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皇权之服

一、冕服

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服饰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上层建筑(统治)的一部分,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封建社会形成后,服饰制度被纳入“礼制”的范围,成为礼仪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帝后百官、庶民百姓服饰各有规定,等级森严。

根据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分析,我国服饰制度约在夏商以后初步建立,至周代逐步完善起来。服饰等级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是冕服。

奴隶社会,国王是最高统帅,被称为“天子”,奴隶社会的章服制度以国王的冕服为中心逐步发展与完备。早在夏商两代已有冕服。冕服是冕冠和礼服组成的服装。礼服由上衣下裳组成,上衣代表天,是黑色的;下裳代表地,是赤色的。脚上穿的鞋也是赤色的,腰系宽大的腰带。

《周礼·春官》记载,国王祭祀时根据典礼的轻重,穿6种不同规格的冕服。天子六冕主要内容如下:

(1)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礼服。冕和中单、大裘、玄衣、 裳配套。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纹样,下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种纹样。共十二章。

(2)衮冕,这是王之吉服。冕和中单、玄衣、 裳配套。上衣绘山、龙、华虫、火、宗彝五种纹样,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种纹样。共九章。

(3)鷩冕,王祭先公与飨射的礼服,冕与中单、玄衣、 裳配套。上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种纹样,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种纹样。共七章。

(4)毳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冕与中单、玄衣、 裳配套。上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种纹样,下裳绣黼、黻两种纹样。共五章。

(5)希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礼服,冕与中单、玄衣、 裳配套。上衣绣粉米一种纹样,下裳绣黼、黻两种纹样。共三章,均用绣。

(6)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的礼服。冕与中单、玄衣、 裳配套。上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纹样。

六冕之中大裘冕最为隆重,装饰十二章纹样。其他冕服的隆重程度按章纹数量递减。冕服的形象及各部位的说明见图2.1。这是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的形象,冕服造型应接近初唐冕服样貌。

(一)冕冠

商周时期的冕冠形式尚缺少直接资料,《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说明天子的冕冠上有玉藻十二旒,悬挂于延板的前后。汉唐儒家的著述中亦有相关记载,至唐代有帝王像流传,冕服的形态更加清晰。冕冠的基本造型是在圆筒式的帽卷上覆盖冕板,冕板前低后高呈向前倾斜的状态,含帝王应心怀万民之意。冕冠上一条长长的天河带,这是古人朴素天地观在服饰上的表现。

图2.1 冕服各部位说明图(以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蜀主刘备冕服像为例)

在中国人朴素的自然观中,天圆而地方,冕板前圆后方即暗合此观点。冕板前后各十二旒。旒上用五彩的丝线为藻,按照朱、白、苍、黄、玄的顺序穿五色玉,每块玉之间相隔一寸,又称“玉藻”,代表着五行的相生相克,后来玉藻也有用白色的。帽卷左右两侧各开一个孔,可以用一根玉笄贯穿,将发髻和冕冠插结在一起。从玉笄的两端垂下黈纩,即黄色的丝绵制作的球状物,又称“充耳”。走动时,充耳会不时轻轻敲击帝王的耳朵,提醒帝王不能轻信谗言。成语“充耳不闻”即由此而来。冕冠的形制世代相传,历代帝王不过是在承袭古制的基础上加一些改变罢了。

冕冠的冕旒按照典礼的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有所区别。周朝诸侯卿大夫与天子参加祭祀,当时的祭祀等级就很清晰,如按照典礼的轻重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衮冕用十二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九旒……按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十二旒,每旒贯玉十二颗。公之服只能用低于天子的衮冕用九旒、每旒贯玉九颗,侯伯只能用鷩冕,用七旒……地位低的人是不能越位穿着高规格礼服的,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二)礼服

从《历代帝王图》中的形象可见,与冕冠所配的礼服为上衣下裳式,上衣内穿曲领中单,腰束大带,下裳足蹬舄履。舄即鞋,就是重木底的鞋子。《古今注》中说: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

冕服的整体服饰造型宽大,很好地表现了帝王的威仪。

二、皇权的标志:十二章纹样

服饰中最高等级的是帝王服饰,中国古代的帝王服饰,不但服饰的形制、色彩讲究,就连服装上的纹样都规定得极为详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十二章纹”。所谓“十二章纹”,即指十二种特殊的纹样装饰。十二章纹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益稷篇》:“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段话没有标点符号,不同的断句就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前汉时的孔国安、后汉的马融均进行过断句,马融明确地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为十二章,这个说法被《续汉书·舆服志》采纳,后《晋书·舆服》《宋书·礼志》《南齐书·舆服志》亦同。

周天子用于祭祀的礼服“玄衣 裳”,绘有十二章纹。十二章纹样即十二种纹样,一种为一章,绣在天子的冕服上。十二章纹样各有含义。

日、月、星辰为三光,古人以日、月、星辰画于旌旗“所谓三辰旌旗,昭其明也”,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龙形,龙变化多端,取其应变,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妥善处理国家大事;华虫(雉鸡)是鸟类,有细毛纹理华美,象征帝王文采昭著,取其文丽;山形,取其稳重,代表帝王性格稳重,象征帝王治理四方水土,人所敬仰;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作尊形,内有虎纹和猿纹。虎,取其忠猛,长尾猿猴,古人传说其性孝,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为水草形,象征帝王的品行高尚,冰清玉洁,取其洁净;火,即火焰,取其明也,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也有率天下黎民及众生向归天命之意;粉米,为米粒形,取其滋养,象征着帝王给养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取其决断,象征帝王做事干练果敢;黻,为两兽相背形,代表着帝王明辨是非,背恶向善,知错就改的美德,取其明辨。十二章纹样装饰在冕服上,可见是代表了对帝王的十二种道德品质的要求。图2.2是明代《三才图会》中十二章纹的形象。

十二章纹样的题材来源于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观察到日月星辰预示天气的变化,山能够提供原始人生活资源,人们在原始涉猎中接触到雉鸡、虎、长尾猴等动物,斧子是劳动生产的工具,龙是不少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十二章纹用于冕服,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审美价值。十二章纹是皇权象征,在思想意识上具有巩固统治阶级皇权的作用,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传承。

图2.2 明《三才图会》中的十二章纹

图2.3 1913年袁世凯身着冕服

存世的“十二章纹”实物较为罕见。明代定陵曾出土过几件缂丝衮服,上有古老的“十二章纹”装饰。这两件衮服,龙纹最突出,共有“团龙”12条,分别织于两肩和前后襟。另外,两肩织日、月,背织星辰、群山,两袖饰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六种纹饰,分别列于前后襟的“团龙”两侧。十二章纹在中国服饰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至清代,帝王服饰上依旧装饰十二章纹样。甚至在1913年12月23日冬至,刚刚登上民国正式大总统之位的袁世凯来到天坛举行祭天仪式,仪式按传统方式进行,袁世凯身着十二章衮服,其称帝之野心昭然若揭(见图2.3)。清统治者非常重视保留游牧民族的服饰,称“服制者,立国之经也”,曾在民众中强行推行满民族服饰。但就是这样一个如此重视保留民族服饰的朝代,却承袭了汉民族的十二章纹制度(图2.4) ,由此可见十二章纹样的重要性。

冕服的形制代表了上天之子和君权神授的含义。从上周古文献的记载到传世的历代帝王画像,各个朝代的皇帝不过是在承袭古制中加一些更改,以致形成了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一直到19世纪初的清朝末年,长达四千年的以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

三、袆衣

《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襢衣、褖衣”。王后从王祭先王之时服袆衣。因周礼的传统典范作用,袆衣成为后世皇后最高形制的礼服,既是祭服,也是朝服和册封、婚礼的吉服。

图2.4 故宫藏乾隆明黄色缎绣彩云黄龙夹龙袍十二章纹样

之后的朝代中多有袆衣的相关记载,如《旧唐书·舆服志》:“武德令,皇后服有袆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翠翟之形。素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褾、襈皆用朱色也。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裹,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以青衣、革带、青袜、舄,舄加金饰。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 此段文字详细叙述了皇后袆衣的色彩、材质、纹样等细节,并指出了袆衣的穿着场合。《宋史·舆服志》中则记载,后妃之服“一曰袆衣,二曰朱衣,三曰礼衣,四曰鞠衣。妃之缘用翟为章,三等。祎之衣,深青织成,翟文赤质,五色十二等。青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缘,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革带以青衣之,白玉双佩,黑组,双大绶,小绶三,间施玉环三,青袜、舄,舄加金饰。受册、朝谒景灵宫服之。” 宋代皇后着祎衣时,作为配套的头饰也有定制的:头上配以华美的九龙四凤冠,插十二支花,两鬓做宽。而到了明代:“袆衣,深青绘翟,赤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朱罗縠褾襈裾。蔽膝随衣色,以緅为领缘,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裹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玉革带,青袜、青舄,以金饰。” 可见,基本上还是沿用唐宋时期的袆衣制度,只是在细节的地方有所增改。明代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穿着袆衣时,所戴凤冠是九龙四凤。上面有大小花各十二树,两博鬓,十二钿。

图2.5 宋神宗皇后画像

袆衣又称翟衣,因其上有翟鸟纹样而得名。图2.5是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神宗皇后画像,宋代皇后袆衣目前为止没有实物出土,但画像为人们了解宋代皇后袆衣的样式提供了具体的形象参考。神宗皇后身着深青色有翟鸟纹样的袆衣,头戴九龙凤冠,穿着白色的素纱中单,织金纹领,朱裳,青舄(即“鞋”)上有金纹饰。神宗皇后的面部贴着珍珠花钿,这是宋代贵族女性常用的一种面部装饰。从画面可见,神宗皇后的装扮与文献记载的袆衣形象还是比较相符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多幅宋代皇后坐像,着袆衣的皇后共有九位,其中北宋皇后六幅,南宋皇后坐像三幅。对比两宋皇后的袆衣,形制基本一致,差别不大,只是在袆衣细节上的配饰有不同的特色,基本款式都是深青大袖衣,装饰翟纹,交领右衽,宽袖,领口、袖口、衣襟等处都用云龙纹进行装饰。翟鸟即锦鸡,见图2.6,宋神宗皇后袆衣局部放大图。在一般人的感觉中,皇后的服装上应是凤纹,那么为什么皇后的服装上会有翟鸟的形象?翟鸟在中国古代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上文提到皇帝冕服上的十二章纹样,其中的“华虫”也即锦鸡或说雉鸡,在十二章纹样中象征着帝王的文丽之德。鉴于此,翟鸟用于皇后的服饰还是相称的。

袆衣是古代礼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袆衣制度相承沿袭,一直沿用到明代灭亡。至清朝,实行剃发易衣冠废除了汉式的服装制度,袆衣便不再使用了。

图2.6 宋神宗皇后袆衣上的翟纹

四、皇权的色彩

在周代色彩已有尊卑之分,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是高贵的正色,正色是礼服的颜色。而像红青色(绀)、浅赤色(红)、淡青色(缥)、紫色、骝黄色是间色。间色是卑贱的色彩,只能作为便衣、内衣、服装的内里、妇女及平民的服装用色。奴隶主贵族按照礼制的要求,根据自己的身份及政事场合的要求,使用相衬的服装色彩。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色彩的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商周时期人们衣正色、裳间色,“各居其位、各谋其政”,大家都安安分分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然天下太平。但至春秋战国时期,正色及间色的观念受到了挑战:当时赫赫有名的政治领袖齐桓公就偏好于紫色的服装,这在商周时期是不可想象的。紫色不在正色之列,齐桓公穿紫色的服装显然于礼不合。在齐桓公的引领下,人们纷纷穿着紫色的服装,以至于紫色的绢价格暴涨,“致五素不得一紫”,紫色绢的价格是白色的五倍。这应该算得上是中国服饰史上的一次色彩流行潮吧!约一百年后,孔子提起此现象还痛心疾首,“恶紫之夺朱也”,为紫色夺去了红色这样正色的地位而耿耿于怀。

紫色是一种难以提取的色彩。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上看,紫色具有华丽的视觉效果,被列为高贵的色彩倒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有意思的是,孔子可能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到秦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并没有占据朱的色彩地位,而是“木衣绨绣,土被朱紫”,朱紫一同成了奢靡的代表。

今天说到皇帝的服装色彩,多数人的印象必定是黄色。参观过故宫博物院的人,一定会对故宫里面无处不在的黄色留下深刻的印象。故宫还展出了不少帝后的服装,很多都是黄色的。但很多人并不清楚,黄色其实是在唐代才确立其尊贵地位的。在唐之前,黄色上下通服,隋时期还有士卒穿黄色服装的。至唐时期,因“赤黄近日色”,而“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规定赤黄为皇帝常服的专用色彩,臣民不得使用。在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黄色作为皇权的色彩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相适应。汉民族帝王的服饰宽衣博带,尽显雍容华贵的皇家气度;游牧民族的服饰紧窄合体,便于活动……不同朝代的皇帝,不同民族的皇帝,因他们所处环境的不同、生活习俗的差异,他们的服饰也不尽相同。图2.7是唐太宗及清嘉庆皇帝的画像,唐朝是汉民族建立的王朝,而清朝是满民族建立的王朝,两代皇帝的服饰有着明显的差异,清代皇帝的服饰有很鲜明的游牧民族特征,如服装的腰部有辟积(即打褶)加大了下裳的宽度,骑马时更加方便。虽然他们的服装款式有异,但色彩均为赤黄。可见,黄色作为皇权之色在中国的影响之深远。

需要注意的是,赤黄虽为皇权的色彩,但是并不意味着皇帝的服装只能是黄色的。从服装等级的角度上说,色彩“上可以兼下,下不可以僭上”。因此理论上说,皇帝可以穿包含赤黄以内所有色彩的服装。在故宫博物院至今还存留着大量皇帝的服装,除了标志性的赤黄色外,还有石青色、大红色等不同的色彩。

图2.7 唐太宗画像及清嘉庆皇帝像

到近代以后,色彩之间的等级差异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曾经黄色代表帝王,将黄色的袍子披到身上就意味着谋反;曾经色彩代表着不同的官阶等级,“身着紫与绯”是何等的荣耀;曾经皂白色代表布衣平民,“往来无白丁”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其实,颜色本无知无觉,奈何是人们给它加了太多的意味。只有在没有等级制度的今天,人们才能随心所欲使用色彩,不用担心“深青乱紫”,可以安心地用“五彩斑斓”的色彩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五、凤冠霞帔

(一)凤冠

谈及凤冠,自然要说一说凤。最初的凤纹样产生于人们对于鸟类的原始崇拜,古代凤也称玄鸟,传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的祖先就是玄鸟孕育的。历朝历代凤鸟都是吉祥的瑞兽。

魏晋时期,女子已用凤的形象来制作首饰造型。《拾遗记·翔风》中提到,富豪石崇有一个婢女叫翔风,长得非常美丽,姿态动人,石崇非常宠爱她,“使翔风调玉以付工人,为倒龙之珮,萦金为凤冠之钗;言刻玉为倒龙之势,铸金钗象凤凰之冠。”这是以凤的形象为钗。中国古代不少诗句中都提到过女子戴着凤钗的情景:“独有佳人折残艳,归来满插凤钗头”“金凤钗头逐步摇,花如双脸柳如腰”“蝴蝶逐人去,双立凤钗头”……诗句为人们描绘出一个个佳人的形象,令人心神荡漾。不过凤钗虽美,价格却是不菲的,“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就是说十户农民手脚磨出茧,只能挣来一只凤凰钗。

凤冠,顾名思义即是将凤凰的形象用于冠饰。古人非常重视冠,古代的男子成年称为“弱冠”,要举行冠礼;“礼由冠始”,冠是服饰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封建社会的“冠服制度”就是“冠”与“服”两个部分组成的。凤钗插在冠上,便成了最初的凤冠。凤钗的价格已是不菲,那么凤冠的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凤冠为古时妇人至尊贵之首饰,汉代惟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之首服,饰以凤凰。其后历代有沿革,或九龙四凤,或九翚四凤,皆后妃之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是与龙齐名的神话动物,在人们的认识中,龙象征着帝王,而凤则象征着后。凤冠从宋代开始被正式确定为后妃的礼服冠。《宋史·舆服志》记载:“皇后饰花一十二株,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冠饰以九龙四凤……”如果说宋史对于凤冠的描述还不够详尽的话,可以看一看《金史·舆服志》中的记载:“皇后冠服。花株冠,用盛子一,青罗表、青绢衬金红罗托里,用九龙、四凤,前面大龙衔穗球一朵,前后有花株各十有二,及鸂鶒、孔雀、云鹤、王母仙人队、浮动插瓣等,后有纳言,上有金蝉鑻金两博鬓。以上并用铺翠滴粉缕金装珍珠结制,下有金圈口,上用七宝钿窠,后有金钿窠二,穿红罗铺金款幔带一。” 仅从这段文字所描述的凤冠上的龙凤、花枝、鸂鶒、孔雀、云鹤,甚至还有王母仙人列队等装饰,就可以看到凤冠的精细复杂,更不要说凤冠上还有其他的珠玉装饰了。

图2.8是宋神宗皇后坐像局部,从画面可见皇后所戴的凤冠之精美繁复。明代也使用凤冠,《明史·舆服志》:“皇后冠服。……其冠,圆匡冒以翡翠,上饰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树如之。两博鬓,十二钿。” 图2.9是1958年出土于十三陵的明神宗万历皇帝孝端皇后随葬的点翠嵌珍珠宝石金龙凤冠,此凤冠通体用点翠、珍珠及宝石装饰,共计使用大小珍珠五千余颗,红蓝宝石一百多块。凤冠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重2 320克,这个分量的凤冠戴在头上分量可是不轻,显然这顶华美的凤冠并非日常之用,是“受册、谒庙、朝会”时,搭配礼服穿着的。明代上至皇后下至命妇均按身份等地使用冠,皇后、皇太子妃、亲王妃、公主等冠上都有金凤簪,但是只有皇后及皇太子妃冠可以称为凤冠,嫔妃、亲王妃及公主们使用的冠称翟冠;而郡王妃以下及品官的妻子使用的冠上则用金翟簪,也称翟冠。不过在民间,百姓们把翟冠也称呼为凤冠。

图2.8 宋神宗皇后凤冠

图2.9 明万历时期点翠凤冠

等到明亡清兴,清代皇族是满民族,衣冠制式与汉民族所建王朝全然不同,不过女冠上依旧用凤,但在形制上和明代相去甚远(图2.10、图2.11)。清代的凤冠用貂皮或青绒做成底座,覆以红纬,红纬上缀七只金凤,帽顶正端叠加三只金凤,每只金凤头顶都有一颗珍珠。另外,冠后缀上金翟一只,翟尾垂下数行珍珠。

了解中国传统婚嫁习俗的人都知道,旧时女子出嫁有“凤冠霞帔”一说。那么,凤冠后来怎么又成了女子婚嫁时的冠饰呢?据说这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马皇后有关,明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相传谓出于明初马后之特典。然《续通典》所载,则曰庶人婚嫁,但得假用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所谓凤冠霞帔,于典制实无明文也。至国朝,汉族尚沿用之,无论品官士庶,其子弟结婚时,新妇必用凤冠霞帔,以表示其为妻而非妾也。” 当然,民间婚嫁用的凤冠并不是真正的凤冠,冠上并无凤,最多是翟冠,所谓凤冠只是借用皇室礼冠的吉言。与真正的凤冠相比,两者之间形制的繁简与价值的高低相差甚远。而士庶人家的新妇们,可能连翟钗也用不起,所用的只是花冠。到了清代,虽进行了服饰的变革,但是汉族民间婚嫁依旧延续了旧时的传统。直至今天,一些中式的婚礼中还依旧保留了新娘凤冠的头饰,不过此时已经无人会去细究此冠饰是否符合形制了,现代婚礼的凤冠不过是一种对于传统美的追求罢了。

图2.10 清代的凤冠

图2.11 清代凤冠局部

图2.12 《宋宣祖后坐像》中的霞帔

(二)霞帔

霞帔是一种从肩上披到胸前的带子,因形如彩霞而得名。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中记载“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学者论证,霞帔由妇女用的披帛演变而来,在隋唐五代的绘画中,人们都可以看到女性使用披帛的形象。

在宋时期,外命妇以霞帔为礼服的配饰,后妃等内命妇“其常服……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背子,生色领皆用降罗,盖与臣下不异。” 在更隆重的场合是不用霞帔的。前文宋代神宗皇后坐像中(图2.5),神宗皇后身着袆衣,虽头戴凤冠但却不见霞帔的踪迹,同样的情形在其他宋代皇后的画像也可以看到。而在宋代开国君主赵匡胤的母亲杜氏的画像《宋宣祖后坐像》中,宋宣祖后着淡黄色外袍,衬托小珍珠绲边的凤纹霞帔像彩练绕过头颈,在下摆的位置相汇,并饰有一颗坠子,显得非常华丽,长长的织着花样的半透明裙摆已拖出画外。

《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四年定,皇后常服“龙凤珠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背子。”皇后“大衫霞帔,衫黄,霞帔深青,织金云霞龙文,或绣或铺翠圈金,饰以珠玉坠子,瑑龙文。”皇妃、皇嫔及内命妇冠服,其常服“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裙,背子,衣用织金及绣凤文。” 明朝人王圻在《三才图会》中提到,霞帔“非恩赐不得服,为妇人命服。”“国朝命妇霞帔褙深青叚匹,公侯及三品金绣云霞翟文,三四品金绣云霞孔雀文,五品绣云霞鸳鸯文,六七品绣云霞练鹊文” ,“文”通“纹”。《三才图会》中所描绘的霞帔形象(图2.13)与《宋宣祖后坐像》中霞帔有所区别,穿戴时绕过头颈,下垂至前裳下摆处,在霞帔的两端各有一颗坠子。明代周祈是这样描述霞帔造型的:“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即古之帔也。” 周祈不仅描述了霞帔的穿着方式,同时也说明了霞帔的来源。

清代的女子虽也用霞帔,但是由于满汉民族的差异,此时的霞帔造型却有了很大的改变:明及之前的霞帔名如其形,是长长的条状,而清时期的霞帔则比较宽阔,更像是背心的样式。图2.14中的清代霞帔,小立领、云肩、下摆有流苏,并装饰着品官的补子,着装者的身份地位一目了然。清代有很多官员夫妇容像传世,不少命妇都穿着这样的霞帔。

图2.13 《三才图会》中的霞帔

图2.14 清代的霞帔

清代的汉族妇女结婚亦用霞帔。如前所述,霞帔是明代九品官以上命妇所用,庶人婚嫁则借用九品之服,这也是民间嫡妻的例服。流传至清,依旧为汉族女子所看重。不过“仅于新婚及殓时用之,其平时礼服,则于披风上加补服,从其夫或子之品级,有朝珠者并挂朝珠。结婚日,新郎或已有为品官者,固服本朝之礼服矣。而新妇於合卺时,必用凤冠霞帔,至次日,始改朝珠补服”。 徐珂进一步解释说,这样做的说法有二:用凤冠霞帔一是表示嫡妻之意;二则,清代入关之时有男降女不降之说,故有此习俗。清代霞帔上的补子品级,一般根据妇女或是其子的品级而定,不过即使是武官的妻子也只用文官的禽类纹样而不用武官的兽类纹样,主要是女子不必尚武也。

凤冠和霞帔最初为上层阶级使用,并在中国传统的命妇礼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凤冠与霞帔走入了大众的生活,在民间成了区分正室与侧室的身份象征。象征着喜庆与身份的凤冠霞帔,被女子们神往,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婚礼的标配。 cGahG9w1LjgUklt7Mp/WEgVUJRG6Y9VMVxHLerYNinqlsHOjK3Pc8c/NnKv13P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