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3 z变换

在线性连续控制系统中,以拉普拉斯变换作为数学工具,将系统的微分方程化为代数方程,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非常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与此相似,在线性离散控制系统中,应用 z 变换将描述系统的线性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建立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从而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因此, z 变换是研究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重要数学工具。

8.3.1 z 变换的定义

设连续信号 x t )存在拉普拉斯变换,其象函数为 X s )。 x t )经过等速采样后,得到离散信号 x t ),由式(8-2)可知其表达式为

式中, T 为采样周期。对上式表示的脉冲序列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可得采样函数

式(8-13)最后一个等式中每一项均含有复变量 s 的指数函数e Ts ,直接运算不方便。若引入复变量

则式(8-13)可写成以 z 为自变量的函数

式(8-15)为离散信号 x t )的 z 变换的定义式。 Z [ x t )]表示离散信号 x t )的 z 变换,记为 X z )。通过引入复变量 z ,将采样函数拉普拉斯变换的表达式转换为 z 的幂级数形式。

z 变换,又称为采样拉普拉斯变换,它是从拉普拉斯变换直接引申出来的变换方法,它实际上是采样函数拉普拉斯变换的一种变形。对一连续函数 x t )取 z 变换,只考虑这个函数在采样时刻的采样值,即时间序列 x (0), x T ), x (2 T ),…。也就是说

X z )= Z [ x t )]= Z [ x t )]= Z [ x kT )]= Z [ X s )]= Z [ X s )]

都表示对离散信号 x t )的 z 变换。

8.3.2 z 变换的方法

常用的 z 变换方法有级数求和法、部分分式法和留数计算法。

1.级数求和法

根据 z 变换的定义,将式(8-15)写成级数展开式

显然,只要知道连续函数 x t )在各采样时刻 t = kT k =0,1,2,…,∞)的采样值 x kT ),便可求得离散函数 x t )的 z 变换的级数展开形式。这种级数展开式是开放式的,如果不能写成闭合式形式,实际应用就不方便。一些常用函数 z 变换的级数形式,都可以写成闭合式形式。

例8-1 求单位阶跃函数1( t )的 z 变换。

解: 单位阶跃函数在各采样时刻的采样值均为1,即1( kT )=1 ( k =0,1,2,…,∞),由式(8-16)可得

若| z |>1,则上式的无穷级数是收敛的,利用等比级数求和公式可得对应的闭合式形式为

例8-2 求指数函数e - at a >0, t ≥0)的 z 变换。

解: 根据式(8-16)可得

若| z |> a ,则无穷级数是收敛的,利用等比级数求和公式可得对应的闭合式形式为

2.部分分式法

利用部分分式法求 z 变换时,先求出已知连续函数 x t )的拉普拉斯变换 X s )。 X s )通常是 s 的有理分式,然后将其展开成部分分式之和的形式,使每一部分分式对应简单的时间函数,再分别求出或查表得到每一项的 z 变换。最后作通分化简运算,于是可方便地求出 X s )对应的 z 变换 X z )。

X s )展开成部分分式和的形式,即

式中, n X s )的极点个数; A i 为常系数; s i X s )的极点。由拉普拉斯反变换可知 A i /( s - s i )对应的原函数为 ,利用在例8-2中求得的指数函数的 z 变换,可得

因此,函数 x t )的 z 变换由象函数 X s )求得为

例8-3 已知连续函数 x t )的拉普拉斯变换 ,求对应的 z 变换 X z )。

解: X s )展开成如下部分分式

于是,与式(8-17)对照可知, A 1 =1, A 2 =-1, s 1 =0, s 2 =- a 。根据式(8-18),可得连续函数 x t )的 z 变换

例8-4 已知连续函数 x t )=sin ωt ,求对应的 z 变换 X z )。

解: x t )取拉普拉斯变换,得

X s )展开成部分分式

根据式(8-18),可得

3.留数计算法

已知连续函数 x t )的拉普拉斯变换 X s )及其全部极点 s i i =1,2,3,…, n ),则其 z 变换可通过下列留数计算式求得,即

式中, s i X s )的彼此不相等的极点; r i 为重极点 s i 的阶数; n 为彼此不相等的极点个数。

例8-5 已知连续函数 x t )= t 2 ,求对应的 z 变换 X z )。

解: x t )的拉普拉斯变换为

由上式可知, n =1, s 1 =0, r 1 =3。根据式(8-19)可得

例8-6 已知拉普拉斯变换 ,求对应的。变换X(z)。

解: 由拉普拉斯变换式 X s )可知, n =2, s 1 =-1, r 1 =2, s 2 =-2, r 2 =1。根据式(8-19)可得

常用时间函数的 z 变换见表8-2。由表可知,这些函数的 z 变换都是 z 的有理分式,且分母多项式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子多项式的次数。值得指出,表中所列常用时间函数 z 变换式的分母 z 多项式的阶次与相应拉普拉斯变换式的分母 s 多项式的阶次相等。

表8-2 z 变换表

(续)

8.3.3 z 变换的基本定理

z 变换中,有一些与拉普拉斯变换类似的基本定理。熟悉了这些定理,可以更加简便地应用 z 变换。

1.线性定理

X 1 z )= Z [ x 1 t )], X 2 z )= Z [ x 2 t )], a 1 a 2 为常数,则

证明: z 变换定义

线性定理表明,时域函数的线性组合的 z 变换等于各函数 z 变换的线性组合, z 变换是一种线性变换。

2.实数位移定理

实数位移定理又称平移定理。实数位移是指整个采样序列在时间轴上左右平移若干采样周期,其中向左平移为超前、向右平移为滞后。实数位移定理如下:

若连续函数 x t )的 z 变换为 X z ),则有滞后定理

以及超前定理

证明: 1)式(8-21)的证明。由 z 变换定义

m = n - k ,则有

由于 z 变换的单边性,当 m <0时,有 x mT )<0,所以上式可写为

式(8-21)得证。

2)式(8-22)的证明。由 z 变换定义

m = n + k ,则有

式(8-22)得证。

算子 z 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z - k 代表时域中的滞后算子,它将采样信号滞后 k 个采样周期; z k 代表时域中的超前算子,它将采样信号超前 k 个采样周期。但是, z k 仅用于运算,在实际物理系统中并不存在。实数位移定理是一个重要的定理,可将描述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转换为 z 域的代数方程。

3.复数位移定理

若连续函数 x t )的 z 变换为 X z ), a 为常数,则有

证明: z 变换定义

z 1 = z e ± aT ,则有

式(8-23)得证。

复数位移定理的含意是函数 x t )乘以指数函数e at z 变换,就等于在 x t )的 z 变换式 X z )中以 z e ± aT 取代原算子 z

4.初值定理

若连续函数 x t )的 z 变换为 X z ),且极限 存在,则有

证明: z 变换定义

z →∞时,等式右边只有 x (0),所以

5.终值定理

若连续函数 x t )的 z 变换为 X z ), X z )不含有 z =1的二重及其以上的极点且在 z 平面的单位圆外无极点,则有

证明: z 变换的线性定理,有

由实数位移定理

Z [ x t + T )]= zX z )- zx (0)

于是

上式两边取 z →1的极限,得

所以有

如果已知 x t )的 z 变换 X z ),不需要求其 z 反变换,利用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可以方便地求出 x t )的初值和终值。

8.3.4 z 反变换

所谓 z 反变换,就是已知 z 变换表达式 X z ),求取相应的离散函数 x t )或离散时间序列 x kT )的过程。记为

通过 z 反变换只能求出连续信号在采样时刻的数值,而不能给出连续信号在采样时刻之间的有关信息。常用的 z 反变换方法有幂级数法、部分分式法和留数计算法。

1.幂级数法

幂级数法就是利用长除法将 z 变换表达式 X z )展开成 z -1 的幂级数,求取离散函数 x t )或离散时间序列 x kT )的数值。

z 变换表达式 X z )是 z 的有理分式函数,即

式中, a i i =0,1,2,…, n )和 b j j =0,1,2,…, m )均为常数。将 X z )的分子、分母多项式表示为 z -1 的升幂形式,则可以直接用分母去除分子,得到无穷幂级数的展开式

根据实数位移定理,离散函数 x t )为

考虑到式(8-27),由 z 变换定义式(8-15)可知,式(8-28)中的系数 c k k =0,1,2,…,∞)即为 x t )在采样时刻 t = kT 的值 x kT )。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计算有限的几项就够了,因此用幂级数法得到 x t )较简便,但不容易求出 x t )的通项表达式。

例8-7 已知 z 变换表达式 ,试求其 z 反变换。

解: X z )表示为

长除法算式如下

利用长除法得

X z )=1+3.5 z -1 +4.75 z -2 +6.375 z -3 +…

则离散时间函数为

x t )= δ t )+3.5 δ t - T )+4.75 δ t -2 T )+6.375 δ t -3 T )+…

2.部分分式法

已知 z 变换表达式 X z ),考虑到在 z 变换表中 z 变换表达式 X z )的分子都含有因子 z ,所以应将 X z /z 展开为部分分式,逐项查 z 变换表,就可以得到离散时间函数 x t )或离散时间序列 x kT )。

z 变换表达式 X z )无重极点,将 X z /z 展开为如下部分分式

式中, n X z )的极点个数; A i 为常系数且 z i X z )的极点。

式(8-29)的两端同乘以 z ,得到 X z )的部分分式展开式为

逐项查 z 变换表,得到

最后写出 X z )对应的采样函数

例8-8 已知 z 变换表达式 ,试求其 z 反变换。

解: X z /z 展开成如下部分分式

上式两端同乘以 z ,得

z 变换表得离散时间序列

x kT )=10(2 k -1) ( k =0,1,2,3,…,∞)

于是,离散时间函数为

3.留数计算法

在实际问题中遇到的 z 变换表达式 X z ),除了有理分式外,也可能是超越函数,此时无法应用部分分式法及幂级数法来求 z 反变换,而采用留数计算法却比较方便。已知 z 变换表达式 X z ),求取离散时间序列 x kT )的留数计算式如下:

式中, z i X z )的彼此不相等的极点; r i 为重极点 z i 的阶数; n 为彼此不相等的极点个数。则 z 变换函数 X z )对应的离散函数 x t )为

例8-9 已知 z 变换表达式 ,试求其 z 反变换。

解: X z )可知, n =2, z 1 =1, r 1 =1, z 2 =5, r 2 =2。根据式(8-32),可得

于是,由式(8-33)得到 X z )对应的离散函数 x t )为 NrQht6ku44n1T/0fnvSYzOwc5LIZIwTeH39S8r68JnPiQawV3HpsV9ElxnaRipr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