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麻黄汤证上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脉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从风寒得,故恶风;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故无汗;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郁于内,故喘。太阳为开,立麻黄汤以开之,诸症悉除矣。麻黄八症 [1] ,头痛、发热、恶风,同桂枝症,无汗、身疼,同大青龙症,本症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

本条不冠伤寒,又不言恶寒而言恶风。先辈言麻黄汤主治伤寒不治中风,似非确论。盖麻黄汤、大青龙汤治中风之重剂,桂枝汤、葛根汤治中风之轻剂,伤寒可通用之,非主治伤寒之剂也。 [2]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前条论症,此条论脉。言浮而不言迟弱者,是浮而有力也。然必审其热在表,乃可用。若浮而大,有热属藏者,当攻之,不令发汗矣 [3] 。若浮数而痛偏一处者,身虽疼,不可发汗。

数者,急也,即紧也。紧则为寒,指受寒而言;数则为热,指发热而言 [4] 。辞虽异而意则同。故脉浮紧者,即是麻黄汤症。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脉浮为在表者何?以表有风邪故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数本为热,而从浮见,则数为虚矣。风为阳邪,阳浮则热自发;数为阳虚,阳虚则畏寒。凡中风寒,必发热恶寒者,风虚相搏而然也。 [5]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 [6] 积有脓也。

浮数之脉,而见发热恶寒之症,不独风寒相同,而痈疡亦有然者 [7] 。此浮为表而非风,数为实热而非虚矣。发热为阳浮,而恶寒非阳虚矣。若欲知其不是风寒,当以内外症辨之。外感则头项痛、身痛、骨节痛、腰脊痛,非痛偏一处也。外感则呕逆,或干呕,不得饮食如常。如此审之,有畜积而成痈脓者,庶不致误作风寒治,则举疮家一症例之,治伤寒者,见脉症之相同,皆当留意也 [8]

疮家身虽疼,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疮家病与外感不同,故治法与风寒亦异。若以风寒之法治之,其变亦不可不知也。疮虽痛偏一处,而血气壅遏,亦有遍身疼者。然与风寒有别,汗之则津液越出,筋脉血虚,挛急而为痉矣。诸脉症之当审,正此故耳。 [9]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汗出愈。

脉浮数者,于法当汗,而尺中微,则不敢轻汗,以麻黄为重剂故也 [10] 。此表指身,里指心,有指营卫而反遗心悸者,非也。身重是表热,心悸是里虚。然悸有因心下水气者,亦当发汗。故必审其尺脉,尺中脉微为里虚。里虚者,必须实里。欲津液和,须用生津液 [11] 。若坐而待之,则表邪愈盛,心液愈虚,焉能自汗?此表是带言,只重在里。至于自汗出,则里实而表和矣。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肉烦疼,当发其汗也。

风寒本自相因,必风先开腠理,寒得入于经络。营卫俱伤,则一身内外之阳不得越,故骨肉烦疼,脉亦应其象而变见于寸口也。紧为阴寒,而从浮见,阴盛阳虚,汗之则愈矣。

紧者,急也,即数也。紧以形象言,数以至数言。紧则为寒,指伤寒也;数则为热,指发热也。辞异而义则同。故脉浮数浮紧者,皆是麻黄症。

脉法以浮为风,紧为寒,故提纲以脉阴阳俱紧者名伤寒。大青龙脉亦以浮中见紧,故名中风。则脉但浮者,正为风脉,宜麻黄汤,是麻黄汤固主中风脉症矣。麻黄汤症,发热、骨节疼,便是骨肉烦疼,即是风寒两伤,营卫俱病。先辈何故以大青龙治营卫两伤?麻黄汤治寒伤营而不伤卫?桂枝汤治风伤卫而不伤营?曷不 [12] 以桂枝症之恶寒,麻黄症之恶风,一反勘 [13] 耶。要之冬月风寒,本同一体,故中风伤寒,皆恶风恶寒,营病卫必病。中风之重者,便是伤寒;伤寒之浅者,便是中风。不必在风寒上细分,须当在有汗无汗上着眼耳。 [14]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脉症同大青龙,而异者外不恶寒,内不烦躁耳。发于阳者七日愈,八九日不解,其人阳气重可知。然脉紧、无汗、发热、身疼,是麻黄症未罢。仍与麻黄,只微除在表之风寒,而不解内扰之阳气。其人发烦、目瞑,见不堪之状,可知阳络受伤,必逼血上行而衄矣。血之与汗,异名同类,不得汗,必得血,不从汗解而从衄解。此与热结膀胱血自下者,同一局也。太阳脉,从自目内眦络阳明脉于鼻。鼻者,阳也;目者,阴也。血虽阴类,从阳气而升,则从阳窍而出,故阳盛则衄。阳盛则阴虚,阴虚则目瞑也。

解后复烦,烦见于内,此余邪未尽,故用桂枝更汗。微除发烦,是烦于外见,此大邪已解,故不可更汗。仲景每有倒句法,前辈随文衍义,谓当再用麻黄以散余邪,不知得衄乃解句,何处着落 [15]

伤寒,脉浮紧者,麻黄汤主之。不发汗,因致衄。

脉紧无汗者,当用麻黄汤发汗,则阳气得泄,阴血不伤,所谓夺汗者无血也。不发汗,阳气内扰,阳络伤则衄血,是夺血者无汗也。若用麻黄汤再汗,液脱则毙矣。言不发汗因致衄,岂有因致衄更发汗之理乎?观少阴病无汗而强发之,则血从口鼻而出,或从目出,能不惧哉。愚故亟为校正,恐误人者多耳。 [16]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心之液,是血之变见于皮毛者也。寒邪坚敛于外,腠理不能开发,阳气大扰于内,不能出玄府而为汗,故逼血妄而假 [17] 道于肺窍也。今称红汗,得其旨哉!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目直视,不能眴 [18] ,不得眠。

太阳之脉,起自目内眦,上额。已脱血而复汗之,津液枯竭,故脉紧急,而目直视也,亦心肾俱绝矣。目不转,故不能眴;目不合故不得眠。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紧者,以脉法论,当身疼痛,宜发其汗。然寸脉虽浮紧,而尺中迟,则不得据此法矣。尺主血,血少则营气不足,虽发汗决不能作汗,正气反虚,不特身疼不除,而亡血、亡津液之变起矣。“假令”是设辞 [19] ,是深一层看法,此与脉浮数而尺中微者同义。阳盛者不妨发汗,变症唯衄,衄乃解矣。阴虚者不可发汗,亡阳之变,恐难为力。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麻黄汤主之。

三阳俱受气于胸中,而部位则属阳明。若喘属太阳,呕属少阳,故胸满而喘者,尚未离乎太阳,虽有阳明可下之症,而不可下。如呕多,虽有阳明可攻之症,而不可攻,亦以未离乎少阳也。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太阳有麻黄症,阳明亦有麻黄症,则麻黄汤不独为太阳设也。见麻黄症即用麻黄汤,是仲景大法。

上论麻黄汤脉症。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脉微细,但欲寐,少阴症也。浮细而嗜卧,无少阴症者,虽十日后,尚属太阳,此表解而不了了之谓。设见胸满嗜卧,亦太阳之余邪未散。兼胁痛,是太阳少阳合病矣,以少阳脉弦细也,少阳为枢,枢机不利,一阳之气不升,故胸满胁痛而嗜卧,与小柴胡和之。若脉浮而不细,是浮而有力也。无胸胁痛,则不属少阳;但浮而不大,则不涉阳明,是仍在太阳也。太阳为开,开病反阖,故嗜卧,与麻黄汤以开之,使卫气行阳,太阳仍得主外而喜寤矣。与太阳初病用以发汗不同,当小其制而少与之。

上论麻黄汤、柴胡汤相关脉症。

麻黄汤

麻黄 二两 [20] ,去节 桂枝 二两 甘草 一两,炙 杏仁 七十个, 去尖

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一升 [21] ,去沫,内诸药,煮二升半,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麻黄色青入肝,中空外直,宛如毛窍骨节状,故能旁通骨节,除身疼,直达皮毛,为卫分驱风散寒第一品药。然必借桂枝入心通血脉,出营中汗,而卫分之邪乃得尽去而不留。故桂枝汤不必用麻黄,而麻黄汤不可无桂枝也。杏为心果,温能散寒,苦能下气,故为驱邪定喘之第一品药。桂枝汤发营中汗,须啜稀热粥者,以营行脉中,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故耳。麻黄汤发卫中汗,不须啜稀热粥者,此汗是太阳寒水之气,在皮肤间,腠理开而汗自出,不须假谷气以生汗也。

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汗多者,温粉扑之。

此麻黄汤禁也。麻黄汤为发汗重剂,故慎重如此。其用桂枝汤,若不汗更服,若病重更作服,若不出汗,可服至二三剂。又刺后可复汗,汗后可复汗,下后可复汗。此麻黄汤但云温服八合,不言再服,则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出多者,温粉扑之,自当列此后。大青龙烦躁在未汗先,是为阳盛;此烦躁在发汗后,是为阴虚。阴虚则阳无所附,宜白虎加人参汤。若用桂、附以回阳,其不杀人者鲜矣。 [22]

[1] 【注文浅释】

指条文中麻黄汤主治的八个症状,包括:表寒实症,症见发热、恶风(寒)、无汗;寒邪所致的痛症,症见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寒邪束表肺气失于宣降引起的喘症。

[2] 【医理探微】

“因发知受”“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中医病因病机大多从症状辨认。张仲景也以症状来定义伤寒、中风,所谓“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所以症状也是鉴别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恶风、恶寒没有本质的区别,不是伤寒、中风的区别点。本条仲景虽未冠“伤寒”之名,但从症状推论,当属伤寒无疑。

[3] 【注文浅释】

热在表,指寒邪束表而发热。热属藏,指热邪在里。

[4] 【注文浅释】

《广雅》:“紧,急也。”紧有数意,表寒之发热亦可出现数脉,不可将浮数脉皆解释为表热证。

[5] 【医理探微】

“风为百病之长”,以风邪为代表的外邪侵袭肌表,卫阳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则发热,卫阳温煦失职则恶寒,脉象见浮。寒邪袭表同样也表现为发热恶寒而脉浮。风为阳邪,更易发热,所以言“浮为风……风为热”。寒易伤阳,更易见恶寒,所以曰“数为虚……虚为寒”。“风虚相搏”,即“风寒相搏”。

[6] 【注文浅释】

畜:通“蓄”。

[7] 【医理探微】

仲景有“肠痈者……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所以出现恶寒、发热、脉浮,不可一概判断为表证,须详察有无痈疡。

[8] 【案例犀烛】

某男,21岁,2017年3月17日初诊。初诊前一天上午开始怕冷发热,自服正柴胡、感冒灵等药无效。此前其母感冒高热,输液治疗一周刚愈。刻诊:恶寒甚,体温40.1℃,肌肤灼热干燥,头痛,全身肌肉及肢体关节疼,疼痛剧烈难耐而哭泣,纳谷稍减,二便正常,舌苔薄,脉浮数。病属典型伤寒表实,治用麻黄汤:生麻黄10g,桂枝10g,苦杏仁10 g,炙甘草6g。3剂。

2017年3月18日电话反馈,昨日上午服第一次药后,全身汗出,体温即降至37.6℃,疼痛明显缓解。下午第二次服药后,汗出较少,体温正常,全身症状消失。病证已愈,嘱其无须再服药。

按语:《内经》有言“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体若燔炭”必是高热,高热必然脉数,所以高热而脉浮数也是表寒证,不能将发热及浮数脉一概归结为表热。区别高热、脉浮数是表寒和表热,其关键依据是恶寒的轻重

及汗出的有无。若热性表病之高热、浮数脉,则病人自觉发热重、恶寒轻,多有汗出。因“寒主痛”,“寒主收引”,此患者虽然体温高达40℃但仍恶寒甚,无汗、肌肤灼热及头身疼痛,所以伤寒表实确定无疑,用辛温发汗散寒之麻黄汤一剂而愈。

[9] 【医理探微】

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疮家即久患疮疡之人,因脓血流失致气血亏虚。疮家身疼痛是热邪盛而气血不足,与表寒之身疼痛迥然有别。

[10] 【注文浅释】

轻汗:轻,轻易、轻率之意。轻汗,即草率发汗。麻黄为重剂,指麻黄汤为峻汗之剂。

[11] 【注文浅释】

指须用药物生养津液。

[12] 【注文浅释】

曷不:何不。

[13] 【注文浅释】

勘:推究。

[14] 【医理探微】

“大青龙脉亦以浮中见紧,故名中风”,是指仲景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诸脉证皆是伤寒,但冠以“中风”,较为费解。有人认为此“中风”是“伤寒”之误,但宋本、成注本、康治本、康平本、《千金翼方》本《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皆曰“中风”。“桂林古本”及“长沙古本”《伤寒论》标注“太阳伤寒”,与理通顺,但这两本古本的真实性被许多专家质疑。有人将此“中风”笼统解读为“外感病”,但失去了标明“中风”的意义。柯注为“中风之重者,便是伤寒;伤寒之浅者,便是中风”,亦难以服众。

[15] 【注文浅释】

仲景原文为:“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而柯氏已将“麻黄汤主之”移至“此当发其汗”句后。

[16] 【注文浅释】

仲景原文为:“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柯氏改为:“伤寒,脉浮紧者,麻黄汤主之。不发汗,因致衄。”

[17] 【注文浅释】

假:通“借”。

[18] 【注文浅释】

眴:眨眼。

[19] 【注文浅释】

设辞:假设的言辞。

[20] 【注文浅释】

宋本、成注本《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皆作“麻黄三两”。

[21] 【注文浅释】

宋本、成注本《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皆作“二升”。

[22] 【注文浅释】

宋本等《伤寒论》在大青龙汤煎服法后,续有“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柯氏稍作改动,作“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汗多者,温粉扑之”,置于麻黄汤下。大青龙汤麻黄六两,较麻黄汤发汗力更强,更易引起汗多亡阳。汗后烦躁,仲景本有姜附治疗案例,柯氏在此作了不同的解释。 wS9WN4xtxex8N8VyhzDw3VctiVPc0006lM/NsZzSHJNFBsvb3MLAz6Cmuujuws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