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能源技术变革以及以特斯拉公司为首的新兴科技企业带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爆发性增长。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之一,其需求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拉动同样急剧增长。国内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相关企业产能规模不断扩张。目前国内电池行业经历了前期野蛮式发展后,正在进入加速洗牌期,制约电池行业发展的设计能力水平亟待提升。同时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强制性关于新能源电池的相关标准,对电池企业的设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得电池设计周期也越来越短,传统的试验测试方法不仅时间周期长,而且花费昂贵,因此电池企业越来越多地将仿真技术应用在电池设计流程之中。
ANSYS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仿真技术公司,从1970年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仿真领域的研发和推广。目前ANSYS公司产品覆盖了结构、流体、电磁、光学、系统、嵌入式软件、芯片以及增材制造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ANSYS公司旗下众多软件可解决电池行业的不同维度仿真问题,其中尤其以ANSYS Fluent和ANSYS Mechanical应用最广,Fluent聚焦于电池工作过程中的流动、传热、电化学、热电耦合和热失控等场景仿真,Mechanical聚焦于电池工作过程中的强度、振动、疲劳、挤压、碰撞、跌落等场景仿真。ANSYS Fluent和ANSYS Mechanical因其强大的功能和良好的应用性在全球各大电池厂家均有深度应用。本系列书共有两本,其中《ANSYS电池仿真与实例详解——流体传热篇》以Fluent为主体,另一本《ANSYS电池仿真与实例详解——结构篇》以Mechanical为主体,分别从两大物理域来详细阐述ANSYS电池解决方案。
以Fluent为主的《ANSYS电池仿真与实例详解——流体传热篇》,介绍了ANSYS软件在电池流体仿真的案例应用,包含了锂电池流体仿真和燃料电池流体仿真两个部分。从流体仿真的基础流程到具体场景的特殊应用,书中都将一一阐述清楚,读者可以了解到Fluent软件针对新能源行业仿真要求做的一些友好和高效的设定,以便得到更好的仿真结果。
以Mechanical为主的《ANSYS电池仿真与实例详解——结构篇》,从力学分析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了ANSYS软件在新能源电池包行业中结构仿真的案例应用,包含电池包结构强度仿真和疲劳仿真两个部分。以理论知识为辅,以具体软件案例操作为主,讲述了电池包结构仿真的思路以及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很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从理论知识到行业要求和标准,再到实践的具体过程。
尽管本书讲到了部分Fluent和Mechanical的基础知识,但并不全面,主要是为了帮助读者系统性学习电池仿真技术做铺垫。因此,读者在阅读本书前需要掌握Fluent和Mechanical的基础应用,或系统地参加过相应基础培训课程。
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所有的几何模型、网格、算例、测试数据以及定制的jou文件均置于以下链接的百度网盘中,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fPHjuUTxwWY7H7WgCU0MQ,提取码:qI4j。
本书由井文明、宋述军和张寅编写。限于作者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与交流,以便再版时修正。作者联系邮箱为jingwm@163.com。
作者
由于化石能源的日渐紧缺,同时燃料燃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寻找一种清洁可循环的新能源技术成为当今主题。据统计,当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大约为8亿辆,全球石油消耗量超过65%属于交通耗费,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其成本占据整车的40%左右,是相关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前动力电池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会是新能源的主流方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见图1-1-1),2013~201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由47.7亿支增长至56亿支,平均增速较慢;而在2016年锂离子电池产量迅速增长到84.7亿支,同比增长51.2%;此后锂离子电池产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连续数年保持两位数增幅,虽然在2019年增速稍有回落,但是其发展势头依旧良好。
图1-1-1 2013~2019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和增速
图1-1-2显示了2013~2019年我国3种主要类型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和储能电池)出货量的占比变化。在2013~2015年,虽然动力电池占比逐年增加,但是消费类电池一直占据着锂离子电池消费的主导;而在2016年开始,消费类电池需求逐渐饱和,动力电池成为锂离子电池产业快速增长的关键支撑。通过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快速增长带动电池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革新,是我国在汽车工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最有希望的途径。
图1-1-2 2013~2019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消费结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