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2] 。
无热,指初得病时,不是到底无热。发阴,指阳证之阴,非指直中于阴。阴阳指寒热,勿凿分营卫经络 [3] 。按本论云:“太阳病,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已发热,即是发热恶寒;未发热,即是无热恶寒。斯时头项强痛已见,第阳气闭郁,尚未宣发,其恶寒、体痛、呕逆、脉紧,纯是阴寒为病,故称发于阴,此太阳病发于阴也。又《阳明篇》云:“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斯时寒邪凝敛,身热恶热,全然未露,但不头项强痛,是知阳明之病发于阴也。推此,则少阳往来寒热,但恶寒而脉弦细者,亦病发于阴。而三阴之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矣。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寒热者,水火之本体;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七日合火之成数,六日合水之成数,至此则阴阳自和,故愈。盖阴阳互为其根,阳中无阴,谓之孤阳;阴中无阳,便是死阴。若是直中之阴,无一阳之生气,安得合六成之数而愈耶?《内经》曰:“其死多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使死期亦合阴阳之数,而愈期不合者,皆治者不如法耳。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4]
上文论日期,合阴阳之数而愈;此论愈时,于阴阳反盛时解。何也?阴盛极而阳生,阳盛极而阴生,阴阳之相生,正阴阳之相得,即阴阳之自和也。然此指病在一二日愈者言耳。如六七日愈者,则六经各以主时解,是又阳主昼而阴主夜矣。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浮、大、滑、动、数,此名阳也;脉沉、弱、涩、弦、微、迟,此名阴也。” [5]
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具五法:浮沉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涩是脉气,动弦是脉形,迟数是脉息,总是病脉而非平脉也。脉有对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互看法,有彻底看法。如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涩,有数即有迟,合之于病,则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大为有余,弱为不足;滑为血多,涩为气少;动为搏阳,弦为搏阴;数为在府,迟为在脏,此对看法也。如浮、大、滑、动、数,脉气之有余者,名阳 [6] ,当知其中有阳胜阴病之机;沉、弱、涩、弦、迟,脉气之不足者,名阴 [7] ,当知其中有阴胜阳病之机,此正看法也。夫阴阳之在天地间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从知随,气可与期。故其始为浮、为大、为滑、为动、为数,其继也反沉、反弱、反涩、反弦、反迟者,是阳消阴长之机,其病为进 [8] ;其始也为沉、为弱、为涩、为弦、为迟,其继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动、微数者,是阳进阴退之机,其病为欲愈,此反看法也。浮为阳,如更兼大、动、滑、数之阳脉,是为纯阳,必阳盛阴虚之病矣;沉为阴,而更兼弱、涩、弦、迟之阴脉,是为重阴,必阴盛阳虚之病矣,此为平看法。如浮而弱、浮而涩、浮而弦、浮而迟者,此阳中有阴,其人阳虚,而阴气早伏于阳脉中也,将有亡阳之变,当以扶阳为急务矣;如沉而大、沉而滑、沉而动、沉而数者,此阴中有阳,其人阴虚,而阳邪下陷于阴脉中也,将有阴竭之患,当以存阴为深虑矣,此为互看法。如浮、大、滑、动、数之脉体虽不变,然始为有力之强阳,终为无力之微阳,知阳将绝矣;沉、弱、涩、弦、迟之脉,虽喜变而为阳,如忽然暴见浮、大、滑、动、数之状,是阴极似阳,知反照之不长,余烬之易灭也,是谓彻底看法。更有真阴真阳之看法。所谓阳者,胃脘之阳 [9] 也,脉有胃气,是知不死;所谓阴者,真脏之脉 [10] 也,脉见真脏者死。然邪气之来也紧而疾,谷气之来也徐而和,此又不得以迟数定阴阳矣。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
寸口兼两手六部而言,不专指上寸也。上古以三部九候决死生,是遍求法;以人迎、寸口、趺阳 [11] 辨吉凶,是扼要法。自《难经》独取寸口,并人迎、趺阳不参矣。然气口成寸,为脉之大会,死生吉凶系焉,则内外脏腑之诊,全赖浮、沉、迟、数为大纲耳。浮、沉是审起伏,迟、数是察至数,浮、沉之间,迟、数寓焉。凡脉之不浮、不沉而在中,不迟、不数而五至者谓之平脉。是有胃气,可以神求,不可以象求也。若一见浮、沉、迟、数之象,斯为病脉矣。浮象在表,应病亦为在表,浮脉虽有里证,主表其大纲也 [12] ;沉象在里,应病亦为在里,沉脉虽或有表证,主里其大纲也 [13] 。数为阳,阳主热,而数有浮、沉,浮数应表热,沉数应里热。虽数脉亦有病在脏者,然六腑为阳,阳脉营其腑,则主腑其大纲也 [14] ;迟为阴,阴主寒,而迟有浮、沉,浮迟应表寒,沉迟应里寒。虽迟脉多有病在腑者,然五脏为阴,而阴脉营其脏,则主脏其大纲也 [15] 。脉状种种,总赅括于浮、沉、迟、数,然四者之中,又以独浮、独沉、独迟、独数为准则,而独见何部,即以何部深求其表里脏腑之所在,病无遁情矣。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起口用“凡”字,是开讲法,不是承接法,此与上文阴阳脉文同而义则异也。阳脉指胃气言,所谓二十五阳者是也,五脏之阳和发见故生 [16] ;阴脉指真脏言,胃脘之阳不至于手太阴,五脏之真阴发见故死。要知上文沉、涩、弱、弦、迟是病脉,不是死脉,其见于阳病最多。若真脏脉至,如肝脉中外急,心脉坚而搏,肺脉大而浮,肾脉之如弹石,脾脉之如喙距,反见有余之象,岂可以阳脉名之?若以胃脉为迟,真阴为数,能不误人耶?
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阴阳升降,以关为界 [17] 。阳生于尺而动于寸,阴生于寸而动于尺,阴阳互根之义也。寸脉居上而治阳,尺脉生下而治阴,上下分司之义也。寸脉不至关,则阳不生阴,是为孤阳,阳亦将绝矣;尺不至关,则阴不生阳,是为孤阴,阴亦将绝矣。要知不至关,非脉竟不至,是将绝之兆,而非竟绝也,正示人以可续之机。此皆不治,言皆因前此失治以至此,非言不可治也,正欲人急治之意,是先一着看法。夫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尚有吐法;上部无脉,下部有脉,尚为有根,即脉绝不至,尚有灸法。岂以不至关便为死脉哉?看“余命生死”句,则知治之而有余命,不为月节所克者多耳,此又深一层看法。脉以应月,每月有节,节者月之关也。失时不治,则寸脉不至关者,遇月建 [18] 之属阴,必克阳而死;尺脉不至关者,遇月建之阳支,则克阴而死,此是决死期之法。若治之得宜,则阴得阳而解,阳得阴而解,阴阳自和而愈矣。
问曰:“脉欲知病愈未愈者,何以别之?”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阴阳和平 [19] ,不是阴阳自和,不过是纯阴纯阳无驳杂之谓耳。究竟是病脉,是未愈时寒热不解之脉。虽剧当愈,非言不治自愈,正使人知此为阴阳偏胜之病脉。阳剧者当治阳,阴剧者当治阴,必调其阴阳,使其和平,失此不治,反加剧矣。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太阳主表,故寒邪伤人,即太阳先受。太阳脉浮,若见太阳之浮,不兼伤寒之紧,即所谓静也。脉静证亦静,无呕逆烦躁可知。今又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不须七日衰,一日自止者,正此不传之谓也。若受寒之日,颇有吐意,呕逆之机见矣。若见烦躁,阳气重可知矣。脉急数,阴阳俱紧之互文。传者,即《内经》“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之“传”,乃太阳之气,生热而传于表,即发于阳者传七日之谓,非太阳与阳明少阳经络相传之谓也。欲字、若字,是审其将然,脉之数急,是诊其已然,此因脉定证 [20] 之法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者,是言见症之期,非传经之日也。岐伯曰:“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膺背两胁,亦中其经。”盖太阳经部位最高,故一日发;阳明经位次之,故二日发;少阳经位又次之,故三日发。是气有高下,病有远近,适其至所为故也。夫三阳各受寒邪,不必自太阳始,诸家言二阳必自太阳传来者,未审斯义耳 [21] 。若伤寒二日,当阳明病,若不见阳明表证,是阳明之热不传于表也。三日少阳当病,不见少阳表证,是少阳之热不传于表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受寒三日,不见三阳表症,是其人阳气冲和,不与寒争,寒邪亦不得入,故三阳尽不受邪也。若阴虚 [22] 而不能支,则三阴受邪气。岐伯曰:“中于阴者,从臂胻始。”故三阴各自受寒邪,不必阳经传授。所谓太阴四日、少阴五日、厥阴六日者,亦以阴经之高下,为见症之期,非六经部位以次相传之日也。三阴受邪,病为在里。故邪入太阴,则腹满而吐,食不下;邪入少阴,欲吐不吐;邪入厥阴,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所以然者,邪自阴经入脏,脏气实而不能容,则流于腑。腑者胃也,入胃则无所复传,故三阴受病,已入于腑者,可下也。若胃阳有余,则能食不呕,可预知三阴之不受邪矣。盖三阳皆看阳明之转旋,三阴之不受邪者,藉胃为之蔽其外也。则胃不特为六经出路,而实为三阴外蔽矣。胃阳盛,则寒邪自解;胃阳虚,则寒邪深入阴经而为患;胃阳亡,则水浆不入而死。要知三阴受邪,关系不在太阳而全在阳明。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 [23] 故也。
上文论各经自受寒邪,此条是论阳邪自表入里症也。凡伤寒发热至六七日,热退身凉为愈。此无大热则微热尚存,若内无烦躁,亦可云表解而不了了矣。伤寒一日即见烦躁,是阳气外发之机;六七日乃阴阳自和之际,反见烦躁,是阳邪内陷之兆。阴者指里而言,非指三阴也。或入太阳之本,而热结膀胱;或入阳明之本,而胃中干燥;或入少阳之本,而胁下硬满;或入太阴而暴烦下利;或入少阴而口燥舌干;或入厥阴而心中疼热,皆入阴之谓。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 [24] 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旧说伤寒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谓之再经。自此说行,而仲景之堂无门可入矣。夫仲景未尝有日传一经之说,亦未有传至三阴而尚头痛者。曰头痛者,是未离太阳可知。曰行、则与传不同;曰其经,是指本经而非他经矣。发于阳者七日愈,是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变之日。岐伯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有明证也。故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再作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非归并阳明,使不犯少阳之谓也。
本论传经之说,惟见于此。盖阳明经起于鼻頞,旁纳太阳之脉,故有传经之义。目疼、鼻干,是其症也。若脚挛急,便非太阳传经矣。阳明经出大指端内侧,太阳经出小指端外侧,经络不相连接。十二经脉,足传手,手传足,阳传阴,阴传阳,与伤寒之六经先阳后阴,先太后少之次第迥别。不知太阳传六经,阳明传少阳之说何据乎?细审仲景转属、转系、并病、合病诸条,传经之妄 [25] ,不辨自明矣。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不了了 [26] 者,余邪未除也。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慧爽而愈。此虽举风家,伤寒概之矣。如太阳七日病衰,头痛少愈,曰衰曰少,皆表解而不了了之谓也。六经部位有高下,故发病有迟早之不同。如阳明二日发,八日衰;厥阴至六日发,十二日衰。则六经皆自七日解,而十二日愈。夫若误治,又不在此例。
仲景分别六经 [27] ,各经俱有中风伤寒脉症治法。叔和时太阳篇存者多,而失者少,他经存者少,而失者多。阳明篇尚有中风脉症二条,少阳经只症一条而不及脉,三阴俱有中风欲愈脉,俱无中风脉症。以《伤寒论》为全书,不亦疏乎?
上论伤寒诊病大略 [28] 。
[1] 【注文浅释】
伤寒总论:此标题是柯氏所加,在前“凡例”中称为“总纲”,收入仲景阴阳辨别及伤寒传变的条文,其目的在于“起手先立总纲一篇,令人开卷便知伤寒家脉症得失之大局矣”。
[2] 【医理探微】
此条在宋版《伤寒论》中位列太阳病篇第7条。而《金匮玉函经》将本条置于六经病之首。
条文以发热的有无来辨别阴阳。后世医家对条文中“阳”“阴”的解释众说纷纭,在柯氏之前,已有以下几种观点。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发于阳者,随证用汗药攻其外;发于阴者,用四逆辈温其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很明显,阳指太阳,阴指太阴。
许叔微《伤寒百证歌》:“仲景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大抵三阳多发热……”其阳指三阳,相对而言,阴则指三阴。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发热恶寒者,中风即发热,以太阳中风言也。发于阳之发,起也,言风为阳,卫中之,卫亦阳,其病是起于阳也。无热恶寒者,伤寒或未发热,故曰无热,以太阳伤寒言也。发于阴者,言寒为阴,荣伤之,荣亦阴,其病是起于阴也。”卫中风为阳,寒伤荣为阴。
卢之颐《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乃知吾身阳盛则发于阳,阳衰则发于阴也。此统论阴阳大法,非太阳一经之所独也……盖能热即称阳,不能热即称阴,非拈定三阴三阳之为阴阳也。”
张璐《伤寒缵论》:“此条以有热无热证阳病阴病之大端。言阳经受病,则恶寒发热,阴经受病则无热恶寒。”
[3] 【医理探微】
此句很明显是在批驳方有执和许叔微的观点。柯氏认为,三阳病之发热是发于阳,三阴病若有发热也是发于阳;三阴病恶寒不发热是发于阴,而三阳病中恶寒无热也是发于阴。此观点似与卢氏接近。
[4] 【医理探微】
此条文见于宋版《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日中”为阳盛极而阴生,“夜半”是阴盛极而阳生。“日中得病夜半愈……夜半得病日中愈”,其理在阴阳相得而自和。这是完全基于纯自然角度的一种论断,实际上影响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临床上不必拘泥此说。
[5] 【注文浅释】
此条见于宋版《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以脉象分阴阳。
[6] 【注文浅释】
阳:指诸脉见于表、热、实之阳病。
[7] 【注文浅释】
阴:指诸脉见于里、虚、寒之阴病。
[8] 【注文浅释】
其病为进:病情发展恶化。
[9] 【注文浅释】
胃脘之阳:即脾胃之阳气,简称胃气。有胃气的脉称为阳脉。
[10] 【注文浅释】
真脏之脉:简称真脉,是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即无胃、无神、无根之脉。《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
[11] 【注文浅释】
趺阳:指趺阳脉,是足背部的动脉,在第二、第三趾骨之间,相当于冲阳穴位置。
[12] 【注文浅释】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胃热充斥于外可见浮脉,但浮更多见于表病之脉。“浮象……主表是其大纲也”理同“浮主表”。
[13] 【注文浅释】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少阴表病见脉沉,但沉脉更多见于里病。“沉象……主里其大纲也”理同“沉主里”。
[14] 【注文浅释】
六腑为阳,与六经病中对应的是三阳病。
[15] 【注文浅释】
五脏为阴,与六经病中对应的是三阴病。
[16] 【注文浅释】
阳脉指正常脉象,即有胃气的脉象。五脏皆禀气于胃,故五脏有胃气之脉,称为五阳。二十五阳,指一年之中,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各有五脏的正常脉象。
[17] 【注文浅释】
寸上,尺下,关脉居中,上为阳,下为阴,阴阳交互,则气血生化不息。
[18] 【注文浅释】
月建:古代记月的一种方法。把十二个月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冬至所在的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十二月配丑,称为建丑之月,以此类推。
[19] 【注文浅释】
和平:纯而无杂。
[20] 【注文浅释】
因脉定证:根据脉象来确定病证。
[21] 【医理探微】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与“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是互文,意指伤寒外感三日之内的病邪是否从太阳传给阳明或少阳,强调以脉证为判断依据。柯氏解释为太阳、阳明、少阳各经受病有误。阳明表证及少阳表证不是本经之热外传。
[22] 【注文浅释】
阴虚:此处阴虚当作里虚解。三阳为表,三阴为里,里虚则三阴受邪。
[23] 【注文浅释】
阳去入阴:阳指表,阴指里。阳去入阴,即表邪内陷。阴、阳是相对之辞,表里亦是相对之辞。一是以表为阳,则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皆为里;一是三阳为表,则三阴为里。柯氏的解释是指前者。
[24] 【注文浅释】
再作经:从一经(太阳)传至另一经(阳明)。宋本《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等均为“作再经”。
[25] 【医理探微】
柯氏否定“传经”之说,是因“十二经脉,足传手,手传足,阳传阴,阴传阳,与伤寒之六经先阳后阴,先太后少之次第迥别”,此理由不成立。首先,经络不仅仅是十二经脉,还有经别、络脉等;其次,脏腑间的关系并非全由经络决定,如五行学说的脏腑关系就不是经络的关系。“传变”是外感病的本质属性。传变,一是指邪气的传和邪气性质的改变,二是指病位和病性的改变。传经是指邪气的传变,邪气的传变自然带来病位和病性的改变。转属、转系的词义偏重于病位的变化。
[26] 【医理探微】
了了:明白、清楚之意。《诸病源候论》(以下简称《巢源》):“了者瑟然病解,神明了然之状也。”病不了了,即病不解,包括病邪未除和症状未除,病邪除而症状未除的原因在于病理改变未恢复正常。柯氏解释为“余邪未除”,不妥。“风家表解”,是在表之风邪已经解除,之所以恶风等症状“不了了者”,是因风邪造成的营卫不和病理状态仍然存在。
[27] 【注文浅释】
六经之名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及伤寒、中风皆为疾病概念,六经各病概念偏重于病变阶段、病变部位,而中风、伤寒偏重于致病因素。六经各有中风、伤寒,但详略不一。
[28] 【注文浅释】
诊病大略:诊察疾病的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