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喜峰口的大刀队

珍珠港事件之前,中国独立抗战四年。第一年,处于防御阶段;从第二年到第四年,处于相持阶段。在相持阶段的三年里,中国军队取得了随枣会战、百团大战和上高会战的胜利。和防御阶段的胜利比起来,相持阶段的每场胜利都是战略性的,具有极高的含金量。不但收复失地,挫败日军,而且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随枣会战,表现最杰出的,是张自忠将军;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取得的辉煌战果;上高会战,是国共两党密切合作的成果。

张自忠将军的经历很悲壮。

他在长城喜峰口战役中,率领29军38师与日军激战;29军撤离平津后,他轻信日军谎言,留下祸根;日军占领北平后,他易装潜逃,此后被骂为汉奸;他来到济南,想投奔“逃跑将军”韩复榘参加抗战,他站在门外,听见客厅里的韩复榘说:“快滚!”他含泪离去,韩复榘后来因为一枪不发丢掉济南而被蒋介石枪毙;他趁夜色回到家中,安排后事,给了女儿和堂侄女每人一点钱,说这是她们的嫁妆,然后穿着长袍戴着礼帽悄悄离开,这是他见到孩子们的最后一面;他来到南京,投奔李宗仁,满脸愧色,低头不语,李宗仁、冯玉祥,还有29军军长宋哲元在蒋介石面前力保张自忠,蒋介石让他戴罪立功,担任由38师扩充而成的59军军长。

张自忠回到了59军,他对将士们说:“我回来就是为了死。”台儿庄战役中,临沂危急,李宗仁电令张自忠解围。当时,临沂城中被日军所困的是第三军团军团长庞炳勋,九年前的中原大战时,同为冯玉祥西北军的张自忠和庞炳勋与中央军作战,庞炳勋叛冯投蒋,夜晚偷袭张自忠,让张自忠差点丧命,张自忠发誓:“此生不与此等不义不仁的小人共事。”然而,此时,张自忠放下了个人恩怨,义无反顾奔袭临沂,解救庞炳勋,他在给前线的电报中说:“战而死,虽死犹生;不战而生,虽生犹死。”此役,59军歼灭日军5000余人,救出庞炳勋。

那些岁月里,他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从离开北平的那一刻起,他就想着战死沙场;从离开女儿和侄女们的那一刻起,他就想着不再回来;他要用死亡来洗刷汉奸罪名。

59军警卫营士兵曹廷明直到现在都能记得张自忠将军的形象,他衣着简朴,光头大个,威风凛凛,每逢战况危急的时候,他就带着警卫营冲在最前面,战局为之逆转。他后来升任33集团军司令。

老兵阮明刚说,当年33集团军很多将领和张自忠身边的人,哭劝张自忠将军打仗不能身先士卒,不能冲在最前面,要以自己的生命为重。张自忠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中国,就是觉得中国人怕死,如果我们不怕死,日本人敢这么猖狂吗?我死了,总司令还有人当,还有人率领你们抗战,怕什么?张自忠在和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谈话中也说过,自己要等待时机,舍身成仁,给全军树立一个榜样。

舍身成仁的时机很快就来临了。1940年5月,枣宜会战开始。

会战开始后的第六天,张自忠不听众将劝阻,安排好了各部队攻防部署后,又把军中诸事托付给自己的代理人冯治安将军,然后去战况最激烈的襄河东岸阻击日军。张自忠将军一向生活简朴,着布衣布鞋,不戴帽子,而那次渡河作战,他穿上了呢子将军服,戴上了大檐帽,大家都明白将军这次是要与日军同归于尽的。

张自忠将军率领2000名战士驰援河东,当时,河东的三个师各自为战,伤亡惨重,张自忠来到后,士气大振,同仇敌忾,给予日军极大杀伤。日军发现33集团军是一支劲敌,便从参加会战的四个师团中,抽出两个师团攻击河东的国军,张自忠将军陷入四面围困中,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

日军感叹于张自忠将军的忠烈,将他掩埋在方家集的一座山上,砍木为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老兵郭荣昌和阮明刚说,38师师长黄维刚闻知张将军英勇捐躯,悲痛欲绝,亲自带领数百人的便衣队夜袭方家集,郭荣昌和阮明刚都在其列。他们找到了张自忠将军的坟茔,开棺取出遗体,运往重庆。而第二天,日军也接到了要将将军遗体运往汉口的命令。而当时的汉口,已成为沦陷区。

张自忠将军遗体运至第33集团军司令部所在的湖北宜城,全军官兵跪迎痛哭;将军的遗体沿着长江运至重庆时,蒋介石率领军政要员集聚码头迎灵,蒋介石抚棺大哭。

张自忠将军,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牺牲的最高将领。

阮明刚说,张自忠将军殉国后,第33集团军官兵在《士兵手册》中写道:“是谁杀死了总司令?此仇不报不是人!”

杀死张自忠将军的是日军39师团。

一周后,日军39师团偷渡白河,第33集团军英勇抗击,击毙了39师团233联队联队长神崎哲次郎大佐,日军39师团不得不退回白河。

四年后,33集团军击毙了当年率部主攻张自忠将军指挥部的日军原231联队长、时任第62旅团长的横山武彦少将。

君子报仇,四年不晚。张自忠将军的军队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张自忠将军似乎天生就是军人,可是当兵的时候已经25岁了,早就过了从军的年龄。他是软磨硬泡才进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可是一进入军队就显出了极为出众的军事才华,很快就被任命为连长。当时,全连126人,他训练有方,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训练方式,这126名士兵中,后来成为军长、师长的就有十个,而旅长、团长一级的就更多了。一个连队里居然走出这么多的将官,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张自忠将军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是关羽和岳飞。由于张自忠将军作战勇敢,屡挫强敌,当时人们送他“活关公”的美誉。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勇猛过人,斩颜良,诛文丑,名震华夏;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披靡;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关羽义字当先,千里走单骑,下邳约三章,只为桃园三结义。张自忠长城血战,二战临沂,萧县阻击,武汉鏖战,襄西大捷,他的勇猛不输于关羽。大敌当前,舍弃个人恩怨,共赴国难;忍辱负重,含羞忍垢,为国只求一死,他的忠义更超过关羽。关云长之忠,只为了刘备;而张自忠之忠,为了国家民族。

关羽败走麦城,麦城在今湖北当阳;张自忠殒身南瓜店,南瓜店在今湖北宜城,两地相距100多公里。

张自忠将军第一次对日作战是在喜峰口战役中。

喜峰口战役的主力是29军。29军军长是宋哲元,副军长秦德纯;29军下辖三个师,37师师长冯治安,38师师长张自忠,暂编第2师师长刘汝明;37师下辖两个旅,38师下辖两个旅,暂编第2师仅有一个旅。后来让日军闻风丧胆的赵登禹将军,当时在37师当旅长;后来任共和国水利部和农业部副部长的何基沣将军为赵登禹的副手,任副旅长;在张自忠将军牺牲后,率领便衣敢死队抢回张将军遗骸的黄维刚将军,当时在38师当旅长。而后来在抗战时期为人们熟知的董升堂、王长海、李九思、曹国佐等一大批人,这时候都还是营团一级的军官。

喜峰口战役后,宋哲元、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刘汝明、赵登禹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喜峰口战役也是载入中国历史课本的一场战役,因为这场战役,中国人用传统的大刀和血性,战胜了日本的精良武器和武士道。

29军属于国军里的杂牌军。

此时,29军是西北军仅剩的一点血脉。中原会战后,中央军获胜,阎锡山退人山西,而冯玉祥所部的30万西北军仅剩下两万人,在阎锡山治下,暂居一隅。西北军残部先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第3军,后又改编为第29军,军长为西北军的宋哲元。

一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东北。驻扎晋北的29军做好准备,他们知道早晚和日军必有一战。

西北军属于杂牌军,而西北军的领袖冯玉祥又遭排斥,长期在国外,远离权力中心,而原西北军的高级将领比如韩复榘、石友三、孙连仲等都在中原大战的时候投奔了蒋介石,所以属于西北军的29军备受冷落,武器装备极为落后。不但粮饷不足,缺乏重武器,弹药缺乏,就连样式陈旧的步枪也数量不足,而且这些步枪连一把刺刀都配不上。

当时,29军驻扎在山西,山西自古出产钢铁,民间铁匠众多。29军将领征集民间铁匠,为士兵们铸造大刀。

中国民间制造的大刀是用一整块钢铁捶打而成,异常坚硬,刀背很厚,看起来就显得沉重,手柄较长,可以单手挥舞,也可以双手持握,刀尖倾斜,十分利于劈杀,刀柄末端有一个圆环,上面绑缠着红色绸布,挥舞起来猎猎作响。我在小时候曾经见到过一把这样的大刀,重量大概在四斤左右。爷爷说这把大刀当初是为了自卫的,村中每家每户都有一把。29军的士兵们,由民间铁匠们打造的,也是这样的大刀。

再反观日本刀,日本刀刀身修长狭窄,非常锋利,选用精钢制作,每一道工序都极为讲究,所以显得很美观,就像工艺品一样。在日本,也只有铸剑师才能锻造日本刀,不像在中国,寻常铁匠就能打一把中国刀。

然而,精雕细凿的日本刀与粗粝拙朴的中国刀比拼,却总是难以占到上风。为什么?因为中国刀是实战的产物,不是观赏的工艺品。中国刀无论钢质、刀身长度、工艺以及外形的美观都比不上日本刀,但是中国刀的宽厚和重量弥补了种种不足。中国刀刀身很宽,日本刀难以削断;中国刀很重,它的重量弥补了锋利的不足,足以砍断窄窄的日本刀。

这就像,在健身房里训练出来的拳手,打不过在农田里摸爬滚打、皮坚肉厚的乡村拳师,超市货架上的袋装食品,没有乡村农家野菜的营养丰富。

29军每人都装备了一把大刀。

29军将士的个头基本都很高,赵登禹身高190厘米,挥舞起大刀来,几十个人也不敢近身。张自忠身高180厘米,体形魁梧,孔武有力。29军人人都会使大刀,而这些将领们更是刀术高手,他们个子高,力气足,势大力沉,小个子的日本人怎么会是对手。

据说,死在赵登禹刀下的日本人足有上百。

29军中常年有一批武术教官教授刀术,最著名的是河北镖师李尧臣。李尧臣为29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此种刀法简单易学,实战性强,深受欢迎。

那时候的中国军队普遍很穷,装备很差,为了弥补弹药的不足,都配备了大刀。参加过衡阳保卫战和桂林保卫战的桂军老兵骆首瞻说,他们连有一个士兵,每次人家休息,他总在磨刀,刀磨得非常快,把十只布鞋的鞋底摞放在一起,一刀下去,全部砍为两截,这么锋利的刀,砍在日本人身上,日本人怎么受得了?在一次战斗中,这个士兵独自与五名日本兵缠斗,四个日本兵的脑袋都搬了家,第五个吓哭了,枪一扔,跪在地上求饶。

我的外公是老八路,他也说过,和日本人格斗,大刀是最好的武器,一格一挡,大刀就奔向了日本人的身子,日本人想防都防不住。大刀使好了,几个日本人都不是对手。

然而,能把这样一把沉重的大刀挥舞起来,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29军都是北方人,身材普遍高大,身体结实,而且这些人都是从连年战争中走出来的老兵。29军激战日军的喜峰口边,有一个惠民村,村民说,当年29军来到喜峰口的时候,每天早晨都在操练,几百人几千人在旷野一起练大刀,刀片挥舞,像下了一地雪花。29军战士都力气很大,他们休息的时候,比赛看谁能搬起打麦场的碌碡;29军士兵也身手矫健,他们抓着房檐下的椽头,一纵身,就上了房顶。

日军一来到华北,就遇到了精通武术的29军,只能说日本鬼子运气太差。

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已经装备了飞机、坦克,而29军只能装备大刀。

为了用我所长,攻敌所短,29军只能采用奇袭和夜袭。

河北省迁西县溧阳镇喜峰口惠民村的老年人说,每一座阵地,都是白天日本人攻进来,夜晚中国人赶出去。日本人还在睡觉,枪都架在院子里,中国人就攻进来,很多日本人还是光溜溜的,就被砍死了。日本人的尸首堆得像山一样,这一堆,那一堆,架着火烧,浓烟滚滚的。

惠民村老人说的,这就是当年名震中外的喜峰口战役。

喜峰口战役,29军大刀队天下闻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1933年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后,又分兵攻占东北第四省热河省。民国时期的东北共分四省,热河省包括现在的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辽宁的朝阳、阜新地区。守卫热河的是汤玉麟所部。

日军攻打热河,汤玉麟的军队不放一枪,向南逃跑;29军人跃马欢,向北迎击。当29军的先头部队快要赶到惠民村的时候,与汤部的逃跑部队相遇,汤部还嘲笑西北军说:“你们29军行啊,爱出风头,有本事你们就上去啊。”

惠民村的老人们说,西北军在进,汤部在退,各占着道路两边。汤部装备好,枪炮好,穿得好,还有马拉的大炮;西北军都是步枪,每人后面背着一把大刀,穿的是土黄色棉衣,有的士兵衣服还露着棉絮,但是看起来精神饱满。汤部一个个嬉皮笑脸,西北军一言不发,低着头只顾疾走。

3月9日,日军两个旅团占领了喜峰口,宋哲元命令距离喜峰口最近的29军37师一个团夺回前沿阵地。这个团的团长名叫王长海。当时,王长海团驻扎在河北遵化,距离喜峰口还有1〇〇多里。王长海命令全团全体跑步前进,赶到喜峰口的时候,已经到了夜晚。

王长海决定趁着夜晚,突击日军。特务营营长王宝良对战士们说:“弟兄们,快跟我来,杀贼雪耻,正在此时!”他身背大刀,身先士卒,走入了夜色;连长一看,营长走了,也身背大刀,走入夜色;战士们看到营长连长都走了,赶快跟了上去。夜半时分,他们悄无声息地攀上喜峰口东北高地,然后从背部抽出大刀,对日军展开了纵情杀戮。

激战到黎明,特务营夺回了喜峰口东北髙地,而营长王宝良壮烈殉国。

老兵们说,29军作风顽强,训练有素,训练内容就有一项是潜行,走路要求高抬轻放,不能发出声音,偷偷接近目标,突然发起攻击。

29军是当年抗日军队中最富有武林传奇色彩的一支队伍,也是最富有侠义色彩的一支队伍。

天亮后,29军的后援部队陆续赶到了喜峰口,37师的冯治安、赵登禹都来了,因为马匹奇缺,赵登禹是骑着胳驼赶来的。

天亮后,日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立体攻势下,又夺回了阵地。

夜晚,29军决定再次发动夜袭,用大刀将日军砍出去,大刀队由赵登禹带领。

大刀队中有一个班长名叫侯万山。在出发前,侯万山说希望自己死后,两个孩子能够得到抚恤。赵登禹说,我们29军生死与共,有我的就有你的。这晚突袭中,侯万山手中的大刀砍下了七名鬼子的脑袋,刀刃都卷了起来。黎明时分,激战了一晚的大刀队饥肠辘辘,炊事兵送来了一大包大饼,背在背上,摇摇晃晃地爬上了阵地,被日军机枪手发现。侯万山扑倒了炊事兵。炊事兵得救了,而自己却牺牲了。

侯万山的两个儿子后来被29军军长宋哲元收养。

惠民村的老人说,那天晚上,喊杀声响了一夜,天亮的时候,500人的队伍,只下来了20多个人。

赵登禹这天晚上砍死了几十名鬼子,他的左脚也负伤了。

日军占领了喜峰口的第三天,37师全部赶来增援。现在,双方对阵形势,日军是第14混成旅团,中国军队是29军37师。混成旅团是日军在九一八事件后特有的一种军队编制方式。事变前,日军仅有17个常设师团,每个师团下设两个旅团。而事变后,因为需要向中国境内大量派兵,日本就将每个步兵旅团扩编,增设炮兵、骑兵、工兵、坦克兵等兵种,可以独立作战,这就是独立混成旅团。这些独立混成旅团,很多以后又扩充为师团。日本本来想仅仅用三个月就能够灭亡中国,没想到居然打了那么多年。

3月11日夜晚,29军37师兵分两路,一路由赵登禹旅长率领,一路由佟泽光旅长率领,又开始偷袭日军。29军没有重型武器,没有飞机、大炮,没有充足的弹药,他们只能选择奇袭,他们只能用这种最悲壮的方式来赢取胜利。

赵登禹这一路摸进了日军的骑兵大队,这支骑兵大队刚刚来到喜峰口增援,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强悍异常的29军大刀队趁着夜色摸进了他们的兵营里。

惠民村的张旺魁说,日本鬼子的骑兵骄傲得很,他们可能完全没有把穿得破破烂烂的29军放在眼里,他们连站岗放哨的都没有,马拴在马圈里,枪架在院子里,人都脱得光溜溜地躺在炕上睡觉,马刀挂在墙上,一排排,很整齐,房子里还生着炉火哩。29军一直摸到了日本鬼子的跟前,日本鬼子还没有一个发觉的。29军没有客气,一刀一个,一刀一个,日本鬼子的脑袋全被砍下来了。天亮后,日本人的营房里没动静,村子里几个胆子大的就去看,看到日本鬼子的脑袋像西瓜一样滚了一地,身子光溜溜地摆了一炕,地上是一层血,都是日本鬼子的血,黏稠黏稠的,人踩上去,鞋底都被粘住了。

这一夜,200名日本骑兵全被杀头,一个不留。

骑兵大队,驻扎在日军后方。

另一队也战果辉煌。

张旺魁说,这一队也顺风顺水,没有碰上岗哨,直接就摸到了日本人的指挥部里。日军指挥部在一座寺庙里,寺庙里住着20个日本鬼子,都是军官,29军杀死了这些军官后,还从里面缴获了很多资料和地图。从寺庙里出来,29军又分开几路,摸进了日本鬼子的兵营,也把他们全部杀死了。这一晚上没有听到枪声,日本鬼子都是被从脖子处砍下了脑袋,他们做梦也不知道怎么死的。

张旺魁还说,这一队日本鬼子是炮兵,兵营外就是十几座大炮,炮口都朝着一个方向。大炮太重了,29军带不走,就把炮弹堆放在大炮下,再把柴火放在炮弹上,点燃了。火焰一起来,29军就兴高采烈地跑远了。大火烧了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就是震天动地的一阵响,大炮都被炸了,炮管子飞到了半天里。

日军第14混成旅团的骑兵大队和炮兵大队,一夜之间就被29军消灭殆尽,而且是用日本鬼子最恐惧的死亡方式:砍头。

日军认为,被砍了头,就永远进不了靖国神社,永远要做孤魂野鬼。

当时,日军为什么在炮兵驻地和骑兵驻地都没有设置岗哨?有两个原因,其一,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从来没有遇到过大规模的抵抗,所以骄傲轻敌,认为中国军队不敢主动出击。在喜峰口,他们没有想到,这支衣着破烂的军队,居然不按照常规出牌,不和他们在战场上拼马刀,居然玩阴的,趁他们睡觉的时候剁下了他们的头颅。其二,在排兵布阵时,最前方是步兵,步兵后面才是骑兵和炮兵,日军的骑兵和炮兵没有想到,29军居然趁着夜色迂回偷袭,绕过步兵,直接攻击后方的炮兵和骑兵。

天亮后,日军炮弹的爆炸声惊醒了在前方悠然酣睡的步兵,他们看到后方火起,才明白屁股上被29军捅了一刀,他们狼狈不堪地蹬裤子穿袄,扛着三八大盖向后方增援,没想到半路上又遇到了29军的埋伏,他们在枪林弹雨中仓皇逃窜,在硝烟弥漫中哭爹喊娘,在刀光剑影中狼奔豕突,在崎岖道路上哀怨悲伤。张旺魁说,逃回营地的,只有一小半,一大半都被打死了。

这一役,29军用大刀片杀死日军近千名,仅仅军官就有63名,最高的官职是炮兵大佐。

后来,日军将阵地后退30里。

日军极为害怕29军的大刀,为了保护自己,日军连夜赶制了几千个铁护脖,戴在脖子上,他们吃饭的时候戴着,上厕所的时候戴着,甚至连睡觉的时候也戴着,骑兵大队和炮兵大队在睡觉的时候被29军砍下了脖子,这个丢人的事件流传深远,深入人心,连大本营都知道了。大本营把铁护脖的先进经验交流给了所有在华北的日军。所有日军都须臾不离铁护脖,铁护脖就是他们的护身符,铁护脖对他们来说,比亲娘还亲。

但是,这次,29军不削他们的脖子了,改为劈他们的脑袋。老人们说,29军都是大个子,比日本人高一个头,抡起大刀,从上往下劈,把日本人劈为两半。

日军战报中说,此役丧尽“皇军的名誉”,是皇军进入支那以来,“前所未有的耻辱”。

当年的日本报纸还评论说:“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60年来未有之侮辱。”

而中国的报纸则评论说:“大刀大刀,雪舞风飘。杀敌头颅,壮我英豪!”

12日开始,日军增兵,29军亦增兵,战况更为激烈。

惠民村的周志强老人说,29军一个个都是好身手,他站在山上,亲眼见到过双方拼杀,三个鬼子拿着刺刀围攻一个大个子中国战士,这个中国战士手持大刀,一挡,再一转身,鬼子的刺刀就刺空了,中国战士一扭腰,一抡胳膊,一个鬼子的脑袋就滚下来了,顺着山坡骨碌碌滚出了好远。另一个鬼子的刺刀刺来,中国战士一矮身,大刀就奔向了鬼子的双腿,把一条腿齐茬砍断,你看这刀快不快?也就是一眨眼工夫,两个鬼子都报销了,第三个鬼子吓破了胆,转身就跑,但是鬼子腿短,跑不快,大个子中国士兵腿长,几步就撵上了,把这个鬼子从右肩到胯骨,斜劈成两半,你看看这29军厉害不厉害?

周志强说,29军个个都会武术,会武术的打不会武术的,七八个都不是对手。29军打鬼子的时候,那一年他才11岁,在山坡上放羊,那面山叫做老婆山。羊在山坡上吃草,他_着眼睛打了个瞌睡,睁开眼睛一看,吓了一跳,29军的几千人从他眼前££去了,脚步很轻,大气也不喘,每个人背上都别着大刀,山风吹过来,大刀上的红绸子呼啦啦飘。这老婆山村里人也翻,可是走到半山腰总要歇息一会儿,才有力气继续翻山,这29军都是铁打的,翻个山连在乎都不在乎。

周志强所说的事情,应该发生在3月14日以后。因为从12日到14曰这三天,喜峰口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战,武器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日军,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不得不从喜峰口撤离,转而攻向罗文峪。

《大公报》记者对29军有这样的记载:

虽遭受敌人之强烈炮火,亦不稍退。……吾军用手榴弹投掷较远之敌人,较近者则挥大刀砍杀,杀声震天,血光满地。

29军217团有一个战士,外号叫老毛子,甘肃人,力大无穷。部队在攻击日军一个阵地时,受到日军机枪阻击。日军在土墙上挖了一个洞,机枪从洞口伸出,一见到中国军人就扫射。老毛子匍匐到了机枪下,突然跃身而起,抓住滚烫的枪管向外拉,手掌上的肉皮都被烫破了。墙后面的曰军看到有人抢机枪,也奋力向内争夺。老毛子大喊一声,双脚蹬着墙壁,把土墙蹬塌了,把日军机枪手埋在了墙下,也把机枪抢到了手中。

在当时的传说中,29军每个人都威风凛凛,像故事中的传奇英雄一样。220团有一个战士,人们已经忘记了他的姓名,只知道是陕西人。日军坦克冲来的时候,他胸前挂满了手榴弹,趴在地上假装牺牲了。坦克来到了跟前,他突然跃身而起,钻到了坦克的下面,拉响了手榴弹。这名战士壮烈殉国,日军的坦克也被迫停下来了。

抗战老兵黎宁说,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武器一直很差,面对日军的坦克没有丝毫办法,就只能用血肉之躯去炸毁钢铁机器。

日军对29军害怕到了骨头里,他们驻扎的时候,不但戴着铁护脖,而且在营房四周都驻扎了岗哨,不但驻扎了岗哨,还装上了铁丝网;不但装上了铁丝网,还通了电;不但通了电,铁丝网上还挂了很多铜铃。即使这样,日军还感到不安全,他们夜晚睡觉的时候都不敢脱衣服。

29军的大刀片,29军的夜袭,让日军成为了惊弓之鸟。

由于29军一见日军就痛下杀手,战争进行到现在,还没有抓到一个活口,宋哲元就告诉29军战士说:谁能抓到一个活的,就奖励100元。战士们私下里笑着说:100元钱,哪里有一刀痛快?所以,战士们一上战场,一见到日军,还是一刀劈为两截。宋哲元责问各团团长,仗打了这么久,怎么会抓不到一个俘虏?团长们笑着说:战士们一上战场就只图杀个痛快,忘了军长的话。

当时,不论是前方后方,都是踊跃抗战的景象。

《遵化党史资料》记载:

宋哲元把29军指挥部设在省立五中,卫生所设在城隍庙中。五中的男生负责给阵地上运送惮药,女生负责救护伤员。城内的商家店铺纷纷慷慨解囊,前线需要什么就捐献什么;各医院、药店更是无偿提供药品、紗布和医生。成驮子的烙饼,成大缸的炖肉,整箩筐的煮鸡蛋等,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中共党员国西亮按照遵化县委的指示,到暂编第二师刘汝明部出任武术教师,每天往来于各军营中,传授实用刀术。3月16日,第228团在罗文峪至山楂峪十多里长的长城阵地歼敌300多人,仍未攻下敌阵。刘汝明决定以我之长,攻敌之短,夜里派三个连的大刀兵摸进敌营地,一气砍死日军200多人后凯旋而归,一时震动中外。雄壮豪迈的《大刀进行曲》很快在军营内外唱响。3月18日,29军乘胜进攻,在罗文峪山口歼500多人,把日军逼退十余里。

228团,隶属于38师,38师师长为张自忠将军。刘汝明,为29军暂2师师长。

日军在29军面前屡屡受挫,白天用飞机、坦克抢占的阵地,夜晚总是被29军用大刀片夺回去。日本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闻听喜峰口和罗文峪战况,大为惊讶,亲自来到承德指挥。

武藤信义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抗日战争,是从下层军官一步步升上来的,最后官至关东军司令,在他担任关东军司令的时候,后来中国尽人皆知的冈村宁次是他的参谋副官。长城抗战刚刚结束的1933年7月,武藤信义就升为陆军元帅,他的职位甚至比日军口中的“军神”乃木希典还要高。

在长城抗战之前,武藤信义依靠以第2师团为主力的关东军,占领东三省。第2师团,代号“勇”。20年前,在日俄旅顺战役中,第2师团攻打俄军守卫的弓长岭,当时弹尽粮绝,乃木希典向大本营请求火炮支援,大本营回答:“炮弹没有,骨灰盒管够。”乃木希典只好带着两万把刺刀向弓长岭发起自杀式攻击。经过三天激战,俄军退却,而第2师团死亡1.7万人,此后,第2师团被天皇赐以“勇”的代号。旅顺战役中,乃木希典的两个儿子胜典、保典也先后死亡。日军要掩埋他这两个儿子时,乃木希典说:“等到我死了,再一起埋葬。”乃木希典最后也是死在中国,他刚刚被任命为陆军元帅后,就得黄疸死了,参谋副官冈村宁次把他的尸体护送回了东京,父子三人终于能够在阴间见面了。

第2师团是日军最富盛名的一个师团,它的师团长分别是:乃木希典、梅津美治郎、冈村宁次、吉本贞一……每个人都在日本战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2师团的噩运就接踵而至,势不可当。在瓜岛战役中,第2师团被美军围困,几近全军覆灭。后来,日军舰艇来到瓜岛接应第2师团时,第2师团的残兵败将连走出丛林走向舰艇的力气也没有,他们互相搀扶着,摇摇晃晃,眼看着舰艇就在蔚蓝的大海与金黄的沙滩间,可就是无法走近舰艇。后来,有一部分终于走到了舰艇边,可是连攀缘舷梯的力气也没有,最后一头栽倒在海水中。据战后的日本老兵回忆,瓜岛的沙滩上,举目望去,到处是第2师团横七竖八倒毙的骨瘦如柴的尸体。

仅有的几百名第2师团士兵乘着舰艇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仙台,第2师团又名仙台师团,在故乡扩充完备后,又返回了太平洋战场,进驻缅南。当时,中国驻印军正在缅北连战连捷,日军第18师团被打得失去了抵抗能力,日本大本营派第2师团营救第18师团。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中国驻印军,早就不是两年前在野人山觅路突围的那支军队,而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第18师团不但没有被救出,第2师团也被拉进了死亡的泥沼。几场战斗过后,第2师团最精锐的第4联队,3800人走进了缅北丛林,仅仅有70个人满身伤痕地爬出来。

此后,第2师团离开了中国驻印军纵横驰骋的缅甸战场,去往越南休整,幸运地一直等到了日本投降。

武藤信义来到长城抗战战场的时候,没有带第2师团。此时,在东北取得一连串胜利的第2师团,回到日本,享受天皇的召见。武藤信义曾经感叹,如果有第2师团,长城战场的形势完全就不是这样。

然而,即使第2师团来了,也不一定是29军的对手。

进攻长城的是日军第6师团和第8师团。而坚守长城的,除了29军,还有中央军第2师、第25师和东北军王以哲一个师。中央军第2师师长黄杰,第25师师长关麟征。黄杰,以后还参加过远征军滇西反攻;关麟征,出生在陕西户县,人称陕西冷娃,此时是25师师长,杜聿明、张耀明、郑洞国此时都在他手下供职。25师是母鸡中的战斗机,它孵化出了一大批抗日将领。

罗文峪激战三日,双方均死伤惨重,每日死亡人数均在2000人以上。

在喜峰口,在罗文峪,在古北口,在山楂峪,在长城热河境内的每一处垛口,在垛口下的每一座村庄,中日双方的军队都在昼夜激战,死尸堆积,几乎与长城垛口相齐。

连日激战,双方的体力消耗都达到了极限。3月19日夜晚,百名日军穿着便衣,效仿29军进行夜袭山楂峪一线阵地的一个连队,遭到迎头痛击。诸葛亮说,曹操常常断人粮草,自己的粮草岂能不派重兵把守?29军常常夜袭,自己的阵地怎能让对手乘虚而人?日本人没有仔细研究《三国演义》。

然而,因为太过劳累,战士们看着日军逃离了,也没有力气追赶。而日军经此打击后,以后再也不敢夜袭了。

夜袭是29军大刀队的专利,别人岂能复制?

长城抗战留下了很多传奇。

遵化城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说,当时29军每个师都有一支大刀敢死队,每支500人。大刀敢死队把日军吓破了胆。有的日军一看到大刀举起来,就扑腾一声跪下去,嘴里连声叫着“爸爸,爸爸”。等于是让29军饶了他。29军不饶,还是一刀剁了鬼子的头。还有的日军跪在地上,吓得眼睛一闭,嘴里咕噜不断,翻译成中国话就是:“我不想打仗,我不想打仗。”也有的说:“我是朝鲜人,不是日本人,饶命饶命。”

日本在侵略中国前,已经占据了朝鲜,日军就从朝鲜征兵来侵略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军队的大刀名扬海外,美国大兵看到大刀对日军极强的威慑力,也在一些军队中装备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在太平洋的硫磺岛战役中,六万美军中的一部分装备了大刀,而美式大刀完全就是中国大刀的翻版。据说,后来美军感到大刀劈杀日本人太过凶悍,而且还需要中国式的武术技巧,而不再在军中装备大刀。

29军如此凶悍,得之于他们平时严酷的训练。38师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模范师,38师的训练方式也推广到了29军。

张自忠长于练兵。

29军38师一直驻扎在北方,有时还驻扎在塞外,夏季酷热难耐,冬季滴水成冰。只要没有战事,38师每天急行军几十里。冬天,在最寒冷的午夜,38师每个人要在规定的最短的时间里,凿开坚硬的铁板一样的冻土,挖掘出可以屈伸作战的散兵坑;夏天,在最炎热的午后,38师每个人都要赤足走在滚烫的沙漠上。下大雨的时候,38师在雨中冲锋,完成队列操列;下大雪的时候,38师赤足走在积雪中,锻炼意志。而每次训练的时候,张自忠总是手持教鞭,走在最前面。

这种练兵法,与中国武术中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如出一辙。

而且,天气再冷,38师也只能穿一件棉衣,棉衣里是短裤背心;天气再热,38师也不能解开纽扣,不能摘掉帽子。

张自忠说:战争之事,或跋涉于冰天雪窟之间,或驰骋于酷暑恶瘴之乡,或露营于雨雪,或昼夜行军。寒不得衣,饥不得食,渴不得水。在枪林弹雨之中,血肉横飞,极人世所不见之惨,受恒人所不经之苦。这种精神和体力,非于平时养之有素,练之有恒,岂能堪此。兵之宗旨,以能效命于疆场为归属,应于平时竭尽手段,以修养其精神,锻炼其体魄,精娴其技术,临阵才能有恃无恐。故习劳忍苦为治军之第一要义。”

张自忠一向强调官兵一致,他和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呢子将军服只在从容就死的时候才穿上了。他和士兵吃一样的伙食,修筑工事的时候,和士兵一起抬土、挖坑……

几年前,我在河北省迁西县的喜峰口战场故地,见到了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抄录了《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记》,碑记是这样写的:

喜峰口,古称兰陉,位于迁西北部,奇峰耸峙,险要天成,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一九三三年初,日军侵占热河,进逼平津,长城抗战全面爆发。宋哲元所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临危受命,开赴喜峰口一线,据险抗敌。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亲临前沿,指挥督战;一零九旅旅长赵登禹身先士卒,裹伤陷阵。全军将士挥舞大刀,浴血拼杀;关内民众舍生忘死,奋勇支前。硝烟弥漫,日月因之失色;刀光闪烁,锋寇为之胆寒。自三月九日起,战数昼夜,毙敌五千余。日酋哀叹:“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荣誉尽丧于喜峰口外!”捷报传开,举国振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唱彻华夏。

长城抗战,浩气长存;中华神威,永光万世!

然而,29军的英勇抗战,难以扭转整个长城抗战的不利。

4月10日,日军分路进攻长城界岭口、冷口、喜峰口,及古北口内之南天门,并以大队飞机轰炸海阳镇。

第二天,冷口失陷,日军蜂拥南侵。守卫喜峰口的中国军队被迫撤退。

一个月后,南京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不但承认伪满洲国合法,而且放弃了在华北的部分主权。

一场让人荡气回肠的战争,却是这样的结局,令人叹惋。 k8Ws7GjDT+ckzIARLuFd/rkoQsW48R0z9RfugKeWy552B4OC2rD46C8ysJFy6BX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