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科技是国运之争

美国科技的力量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一共经历过四大历史进程,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

原始文明历时超百万年,人类依靠集体力量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依靠简单的采集渔猎;农业文明历时近一万年,准铁器的出现使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进入工业文明之后,机械开始大规模代替人力,带动了钢铁、铁路、军事等工业的迅速发展。此时,全球化还处在第一阶段,即殖民时期,强国运用武力实现地理范围的扩张,占有自然资源。

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信息文明时期,全球化也进入第二阶段,即国际贸易时期,各个国家为争夺在科技、金融、石油、军事等领域的话语权,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

在经历了四大历史进程的洗礼之后,目前,人类正在跑步进入第五大进程,即数字文明时期。

在这个全新的起跑线上,美国一骑绝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不论是以诺贝尔奖以及其他奖项得主的数量、科学论文的发表数量及质量,还是以海外学生到美国留学的人数或者大学创办高技术企业的数量来衡量,美国都牢牢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可谓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科技强国。

美国的科技霸权是如何形成的?

简单来说,美国的科技霸权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苏美争霸格局。

1969年,迫于军事需要,一种名为Internet的计算机互联技术在美国诞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互联网,并在后来开启了全球民用科技的新时代。

互联网的出现,带动了计算机的发展,从最初的仅供政府、军事使用,到企业大量应用,再到乔布斯制造出第一台PC(个人计算机),比尔·盖茨设计出Windows计算机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制造商的崛起……这一系列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生存的方式和形态,至此,全球互联网科技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与此同时,由于个人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软件应用生态产业的发展,软件应用又促进了硬件制造产业的发展,而硬件需求则激发了半导体行业的欣欣向荣,美国科技开始腾飞。

科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并带来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也使美国社会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带来大批如苹果、谷歌、英特尔、亚马逊等优秀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开启了资本大时代。与此同时,美国依托软硬件优势,开发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1994年建成了覆盖率高达98%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并融入无线通信应用,直至2019年,美国均占据着全球科技霸权的地位。

制定行业规则,美国拿走整个产业最大的红利

在科技完全垄断的局面下,美国靠着苹果、谷歌、英特尔、亚马逊等优秀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掌控着全球最顶尖的科技,拥有了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的权力,也正是靠着这样的话语权,美国拿走了整个产业最大的红利(研发和消费方面的收益)。

据《人民日报》于2017年11月发布的《少挖“地矿”多挖“脑矿”(各抒己见)》一文,一台iPhoneX在美国的售价为999美元,中国在其整个制造环节中获得的收益约为55美元,其中包括了中国工人辛勤劳动得来的3美元工钱。也就是说,每部手机中国大约只能赚到售价的1/20,剩下的都被苹果公司拿走了。

为什么美国企业可以从中获取如此大的利润?原因无他,正是高科技的发展优势和与之相匹配的制度设计所产生的巨额利润空间,其利润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靠美国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赚取了巨大的收益。

在美国最大的50家跨国企业中,65%的国外利润来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比如科技和药物。在全球十大PC制造商营业收入中,苹果占7%,但利润却占35%,主要来自专利收入。不仅是苹果,芯片企业包括美国的博通、高通、英特尔也是如此,其他国家的企业每用一块芯片就要向它们缴纳高昂的专利费,生产电视机的企业要缴,生产手机的企业也要缴,这就是美国收获巨额专利费的来源。

二是靠知识产权交易直接获得收入。

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于2018年1月发布的《2018科学与工程指标》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知识产权跨境许可收入是2 72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5%,欧盟占24%,日本占14%,中国占比不足5‰。2018年,中国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对外支出是358亿美元/年,收入却只有56亿美元/年,逆差达到300多亿美元/年,其中主要是对美国企业的付费。

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这些数据中可见一斑。

三是靠无形资产获得收益。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无形资产投资在欧美发达国家GDP中的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美国企业的无形资产合计占全球总资产的26%,代表技术实力的专利和品牌的无形资产估值是4.4万亿美元,是世界上最高的估值。日本企业的无形资产合计占全球总资产的6.4%,估值是0.45万亿美元,而目前,我国企业创造的无形资产并未在企业报表里体现出来。

四是靠高技术举国体制创造垄断利润。

美国科技与创新的举国体制首先表现在税收制度上。美国《国内税收法典》规定:一切商业性企业和机构从事基础研发的经费同以前相比有所增加,则该企业或机构可获得相当于新增值20%的退税,个人研发新增值可以享受同样的退税。这一优惠的税收政策,已经成为永久性制度。

除此以外,围绕高科技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美国构建了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专利制度,如《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组织和优先领域法案》《国家合作研究法》《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等。美国还通过法律限制尖端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国外企业收购美国高科技企业。如今,这一矛头已经明显指向中国,仅2018年第一季度,美国就否决了9个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案。

另外,美国特别重视动用国家力量支持基础研究,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不仅给中小企业减税,还专门开设了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供其进行融资。

在这一系列政策制度的配合下,美国不仅掌握了行业的顶尖技术、拥有了行业的话语权,还依靠科技获取了巨额利润,成为世界经济的掌控者。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占领了科技高地的美国,深知这一地位的重要性,为此,它利用保护知识产权、科技封锁等形式,限制其他国家发展科技,一旦其他国家对它造成威胁,就会立刻遭到它的打压。

然而,科学技术无国界,世界科技中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国家。历史上,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都曾先后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制造业中心每几十年也会转移一次,从最初的英国转移到美国,从美国转移到联邦德国、日本,再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转移到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

如今,中国大国崛起,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很好地诠释了“科技红利”转型的力量。世界技术创新的重心向中国等亚洲国家转移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抓住这波科技发展的“红利期”,为自己的发展带来更多资源,实现顺利起飞,是每一位投资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EZcXf1f7MLYGrEWJYGftI6omq9lwJiY4aQ9T4YU9rZ0oFqgT+blMxXwXB5NCvpS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