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1 固定电容器

4.1.1 结构、外形与符号

电容器是一种可以存储电荷的元件。相距很近且中间隔有绝缘介质(如空气、纸和陶瓷等)的两块导电极板就构成了电容器,电容器也简称电容。固定电容器是指容量固定不变的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的结构、外形与电路符号如图4-1所示。

图4-1 电容器

4.1.2 主要参数

电容器主要参数有标称容量、允许偏差、额定电压和绝缘电阻等。

1.容量与允许偏差

电容器能存储电荷,其存储电荷的多少称为容量。 这一点与蓄电池类似,不过蓄电池存储电荷的能力比电容器大得多。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存储的电荷越多。 电容器的容量大小与下面的因素有关:

1)两导电极板之间的相对面积。 相对面积越大,容量越大。

2)两极板之间的距离。 极板相距越近,容量越大。

3)两极板中间的绝缘介质。 在极板相对面积和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绝缘介质不同的电容器,其容量不同。

电容器的容量单位有法拉(F)、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它们的关系是

1F=10 3 mF=10 6 μF=10 9 nF=10 12 pF

标注在电容器上的容量称为标称容量。允许偏差是指电容器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之间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

2.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又称电容器的耐压值,是指在正常条件下电容器长时间使用两端允许承受的最高电压。 一旦加到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两极板之间的绝缘介质容易被击穿而失去绝缘能力,造成两极板短路。

3.绝缘电阻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隔着绝缘介质,绝缘电阻用来表示绝缘介质的绝缘程度。 绝缘电阻越大,表明绝缘介质绝缘性能越好,如果绝缘电阻比较小,绝缘介质绝缘性能下降,就会出现一个极板上的电流会通过绝缘介质流到另一个极板上,这种现象称为漏电。由于绝缘电阻小的电容器存在着漏电,故不能继续使用。

一般情况下,无极性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为无穷大,而有极性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绝缘电阻很大,但一般达不到无穷大。

4.1.3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特性

“充电”和“放电”是电容器非常重要的性质。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说明如图4-2所示。

图4-2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说明图

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上存储了电荷,两极板之间也就有了电压,这就像杯子装水后有水位一样。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数与两极板之间的电压有一定的关系,即 在容量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器存储的电荷数与两端电压成正比 ,即

Q = C · U

式中, Q 表示电荷数(C); C 表示容量(F); U 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V)。

这个公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在容量不变的情况下( C 不变),电容器充得电荷越多( Q 增大),两端电压越高( U 增大)。这就像杯子大小不变时,杯子中装的水越多,杯子的水位越高一样。

2)若向容量一大一小的两只电容器充相同数量的电荷( Q 不变),那么容量小的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更高( C U 大)。

4.1.4 电容器的“隔直”和“通交”特性

电容器的“隔直”和“通交”是指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而交流能通过电容器。 电容器的“隔直”和“通交”说明如图4-3所示。

图4-3 电容器的“隔直”和“通交”说明图

电容器虽然能通过交流,但对交流也有一定的阻碍,这种阻碍称为容抗 ,用 X C 表示,容抗的单位是Ω。在图4-4中,两个电路中的交流电源电压相等,灯泡也一样,但由于电容器的容抗对交流阻碍作用,故图4-4b中的灯泡要暗一些。

电容器的容抗与交流信号频率、电容器的容量有关 ,交流信号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流信号的容抗越小,电容器容量越大,它对交流信号的容抗越小。在图4-4b中,若交流电频率不变,当电容器容量越大,灯泡越亮;若电容器容量不变,交流电频率越高,灯泡越亮。这种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X C 表示容抗; f 表示交流信号频率;π为常数3.14。

在图4-4b中,若交流电源的频率 f =50Hz,电容器的容量 C =100μF,那么该电容器对交流电的容抗为

图4-4 容抗说明图

4.1.5 电容器的“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特性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由电容器充得的电荷建立起来的,电容器充得的电荷越多,两端电压越高,电容器上没有电荷,电容器两端就没有电压。由于电容器充电(电荷增多)和放电(电荷减少)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瞬间完成,所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然增大很多,也不能突然减小到零,这就是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特性。下面用图4-5来说明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特性。

图4-5 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特性说明

4.1.6 无极性电容器和有极性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可分为无极性电容器和有极性电容器。

1.无极性电容器

无极性电容器的引脚无正、负极之分。 无极性电容器的电路符号如图4-6a所示,常见无极性电容器外形如图4-6b所示。 无极性电容器的容量小,但耐压高。

图4-6 无极性电容器

2.有极性电容器

有极性电容器又称电解电容器,引脚有正、负极之分。 有极性电容器的电路符号如图4-7a所示,常见有极性电容器外形如图4-7b所示。 有极性电容器的容量大,但耐压较低。

图4-7 有极性电容器

有极性电容器引脚有正、负极之分,在电路中不能乱接,若正、负极位置接错,轻则电容器不能正常工作,重则电容器炸裂。 有极性电容器正确的连接方法是,电容器正极接电路中的高电位,负极接电路中的低电位 。有极性电容器正确和错误的接法分别如图4-8所示。

图4-8 有极性电容器在电路中的正确与错误连接方式

3.有极性电容器的引脚极性判别

由于有极性电容器有正、负极之分,在电路中不能乱接,所以在使用有极性电容器前需要判别出正、负极。 有极性电容器的正、负极判别方法如下:

方法一:对于未使用过的新电容器,可以根据引脚长短来判别。引脚长的为正极,引脚短的为负极, 如图4-9所示。

方法二:根据电容器上标注的极性判别。电容器上标“+”为正极,标“-”为负极, 如图4-10所示。

方法三:用万用表判别。 万用表拨至×10kΩ档,测量电容器两极之间阻值,正反各测一次,每次测量时表针都会先向右摆动,然后慢慢往左返回,待表针稳定不摆动后再观察阻值大小,两次测量会出现阻值一大一小,如图4-11所示,以阻值大的那次为准,如图4-11b所示,黑表笔接的为正极,红表笔接的为负极。

图4-9 引脚长的引脚为正极

图4-10 标“-”的引脚为负极

图4-11 用万用表判别有极性电容器引脚的极性

4.1.7 种类

电容器种类很多,不同材料的电容器有不同的结构与特点,表4-1列出了常见类型电容器的结构与特点。

表4-1 常见类型电容器的结构与特点

(续)

4.1.8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在使用电容器时,如果无法找到合适容量或耐压的电容器,可将多个电容器进行并联或串联来得到需要的电容器。

1.电容器的并联

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头头相连、尾尾相接称为电容器并联 ,如图4-12所示。

图4-12 电容器的并联

电容器并联后的总容量增大,总容量等于所有并联电容器的容量之和 ,以图4-12a为例,并联后总容量为

C = C 1 + C 2 + C 3 =5μF+5μF+10μF=20μF

电容器并联后的总耐压以耐压最小的电容器的耐压为准, 仍以图4-12a为例, C 1 C 2 C 3 耐压不同,其中 C 1 的耐压最小,故并联后电容器的总耐压以 C 1 耐压6.3V为准,加在并联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6.3V。

根据上述原则,图4-12a的电路可等效为图4-12b所示的电路。

2.电容器的串联

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在电路中头尾相连就是电容器的串联 ,如图4-13所示。

图4-13 电容器的串联

电容器串联后总容量减小,总容量比容量最小电容器的容量还小 电容器串联后总容量的计算规律是,总容量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器容量倒数之和 ,这与电阻器的并联计算相同,以图4-13a为例,电容器串联后的总容量计算公式是

所以图4-13a的电路与图4-13b的电路是等效的。

在电路中,串联的各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容量成反比 ,即容量越大,电容器两端电压越低,这个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以图4-13a所示电路为例, C 1 的容量是 C 2 的容量的10倍,用上述公式计算可知, C 2 两端的电压 U 2 应是 C 1 两端电压 U 1 的10倍,如果交流电压 U 为11V,则 U 1 =1V, U 2 =10V,若 C 1 C 2 都是耐压为6.3V的电容器,就会出现 C 2 先被击穿短路(因为它两端有10V电压),11V电压马上全部加到 C 1 两端,接着 C 1 被击穿损坏。

当电容器串联时,容量小的电容器应尽量选用耐压大的,以接近或等于电源电压为佳, 因为当电容器串联时,容量小的电容器两端电压较容量大的电容器两端电压大,容量越小,两端承受的电压越高。

4.1.9 容量与允许偏差的标注方法

1.容量的标注方法

电容器容量标注方法很多,表4-2列出了电容器常见的容量标注方法。

表4-2 电容器常见的容量标注方法

2.允许偏差表示法

电容器允许偏差表示方法主要有罗马数字表示法、字母表示法和直接表示法。

(1)罗马数字表示法

罗马数字表示法是在电容器标注罗马数字来表示允许偏差大小。这种方法用0、Ⅰ、Ⅱ、Ⅲ分别表示允许偏差±2%、±5%、±10%和±20%。

(2)字母表示法

字母表示法是在电容器上标注字母来表示允许偏差的大小。字母及其代表的允许偏差见表4-3。例如,某电容器上标注“K”,表示允许偏差为±10%。

表4-3 字母及其代表的允许偏差

(3)直接表示法

直接表示法是指在电容器上直接标出允许偏差数值。如标注“68pF±5pF”表示允许偏差为±5pF,标注“±20%”表示允许偏差为±20%,标注“0.033/5”表示允许偏差为±5%(%号被省掉)。

4.1.10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电容器常见的故障有开路、短路和漏电。

1.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如图4-14所示。对于容量小于0.01μF的正常电容器,在测量时表针可能不会摆动,故无法用万用表判断是否开路,但可以判别是否短路和漏电。如果怀疑容量小的电容器开路,万用表又无法检测时,可找相同容量的电容器代换,如果故障消失,就说明原电容器开路。

图4-14 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2.有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在检测有极性电容器时,万用表拨至×1kΩ或×10kΩ档(对于容量很大的电容器,可选择×100Ω档),测量电容器正、反向电阻。

如果电容器正常,在测量正向电阻(黑表笔接电容器正极引脚,红表笔接负极引脚)时,表针先向右做大幅度摆动,然后慢慢返回到无穷大处(用×10kΩ档测量可能到不了无穷大处,但非常接近也是正常的),如图4-15a所示;在测量反向电阻时,表针也是先向右摆动,也能返回,但一般回不到无穷大处,如图4-15b所示。也就是说,正常电解电容器的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略小,它的检测过程与判别正、负极是一样的。

图4-15 有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若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表明电容器开路;若正、反向电阻都很小,说明电容器漏电;若正、反向电阻均为0,说明电容器短路。

4.1.11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扫一扫看视屏

1.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无极性电容器如图4-16所示。

图4-1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无极性电容器

2.有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有极性电容器如图4-17所示。

图4-1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有极性电容器

4.1.12 选用

电容器是一种较常用的电子元件,在选用时可遵循以下原则:

1)标称容量要符合电路的需要。 对于一些对容量大小有严格要求的电路(如定时电路、延时电路和振荡电路等),选用的电容器容量应与要求相同,对于一些对容量要求不高的电路(如耦合电路、旁路电路、电源滤波和电源退耦等),其容量与要求相近即可。

2)工作电压要符合电路的需要。 为了保证电容器能在电路中长时间正常工作,选用的电容器其额定电压应略大于电路可能出现的最高电压,一般应大10%~30%。

3)电容器特性尽量符合电路的需要。 不同种类的电容器有不同的特性,为了让电路工作状态尽量最佳,可针对不同电路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种类的电容器。下面是一些电路选择电容器的规律:

① 对于电源滤波、退耦电路和低频耦合、旁路电路,一般选择电解电容器。

② 对于中频电路,一般可选择薄膜电容器和金属化纸介电容器。

③ 对于高频电路,应选用高频特性良好的电容器,如瓷介电容器和云母电容器。

④ 对于高压电路,应选用工作电压高的电容器,如高压瓷介电容器。

⑤ 对于频率稳定性要求高的电路(如振荡电路、选频电路和移相电路),应选用温度系数小的电容器。

4.1.13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国产电容器型号命名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字母“C”表示主称为电容器;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电容器的介质材料;第三部分用数字或字母表示电容器的类别;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 见表4-4。

表4-4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及含义 d4Yx4MiiN8RYWjXxekW3Jx/y//e3Fb/RhaatC0QrIEcM9JT0qo1ymJm7IVwW7jg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