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测一测

你对投资中的认知陷阱了解多少

1. 下列哪一项不是投资人常见的认知缺陷?(D)

A.急于求成,本能地渴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B.盲目从众,追涨杀跌

C.过度悲观,我们的恐惧常常大于危险本身

D.保持理性,不被贪婪与嫉妒情绪左右

2. 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甚至扭曲事实以适应固有想法,所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种认知缺陷源于:(A)

A.禀赋效应

B.过度悲观

C.盲目从众

D.线性思维

3.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投资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下列哪一句老子的名言体现了投资中的长期主义哲学?(A)

A.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上善若水

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答案解析

1.解析:

查理.芒格曾说:“即使握有全世界最锋利的刀,如果你自己的心性存在缺陷,那么它也会成为自残的工具...如果你拥有最精于计算的头脑,但始终无法克服欲望的纠缠,那么在巨额财富的重压之下,你注定将粉身碎骨。”

在投资中,一个又一个认知误区让投资者掉进陷阱里。过度自信、贪婪与嫉妒、急于求成迫使投资者不断地追高入场;禀赋效应、锚定效应让投资者无法灵活变通;损失厌恶、被剥夺超级反应及无为综合征迫使投资者一步步被套牢、深陷;过度悲观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投资者不得不斩仓出局。

在整个过程中,线性思维、盲目从众、故事思维火上浇油,助长着投资者的贪婪和恐惧,将投资者绑定在追涨杀跌的怪圈当中。而投资者对抗认知陷阱的破解之道之一,就是保持理性,不被认知缺陷与各种情绪左右。

详见《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自序

2.解析:

“禀赋效应”,指一旦某个人拥有某个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没有拥有的时候大大提高。投资中这种现象也十分常见。本来你并不了解一只股票,但是经过朋友或者专家推荐,你买了这只股票,从那一刻开始你便对这只股票情有独钟。

巴菲特讽刺过这种现象:“股票并不知道谁是它的主人。但你却对它寄予了太多的七情六欲。你清清楚楚地记得是以什么价位买进它的,你还清楚地记得谁透露了一些小道消息——感情五味杂陈。”然而,盲目的偏爱可能正是亏损的开始。

禀赋效应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失调。牛市中你买入的一只股票一开始涨势喜人,你喜出望外,由衷钦佩自己的判断力。可惜好景不长,股指开始掉头向下,你所偏爱的这只股票的价格也开始下跌。在牛市气氛里,一般刚开始回调时多数人仍然信心满满,觉得这不过是暂时的回调,股价肯定会涨回来并再创新高。然而,事与愿违,某天,股价终于跌破了你的成本线。

这时候怎么办?你会割肉止损吗?大概率不会,因为人类心理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强大的调适能力。这种调适能力有时候是指我们会调整自己的认知以适应新的事实,但有时候恰恰相反,我们会扭曲事实以适应我们的固有想法。

3.解析:

时间的妙处在于它的长度。巴菲特说过:“如果你今天买下一只股票,希望明天把它卖出去,那么你就步入了风险交易。预测股价在短期内攀升或下跌的概率就如同预测拋出硬币正反面的概率一样,你将有一半的机会会遭受损失。如果把自己的投资时间延长到几年,交易转变成风险交易的可能性就会大大下降。当然,购买的必须是优势股。如果你今天早.上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票,明天早上要把它卖出去,那么它是一笔风险非常大的交易。但是,如果你今天早.上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票,然后持有10年,这样就把风险降到了零。

老子说过: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宏大的器具最后面才完成,最大最美的声音是无声之音,最宏大的气象反而没有具体的形象”,同样体现了不拘于一时得失,着眼于长期收益的思想。

详见《财富是认知的变现》第3章 t57xdpbvAGmU74v9wfLRnmJyARMjwAo5wMXIs20j3ZzzDEc2KmIDJpNeWch1n6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