题。

因为其中的一部分人并非没有闹情绪,只是因为不善于处理这种状态而“假装自己没有闹情绪”。压抑内心翻涌的情绪不仅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而且自我压抑的状态也会让自己无法专注于与旁人的沟通交流。

总而言之,不论是“容易感情用事”的人还是“能够克制情绪”的人,都会因为竭力避免变得情绪化而让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百般的束缚。这才是“情绪化”问题的本质所在。

因为一旦“情绪激动”便难以自抑,所以要时时刻刻小心提防。于是乎,人就成了情绪的奴隶。

事实上,“情绪激动”也好,“假装心平气和”也罢,都没有任何益处。

然而,道理显而易见,可我们又为什么会“情绪激动”,或是要“假装心平气和”呢?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解答这个疑问,并介绍以下内容:

·怎样避免“情绪激动”恶化为“愤怒”这种反应?

·怎样在避免“情绪化”的同时又无须压抑情绪?

·怎样避免被“情绪化”的他人所伤?

·怎样养成“不被情绪绑架”的好习惯?

我是一名人际关系疗法取向的精神科医生,也将这种疗法从西方引入了日本;我曾志愿参与心态疗愈(AH: Attitudinal Healing)活动,而且曾以众议院议员的身份结识了众多被情绪所左右的人(情绪同样对政治影响巨大),因而在这里我尤其想要声明一点:

“情绪化”的症结并不在于情绪本身。

这个结论是否出乎你的意料?

想必在很多人看来,我们之所以会“情绪化”,都是由于情绪造成的,因此才会一味想方设法地去控制情绪。

而且基于对“情绪化”的负面看法,在很多人眼中,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困扰。

其实,这完完全全是一桩“冤案”,情绪是无辜的。

不仅如此,“重视情绪”甚至可以说是“避免情绪化”的一个重要前提。

本书的正文部分将会详细介绍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帮助大家自如地应对情绪。

许多人曾经因为“不想感情用事”而阅读了很多相关书籍,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情绪小小不言时姑且能够应付,可一旦情绪超过某一阈值便一筹莫展。

而且“抛开情绪”“等一等,让自己冷静下来”“别往心里去”等方法,对于一些人而言,可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希望本书能够为身处如此困扰的读者们阐释“情绪化”的来龙去脉,从而学会重视情绪,步入高品质生活,避免由于“情绪化”而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UJ/uW+bPfH0C9IfQn8EdmZ3EvzCQwuzfAUj8t8Tsu3CK4cI9aycPOvLNxJEZD2+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