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我坚信,孩子们之所以会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知识对他们而言往往成了积压的商品。积累知识似乎就是为了“储备”,而不是为了“流通”,不是为了应用(即便是应用,也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掌握”这个概念对于很多老师而言,就是会回答问题。这种观点会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片面评价:谁能牢记知识点,并按教师的要求立即“展示出来”,那他就会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好学生。在现实中,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知识和他们的精神生活、学习兴趣完全脱钩。掌握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负担,是一件让人厌恶的事,他们希望能尽快摆脱它。

首先,应该厘清“知识”和“掌握”这两个概念的本质,改变对它们的看法。掌握,就是会运用知识。知识只有在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能激发兴趣、捕捉思想时,才称得上是知识。知识的积极作用及旺盛的生命力是它自身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先决条件。只有在不断发展和深化时,知识的存在才有意义。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在学习上就越轻松。这条规律只有在知识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现实情况却相反:学生的学习一年比一年费劲。

从这些道理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呢?

首先,不能让学生把获取知识当成最终目的,而要把知识当作手段。其次,不能让知识变成停滞的、僵死的学问,而应该让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活跃起来,让知识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以及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发挥作用,让知识在充满灵动的、持续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如鱼得水。没有了这种交流,也就谈不上智力、道德、情感和审美层面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现实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做呢?

在低年级刚开始学习的阶段,构成知识的最重要的成分是语言。更确切地说,是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周围的现实世界——语言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个他在上学前所不了解的新世界。在我看来,孩子们通过语言认知世界,从而在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上迈出了重要而稳健的步伐。让语言在孩子们的意识中跳跃,成为孩子们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希望知识变成停滞的、僵死的学问,那就请把语言变成重要的创造性工具。

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导思想应当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处在第一位的不应该是死记硬背,也不应该是重复别人的思想,而应该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思考是一种生动的创造,借助语言及语言自身细腻的情感色彩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

这是一个晴朗的初秋,风和日丽。我和孩子们一起去了果园。柔和的阳光照耀着温暖的大地和静谧的果林,苹果树、梨树、樱桃树仿佛都披着色彩斑斓的华服。我给孩子们讲述金色的秋天,讲述大自然中的生物,例如树木、归于泥土的种子、留下来过冬的鸟类和昆虫等是如何度过寒冷而漫长的冬季的。当我深信,孩子们已经感受到词和词组的丰富含义和情感色彩之后,就建议他们讲一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内心感受。我亲眼见证孩子们是如何用细腻而清晰的表达来描述大自然的:“一群白色的天鹅渐渐消失在蔚蓝色的天空中”“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皮,啄得树干也不断发出声响”“路边有一株小雏菊在孤独地绽放”“一只鹳鸟呆立在巢中,凝望着远方”“一只小蝴蝶悠闲地在菊花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浴”……孩子们并没有重复我的表述,而是使用了自己的语言。思想在跳跃,在熠熠生辉。孩子们正在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思考给他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乐,让他们享受认知的愉悦,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思想家。

你是否注意到(或从其他老师那里听说过),学生对老师的话经常是一副爱答不理、无动于衷的样子?你在给他讲一件有趣的事,可他却面无表情地坐着,你的话并没有触动他。你有绝对的理由感到不安:这种对于语言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是学习中的大忌。如果这种缺陷已经根深蒂固,那么人对待学习就会越来越冷淡。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它的根源何在?

如果语言不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手段活跃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如果孩子们只是背诵别人的思想,而不是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语言变得麻木、冷淡、无动于衷。一定要对学生们冷漠的态度以及麻木的神情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教会他们对语言满怀激情。 LjlJgPKJRpKWO0TwODrduzRlrcxMJvAlbkhCxGbGhYS19X7c0Q6zjBLQ/v3woGi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