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1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赵昱鲲

“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什么意思?坏比好强大?

我看着作业里一篇论文的题目,满是不解。

当时,我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作业里布置的论文基本都是“积极情绪拓展和构建人类资源”“快乐预测大学新生2019年后的生活”之类,因为积极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的正面心理,比如幸福、助人、感恩、美德、意义等等。为什么会让我们读一篇讲“坏”的力量的论文呢?

但是,当我读完这篇论文,就完全被折服了。它列举了大量研究,总结出人类心理的负面偏差,也就是“坏”的影响比“好”更大。

这让我一下子领悟到,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把事情往好处想,正面心理就更加好,而是因为人类天生就有这种负面偏差,导致了我们的心理会无意识地、系统性地受到更多负面影响,从而表现出过多的负面心理,比如焦虑、抑郁、仇恨、自卑等等。这些心理本身并没有错,它们能够进化出来,是因为它们能够保护我们祖先的生存和繁衍。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已经不像祖先的环境那么危险,因此这些负面心理经常是过度了。所以,我们才需要有意识地建设自己的正面心理,来对冲掉负面心理的过度影响。

这篇论文的作者罗伊·鲍迈斯特是现代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马丁·塞利格曼的好朋友。我当时上的这个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项目就是塞利格曼创办的,他广邀各路心理学大咖来上课,其中当然也包括罗伊。

但让我意外的是,罗伊在课堂上竟然根本没有讲负面偏差,而是讲的自由意志和意识。好在课本身非常精彩,他介绍的知识以及阐发的观点让我大开眼界。

课后,他也非常和蔼地跟我们进行了交流。我顺便跟他提起了负面偏差。

他说:“是的,负面偏差让我们更需要积极心理学。但不仅如此,当我们理解了负面偏差之后,心理才能更积极,人生才能更美好。”

我顿时想起一句诗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是的,漫长而又危险的人类进化史,如同黑夜一样,给了我们黑色的负面偏差。但是,正如本书所展示的,一旦你理解了负面偏差,它对你就不再是障碍,反而可以是你美好人生的助力。

比如说育儿。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所以一直很关注各种育儿理论和知识的学习。但是越学越心惊胆战:这育儿也太难了,既要关注语言发展,又要关注数学思维,还要进行英语启蒙,还要发展音乐技能,并且给予无条件的爱——意思是:既要给他报语言班、数学班、英语班、钢琴班,他不愿意去的时候还不能发火……

好在我是学心理学的,当我把负面偏差的原理应用在育儿中时,一个结论就呼之欲出了:避坑比拔苗重要。父母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明显错过孩子的某方面发展,而不是着重培养他某方面的发展。

原因正如本书第三章所言:缺失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支持。粗略地说,如下图所示,支持会促进孩子发展,缺失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但两者是不对等的。

缺失造成的影响,比支持大得多。正如书中所举的例子:

·如果家长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或者家中给予的智力刺激不足,那平均说来,孩子发展出来的智力低于他们基因所预测的智商;但反之则未必,父母拿了博士学位,或者给孩子上各种家教或私立学校,并不能显著提升孩子的智商。

·暴力、虐待、忽视,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重大的打击,但关爱、负责,并不能让孩子的性格就变得完美。

再比如,婴幼儿需要一定的刺激才能使大脑正常地发展,但并不是不停地刺激,刺激越多就发展得越好。有正常范围的刺激就够了,再多用处也不大。关键在于,很多研究都是在考察假如缺失了这个条件,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结论往往是如果缺少它,孩子会发展不好,因此这个条件很重要。但这并不能推导出来,因此这个条件给孩子越多,他就能发展得越好。要得出这个结论,需要另外的研究。

但是这样的研究往往没有。原因也很简单,正如此书指出的:研究者需要发表论文,因此会优先研究那些效应比较显著的机制,所以不会冒险去研究可能没有结果的“正面支持效应”。

可是很多记者或者普及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是看到一篇“没有×××导致了严重后果”的论文,就大力呼吁要给孩子更多的×××。

有时候正面效应也确实存在,也就是你投入得越多,结果就越好。但这仍然不意味着你给孩子在某方面投入得越多越好,因为这里面还有机会成本。

举个例子,婴儿出生之后应该和母亲有大量的身体接触,这当然是对的。凡是看过著名的罗马尼亚孤儿院研究的人,一定难以忘记那些从小缺乏拥抱和身体接触的孩子长大之后的悲惨命运。也有大量证据表明,身体接触能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降低压力和疼痛,稳定血糖和心肺功能。因此,有人建议,只要婴儿不拒绝,就要尽可能多地和妈妈有身体接触。

这个理论传播开之后,给很多妈妈带来了心理负担。有新妈妈就问过我:孩子是不是应该一直贴身抱着?我一天只能抱孩子三个小时,是不是会对孩子将来发展有影响?

我就告诉她:没关系。三小时已经够了,再多抱一会儿可能会更好,但是那个边际效应衰减得非常厉害,以至于不值得投入。你还是把精力用在自身康复和其他比如哺乳之类的事情上更好。

假如建一个极其简化的数学模型来打比方,上图可以用对数函数来表示:

发展 = ln(支持—阈值)/正常

假如一个家庭的总资源(包括精力、知识、物质等等)是100,孩子一共有100个发展指标,那么Y i = 1~100,而投入Xi为1的时候,是正常范围,那么显然是在所有方面都投入1,即正常投入时,孩子的总发展∑Y最好。

当然,你可能觉得你家的资源挺多的,超过100了,那就可以酌情投入到孩子的某些方面去。我想要强调的是,不要夺走孩子任何一方面的起码投入,然后把这部分投入转移到你觉得更有前途的地方上去。

举个反例:俄罗斯国际象棋棋手加塔·卡姆斯基(Gata Kamsky)小的时候,他父亲让他每天花十几个小时下国际象棋,既不上学,也不和其他孩子玩。他确实在十三四岁时就连续两次获得苏联20岁以下国际象棋比赛全国冠军,然后他移民美国,20岁时成为全美冠军,也获得了国际象棋协会授予的大师称号,但他几乎没有人际交往能力。更糟糕的是,他的心理发展存在问题,不知如何面对挫折。在连续两次冲击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失败后,他灰心丧气,退出了棋坛,到法学院学习,因为他觉得国际象棋棋手下到40岁就没法发展了,而律师可以做到65岁。但他学法律也不顺利,7年后又返回棋坛。

现在有很多父母牺牲了儿童的社交、体育锻炼、自由玩耍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本质也是一样的。这些时间花在学习上,对儿童未来发展的提升很有限,但社交、体育、独立性一旦降到了正常范围以下,影响就非常大了。

如果是家庭资源不足,那只能牺牲某些投入,但也要注意,最好是平均牺牲,而不要把某些方面降到了靠近阈值的地方。比如,家长再穷也不要把全部时间都用来赚钱,只要还能维持温饱,就应该拿出一点时间来陪孩子。

因为缺失和支持不同,缺失不是可以无限持续下去的。你一天打一次孩子,孩子差不多就毁掉了,而不是说孩子只是毁到了被你一天打两次的一半的程度。

反过来,对于资源充裕的家庭,虽然是支持越多越好,但过了一定的范围,能够发挥的正面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注意,这里说的是家庭支持对孩子发展的影响,而不是孩子自己的投入与其发展的关系。家庭支持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到了一定程度就几乎不再增加了,但孩子本身的投入,作用会更大)。

当然,这是个极其简化的模型。事实上,以上各个假设都和一个家庭的真实情况相去甚远,比如各个指标的重要性不同,投入和产出比相差也很大。但我想借此大概说明一个道理:孩子就像一株植物,最需要的是合适的生长条件,阳光、雨露、土壤,任何一项出了问题,它们就会长成畸形。给它们更多的光照、灌溉、施肥,会有帮助,但也大概只能使它们更加茁壮一点点,其效应远远不如防止出问题。

所以,与其孜孜研究孩子的天赋,从小就开始大力培养,不如注意一下孩子的成长环境,看看和传统环境(最好是想象一下原始社会,不然农业社会也可以)有什么不同,补齐最起码的人际交往(爱、责任、合作、谈判、反击、情感交流等等)、体育、自然、挑战(挫折、艰苦、劳作)等因素,再慢慢地发展他的优势。

如前所述,很多育儿书、育儿理论也是来自对负面效应的不恰当推广。孩子从小缺少环境刺激,智力会发展不好,但并不是说你整天给他各种刺激,就能使他成为天才。孩子如果缺乏爱,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但并不是说你每时每刻都给他稳定而又温暖的反馈,他就能发展出完美的性格。差不多就行了,你更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某一领域差太多。

好消息是,这也不难。只要正常投入就可以了,别为了某一个目标而投入过多的精力、忽略了其他目标就行。孩子其实只要一个正常环境,就能很好地成长。

所以,从负面偏差的原理出发,我就再也不焦虑了。我不再妄图成为完美的父亲,而只要成为“还不错”的父亲就行了。因为要达到完美,成本太高,而收益仅仅比“还不错”高一点点。相反,在达到完美时,你更可能会犯错误,比如忽略了孩子某一方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忽略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远远大于你的那一点收益。

这就是负面偏差帮助到我生活的一个例子。当然,回想起来,我之所以会那么看重负面偏差,几乎本能地把它应用到我生活和思考的各个方面,应该说和罗伊本人对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就在前面所说的那堂课后,罗伊提到他正在写一本书,题目是《男人有什么用?》,还公开征求大家的意见。我作为一个男人,对这样的标题当然是好奇而又不爽,就举手表示愿意参与。他要了我的邮箱地址,三天后,我竟然真的收到了他这本书的手稿,让我提意见!

这样的学者风度,怎能不让我折服。更不用说,在我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频频在各种文献和书里遇到他。他研究的领域包括自我、非理性、归属感、自我调节、文化和性、自由意志等等。他还写过16本书,包括《意志力》《恶》《部落动物》《人生意义》《文化动物》等等,几乎每本书的主题都不同。我越来越被他的学识所吸引,也越来越被他的思想所影响。

因此,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为这本书作序。对于书的另一位作者约翰·蒂尔尼,我不太熟悉,但他们俩此前就合著过《意志力》一书,蒂尔尼为这两本书都增加了很多可读性。我很愿意向您推荐这本既科学又引人入胜,还发人深思的好书。 2IQUgLbZWI/rUOBdlYvuqzTapJiEYD0pN8yBWgqVqbqoH3Y/Cy7CGLuNvoRixy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