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多中国,资本大时代具有历史必然性

对于每一位投资者来说,不管你身处何种领域,都无法绕过的一件大事就是中美贸易摩擦。这场开始于2018年的激烈交锋,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不仅没有削弱之态,反而愈演愈烈,大有不可避免之势。

与此同时,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担忧情绪也在快速蔓延: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还会持续多久?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将来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场?每一个问题都牵动着投资者的心。

不过,相对于这些问题,我思考更多的却是:为什么会发生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贸易摩擦是历史的必然

二战以来,美国便稳坐世界龙头的位置。

过去,由于中国的体量相对较小,美国并没有将这个“虚弱的大兽”放在眼里。然而,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近年来,美国明显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压力,它开始越来越在意。

正如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所说,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即使中国什么都没做,在美国看来,也已经是对它霸主位置的挑衅了。于是,美国不断散播着“中国威胁论”,挑拨其他国家疏远中国,这让冲突变得不可避免。

在历史上,中国不是美国打击的第一个国家,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自然资源相当匮乏,在二战之后,为了使本国经济复苏,提出了“贸易立国”的战略方针,并且提出了跟当时所有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对外贸易策略,也就是高度的贸易自由化。

与此同时,随着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大,它变得过度依赖出口,因此很容易受到国外经济危机的冲击。为维护自身利益,日本开始限制多种商品进口或外资进入,加重了对本国产业的保护,日本的这种绝对的对外贸易政策,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和最大的对外贸易受益国。

在当时滞胀的经济情况下,日本意识到不断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采取了相应的紧缩性政策,使得日本经济比较稳定,同时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日本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日本政府利用这笔钱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持有大量美国资产,并且这些资产主要是以美元的方式存在的。

依靠这些政策,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取代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而美国成了最大的债务国。

为了改变这一格局,美国使尽浑身解数,于1985年9月22日,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在美国纽约签订了《广场协议》。

协议签订以后,效果立竿见影: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使得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度下降,日本的对外出口厂商在对外贸易中所能赚取的利润越来越少,于是这些厂商便将自己手中的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使日本经济最终成为一场泡沫,这些泡沫在1991年破裂,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深陷萧条无法自拔。

事实上,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威胁到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它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阻止,在能控制住的时候使用常规手段,在失控的时候采取非常规手段。

因此,中美贸易摩擦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重新崛起的必经之路。它不是一次偶然事件产生的结果,更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广大投资者一定要放弃幻想,看清形势才是王道。

资本大时代,助力大国博弈,化解核心难题

中美之间的摩擦先是集中在贸易领域,再蔓延到科技领域,它们都成了大国之间博弈的战场。要想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尤其是在科技领域,关键的一点就是资本的竞争。

我曾在2018年底提出过一个观点——科技未来借道资本市场是华山一路。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当时却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以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体系,就无法支撑新时代的发展呢?

因为科技企业往往没有资产,无法像大企业一样通过抵押资产获得银行融资。

如果是在一个健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它们可以利用股权进行融资。或者像美国的硅谷,它拥有强大的风险投资(以下简称“风投”)系统,在科技企业需要资金进行发展时,由风投为其提供资金,当企业发展起来之后,到纳斯达克上市,风投便能获得高额的回报,这相当于风投的退出机制,带来了良性循环,从而可以让风投发现更多好公司,并助其发展。

因此,只有强大的资本市场,才能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反过来,科技要发展,就不能再依靠传统银行这种间接融资的体系去支撑,而必须要借助更加庞大的资本力量。

虽然这一观点在当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事实胜于雄辩,后面发生的事大家都看到了:科技类股票涨得都很好,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股票也屡创新高,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如果说短视是投资者的宿命,那么学会趋势预判便是对抗这一弱点的利器。接下来,国家全力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又会带来哪些变化,产生哪些新的投资机会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国家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目的进行分析:

目的一:支持科创未来,助力科技发展和大国博弈。

目前,我国已经在很多赛道与美国展开竞争,包括科技赛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赛道、资本市场赛道等,其中,科技赛道的比拼,拼的是资金,是全线竞争的资金支持,是长期竞争的资金保障,没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作为资金来源的保障,我们就无法赢得这场比拼的最终胜利。

在此基础上,要壮大资本市场,就必须尽快消除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重大障碍,比如继续为券商发展“松绑”,取消印花税,恢复“T+0”(当日回转交易),把股票价格的涨跌幅度从10%上调至20%,消除储蓄资金有序进入股市的障碍等,这些都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目的二:化解中国的核心难题。

中国目前有哪些核心难题?科技发展创新不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房价不合理(资本市场不发达,资金无处去只能汇聚到房市)、股市融资效率低、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爆雷”、中美贸易摩擦……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市场不够发达。

比如,民营企业为什么会融资难、融资贵?

因为对于很多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经营风险高,规模和信用水平低下,这些都制约了其融资能力;同时,缺少可供抵押担保的财产,造成其融资成本高,而银行的风控意识很强,所以它更愿意把钱借贷给大企业,以降低风险。

民营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却贡献了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以及80%以上的就业。所以,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解决。怎么解决?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来助力,让民营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来融资。

再比如,应该如何规避P2P平台“爆雷”这一现象?

站在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当资本市场足够发达了,资金慢慢找到它的价格,让不同地方的资金保持一致,就会让在中间靠贩卖资金去赚钱的人数变少,就像当年在商品之间投机倒把的人,当全国各地的商品价格统一后,他们就无法获利。

到那时,类似P2P这样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就会因为没有需求而彻底消失,市场上的投资品种会变多,投资者的选择会变多,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也会大大增加。

目的三:让广大的普通老百姓,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

如果前两个目的都达到了,老百姓就有钱可以用来消费,企业也有钱可以用来发展,是绝对的良性循环。这对于国家来说没有风险,因为股权融资是不需要偿还的,而且完全可以做到逆周期调节;对于普通人来说,股市也是一个完全可以依靠个人力量获得财务自由的地方。虽然它是西方人发明的,但就像互联网一样,中国人拿来用,一定会用得比他们好,将来一定会迎来一个“爆发性”阶段。

基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资本市场是未来科技的牵牛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无论是科创板的建立、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还是全面注册制的预期,或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的设立都是国家给予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重视的表现。

另外,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未来几年,我们要有一种“享受科技泡沫”的心态。这里的“泡沫”不是一个负面词,而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因为哪怕有一天它破灭了,也会留下大量的人才,就像纳斯达克指数一样,虽然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曾一落千丈,但现在早就超过了当年的高点,美国也由此拿下了互联网时代,成就了很多伟大的公司。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一定会出现类似苹果这样的科技企业,其市值变成10万亿元、15万亿元,甚至出现比苹果还要强大的科技企业,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在这趟高速列车出发之前,让自己坐在列车里。 ThxRNWLMkf1wEBXNDajoxjxphACrvvNfpajdOGWSokOZVLxGnQO27Ec6GA9ntC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