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振战栗

【纲】 仲景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心,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目】 成无己曰:振者,森然若寒,耸然振动者是也。伤寒而振,皆由虚寒,盖以欲汗之时,其人必虚,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振近战,而轻者为振矣。战为正与邪争,争则为鼓栗而战;振但虚而不至争,故惟耸动而振也。“下后,复发汗,振寒”者,为其表里俱虚也,“亡血家发汗,则寒栗而振”者,谓其气血俱虚也,诸如此者,止于振耸耳。其身为振振摇、振振欲擗地,二者皆发汗过多,亡阳经虚,不能自主持,故身为振摇也,又非若振栗之比矣。此二汤,皆温经益阳、滋血助气 [1] 之剂,经虚阳弱得之,未有不获全济之功者。

【纲】 仲景曰: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汗;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目】韩祗和曰:汗、下后战者,与救逆汤,微减,与羊肉汤,再投而战解。若阴气内盛,正气大虚,心栗鼓颔,身不战者,遂成寒逆,宜灸之,或用大建中汤。仲景治尸厥战而栗者,刺期门、巨阙。

吴绶曰:凡战者,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须大补气血,予曾用人参养荣汤得效。又一人身摇不得眠者,以十味温胆汤倍加人参而愈。《内经》曰:“寒之伤人,使人毛发毕直,鼓颔战栗而无汗。”按此表寒而战栗也,此言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其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又曰“脉阴阳俱停”,以三部浮沉、迟数脉同等,“必先振栗,汗出而解”。若脉浮数,按之不芤,其人本不虚者,则汗出解不战也。若不战而心栗,此阴中于邪,必内栗也。凡正气怯弱,寒邪在内,必为栗也,宜详究焉。

【纲】 仲景曰: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目】 成无己曰 [2] :战与栗二者,形相类而实非一,有内外之别焉。战者,身为之摇;栗者,心战是也。《经》曰:“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即此观之,战之与振,振轻而战重也;战之与栗,战外而栗内也。战、栗者,皆阴阳之争。伤寒欲解将汗之时,正气内实,邪不能与之争,则便汗出而不发战;邪气欲出,其人本虚,邪与正争,微者为振,甚者则战,战退正胜而解矣。其战而汗,因得解者,其人本虚,是以发战,邪气外与正气争,则为战,乃其愈者也;邪气内与正气争,则为栗,是为甚者也。《经》曰:“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虚微,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方其里气不守,而为邪中乎中气,正气怯弱,故成栗也。战者,正气胜;栗者,邪气胜也。伤寒六七日欲解之时,当战而汗出,其有但心栗而鼓颔,身不战者,已而遂成寒逆,似此症多不得解,何者?以阴气内盛,正气大虚,不能胜邪,反为邪所胜也,非大热剂与灼灸,又焉得而御之?

张介宾曰:战与栗异,战由外,栗由内也。凡伤寒欲解将汗之时,若其人正气内实,邪不能争,则但汗出,不作战,所谓不战,应知体不虚也;若其人本虚,邪与正争,微则振,甚则战,正胜邪则战而汗解矣。夫战则正气将复,栗则邪气肆强 [3] ,故伤寒六七日,有但栗不战竟成寒逆者,多不可救。此以正气中虚,阴邪内盛,正不盛邪,而反为邪胜,凡遇此症,非大温热不可。

柯琴曰:“阳脉微”二句,承上之辞,不得作三段看。太阳病,阳浮而阴弱,是阳强也;今阳脉微,即是阴阳俱停,病虽不解,已是调和之脉 [4] ,其解可知矣。脉但浮者为阳盛,必先烦而有汗;阳脉微者为阳虚,必先振栗而汗出。振栗,是阴津内发之兆;汗出,是阳气外越之征,此阴阳自和而愈也。

[1] 【注文浅释】
二汤温经益阳助气者是,滋血则非也。

[2] 【注文浅释】
成氏引经据典解释振、战、栗的特点和机制,甚当。

[3] 【注文浅释】
总结得好!

[4] 【注文浅释】
“停”为均衡之义,所以说阴阳俱停为调和之脉。 ya0SKglPoZGmvvsVQlDPViUUl1HJ/yYrvZtS9CpktH3lKJKp4xuY57yXBL4TPdu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