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新媒体背景下的儿童社交活动

通过社交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更加方便顺畅,社交网站允许人们在其系统内建立一个公共或者半公共个人资料档案,方便人们寻找和自己有关系的其他用户。并且在社交网络系统内,允许人们查看浏览与自己相关人物列表,也可以看到系统内其他用户的相关联信息(Boyd and Ellison,2007)。研究表明,社交网站在欧洲的青少年(Tweens) 1 中最受欢迎,社交网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少年与他人交流,拓展社交圈。与早期的社交网站,例如聊天室不同,现在的社交网站更愿意鼓励并激发虽然已经存在但是有潜力进一步拓展的线下关系,并不是创造全新的、仅仅存在于网络上的网友关系(Haythornwaite,2005;Valkenburg et al.,2006;Ellison et al.,2007)。

研究者们还发现,与普遍的迷思相反的是,儿童们并不能被有效地分为喜欢跟人面对面接触的爱交际的孩子和愿意在网上跟陌生人聊天的“被边缘化”的孩子。值得关注的是,对网络的使用也会使一小部分“被边缘化”的孩子的社交问题变得更加严重(Wolak et al.,2003)。但是,其他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Gross(2004)和其他学者认为,孩子们就是因为孤独和好奇心的缘故,才会跟网上认识的人们互动(Kraut et al.,1998)。换句话来说,对那些已经处于“被边缘化”的孩子们来说,网络的出现逐渐培养了他们建立社交的能力,并不是摧毁现有的社交关系(Kraut et al.,2002;Mesch,2001)。在现在这种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里,平日里爱社交的孩子也大都在网上十分活跃,他们也更倾向于和现实生活里的朋友联系,尤其是处于同一个地方,同一个生活圈子里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因为网络社交的出现,进一步加深(Boneva et al.,2006;Hampton and Wellman,2003;Mesch and Talmud,2007)。这种社交关系良性循环是在即时资讯出现后才显现出来,因为这种一对一的网络社交与聊天室不同,它更容易促进感情发展,帮助友情升温(Valknburg and Peter,2007)。

对儿童使用社交网站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身份构建(Identity Construction);二是友谊与社交网络;三是隐私。

身份构建: 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同意社交网站至少有五个特性加速了儿童的身份/性格构建的过程(Hinduja and Patchin,2008;Lewis et al.,2008;Manago et al.,2008;Zhao et al.,2008;Livingstone and Brake,2010),即易达到性(方便儿童使用)、用户友好性(网站方便用户建立个性化的个人档案)、用户自身可控性(用户可以自己编辑整理信息)、便于社交网络管理(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可以将自己的社交圈进行分组,方便管理)、减少声音与画面因素(这样会使用户可以谈论一些面对面交流会尴尬的问题)(Peter et al.,2009)。

友谊: 虽然许多研究发现,使用社交网络的确可以使青少年们的社交圈得到扩大,但是现在对社交网络影响下的友谊数量与质量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则是另一关注点。对于数量来说,根据调查显示使用社交网络越频繁的人,更愿意结交新的朋友(Valkenburg et al.,2006;Steinfield et al.,2008)。就质量来说,研究主要关注这些孩子社交资本的发展程度。社交资本,广义来说即人们通过关系网络获取的资源(Coleman,1988)。同时研究发现,通过使用社交网络与更好地维系社交资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Ellison et al.,2007)。但是这个结论中还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使用社交网络与维系社交资本的因果关系现阶段并不明朗;二是使用社交网络更好地解释了建立微弱联系的社交资本,而不是建立亲密关系的社交成本(Ellison et al.,2007)。不过总体来说,使用社交网络帮助青少年维系、拓宽他们的社交圈,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自尊心较低的孩子相较于自尊心较高的孩子来说,更容易交到更多的朋友(Livingstone and Haddon,2009)。

隐私: 关于青少年在使用社交网络中缺乏对自己隐私保护的担心,一直是公众对社交网站危害的争辩点之一。Lenhart和Madden(2007)在一项调查中发现,66%的青少年表示他们限制了他人来查看他们社交网站上个人资料的权限。Livingstone(2008a)也在2007年通过对16位青少年的开放式采访中得出结论,“认为青少年不关心他们自己的隐私这项结论,其实是对孩子们的误解”。这里有三个原因来解释研究结果。第一,随着社交网站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使用者不断增加,对个人隐私信息的敏感度明显上升,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当然随着社交网站不断发展,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要。第二,不同的形式不同目的的研究有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例如上面提到的Lenhart和Madden(2007)和Livingstone(2008a)的研究中,大部分被调查者给出的答案是社会上“被期望”得出的答案,即他们在保护自己的隐私,保护个人信息。但是通过对社交网站个人信息的调查发现,事实上,只有少数一部分用户会保护他们的信息,设置访问权限(Gross and Acquisti,2005;Hinduja and Patchin,2008)。最后一个造成“青少年对自己隐私信息的说法与他们社交网站上个人信息实际的访问权限的差异”问题的原因是,用户对自己隐私的期望与网站上隐私信息设置选项的不匹配。正如Livingstone(2008a)指出,社交网站的用户在如何将自己朋友等级与网站上隐私设置选项相匹配上,存在一定的选择困难。在社交网站上公开或者私密的差别并不能反映他们现实生活中不同朋友的分类情况。因此他们有些时候可能被迫来公开一些个人信息,即使他们认为那些是私密的,如果不设置为公开信息,他们就无法与更多的朋友分享信息。因此,总体来说,对青少年社交网站上的隐私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社交网站迅速发展情况的信息掌握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可以解释社交网站上用户的隐私信息与用户动机、特性的相关性的理论框架(Livingstone and Haddon,2009)。 FC9Goq1a7xHUFOkdXp8fSCg29gtZqrKJYB1TxYi4NJVuvysLiReLKtkPcBM3to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