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恒星的演化历程,它们如何形成,如何成长,又如何衰老,如何消亡(图2-2)。
图2-2 恒星的演化
宇宙刚诞生的时候,处在温度极高的状态,最初形成的元素是氢。氢核在高温下发生聚变反应,形成氦核。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气体的温度逐渐降低,氢聚合成氦的热核反应逐渐停止下来,这时宇宙中的元素大约有70%多的氢和20%多的氦。
这种混合气体不是绝对均匀也不是绝对静止的,随着涨落变化,气体开始聚集成团,并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渐收缩。在收缩过程中,万有引力的势能逐渐转化成热能,这些气团的温度开始升高,大的气团的中心部分温度可达几千万开,甚至上亿开,压强也可达几千亿个大气压。
在这种高温高压状态下,气团的中心重新开始了氢聚合成氦的热核反应,发出大量的光和热,成为年轻的恒星,于是恒星诞生了。
这些年轻的恒星处在赫罗图的主星序中,称为主序星。我们的太阳就是一颗主序星。恒星将在主序星阶段持续生存几十亿年到几百亿年。在这个阶段,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相对稳定,发出稳定的光和热。
当主序星内部的氢基本烧完,基本转化成氦以后,外层的氢开始燃烧(聚变),这时恒星开始膨胀,温度也略有降低,成为体积庞大的红巨星或超红巨星。
红巨星和超红巨星的中心部分聚集着大量的氦,这些氦的温度逐渐降低,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会进一步收缩,并点燃由氦聚合成碳和氧的聚变反应。
质量小于8个太阳质量的主序星会演化成红巨星,红巨星再演化成由碳和氧两种元素构成的白矮星,它们靠电子之间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斥力支撑。白矮星密度可达1~10吨每立方厘米。
质量大于8个太阳质量的主序星会演化成超红巨星,超红巨星的中心部分在聚变反应形成碳和氧后,由于万有引力巨大,电子间的泡利斥力支撑不住万有引力的挤压,恒星不会停留在白矮星状态,还会发生进一步的聚变反应,形成铁、硅等重元素,并发生猛烈的爆炸,即超新星爆发,最终形成中子星、黑洞,或全部炸飞而不留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