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
|
广义地讲,证券是指证明或设定民事、经济权益的法律凭证,是相应的各类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凭证的统称,是用来证明证券持有人有权取得相应权益的凭证。证券也称有价证券,通常分为货币证券(如票据、存款单等)和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认股权证等)两类。这里介绍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
证券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不同的分类,以下几种分类是比较常见的。
按证券的性质不同,证券可以分为债权性证券、权益性证券和混合性证券。
债权性证券是由企业或政府机构发行,承诺按规定时间和方式还本付息的债务证书。它表明持有人拥有证券发行单位的债权,如国库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
权益性证券是一种既不定期支付利息,也无偿还期的证券,其收益的高低取决于发行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和股票市场价格,如普通股股票。此种证券表明持有者拥有证券发行公司的所有权。
混合性证券是同时具有债权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性质的证券。混合性证券的典型代表是优先股股票,它是介于普通股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一种混合性有价证券,兼有普通股股票和债券的某些特点。一方面它可以像债券那样,定期获得固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它又像普通股股票,没有偿还期限。除优先股股票外,可转换债券也是一种混合性证券。
当然,上述这三种证券的性质并非一成不变,如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股票在规定的条件下又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
按投出资金的收回期限长短不同,证券可以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
短期证券是指持有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有价证券,如商业本票、短期融资券等。短期证券的投资目的是利用生产经营暂时闲置的资金谋求收益。长期证券一般是指持有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对短期证券与长期证券的划分并不完全取决于所投资金收回期限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投资的目的。例如,投资股票、债券,既可以是长期持有,也可以是短期持有。企业究竟购入何种证券更为有利,则要根据企业的投资目的、投资策略和证券的风险程度而定。
按证券投资的收益稳定与否,证券可以分为固定收益证券和不固定收益证券。
固定收益证券是指投资者可定期获得稳定收益的证券,即投资者在购买该种证券时,预先已知该证券的收益率,并在整个证券寿命期中固定不变,如优先股股票、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不固定收益证券是指投资者事先并不知道收益率高低的证券,持有该种证券的收益因时而异且不一定按期获得,普通股股票就属于典型的不固定收益证券。企业选择固定收益证券还是不固定收益证券进行投资更为有利,主要根据企业投资的目的和各种证券的风险和收益情况而定。
由此可见,证券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证券的性质、期限、偿还条件、各期收益等各有差异,因此企业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应根据不同的投资目的、一定时期证券市场的变化情况和企业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组合各种证券投资,以获得最佳的投资收益。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固定收益与不固定收益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会有所改变。例如,在通货膨胀较严重的情况下,债券发行单位为了照顾投资者所蒙受的损失,并使自己的债券易于推销,规定其发行的债券可按市场利率变动,在一定时间按一定利率加以调整,这种债券便称为浮动利率债券,属于一种收益不固定的证券。
证券作为一种金融资产,既具有一般金融资产的特征,如货币性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征。一般来说,证券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证券的产权性
证券的产权性是指有价证券记载着权利人的财产权内容,代表着一定的财产所有权,拥有证券就意味着享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在现代经济社会里,财产权利和证券已密不可分,证券已成为财产权利的一般形式。虽然证券持有人并不实际占有财产,但可以通过持有证券,拥有有关财产的所有权或债权。
2.证券的期限性
债券一般有明确的还本付息期限,以满足不同筹资者和投资者对融资期限及与此相关的收益率需求。债券的期限具有法律约束力,是对融资双方权益的保护。股票一般没有期限性,可以视为无期证券。
3.证券的流通性
证券的流通性又称变现性,是指证券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灵活地转让证券以换取现金的属性。流通性是证券的生命力所在,流通性不但可以使证券持有人随时把证券转变为现金,而且还使持有人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持有证券的种类。证券的流通是通过到期兑付、承兑、贴现、转让等方式实现的,不同证券的流通性是不同的。
4.证券的收益性
证券的收益性是指持有证券本身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收益,这是投资者转让资本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回报。证券代表的是对一定数额的某种特定资产的所有权或债权,它要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不断运动、不断增值,最终形成高于原始投入价值的价值。由于这种资产的所有权属于证券投资者,投资者持有证券也就同时拥有取得这部分资产增值收益的权利,因此,证券本身具有收益性。有价证券的收益表现为利息收入、红利收入和买卖证券的差价(资本利得)等。
5.证券的风险性
证券的风险性是指证券持有者面临着预期投资收益不能实现,甚至使本金受到损失的可能。从整体上说,证券的风险与其收益成正比,风险是由未来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所致,不确定性越高,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的预期收益率越高;不确定性程度越低,风险越小,投资者要求的预期收益率越低。
从收益现值法的原理出发,证券的价值取决于证券持有期间的现金收入情况,具体来讲,取决于证券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股利收入及证券转让收回的货币收入。证券的价值与证券持有期间的上述现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并受该期间社会平均收益水平的制约。因此,证券估价首先就要估计持有期间的现金流量的分布,然后采用贴现的办法计算证券的价值。证券估价的基本模型为
式中: V 0 表示证券的价值; D t 表示第 t 年证券的利息或股息; K 表示投资者购买证券时的市场利率或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V n 表示投资者出售证券或持有到期获得的货币收入; n 表示持有证券的期限。
式(3-1)的估价模型表明,证券的价值 V 0 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证券未来能够实现的收益,二是投资证券所承担的风险的大小。在相同的风险水平下,证券未来能够产生的收益越高,其价值就越大;反之亦然。同样,在相同的收益水平下,投资者投资证券所承担的风险越小,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贴现率) K 的取值就越小,证券的价值就越大;反之亦然。
当证券持有人持有证券的时间很短或者由于证券自身的规定,而导致投资者在证券持有期间没有获得股利或者利息,那么式(3-1)的现值估价模型就可以简化为下面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