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炽热的金属”
——一战中的装备与使用情况

1914年前的40年间,欧洲国家在武器装备、士兵动员的数量与质量方面竞争。除英国外,各国都采取了国家短期征兵制。所有强国都建立了各种样式的总参谋部体制。各国总参谋部一般都这样设想:由于新式武器威力强大,如此有利于进攻,所以如果发生战争,将是短暂的,战争的进程将由英勇的突击进攻所决定。事实上,当时理论家们对下一次战争的描绘与1866和1870年的战争惊人地相似。那两次战争都是经过初期突击就成定局,败者决无挽回余地。于是这些理论家们从历史上的战例出发争辩说,当时所组建的庞大军队似乎只能按历史上战例的样式来进行作战,并为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武装——英国人、德国人和俄国人是这样做的,法国人亦然,他们的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正是为这样的目的而设计、制造的。

如果不将“德雷福斯案”的道德缺失考虑在内,那么法国军事当局对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的保密工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原因不难解释。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门炮已经存在了17个年头,但直到这场战争爆发同类武器中仍无出其右者。事实上,由于将这种炮视为“镇军之宝”,当法国人在1914年8月开始对德国人展开“复仇之战”时,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已经成了法国炮兵的“全部”。是的,除了22个连的海岸炮兵外,1,000多个4门编制野战炮兵连的4,100门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便是法国炮兵的“全部”了,以至于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炮视为法国炮兵本身。而随着战争进程的不断延伸,军方对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的需求量更是直线飙升,以至于皮托兵工厂的那点产能很快变得杯水车薪,国营的布尔日兵工厂、沙托鲁兵工厂、圣艾蒂安兵工厂以及私营的施耐德兵工厂先后加入了生产的大合唱,在整个战争中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的产量因此高达17,500门。

☆ 如果不将“德雷福斯案”的道德缺失考虑在内,那么法国军事当局对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的保密工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 1915年法国前线的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

机关枪在一战中给人留下了印象深刻,但火炮才是真正统治战场的武器。形象一点说,一战就是拼大炮的战争。美国学者梅尔在《一战秘史》一书中说:“大炮杀死的人比轻武器和空袭杀死的人要多,比其他任何武器杀死的人都要多,这种情况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大战的后期,大炮的优势被充分发挥,机关枪失去作用。没有大炮,步兵既不能在进攻中取胜,也无法在防守中不败。”于是就形成了“炮兵征服,步兵占领”的新作战模式。这对一个国家的炮弹供给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此种能力又依赖于一国的工业实力。所以与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装备和生产数量相对应的,自然是天文数字般的弹药。不过与火炮的生产不同,战争一开始,大部分75毫米炮弹的生产就委托给了私人企业,包括汽车业巨头雪铁龙。雪铁龙的组织管理才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不仅使炮弹日产量创下5万枚的纪录,而且由于组织得当,使妇女也可参与工作,从而让更多的男人可以抽身参战。

不过,仅仅是大量的私人企业参与还并不能满足前线的需求。大战爆发的时候,法国陆军炮弹总库存量还不到5,000,000发,更夸张的是,如果详细计算法军炮兵主力75毫米“速射”野战炮的炮弹库存量,每一门炮可发射的弹数甚至不到1,300发,按照75毫米“速射”野战炮的惊人射速,全法国的75毫米炮弹可以在两小时内射光。法军只有这一点点的炮弹库存量,是因为战前推算每月最高消耗弹药数为100,000发,因此500万发炮弹足够让法国打四年,但没想到在1914年开战后的短短几个月,法军的月平均耗弹量就达到了900000发。无奈之中,在1915年3月,法国政府只得与很多所谓的“承包商”签约,大量的手工作坊也加入了75毫米“速射”野战炮炮弹的生产。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奸商开始偷工减料,造成了弹药的品质严重下降,很多前线的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在射击时莫名其妙发生了大量炸膛或是难以抽壳的事故,以至于影响到了火炮本身的声誉和军队的士气。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法国陆军派出了火炮的设计者之一,此时已经升任上校的圣克莱尔·德维尔来负责监督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弹药的生产品质。事实证明,德维尔上校对此很有一手,在弄清造成75毫米“速射”野战炮弹药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药筒和弹头壳体内沉积了过量的“微纤维”(即灰尘)后,德维尔上校改进了生产流程,并将其整理为一份半官方的说明文件下发给各个“承包商”,这使75毫米弹药质量下滑的势头总算在2015年9月份之后被抑制住,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又成为一种备受士兵信赖的可靠武器了,“75小姐”的昵称开始响彻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战争中,各型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弹药的总产量高达2亿枚——考虑到法国当时的人口规模,平均每个人头上差不多可以平摊5枚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令人瞠目结舌。

☆ 一战中美国获得了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的特许生产权,并在1930年对部分授权生产的M1897A2/A4换装了新型炮架,这批火炮后来大部分卖给了二战初期,缺乏重武器的英国人

单就火炮的装备规模和弹药消耗而言,贯穿战争始终,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要客观评价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实际战场价值,却是一件困难异常的事情——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视角,做出了太多不同的解读。不过,我们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1914年8月——9月的马恩河会战和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中,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914年8月——9月的马恩河会战,是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按照战前已经被反复推敲的战术投入使用。“日子一天天过去,对时间的消逝已经麻木,进攻、防御、反击交替,尸体在堑壕间如山丘般隆起。”这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名著《西线无战事》中的片段,它再现了吞噬无数生命的堑壕战景象。然而,在大战初期的马恩河战役中,事情还不是这个样子——最初的战斗仍是地道的运动战和进攻战(交战双方都是如此),而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正是为这样的战斗而设计的。当1914年夏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六强中的五个强国(法、英、俄、德和奥匈帝国)作为协约国和同盟国成员,都把他们长期准备的作战动员计划付诸实施(意大利保持中立。它是钻了同盟国条约的空子,拒绝与德国和奥匈帝国联合,否则必须对英国宣战)。这些计划没有任何一个是基于长期消耗战的设想,而都将克敌制胜的法宝押在了速战速决的进攻-运动战上。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在1897年提出名为“施里芬”的作战计划,假设大战爆发后,法国联合俄国东西夹击德国,但俄国完成军队动员至少需要40天,德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快速投入重兵(97个师,占全部军力的九成)展开对法作战,其中79个师(约120万人)组成右翼集团,沿海岸线经比利时直插法国北部,占领巴黎,继而迂回东北,与左翼集团(9个师)和中路集团(9个师)夹击歼灭法军主力于法德边境地带。

“施里芬计划”的核心是通过极端削弱德军左翼集团,使右翼获得最大可用兵力,发动最大强度的攻击,在俄国正式出兵参战前消灭法国。与雄心勃勃的“施里芬计划”相比,法国的“17号计划”显得更加一厢情愿。法军统帅霞飞毫无根据地认为法军实力已经强于德军,一门心思地把主力摆在东北国境线上,妄想迅速东进,一路打到柏林。所以,在1914年,“8月炮火”响起时,各方都乐观地认为,决定性的西线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德军与英、法满心希望通过大规模机动迂回取得决定性胜利,结果两个自信满满的对手,就这样在互相进攻中剧烈地撞到了一起。为进攻而设计的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也因此大放异彩。事实上,早在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列装之前,法国军界就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进攻情结,这其实无可厚非。毕竟进攻是任何一支军队的本质与灵魂。特别是对于法国这样迫切希望一雪国耻的强国来说,只有进攻才能达成其政治和军事目标。更何况,历代军事家对进攻的重视要远大于防御。《孙子兵法》几乎通篇都在讲述如何实施进攻以及如何保障进攻的顺利进行。克劳塞维茨虽然承认:“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作战形式强”,但也随即指出,“防御带有消极的目的,只有在力量弱小而需要运用这种形式时才不得不运用它。在战争中只把防御所取得的胜利用于抵御,而根本不想反攻,就如同在会战中让纯粹的防御(消极性)在一切措施中占主导地位一样,是十分荒谬的”。

正是在这种“进攻情结”的酝酿中,兼具机动性、射速与威力的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才破空而出。制造这门炮的目的,就要将火炮推进到距离前线1,000米以内,用“不间断”的榴霰弹弹幕压制德军战线,以支援法军步兵发起刺刀冲锋。1914年9月4日,法军侦察机发现德军从巴黎东北擦过,由西向东移动,巴黎城防司令加利埃尼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绕开巴黎的德国人把自己的侧翼送给了我们”。他决定尽快对德军暴露的右翼展开侧击。加利埃尼将自己的部署电告霞飞,并建议在德国第1集团军必经的巴黎东郊马恩河进行一次会战。9月5日,克鲁格的德国第1集团军在向第2集团军靠拢的过程中遭到法国第6集团军的阻击,双方发生激烈的交战。就在两军打得难解难分之际,法国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的6个师突然于9月6日凌晨在马恩河北岸发起全线反攻。几万名法国士兵推着上千门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向德国人扑了过来。法军要求其速射炮必须能够在发现敌人的瞬间——无论对手是一群步兵还是一个炮阵地——以最高射速发射3发炮弹去“窒息”敌人。法军相信这样猛烈而快速的射击,可以软化任何敌人的抵抗意志,从而使后续蜂拥而来的法国步兵可以轻松占领阵地,击溃敌人。也许这种战术在后来饱受质疑,但至少在马恩河会战中却实实在在地收到了效果,后来成为法国陆军总司令的罗贝尔·尼韦尔将军也因此一战成名。

罗贝尔·尼韦尔将军在被任命为法国陆军总司令时,已经60岁了,他出生于一个具有长期军事传统的家庭。他进过索米尔的骑兵学校,后来又改学炮兵,成绩优良。大战开始时,尼韦尔的军阶是中校,升为上校后,在马恩之战期间,他的炮兵背景使他得到了用武之地。他命令那些训练极为有素的炮兵推着75毫米“速射”炮与步兵一起穿过被破坏的防线向前推进,向德军的部队进行近距离射击(作为一个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炮兵连的连长,不管为谁提供支援,都要知道炮兵连何时部署至何地,还要了解“指挥官的作战意图”。自接到命令起,炮兵连长有很大的自主权。他可以自主选择要打击的目标以及打击目标的方式,通常不会受到干涉。这是很重要的,因为炮兵连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很难管理,而且炮兵作战的专业性也决定了其难以被外人所插手)。结果,在如注的弹雨中,德国第1、2集团军先后崩溃,德军战前制定的速胜计划被粉碎,法国人则保住了巴黎,避免了军事上的全面崩溃,重新组织起了一条新的防线,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形成胶着态势。而到了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虽然战局早已由最初的运动战转向泥泞血腥的堑壕战,但“75小姐”作为一种“万能火炮”,中流砥柱的作用却仍然毋庸置疑——从1916年2月21日到9月30日,超过250个炮兵连的1000多门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不分昼夜地以任何方式向德国人倾泻着怒火,整整1,600万发75毫米炮弹被打了出去(约占法军炮弹消耗量的70%)!正是这场战役将“75小姐”的声望推到了顶峰。

不过,正所谓盛极而衰,凡尔登战役也是“75小姐”逐渐失宠的一个转折点。尽管挂着“万能火炮”的名头,但作为一支“巨型步枪”,伴随着步兵进攻的节奏,向敌人不断喷射大量榴霰弹弹丸才是这门炮的本分。可惜的是,在马恩河会战后,英、法联军的反攻在德军埃纳河仓促构筑的堑壕防线前趋于停止。此后,双方都力图通过“奔向大海”迂回包围对手,结果是双方都开始大挖堑壕阻击对手。恩里克·福尔金汉在9月份接替小毛奇,出任德军总参谋长。此人上任伊始就命令把堑壕一直挖到北海边,防备英军在弗兰德地区实施迂回。同盟国则朝着另一个方向,把堑壕挖到了瑞士边界。比利时人把守北海段防线,法国防守索姆河至瑞士边界,中段由英军担任主力。由此,横贯西线战场965.6千米的巨型堑壕体系成了困扰交战各方的噩梦。由于战局被纵横交错的堑壕、机枪和铁丝网“僵住”,炮兵很难再有机会推着火炮跟着步兵的刺刀冲锋陷阵,“75小姐”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就很有限了。事实上,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交战各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了自中世纪以来的所有堑壕战经验,这使得中小口径火炮的战场价值直线下降。

☆ 一战法军装备的1897式75毫米“固定”气球炮

从结构上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体系基本沿袭了沃邦时代的堑壕体系结构,其主要由3种堑壕构成:前沿为火力堑壕,其后为掩护堑壕,连接两道主壕的是之字形交通堑壕。对峙堑壕之间的地带则被称为无人区。无人区通常宽度为91~270米,但在对峙激烈的地区,两军相距不过27米(如维米岭地区,在加利波利臭名昭著的“昆宁哨位”,这个死亡距离仅15米),在无人区内布满了绵密的铁丝网。这些烦人的障碍物通常高0.91米,宽3.04米。为了有效对抗火炮,堑壕内还有厚达2.74~3.96米的护墙,将堑壕分隔成5.49~9.14米宽的隔离区,壕沟里布满了各种防炮掩体。简单的堑壕不过是在壕沟反斜面的一个土洞,但炮声响过,这些土洞很快演变成更深、更精巧的地下工事。有些防炮洞深入地下9.14米,内设数室。总体上,协约国的堑壕阵地较为简单。法国军方高层公开表示,如果把堑壕搞得太过“舒适”,士兵们就不情愿冲锋了。而人数处于劣势的德国人显然更愿意在法国人的领土上坚守下去,他们的堑壕较为坚固,宽敞,内部设施完善。有些防炮掩体四壁贴着墙纸,挂着镜子,少数甚至还有地毯(尽管如此,任何一条堑壕中的生活都没有浪漫色彩可言。绝大部分时,双方士兵缺食少穿,蜷身在泥浆之中。老鼠、跳蚤似乎无处不在,寒冷、疾病,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成了敌人)。

随着德国人堑壕体系的不断完善,“75小姐”只能勉强骚扰壕沟中德军的好梦,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军发动的强攻只能占领少量前沿堑壕,而且筋疲力尽的进攻者很快就会被对手强大的预备队赶回原地,一场毫无意义的屠杀就这样暂告一段落。而在炮兵对炮兵的炮战中,“75小姐”更是境况悲惨。与榴弹炮不同,“75小姐”采用产生高初速的定装药也许能较好地达到给定的射程,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弹道曲线的形状,特别是在近距离上可能会过于平伸。换句话说,法国的“75小姐”本质上是一种直射的中口径加农炮,所以德军大口径榴弹炮可以凭借较高的仰角,隐藏在崚线后方依托地形掩护来射击。德军105、150毫米榴弹炮的射程,也远高于法国“75小姐”的射程。德军榴弹炮发射的炮弹不再是喷洒出钢珠与破片的榴霰弹,而是整颗塞满炸药的薄壁榴弹,5毫米厚的钢制炮盾抵御的再也不是弹片,而是足以使炮兵七孔流血的剧烈“冲击暴风”。

☆ 一战中装在汽车底盘上的机动式1897式75毫米气球炮

☆ “圣·沙蒙”坦克的主要武器就是一门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

事实上,只要德国人的150毫米榴弹炮射击80~100发,就可以完全歼灭一个法军75毫米“速射”炮连——在100米宽80米长的标准速射炮连阵地上,法国人将会损失30%~50%的人员、60%~65%的火炮、炮车、弹药、行李及其他物资,这种灾难已经不止发生一次了。这就意味着“75小姐”之所以仍能在凡尔登战役中“挑起大梁”,实际上不过是法军一时半会儿还无法获得足够多的“重炮”而已,“失宠”只是时间问题(实际上法军不是没有好的榴弹炮,他们手里有一批为保加利亚设计的155毫米榴弹炮,性能完全优于德军的105、150毫米榴弹炮)。

其实早在1914年10月马恩河会战尚未完全结束时,法国战争部部长就第一次公开承认他们需要一种更具威力的武器来取代75毫米“速射”野战炮(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无论武器如何优秀,都不能决定战争的结局;数量上与装备上的优势也无法弥补战术上的错误)。而“75小姐”之所以会在“凡尔登战役”中被过分吹捧,其原因不过是由于法国人在凡尔登的土地上几乎流血至死,但是法兰西民族精神却因此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虽然他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虽然最后解救法国人的是英国远征军在索姆河发动的攻势,但是法国上上下下还是认为他们是这场消耗战最后的胜利者,表现活跃的“75小姐”也因此受益……不过,在随后越发令人乏味的堑壕战中,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的射程和威力都偏小,地位逐步被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90、120乃至155毫米“重炮”所取代。当然,失宠后的“75小姐”仍在战场上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凭借轻巧灵活的战场机动性和超高射速,作为“游动炮”在步兵进攻前以榴霰弹破坏敌人的铁丝网;或是变成一个浑身充满戾气的“怨妇”,用芥子气、光气弹播撒着“不人道”的毁灭;要不就是被装在“拖拉机底盘”上,变成“圣·沙蒙”这类战场怪物的一部分,在引擎的轰鸣和履带的隆隆作响声中,向敌人猛烈开火;甚至还被架在特制的炮架上,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姿态,将榴霰弹射向空中……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897年型75毫米“速射”野战炮,是以一种毁誉参半的姿态打满全场的,前半场志得意满,后半场风光不再,但仍然保持了足够的活跃。 uovrJ2d4S8G4zjaqEs8AbudJlMCL9EXXtHQ68gd69EBz76er8SqTvSbC/cK1he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