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狄奥多西城墙的坍塌
——乌尔班大炮的故事

☆ 在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的毁灭中,无论人们对乌尔班大炮的作用是夸大、是贬低,还是产生了更为深层的恐惧和悲观,最终带着大炮而来的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

将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的混合物装在铜铸的密闭容器内,利用点燃后产生燃烧气体的爆炸力,使兵器具备了比以往的任何兵器大得多的杀伤力,这就是最原始的火炮。不过要准确说出某些武器原型首次出现的时间是困难的,所以火炮的确切发明者已不可考。但一般认为它起源于中国。最早一种火药武器的例证发现于1985年,它夹杂在众多图示之中,被刻在中国一个墓穴墙壁的高浮雕上,它与刀剑、战斧排放在一起,显示出在12世纪早期,火药大炮已构成了中国战争的重要成分。自中国人发明第一门铜火铳以来,火炮这种高效率的战争机器迅速受到军事家、将领、征服者的青睐,成为战场上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在亚欧各地迅速发展,衍生出截然不同的各式流派,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在1453年击碎君士坦丁堡城墙的那门“乌尔班大炮”便是如此。

所有的兵器,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性——杀伤力。自从人们认识到从远处杀伤对手将使自己更为安全以后,把投射物投向敌人的方法就不断向前发展。最早使用的投射装置包括弹弓、抛石器和弩炮之类的原始器材。在人类的战争史上,这些原始投掷器材的存在时间长得超乎想象,但火炮这种热能武器一经出现便动摇着它们的统治地位。当然,从一种炮兵武器的设想转变成战场上的实践,一般要经历好几个世纪。这种转变又是以一系列科学发现和工程进步作为标志。首先是黑火药,没有黑火药就不会有火炮。因此,使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可能是当时意义最重大的创举。在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邈的文章《丹经内服硫黄法》中已有关于黑火药成分的描述,英国修道士罗杰·培根则提出了最早的可以追溯黑火药成分的详细记录。另一个是铸炮技术,人类对于铸炮技术的掌握要比黑火药更早一些。铸炮的材料不用担心太多,如黄铜或者是青铜虽然价格昂贵,但质地坚韧,不易爆裂。至于铸炮本身则直接吸取了钟的铸造技术。它是将黄铜或者是青铜的金属熔液注入一个黏土模子而成的。模子由模芯和横壳构成。黏土模型放在一个凹坑里,熔炉有一个出口,以便铜水流进模子。当铸件冷却后,便打碎模子,再取出铸件。这样铸成的每一门炮就像一件雕塑制品一样都是各自独立的产品,上面的精细饰纹也是各不相同的。炮的质量优劣取决于工匠浇铸技艺的高低,但能工巧匠从来不乏其人。而当穆罕默德二世在15世纪中叶打算击破君士坦丁堡那雄伟的城墙时,原始的火炮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经过持续不断而且代价高昂的实验后,开始迈入更为成熟的阶段……

☆ 从一种炮兵武器的设想转变成战场上的实践,一般要经历好几个世纪。这种转变又是以一系列科学发现和工程进步作为标志

☆ 在中国出土的13世纪古炮实物

☆ 在欧洲出土的14世纪古炮实物

☆ 直到15世纪早期,炮筒长度与炮弹尺寸的比例也很少有超过1.5:1的。但到1430年,由于出现了新的工艺,也就是将分段的铜制炮管用熟铁条焊接起来,再用环套加以固定,这个比例被提到了3:1,这样不仅增加了火炮的准确性,同时也加大了初速和射程 10UTEMjBf6FBO3od8WERLkStQjfcsK3dHIJn2A99hW/MFxEoKGoCDB+RRr03QO+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