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二章 |

花鸟画的变迁

中国画按题材一般分为三大类,山水,人物和花鸟,与前两者相比,花鸟画是一个极为笼统的概念,自然界的花卉、竹石、禽鸟、龙鱼、走兽、昆虫等一切动植物,都可以归到花鸟画的范畴。

花鸟画最初是作为人物画的陪衬或者壁画上的装饰出现的,慢慢发展到独立成幅,这个过程伴随着绘画功用的转变。魏晋以前,绘画多用来“存形”,功用是“成教化,助人伦”,这时以人物画为主,山水和花鸟作为衬景处于酝酿阶段。隋唐时期,绘画慢慢发展出审美功能,花鸟画以独具的装饰美和欣赏性脱颖而出,独立成科。

五代两宋是花鸟画大大兴盛的时代,五代时期有两位著名画家:西蜀的黄筌和南唐的徐熙。黄筌用彩色颜料配以极细的线条,画面精工富丽,被称为“黄家富贵”;徐熙则喜欢用墨随意点写,生机盎然,被称为“徐熙野逸”。二者不同的绘画风格分别埋下了宫廷(工笔)画与文人(写意)画最初的线索,并且在其后面貌与技法的演变中,二者偶有交集和借鉴,最终又分道扬镳,各自有条不紊地传承发展着,共同构成了我们印象中的花鸟画。

花鸟画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在两宋,关键人物是苏轼和宋徽宗赵佶这两位天纵奇才。苏轼等一干文人祭出了“士人画”(文人画)的大旗,提出文人绘画应该“画意”而不是像画工一样“画形”;赵佶则一方面创立“宣和体”,将“黄家富贵”画风在技巧上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倡导以诗意入画,为工谨富丽的装饰性宫廷画注入思想,并且以自己独创的瘦金体首开画面题诗的先河。一方面为南宋宫廷花鸟画的极盛奠基,另一方面无意中为文人画的发展谋划了方向。

元代以后,宫廷花鸟画就再无鲜明的建树了,元明以后几乎就是文人画的天下,文人把擅长的书法用笔方法引入绘画,独创了一套与宫廷画完全不同的画法,且代有才人,不断完备这个系统。宋以后,“匠气”“形似”“画工画”完全成了的贬义词。

但文人画从提出理论到以书法入画的反复实践成熟,到底是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文人也要从专业宫廷画师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就曾经有过一些宫廷画师,被文人画家大加赞赏,比如北宋时期的易元吉和崔白…… BnvG8CHa8S+ILusOFr9OlA+0doFhmhm1ijsVoUcKo1lhJAREsz84Qeei72Rary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