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最前缘,坐落于东海之滨,南邻杭州湾、北界长江入海口,位居全国海岸线的中间部分。全市直接管辖海域面积约10 000平方千米,大陆和有居民岛岸线520千米,有崇明、长兴和横沙3个有居民海岛和23个无居民海岛。上海扼长江入海口之重要关隘,南北方向与浙江省、江苏省的7个地级市共同构成长三角沿海走廊;向内则有长江作为全国江海联运最重要的通道,能够以整个长江流域为经济发展的战略纵深。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发展积淀,上海已经形成了交通运输、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标志性的海洋优势产业,带动本市海洋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上海的海洋资源包括与海洋经济活动相关的海洋空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能源、滨海旅游资源等。与全国沿海的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上海在海洋资源禀赋上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状态,优势和劣势均十分显著 。上海受制于陆地及海域面积狭小,海岸线长度和岛屿数量有限。东海海域气候适宜,有机物质丰富,生长着丰富的海洋生物,也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和海底矿产,但上海所辖海域体量规模微小,因而岛屿岸线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与能源均较为缺乏。
与此同时,港址和旅游是上海的优势海洋自然资源。上海港口区域主要由黄浦江沿岸、长江口南岸和小洋山岛组成,深水港址资源丰富,适宜辟建航道、建造港区,是我国顶级的优良江海港口,为本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上海拥有宽阔的海岸浅滩和河口沙岛,形成了以海滩和海岛为特色的丰富旅游资源。其中,崇明岛是上海市的生态旅游特色岛,建有全市唯一的国家地质公园和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综合而言,上海市的海洋自然资源总量、密度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广义海洋资源的范畴之内,上海在区位、资本、人才、科技方面均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
上海海洋经济近年来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 183亿元,其中主要海洋产业产值达2 903亿元,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产值达2 842亿元,海洋相关产业产值达3 438亿元;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03∶32.69∶67.28;上海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8.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1.0%。根据2010年到2018年间的数据,上海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7.3%,稍稍领先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但相比后者整体平稳的趋势,上海海洋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较大,峰值为2017年的13.8%,低谷则为2013年的—3.0% 。
目前,上海已形成了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物医药业6大优势产业,以及以洋山深水港和长江口深水航道为核心、以临港新城和崇明三岛为依托的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海洋经济在上海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并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图1 2010—2018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变化趋势
“十三五”期间,上海已经基本培育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集聚度高的“两核三带多点”海洋产业空间布局,海洋产业呈现了有效的集聚态势。临港海洋产业发展核注重推进海洋新型工业化进程,形成了以海洋高端装备、海洋高端制造业为主导,海洋战略性新兴经济与专业性海洋产业园区为两翼的产业体系。长兴岛海洋产业发展核集聚了江南造船、振华重工、中远海运等大规模船舶和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船舶总装与维修、港口机械制造、海洋装备制造、零部件制造等互有关联的产业集群,形成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国际影响力的船舶和装备制造品牌。
杭州湾北岸产业带初步建成了南汇临港、奉贤、金山三个滨海旅游区,分别推出了特色旅游项目品牌。长江口南岸产业带建成了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核心的高水平邮轮口岸。崇明生态旅游带着力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大力发展滨海休闲及生态旅游业,主办了2021年中国花博会。
上海的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制造业、滨海旅游业历来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是上海海洋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
在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上海港在全市范围内共拥有8个主要港区,2018年的货物吞吐量为68 392吨,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为4 201万标准箱,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完善航运服务功能、优化航运集疏运体系等方面不断进步,努力确保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在船舶制造业方面,上海拥有江南、外高桥、沪东中华等知名行业龙头造船企业。“十三五”以来,上海在总体保持平稳的基础上实现了制造能级的再提升,高端船型占比不断提升,在超大型集装箱船、气体运输船、豪华邮轮、巨型起重船等领域连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滨海旅游业方面,上海拥有兼具海洋与江河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海洋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品牌较为鲜明。近年来,上海邮轮码头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日益完善,形成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国际客运中心、外高桥备用码头的“两主一备”格局。其邮轮接待艘次占全国总量超过40%,邮轮旅客吞吐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0%。
上海依托既有的船舶工业基础和临港海洋产业园区,重点打造4条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海洋观测/检测/探测装备产业链、海洋油气与海洋工程配套装备制造产业链、远洋渔业配套装备制造产业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十三五”期间,上海成功研制了世界最大的12 000吨单臂起重船、世界单机起重量最大的7 500吨自航全回转起重船,交付了6 500马力油田守护供应船等高技术、首创性海工装备。在海洋生物医药方面,建成了年产1 500吨面向药用包衣材料、日化用赋形材料、功能性食品原料等高质化应用领域的精深加工产品线,走在国内领先位置。与此同时,积极培育现代化航运服务业和航运金融服务业,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平台,吸引了一批船舶管理公司和船舶融资租赁项目公司进驻。
“十三五”期间,上海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布了《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并系统提出上海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以此为主线,上海不断优化全球航线布局,推进境外港口投资步伐。中远海运集团在境外投资码头达18个,上港集团成功获得以色列海法新港码头25年经营权。
上海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印发了《上海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成立长江经济带航运联盟,重点加强长江流域各省市航运合作体系建设;推动浦东、南通、舟山、宁波四地签署长三角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合作推进海洋产业发展和科研创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从海洋产业结构上看,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工业是上海的三大海洋支柱产业,其产值之和占到了上海主要海洋产业产值的97.8%,是支撑上海海洋经济不断繁荣的中坚力量。然而,上述产业作为代表性的海洋传统产业,上海并未在其中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前瞻性特征;若未能加速更新进程,既有优势容易被国内外其他海洋城市所取代和超越 。
图2 上海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分布(2018年)
在海洋旅游业方面,上海得益于数十年以来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旅游业高度发达,但旅游业与海洋的关联程度较低。目前,上海已经建成了城市沙滩、观海公园、航海博物馆等若干滨海景点,但未能较好地“串珠成线”,将其打造成有知名度的旅游品牌;近海观光和近海水上运动项目规模较小,有待进一步开发。在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上海面临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可观的竞争压力。2018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达到上海港的148.4%,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上海港的62.7%;江苏沿海的南通港、长江沿岸的苏州港及南京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也居全国前列。在海洋船舶工业方面,上海的江南长兴、沪东中华、外高桥三家大型船厂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多个第一,前两者更是承担了大量海军中大型舰艇的建造任务。但上海周边的宁波、南通、舟山及长江沿岸的泰州、扬州等城市,其造船业均形成了一定规模,同样给上海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上海在高技术船舶和一些专项领域海工装备的建造方面,还需有更大的革新性投入。
图3 上海与部分省份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对比(2017年)
上海海岸线长度短,海域面积狭小,近海资源禀赋存在天然短板,尤其是海洋渔业和盐业资源、海底油气和矿产等,在资源存量和开发效率上都难以和大多数沿海省市相比。在海洋渔业方面,从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来看,上海的第一产业产值占比极小,远低于沿海其他省市,包括同为直辖市的天津。上海近岸及长江口邻近海域是江海溯河性鱼类的重要通道,也是大量沿岸与河口性鱼类的栖息场所,在海洋渔业上本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经济水域。但近年来,长江口水体生态质量明显下降,导致优质鱼类品种数量锐减、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渔业呈持续性衰退趋势。2018年,上海海洋渔业产值仅有4亿元,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原因主要来自长江流域污染物排海量上升、长江口海洋工程建设和过往的过度捕捞。填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短板,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是下一步上海近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性举措。
在其他近海资源方面,上海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海底资源勘探、开采所需海工装备的建造,但限于与海底油气和矿产产区的地理间隔,上海较少直接参与其产品的加工过程。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上海的滨海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对潮汐能、波浪能等新兴科技的开发程度仍然不高,距离商业化使用还存在一定距离,近海能源产业具备较大的扩展空间。
“十三五”期间,上海在海洋生物医药业、航运金融服务业、邮轮旅游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取得了一批培育成果,但对标国际上竞争力出众的海洋城市,上海海洋产业布局的前瞻性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海洋高技术产业方面,上海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海洋科学与工程领域顶尖的科研院校,但部分领域的产学研转化效率还不高 。2018年,上海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仅有2亿元,占上海主要海洋产业产值的0.07%,且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值。在航运服务业方面,上海正在逐步扭转以船代、货代等低附加值企业为主的落后局面,在航运融资、船舶租赁和管理、船货保险等领域有了大幅提升。但其综合实力与世界一流海洋城市仍有距离,航运咨询、仲裁公证等高端产业仍比较落后。根据挪威咨询机构Menon Economics数据显示,上海在航运银行投资额、海事法律专家和律师数量等指标上未能进入世界前十。在邮轮旅游业方面,上海已经建成吴淞口高标准国际邮轮母港,2018年上海接待邮轮403艘次、邮轮旅客275.29万人次,分别占全国的41.6%和56.1%,这两项指标在国内邮轮港中遥遥领先。但上海的这两项指标均处于下滑趋势,同比下降21.3%和7.6%,体量上对标迈阿密等全球一流邮轮港仍有明显差距;与此同时,上海本土的远洋邮轮公司和邮轮船队尚未建立。
上海市海域面积仅1万平方千米左右,且受限于长江口地形因素,平均深度较低,海洋空间资源总量有限,因而需要积极发力向外拓展,对深远海资源乃至极地大洋资源进行开发和配置。目前,上海针对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发展导向有待加强,产业链有待完善,规模效益有待提高,对外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发挥。在海洋工程装备业方面,上海具有海洋船舶及工程装备建造的深厚底蕴,“海洋石油981”“雪龙2号”等里程碑式成果均出自上海,中国极地科考码头也落地上海。但在深远海科学勘探、深远海生物资源开发、深远海能源矿产开发等专项领域,上海的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还需与科研院校和设计院所加强合作,加快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取得进一步突破。在远洋渔业方面,上海拥有庞大的远洋水产品消费市场,横沙国家一级渔港积极对外开放,取得了“水生动物进境指定口岸”资质,2017年实现了船运活鲜进口零的突破。但远洋渔船靠泊船次数仍然较少,金枪鱼、三文鱼、磷虾等重要远洋经济物种的捕捞和加工产业链还有待完善,本土远洋渔船船队和全品类的远洋水产品交易中心需要着力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