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序

学中医,不可不读《伤寒论》,已是自隋唐至今的医界通论。其原因在于,《伤寒论》所蕴含的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临床各科学术发展的基础,是以古代学者称其为“开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

《伤寒论》虽贵为圣书,但其难以参悟,也是医界之共识。古今医家,皆深谙读懂《伤寒论》难,用好《伤寒论》更难,故历代名家纷纷将一得之见记录于笔端,以至千余年来《伤寒论》注本卷帙浩繁,难以数计。而正是这些注本铺就起后世读者读懂《伤寒论》的坚实阶梯。

《伤寒论》的注本,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名可查的注本竟达1040本之上;而注本之中,各家又观点各异:有非议王叔和、成无己,倡言错简者;有反对乱编原文,维护旧论者;也有另辟蹊径,重在研究辨证精华者。如此浩繁之注书,如此杂乱之注家,如何参考,如何择善而从,又给现今的《伤寒论》学人带来了迷惘、疑惑乃至后续的懈怠。

古语有云“将登泰岱,舍径奚从;欲谒扶桑,无舟莫适”,如何在众多的注本中选取平正公允、观点上乘的注本,如何在伤寒学派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注家,如何对注家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注疏阐释,从而为当今的学者开拓一条攀登《伤寒论》高峰的蹊径,为欲达仲景学术彼岸的追求者提供一叶扁舟,是当前众多学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这套“中医经典•跟读名师手记”伤寒辑,丛书力求承先贤之见,并能对注本玄幽奥秘之处做全面深入解析,意在从艰深玄奥的医理中明晰其理路,领会其精神,把握其要领,进而更好地将《伤寒论》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可谓用心良苦!

通过对《伤寒论》注本不同学术流派的梳理,丛书选取迄今伤寒界最具学术代表性的注本为底本,包括《注解伤寒论》《伤寒论条辨》《伤寒论集注》《伤寒溯源集》《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伤寒论纲目》七种,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享誉全国的南京中医学院陈亦人教授的嫡传弟子们作深层次的笺注解读。鉴于他们都是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及三级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得笺注内容异彩纷呈。

余早年在刘渡舟先生门下攻读博士研究生时,曾遵恩师之嘱,借在全国遍访《伤寒论》各家注本之机,专程去南京拜见陈亦人先生。当时曾多蒙教诲,而本人对陈老之著作,更是认真研习,受益颇深。此次“中医经典•跟读名师手记”伤寒辑书成,出版社邀余作序,又认真学习了各位专家的注疏之文。笺注中各位名师对辨治思路、应用要点的解析,对前人注本内容的补充与订正,以及切中要点、彰显隐秘的临床案例,都对余有很大的启发与开拓。

相信这套丛书对读者领悟经典原文、熟悉历代中医大家学术特点、拓宽经典临床应用视野都大有裨益。

是为序。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庆国
2021年8月 J1/stI3IY0VTnm+F1/Qh8OIvxlkr5m/2mmR7SgijIm/cEIvlyitSgXwG9zVBjo1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