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推拿作用原理的认识

一、现代医学对推拿作用原理的认识

推拿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是治疗各科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方法。就是说,医生通过手法所产生的外力,在患者体表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功,这种功是推拿医生根据病情,运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在患者体表特定的部位和穴位上,施以特定的技巧动作所做的有用功,从而起到各种不同的治疗作用。

(一)纠正解剖位置

推拿手法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髓核产生回纳、部分复位或左右移位,从而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空间关系,使疼痛等症状得以减轻。推拿对关节错位、肌腱滑脱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所致的病证,有显著疗效。如脊椎小关节、椎肋关节、足跗关节、骶髂关节错缝及肱二头肌长腱滑脱等,可根据其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推拿手法,使其在推拿所产生的外力作用下,使错位和移位得以还原。

(二)增强血液循环
1.对血液的影响

(1)加速血液流动:推拿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但力却能传递到血管壁,使血管壁有节律地被压迫、复原,当复原后,受阻的血流骤然流动,使血液流速加快。由于动脉内压力很高,不易压瘪,静脉内又有静脉瓣的存在,不能逆流,故实际是微循环受益较大,使血液从小动脉端流出,向小静脉端的流速得到提高。可见促进微循环内的血液流动,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2)降低血液黏稠度:由于血液流速降低,而使血液黏稠度增高,黏稠度的增高又进一步使流速降低,两者如此恶性循环,终使血液凝集、凝固,形成淤血。推拿手法通过有节律的机械刺激,迫使血液重新流动及提高血液流速,也就降低了血液黏稠度,使流速与黏稠度之间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推拿手法能促进血液循环。因此,已被广泛地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的临床治疗。

2.对血管的影响

(1)能扩张毛细血管:实验证明,推拿可引起部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胺和类组胺物质,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开放,使肌肉断面每1mm 2 中的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加,管径增大,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

(2)促进血管网重建:以家兔切断跟腱再缝合,术后进行推拿治疗为例,发现治疗组跟腱断端间有大量小血管生成,而对照组家兔仅跟腱周围组织中有一些管壁增厚并有塌陷的小血管,血管中还有血栓形成。由此可见,推拿能促进病变组织血管网的重建。

(3)恢复血管壁的弹性功能:推拿对体表产生的各种力,可使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大量地消耗和去除,减缓了血管的硬化,对恢复血管壁的弹性,改善管道的通畅性能,降低血液流动的外摩擦力,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3.对心脏的影响

推拿治疗心脏疾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是因为推拿能使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慢,心脏做功减少,氧耗减少,同时还可使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力增加,冠脉灌注增加,从而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三)提高组织温度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曾测定患者推拿前后的皮肤温度,发现在推拿局部以及未经推拿的远隔部位,皮肤温度都有升高。由此可见,推拿手法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开放及血流旺盛,因此可使皮肤温度升高。

(四)闸门学说

闸门学说是1965年由Melzck和Wall最先提出。学说认为在脊髓后角存在有疼痛的闸门控制系统。当细神经纤维兴奋时,能打开“闸门”,让疼痛信息通过;当粗神经纤维兴奋时,可关闭“闸门”,阻止疼痛信号通过。按照这一学说,推拿镇痛机制有可能在于手法刺激并激活了大量外周粗神经纤维,此信号传入到脊髓后角,抑制了细神经纤维所传导的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关闭了疼痛的闸门,达到镇痛之目的。

(五)改变有关的系统内能

某一系统内能的失调,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病变,而某一系统的病变也必然引起该系统内能的异常。而推拿手法所做的有用功能转换成各种能,并渗透到体内,改变人体有关的系统内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如肌肉痉挛者,通过手法使有关肌肉系统内能得到调整,则肌肉痉挛就得到解除;气滞血瘀者,通过手法使气血系统内能增加,加速气血循行,从而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解除了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病证。

(六)信息调整

疾病,既可能是机体在物质、能量方面的异常改变,也可能是机体信息流的异常改变。通过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证实,人体的各个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功能平衡。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中医学推拿治疗的依据之一。中医学在信息疗法方面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如在缺血性心绞痛患者的有关俞穴上,用较轻的按揉法治疗,输入调整信息,可起到增加冠状动脉的血供量的作用,从而缓解症状。

(七)生物全息学说

生物全息学说认为,人体中局部与整体间的信息传导有一定的规律,即任取人体某一局部,它都完整地排列着全身相关的反应点,是全身各器官的缩影。随着生物全息学说的提出,近年来,又兴起了一种新的诊疗疾病的方法——生物全息诊疗法。因此,中医学推拿术中的特殊推拿疗法,如手部、足部、耳部推拿疗法等,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古为今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公认和重视。

二、中医学对推拿作用原理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在这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璀璨了几千年,至今不仅没有陨落,而且更加大放异彩,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加以专门研究,这便是中国的古典哲学。它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道德、宗教、法律、教育、天文、数学、医、卜、星及相等多种学科在内的中国古代文明史。当代量子学权威惠勒曾经这样说:“要到中国寻找东方神秘主义,挽救西方科学的没落。”而在中国古典哲学著作中,有两部古今闻名的巨著,这便是“易更三圣”的《易经》和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写的《道德经》,这两部书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占有统帅地位,分别被推崇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易经》是阴阳学说的始祖,是中国医学的源头。《道德经》创立了“宇宙气化论”的道家学说,它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观点,又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阴阳五行学说这个宝库。这两部书,对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中医学的萌芽、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中医学的继承、发扬和研究,理所当然地应当追根溯源于《易经》和《道德经》。

(一)易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精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由此可见,古人常用“天、地、水、火”作为阴阳的具体的“象”;那么,“象”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阴阳学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要溯源到中国文化中最古老的典籍——《易经》中去了。

关于《易经》,历来被推崇为“群经之首”,并有“易更三圣”之说。就是说,开始画八卦的,是我们的袓先伏羲,演绎八卦的是周文王,发扬易学精义的,则是孔子。

那么,《易经》的“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认为“日月谓之易”,也就是说,“易”字为上日下月的象形。我们知道,日为阳,月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上日下月为易,即是阴阳之义,《易经》就是专门研究阴阳的古籍。它是阴阳学说的始祖,是关于宇宙间万事万物变化规律的一部书籍。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便起源于此。

《易经》从乾坤两卦开始,错综重叠,旁通漫衍,由八卦演变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绎,层层推广,便多至无数,大至无穷。阴阳的互相制约、消长转化、对立统一等多种变化规律,都在这古老的卦爻中表现出来。如果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便可发现,乾、坤、剥、复、睽、家人、归妹、渐、姤、夬、解、蹇、颐、大过、未济、既济这十六卦,在六十四卦的交互中,每卦都出现过四次,再由此十六卦求其内在的交互作用,便是乾( )、坤( )、未济( )和既济( )四卦,每卦各出现过十六次。由此而知,在天地之间,只有乾(天)、坤(地)、坎(水)、离(火)代表阴阳的原本功能。这便是古人用“天、地、水、火”作为阴阳的具体的“象”的原因。

人们经过长期对《易经》的研究认为,易学的内涵,主要包括“理、象、数”三个要点。“理”是属于哲学性的,“象、数”是属于科学性的。“理”是探讨宇宙人生虚无之道、实有之器的能变、所变与不变的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的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规律;“数”是根据现象界中实有之器的数理,演绎它的变化过程。由此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后果。

中医学是渊源于易学的,它吸取了易学“理、象、数”的精华,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中国传统医学,这可以从中医学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中得到证实。《黄帝内经》结合易理,分别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及摄生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确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结合易象,提出了以五行为中心的脏象学说,将人体分为五大生理、病理运动系统,这五大系统既相互生化,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一个动态的生理平衡。如张景岳云:“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也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如果五行的生克失其常度,这个动态平衡即被破坏,这时就成为病理状态。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先贤还将易学中的八卦引入小儿推拿,以小儿的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称为内八卦;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处称为外八卦。以拇指用运法,顺时针方向掐运,称为运(内、外)八卦,运内八卦能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主要用于痰结喘嗽、乳食内伤、胸闷腹胀、呕吐纳呆等症;运外八卦能宽胸理气,通滞散结,临床与它穴配合治疗胸闷、腹胀、便结。八卦,是指八个方位而言,以小儿中指根处为离,它的对面便是坎,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便出现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如《保赤推拿经》曰:“运内八卦,从坎到艮左旋推,治热也治吐。从艮到坎右旋推,治凉也治泻。掌中:离南,坎北,震东,兑西,乾西北,艮东北,巽东南,坤西南。”

另外,中医学中的五运六气学说、子午流注学说,都是受易数的启发而提出来的。易学蕴涵着数学的规律,这就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既可凭意识的思维观念来类比推断,又可用科学的象数理论来分析计算,这是世界上任何一门学科无法比拟的。国内外的数学大家,用现代数学去研究易学的卜筮,发现5000年以前的占卜就已经应用了现代数学的许多规律,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所应用的二进制计数方法,就是渊源于易学的阴阳规律。可惜的是,中医学的先哲们,虽成功地将“理、象”运用到了中医学中,却对易数的发挥甚少。虽然《内经》中有“三阴倶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倶搏,十三日夕时死”以及“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的关于生死预后具体日期的论述,但比起它对“理、象”的发挥是微不足道的。中医学对“数”的阐发甚少,是它的哲学性大于科学性的原因,也是它迟迟不能与现代科学接轨的原因,也期待中医学的后学们,将易数之学引进中医学,使这棵千年古树,再生新枝,使之与《易经》一样,成为集“理、象、数”于一身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门学科。

(二)道家学说

“道”是我国古代圣贤老子在其不朽著作《道德经》中提出的一个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万事的原始材料,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是宇宙中的能量,太空中的气场,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始祖,是万殊之大宗。如《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同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也就是说:有物混然一体,先于天地而存在,无音声,无形象,独一无二,不停地循环运行,可以为天下万物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称它为道。

道是宇宙的本原,当然也是阴阳的本原。道涵阴阳,是阴阳二气的中和、平衡与统一。道产生了混沌而阴阳未分的一,由一再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再产生天地万物。《周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淮南子》曰:“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合而生万物。”古人所说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也是此义。无极即“道”,它无形无象,无音无声,无臭无味,无热无寒,无左无右,无前无后,无内无外,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情无思,无善无恶,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无征兆,无端睨,至虚至空,由它产生太极。太极是无极在极小点上的变化场,它含阴阳而未分,由太极分而生两仪,即阴阳,阴阳生万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二气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此盛彼衰,此消彼长,是一切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源,阴是寒,阳是热,阴阳即寒热,它们一正一负,一切相反,彼此抵消中和为中性的混沌——道。

道是无极,阴阳则是太极,道是无,阴阳则是有,阴阳二气相互凝聚,必然生出无穷的自然万物,自然万物皆分阴阳,阴阳并立,则为太极。因此,太极是相反的、对立的矛盾体。无极生太极,太极归无极,两者是纵向的派生关系,无极是本,太极是末;无极是母,太极是子;无极是源,太极是流;无极是总,太极是分;无极是全,太极是偏;无极是定,太极是变;无极顺而生太极,太极逆而归无极;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静而归无极。无极与太极的关系,是纵向的派生关系,太极中阴和阳的关系,是横向的对待关系,可以用前者是母子关系,后者是夫妻关系来形容。

《内经》虽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但在具体运用中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譬如以方位言,东方为木属阳,西方为金属阴,中央为土,则为中,南方为火属阳,北方为水属阴,中央则不阴不阳为中。《太平经》云:“太虚元气,涵三为一。”道教更有“太一三元”和“三气”之说。此三元说,除了阴阳两端,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中性之气。老子也主张“三生万物”。这个“三”,即是阴、中、阳三元。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在色为青赤黄白黑,黑白为复色,青赤黄则为单色,青为蓝为阴,赤为红为阳,黄为中色。在美学中,红黄蓝为三原色,它们可以合成任何颜色。由此可见,阴阳学说为二元说,五行学说为三元说。实验证实,万物由原子组成,原子则由质子(阳)、中子(中)和电子(阴)三种基本粒子组成。也就是说,在阴阳二气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中和之气。《内经》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里的“平”即“中”。

综上,道是一元说,阴阳学说是二元说,五行学说是三元说。《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此义。

道的概念是老子提出来的。气的概念也是由老子提出来的。《道德经》中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指万物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庄子更明确地指出,“通天下一气耳”,气化宇宙论乃是老庄的杰作,道即气,气即现代科学所讲的“场”,道论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场论。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实在。”推拿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并非单纯用力,而是气力结合的功,功即气即场。推拿讲究用心施术,心主神志为神明之官。《庄子》云:“志至焉,气次之。”意即神志为心所动之时,气便随之而行。由此可见,气是受心神支配的,推拿者动其心,调其气,将其柔和之气,冲和之气作用于患者,调动人体的正气,以调整病人身上阴阳之气的偏胜偏衰,使之趋于平衡(中),这才是推拿治病的真正原理。

(三)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推拿理论之中,并有效地指导临床推拿。

阴阳是对自然界互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此盛彼衰、此消彼长,是一切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源。这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学引进这个理论是因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在人体内反映着自然界的各种变化结果。人体是一个整体,在阴平阳秘时,才能保持着与自然界的和谐,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阴阳的一方面偏盛或偏衰,就会使阴阳失调导致机体发病。

推拿是以人的躯体作为手法施治的对象。因此,了解人体组织结构各部位的阴阳属性,对推拿疗法来说尤为重要。一般说来,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显的、进行的、功能亢进的都属于阳,反之皆属于阴。如自然界里,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就人体来讲,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经络、推拿手法也有阴阳之分,如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胃经、督脉属阳经。心经、心包经、肺经、肾经、肝经、脾经、任脉属阴经。古代按摩八法分阴阳两大类,并提出阳性手法用力较重,叫刚术;阴性手法用力较轻,称柔术。手法较轻、刺激性小、比较柔和、有补益作用的抚、摩、运等手法属阴性手法;手法较重、刺激性大、比较刚劲、有泻下作用的掐、拿、点等手法为阳性手法。如推拿学中有所谓“阴阳掌”,即手掌正面为阴掌,背面为阳掌。如《按摩经》说:“男以左手验之,女以右手验之。盖取左手属阳,男以阳为主;右手属阴,女以阴为主。然男女一身,均具此阴阳,左右两手,也须参照。”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尽管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总不外阴证、阳证两大范畴。

五行,是以金、木、水、火、土5种基本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来划分和说明宇宙万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的。它比阴阳对万物的分析和认识更为细致深入。总之,阴阳是宏观地认识宇宙、利用宇宙的工具,而五行则是微观地分析世界、掌握世界的方法。五行是以相生、相克、相乘及相侮的关系,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维持着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古代医家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五官、五体、五轮以至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五时、五色及五味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推拿治病,即可运用四诊所得的资料,根据五大生理系统的特点及生克乘侮规律,分析、诊断疾病,正如《难经·六十一难》所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内。”然而,根据“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及“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治疗原则确定具体治疗大法。如“泻南补北”“滋水涵木”“佐金平木”“补火生土”“壮水制火”“扶土抑木”等就是根据五行生克规律及临床实践总结出的方法。心肾不交的失眠症,推拿治疗时,在心经上掐神门、灵道、通里、少海,拿腋窝以泻其心火;在肾经上摩腰眼、推脚心(涌泉)、揉三阴交以滋补肾水,即属“泻南补北”之法。

小儿推拿更能体现出推拿与五行的密切关系。小儿推拿时手部的主穴位,大多以五行来命名,如“脾土”“肝木”“肾水”等穴;有些手法名称也是以五行来命名的,如“运水入土”“运土入水”等。其治疗取穴时间更注重五行生克规律。如小儿肺气虚时,推补脾土,即取其培土生金之意。小儿肝木盛,除平肝木外,往往加补脾土,以健脾胃,此即《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为防止“木克脾土”之法。

总之,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它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阴阳五行学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形而上学的观点。因此,必须一分为二地学习它并正确运用于推拿临床。

(四)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和经络都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

经络,即经脉、络脉的总称。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分支,它们纵横交错,网络全身;脏腑,即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不仅脏与脏、腑与腑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脏腑与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故临床推拿诊治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根据脏腑经络理论诊断疾病,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另一方面,脏腑经络理论也有助于确定推拿取穴,循经定位。

“有诸内,必形诸外”,内脏的病变可表现于外,根据脏腑功能所主,以外在症状可以推断病变属于何脏何腑,从而选取适当的部位或穴位施行手法。在取穴方面,由于经络的相互络属,导致了脏腑病理的互相影响,当某一脏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影响及他脏,进而影响整体。这时,可根据经络络属关系和疾病转化规律恰当、全面地取穴。经络的传导作用,不但可使内脏病变传之于外,还能将外邪及外来刺激传于里。正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入肠胃……”根据这个作用,推拿治疗时,在体表部位施以各种手法,产生酸、麻、热及胀等得气感,传之于里,即可间接地调节内脏。

脏腑经络理论是我们先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得出的结论,离开脏腑经络学说,推拿将无从下手,所以说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一理论,才能将之灵活自如地用于临床推拿。

〔附〕十四经脉循行

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图2-1)。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图2-2)。

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图2-1 手太阴肺经

图2-2 手阳明大肠经

图2-3 足阳明胃经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图2-3)。

足太阴脾经脾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图2-4)。

手少阴心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图2-4 足太阴脾经

图2-5 手少阴心经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图2-5)。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图2-6)。

图2-6 手太阳小肠经

图2-7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图2-7)。

足少阴肾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图2-8)。

图2-8 足少阴肾经

图2-9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图2-9)。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图2-10)。

足少阳胆经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图2-11)。

足厥阴肝经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图2-12)。

图2-10 手少阳三焦经

图2-11 足少阳胆经

图2-12 足厥阴肝经

图2-13 任脉

任脉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图2-13)。

督脉

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图2-14)。

图2-14 督脉 uP7gP8z8ic/24C6ZfM28DHOLgqmdIrdoj2v2RKr6yN89wKgXyMNFXcAmf7eIRvS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