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2

负面效应
——人性的基本原则

安人心智集团董事长 阳志平

1

2014年,互联网创业火爆,有一位跨界创业者经营了多个品牌,其中有一个品牌是餐饮。有评论家写了一篇文章,论证他创办的某餐饮品牌为什么一定不会成功。为了反驳评论家的观点,这位创业者用调侃的口气写了一篇文章:××品牌为何“失败”了?

结果这篇文章流传很广,不少媒体转载时改成了:某创始人亲自揭秘,我是如何失败的?

这位创业者无意中犯了一个违背心理学的传播大忌——将品牌与负面新闻关联在一起。多数读者在阅读时,无力区分你是真倒闭了还是假倒闭。看了标题,就误以为你真的倒闭了。时隔多年,这个餐饮品牌真的倒闭了,这是后话。

2

为什么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会发现,与积极事件、积极情绪相比,人类更偏爱消极事件、消极情绪。彼此相爱的人,分手后更讨厌彼此,即使当初他/她曾经对你百般的好,但分手后,你只会记住他/她是如何伤害你的,那些甜言蜜语成了谎言。

在一个公司中工作,即使有过那么多愉快时光,但你更容易记住的是离职的不愉快。在生活中,使用一个外卖App(应用程序),即使你点过100次外卖,只要有一次恶劣体验,你可能从此改用另一个。

两个国家的关系也是如此。2020年,中美冲突加剧,有很多人在有意无意地放大另一个国家的不好。

从爱情、工作、生活,再到国际关系,人类存在一个倾向——放大“坏”的影响,削弱“好”的影响。这被心理学家称为“负面效应”。

3

关于负面效应(negativity effect),在心理学文献中有大量叫法,有时称之为负面偏差(negativity bias),有时称之为负面主导(negativity dominance)。它作为人性基本原则,在生活中存在已久,不知不觉地影响着重大决策。但是作为科学研究话题,直到近些年才成为心理学探讨的议题。

最关键的论文来自两位心理学家2001年的研究成果。第一篇论文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罗津(Paul Rozin)的《负面偏差、负面主导和感染》;第二篇论文是本书作者罗伊·鲍迈斯特的《“坏”比“好”更强大》。

第一篇论文迄今为止,已有3 293次引用;第二篇论文的引用次数更高,已有7 303次引用。这两篇论文开了认知科学、心理学中探讨负面效应的先河。在第一篇论文中,罗津教授发现人类存在一个普遍倾向,即赋予负面实体更大权重。究竟有哪些负面实体?(1)负面事件,比如天灾人祸;(2)负面物体,比如野外的老虎;(3)负面的个人特质,比如在一种文化中,我们普遍不认同的一些个人特征,如肥胖、怯弱等。

人类的负面效应会通过四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我们倾向于将负面实体看作比正面实体更强大的事物。比如前文中举的例子,坏事的传播力量比好事更大。

第二种方式,我们倾向于认为负面事件的发展更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研究发现,人类普遍存在“损失厌恶”心理。“得”带来快乐,“失”导致痛苦。但我们对得失的心理评估并不等同于它的实际经济价值。一般来说,在心理评估时,人们对损失的感受要大于对收益的感受,前者往往是后者的两倍左右。

第三种方式,当一个负面实体与正面实体组合在一起时,我们心理评估的结果比实际结果更消极。如果你需要同时告诉别人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你该如何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告诉我们,如果得小失大且悬殊很大,二者应分开。40元的获得与6 000元的损失相比,几乎没有减少损失的作用,分开还能有得到40元收益的感觉。

第四种方式,与正面实体相比较,人类赋予负面实体更广泛、更复杂的概念定义。罗津尝试寻找“杀人犯”的反义词,结果一个也没找到,只找到为数不多的同义词。同样,“痛苦”的同义词比“快乐”的同义词多得多。

与英文相比,中文这一特点更为突出。我甚至将中国文学称为忧伤的文学。汉学家宇文所安在《诺顿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中,将《诗经》列为中国文学的源头。回溯《诗经》,“心之忧矣”在《诗经》中重复表达了27次。即使将“忧矣”排除在外,《诗经》中也有近40个词来诉说忧伤。反之,快乐相关的词少得可怜。

在《“坏”比“好”更强大》一文中,鲍迈斯特教授收集了来自亲密关系、社交网络、人际互动、个人学习、家庭教养方式等领域的证据,最终发现,坏的情绪、坏的父母、坏的反馈比好的影响更大。人类更倾向彻底处理坏的信息,而非彻底处理好的信息;人类更倾向避免糟糕的自我定义,而非追求好的自我;人类更容易记住坏的刻板印象,而非好的刻板印象。

4

从2001年罗津与鲍迈斯特两位教授的研究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承认,负面效应是人性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会这样?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很容易理解,在远古时代,人类面临的是来自生存的挑战。你我的基因深处,铭刻的是人类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对洪水、饥饿、短命、毒蛇的记忆。一个有趣的研究是,年仅8个月的婴儿会更快地转头看蛇的图片,而非青蛙的图片。另一个实验表明,5岁的小朋友观察一组面孔时,会更快地识别悲伤的面孔,而不是开心的面孔。

我们先天偏好应对负面事件、消极情绪。这种雕刻在基因深处的负面效应,被商人、媒体与政客广泛利用。

与那些强调成长的广告相比,我们更偏好那些唤醒恐惧的广告。人类往往只记住了“创伤”的概念,有意无意忽略了创伤后成长的能力。

与那些强调真善美的人物报道相比,我们更偏好戏剧性的负面报道。一个好人突然变坏;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与那些强调国际关系复杂的言论相比,我们更偏好强调冲突、对抗的言论。认知科学家平克以积极的乐观主义者著称,著有《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当下的启蒙》等。但即使是类似平克这样不参与政治的学者,在2020年国际政治冲突加剧的时候,也被大量学者批评。

5

人类还有药可救吗?按照负面效应,答案当然是无可救药。人类的愚蠢超乎想象、病入膏肓。

事实并非如此。

与动物相比,人类是唯一能控制自己的负面偏见,并摆脱负面效应的物种。

你的基因告诉你,你应该害怕蛇。但是,一位安全感很强的妈妈,会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地面对蛇这些令人害怕的事物。

你的基因告诉你,你应该对人类未来持有悲观态度。但是,总有平克这些学者,用雄辩的著作告诉你,人类暴力正在减少。我们正处在一个连接得越来越紧密、前所未有的文艺大复兴时代。

同样,研究负面效应的科学家,用大量实验告诉了我们很多超越负面效应的方法。比如,正视恐惧的方法是将恐惧写下来;对负面事件提前在大脑中进行预演,那么当不幸来临时,你更容易胸有成竹。

即使是文学,亦因为恐惧而生。从中国的《诗经》再到西方的《圣经》,都记录了大量人类早期的灾难事件,如洪水与战争。一旦诉诸文字,从此变成美。 cWINK0BhitIxkoKNM1wYxI1n0sUWiH6mRFFZ4bMvbSBYXM0w4WvhZLlKiDk6Bl1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