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绪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及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有条件也有责任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先行探路、率先突破。立足于国家发展大局,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着力畅通区域“小循环”,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活跃的新动能。

长三角地区有坚实的城市休闲化发展基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三角地区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疫情防控到创新协同,亮点频现。疫情期间,杭州率先推出“健康码”助力防疫复工,随后长三角又推进“健康码”互通互认,支持产业链恢复运转,“数字长三角”领跑全国。长三角地区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落实党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进入全方位加速推进的新阶段。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自党中央作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部署以来,三省一市推出了30多项一体化制度创新,签订了120多项合作协议,建设了60多个合作平台。从基础设施联通到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从产业集群发展到创新要素集聚发力,从深入改革到扩大对外开放,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稳步构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迈出稳健步伐。2020年8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在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指引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将更加关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城市休闲功能配置将得到优化,长三角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均衡性与充分性将得到进一步体现。本章将基于城市休闲化系统视角,从长三角居民消费方式、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阐述长三角城市的休闲化发展。

一、长三角居民消费方式休闲化

生产与消费是内生循环系统,消费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消费规模特别是居民消费规模是大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增速虽逐渐降低,但消费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却日益增强。以2013至2018年的数据为例,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13.1%降至9.0%。与此同时,最终消费支出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50.0%增加至76.2%。城市的主导功能越来越多地向消费功能转化,消费发展在区域竞争格局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化地区。该区域整体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其消费格局能较好地反映未来区域经济竞争格局,并能为城市群发展和区域一体化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长三角地区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区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构建,新兴动能扎实稳步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改善。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长三角城市居民的文化、旅游、体育等休闲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长三角区域数字娱乐、康体休闲、夜间旅游、周边乡村度假等休闲消费市场将加速升温,城市居民休闲生活呈现出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特点。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消费受到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物质产品全球化流动,即通过投资、贸易等方式对居民的收入、就业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居民消费行为发生变化;而且还表现在精神产品全球化流动,即通过国际间文化、体育、旅游和互联网等交流影响居民消费偏好,进而使居民消费行为发生改变。总的来看,相比于物质产品全球化流动,精神产品全球化流动对长三角地区居民消费影响程度相对明显,尤其是对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部门消费,以及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邮政业等其他社会服务业的影响更加显著。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市场消费明显回暖,消费逐步复苏。2020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9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0%,降幅比全国小3.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3.8个百分点。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6.6、4.7、1.4和3.0个百分点。疫情影响之下,人民生活仍在持续改善。2020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4.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同比增长3.5%、4.0%、4.1%和6.0%。从城市来看,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 126元,在长三角城市中最高;杭州为48 735元、苏州为47 151元,分列第二、三位;安徽多个城市增速领先,9个城市保持在6.0%以上增长。在新的发展背景之下,长三角加速从“全域旅游”迈向“全域休闲”。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和宁波等5座城市,将有可能成为长三角率先进入全域休闲时代的城市。

新型消费在长三角地区呈现引领态势。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人均消费支出高居榜首,网络零售、智能配送、网络生鲜等在线新零售方式爆发式增长,全市网上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2%,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江苏“无接触配送”为特点的网络消费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5%,比上半年加快4.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同比增长49.9%,加快11.4个百分点。浙江新型消费高速增长,线上消费表现活跃,前三季度网络零售同比增长12.1%。省内居民网络消费同比增长9.1%。前三季度,安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整体增幅居全国首位,新业态表现持续活跃。限额以上线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8.7%,通过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增长60.3%,快递业务量增长39.5%。

二、长三角产业结构休闲化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长三角地区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其内部发展水平不均衡,上海明显高于浙江和江苏,已向发达国家水平迈进。从产业增加值构成看,与国际标准相比,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但占比仍然较高,第一产业偏低,第三产业贡献比重上升。如果与一些发达国家大都市同等发展水平时期的产业结构比,上海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与国际标准比,就业人员数量偏高,说明上海服务业的经济效率略低。

长三角地区实体经济基础良好,产业链条相对完善,参与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全球制造业投资和贸易规则重构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率先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及完善过程中,尤其是通过深化自贸区试点改革,加快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打造科创高地。整个长三角地区现拥有146家国家级开发区和320家省级开发区,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以长三角41个城市在“十三五”规划中的产业规划为例,有36个城市将金融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26个城市将汽车产业作为优势产业或重点发展产业。因此,以产业布局一体化破解同质化竞争,推动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城市产业能级的任务就显得尤为紧迫。目前,由三省一市联合编制的“长三角产业和创新资源标识图”进展迅速,将成为后续产业布局的有力支撑。G60科创走廊作为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将“一廊一核九城”组建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实体化运作的一体化发展集群。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走势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经济增速总体快于全国水平。2020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17.4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2.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为24.2%,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从产业看,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5 6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增速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8 887亿元,增长1.4%,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0 037亿元,增长2.5%,增速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分省市看,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27 30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3个百分点;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73 809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45 826亿元,增长2.3%,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27 668亿元,增长2.5%,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

长三角区域主要指标增速较上半年均有所回升,但在各地呈现出不同特点。上海市场消费领域有明显回升,工业与服务业领域仍待加强,投资领域依然保持领先地位。上海市场消费领域在上半年表现乏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两位数下降,但在三季度末已有明显好转,降幅小于江苏、浙江两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仍未转正,落后于其余三省。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两位数增长。同时,江苏房地产业恢复较快,但固定资产投资仍然表现乏力。前三季度,浙江规模以上服务业持续领先,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利润降幅逐步收窄,同比下降0.9%,而其他省市均保持两位数下降;江苏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高于长三角其他省市,同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处于下降通道,比去年同期下降1.7%,其余省市均保持增长;安徽工业与货物进出口增速保持领先,利用外资增势相对较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货物进出口的增速分别为3.9%和13.1%。

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恢复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区域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2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江苏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0.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浙江增长8.9%,增速提高3.9个百分点;安徽增长4.0%,增速提高4.9个百分点;上海比去年同期下降2.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0个百分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领域的全面恢复存在一定压力。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发展受疫情影响较深,9月份的上海旅客发送量比去年同月下降25.3%,前三季度累计降幅为50.8%;1—8月份,江苏航空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8.0%;安徽民航、铁路、公路旅客运输量在前三季度分别下降40.2%、36.1%、52.4%,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下降52.7%、60.8%。受此影响,住宿餐饮业经营处于低迷状态。上海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在前三季度同比下降25.4%;江苏住宿业营业额下降23.3%;浙江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下降12.7%;安徽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下降19.3%、6.6%。与此同时,文化娱乐行业降幅较大,上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在前三季度同比下降20.6%;1—8月份,江苏娱乐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分别下降16.2%、49.6%、43.1%;安徽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29.0%。

三、长三角城市功能休闲化

2018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级城市群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力和竞争的核心区。国际公认的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包括美国东北部大西洋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和日本太平洋城市群,目前均已形成产业互补、金融集聚、产业链齐全的城市群体系。从全球范围城市群的实践经验来看,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政府规划引导、顶层设计推进、产业定位精准,上下游协同发展、金融资源集聚及创新优化配置。

长三角城市群从全球维度来看,其发展质量及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升。产业层面,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和服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间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重;金融层面,尽管上海已基本形成多层次、全类型的金融市场体系,上交所、上期所等市场的交易规模都已位居全球前列,但各类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存在较大差距,数量优于质量。上海金融市场的定价影响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都相对较弱,并且与周边地区的金融联系和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一个新亮点是“一核四带五圈”的网络化空间格局。一核就是上海;“四带”就是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五圈”就是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

长三角城市群从公路时代走向大桥时代、高铁时代,城市群域的“同城效应”日益显著。原先的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核心城市形成的“Z”形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新变化。像“四带”所代表的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依托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

上海的城市首位度只占全国GDP不到5%,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如纽约占24%,东京占26%,伦敦占22%,首尔占26%。目前落户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仅为纽约的10%,外国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仅为0.9%。一般性加工制造和服务业比重过高,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功能建设滞后,上海“大城市病”也较为突出。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来看,上海未来的目标定位是提升全球城市功能,引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能力。2017年12月15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简称“上海2035”)获得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203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对接“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上海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为上海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未来,上海的核心任务是加快提升上海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浦东新区引领作用,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推进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等。不同于上海,南京的定位是中心城市,打造与镇江、扬州抱团式发展的都市圈,加快建设南京江北新区,辐射带动淮安等市发展,促进与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按照规划,杭州的目标定位是加快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湖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与嘉兴、湖州、绍兴形成一个都市圈。而刚被划入并融入长三角格局的合肥,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中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富集优势,打造区域增长新引擎。

休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功能的配套与完善,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正在经历三个转型:第一,城市的规划,从建筑布局向城市空间规划转型。第二,城市的建设,从建造房子向建设城市转型。第三,城市的管理,从依法管理向城市生活品牌打造转型。

四、长三角公共基础设施休闲化

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实现资源要素的无障碍自由流动和地区间的全方位开放合作。通过有效一体化,使长三角三省一市形成合力,其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各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不均等化,正是阻碍区域内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底子深厚”,在此基础上实施基础服务和公共设施均等化的探索,其社会风险及政治风险是最小的。因此,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当前长三角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基本联通。交通干线密度较高,省际高速公路基本贯通,区域机场群体系基本建立。光纤宽带、4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在全国领先。

与此同时,区域内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跨区域共建共享共保共治机制尚不健全等短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为此,《纲要》明确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的发展目标,具体包括: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基本形成,港口群联动协作成效显著。能源安全供应和互济互保能力明显提高,新一代信息设施率先布局成网,安全可控的水网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重要江河骨干堤防全面达标。在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的部分,《纲要》把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放在了第一节。在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中,《纲要》提到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四方面。在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方面,指出要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在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方面,《纲要》提出要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还指出,要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其中重点提到要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量子通信产业发展等内容。

当前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但仍存在枢纽分工协作水平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而就长三角内部基础设施网络看,“东强西弱”、“南密北疏”不均衡问题亟待解决。根据2020年4月2日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到2025年要以长三角一体化为重点构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互联互通,铁路密度达507 km/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500 km/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全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大幅提升智能绿色安全发展水平,大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分担率超过65%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

长三角实施基础服务和公共设施均等化是长三角城市休闲化的重要保障,只有保证了公共基础设施的供应,长三角城市才能实现休闲化发展。

五、长三角生态环境休闲化

长三角区域四省市时空一体、山水相连,生态环境休戚相关。此外,长三角区域内城市频繁举办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大型活动,合力开展大气环境保障的任务十分繁重。这些都要求长三角地区要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协调一致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深化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体化,是亟待加强的一项重点工作。

2018年,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进入了新阶段,包括分阶段提前实施了船舶排放控制区措施,提前落实了国六油品升级,制定方案深化了重污染天气区域应急联动,联合制定实施了首个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印发实施了太浦河水质预警联动方案等。同年6月,三省一市信用办及环保部门于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签署了《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领域实施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发布首个区域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联合惩戒措施。在安徽合肥召开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厅局长例会提出,2019年,将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深度开展长江生态治理与保护等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研究,共同破解共性环境问题;同时探索推进区域标准统一,在目前实践基础上尽可能向高标准看齐;加强区域流动源联合监管,改善区域交通结构。

2019年,三省一市政府分管副省(市)长联合签署《加强长三角临界地区省级以下生态环境协作机制建设工作备忘录》;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联合签署《关于一体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太湖流域管理局,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水利(水务)和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联合签署《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共享备忘录》。

长三角区域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污染综合防治、跨界污染应急处置、区域危废环境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探索,摸索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商机制,为区域环境共治共建共享打下了坚实基础。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持续深化。长三角生态环保信息互认、标准相通、治理协同等工作机制加快完善。2020年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4.1%,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下降21.3%,33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Ⅲ类及以上比例达85.9%,区域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目前,长三角地区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共治,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长三角样板。坚决抓好长江十年禁渔的贯彻落实,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大力推进沿江城镇污水垃圾、化工园区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和上中游尾矿库污染等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4+1”工程。率先完成新一轮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并开展整治行动。建设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探索形成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化运作模式。制定一体化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方案,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升、污水处理厂扩容、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相互毗邻,生态环境问题休戚相关。放眼整个长三角,除了共同治水,聚焦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外,三省一市还在其他生态领域不断寻求合作,深耕项目培育,致力于为长三角居民提供“绿色”的休闲空间。 CWcbodUbi7a2hI1HupQD8vI+UYq1Lb0rxh/AFdGTuvaed24Tz77KYw0OqPpgVg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