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全国中药产业总体情况

第一节 中药材生产与贸易

一、国内中药材生产与贸易概况

(一)国内中药材生产

根据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统计,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约8796万亩,稳中有升,同比2019年的7475万亩增加17.67%。其中,云南、贵州、四川的种植面积分别为873万亩、711万亩、700万亩,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甘肃5个省份在450万~500万亩,山西、山东、湖北3个省份在300万~400万亩,陕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海南、重庆9个省份在200万~300万亩,内蒙古、江苏、新疆3个省份在100万~200万亩。

(二)国内中药材贸易

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所示,2019年我国中药类商品贸易总额61.74亿美元,同比增长7.05%。其中,出口额为40.19亿美元,同比增长2.82%;进口额为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5.93%。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11.37亿美元,同比增10.32%;进口额为3.58亿美元,同比增长25.82%。2020年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将近1 919亿元。2020年1~11月,我国中药材进口量达5.86万吨,进口额达1.76亿美元;出口量达11.77万吨,同比增长8.8%,出口额达8.4亿美元,同比增长1.8%。2020年1~11月中式成药出口量达1.11万吨,出口额达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中药在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展望未来,中药材进出口贸易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二、国际中药材生产与贸易概况

(一)国际中药材生产

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据估计,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达到1550亿~200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6%~7%。我国是世界上中药材最丰富的国家,2020年,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约296亿美元。日本的汉方药市场规模约19.25亿美元,处方用汉方药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目前全球人参产量在8万吨左右,市场规模已超76亿美元,中国和韩国为主要产出国,产量合计占到世界总量的90%左右。

(二)国际中药材贸易

目前全球4个主要中药市场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其中,中日韩为全球中草药的主要进出口市场。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给部分中医药产品拓展海外市场带来了机遇。1~10月我国中药材进口数量为5.34万吨,增幅为3.3%,进口金额为1.56亿美元,降幅为10%。1~11月我国中药材出口数量为11.77万吨,增幅为8.8%,出口金额为8.4亿美元,增幅为1.8%。日本的汉方药、韩国的韩药所用原料约70%以上来自我国,但在全球中草药出口市场中,日本、韩国所占的份额却高达80%甚至90%。

三、国内中药工业营收概况

根据2021年1月28日《中国中医药报》报道统计,2020年1~11月,全国医药工业营业收入24696亿元,同比增长6.49%,10个子行业中,除中药饮片、中成药、化药制剂外,其他7个子行业都是正增长,卫材医用品、基因工程、仪器与器械实现超过30%的增长。同期中药工业主营收入5 394亿元,在医药工业总占比为21.84%,比1~10月微增0.12个百分点。其中,中成药工业营收3852亿元,同比下降3.41%,环比1~10月下降4.38%,降幅收窄了0.97个百分点;中药饮片工业营收1542亿元,同比下降10.06%,环比1~10月下降11.05%,降幅收窄1.01个百分点。

2020年1~11月,全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3684亿元,同比增长18.41%,环比1~10月增长3.02个百分点,除中药饮片、化药制剂、中成药外,其他7个子行业实现正增长,卫材医用品、制药设备、仪器与器械实现超过70%以上的大幅增长。中药工业利润总额629亿元,同比上年663亿元,下降5.13%,环比1~10月下降幅度为8.53%,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在医药工业总利润的占比为17.06%。其中,中成药工业利润总额516亿元,同比下降0.43%,环比1~10月下降2.95%,降幅收窄了2.52个百分点;中药饮片工业利润总额113亿元,同比下降21.87%,环比1~10月下降28.95%,降幅收窄了7.08个百分点。

(刘张林,万修福)

第二节 中药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一、产业特点

(一)种植面积增幅较大,优势产区依然稳定

根据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统计,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约8796万亩,稳中有升,同比2019年的7475万亩增加17.67%。其中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河南五省(自治区)均超过500万亩。部分主产区情况如下。

华北地区,河北达273万亩,其中山药新增4.54万亩、金银花新增5.97万亩、连翘新增5.54万亩。山西同比新增64.7万亩,面积达330万亩,建成黄芪、党参等道地药材标准化基地35个。

东北地区,黑龙江260万亩,同比增加80万亩,比2018年增长1倍有余,刺五加、板蓝根、平贝母产量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50%、30%以上。辽宁260万亩,同比增加30万亩,其中林下参95万亩,园参突破10万亩,产量占全国的30%左右,交易量占全国的35%;五味子11万亩,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交易量占全国的50%。

华东地区,山东超过340万亩,同比基本持平,金银花、西洋参均增加约0.5万亩,黄芩增长约0.2万亩,丹参减少约1万亩。浙江85万亩,以“浙八味”为主的传统道地药材达22.3万亩,其中浙贝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90%左右,杭白菊产量约占全国的50%。新“浙八味”种植总面积28.3万亩,亩均效益超1万元。

中南地区,河南约500万亩,其中金银花30万亩、菊花30万亩、铁棍山药35万亩、丹参60万亩、山茱萸60万亩。

华南地区,广西约500万亩,主要种养品种为80个,其中民族药种植品种多,已认定第一批8家“定制药园”。广东450万亩,建设了12个南药产业园,带动区域中药产业发展。

西南地区,云南872亩,为全国第一,已建成60个云药之乡、4个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扶持“定制药园”65个。贵州面积和产值为711万亩、224亿元,同比增长5.87%、34.24%,培育了25个10万亩以上的种植大县,施秉太子参、兴仁薏苡仁等获得了全国市场定价权。

(二)中药材生态种植,助力农业种植业调整

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和模式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从生态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等5个层次,在梳理出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生物多样性模式和良种良法模式等5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8种成熟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包括野生抚育技术、精细农业耕作技术、定向培育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菌根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等。“中药材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被纳入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林药生态种植模式在各地发展迅速,例如截至2020年10月,四川广元市已建成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20万亩,辐射带动3万余户林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湖北新化、安化、洪江三县多花黄精林下种植面积已超6.4万亩,全省有超20个黄精食品品牌。同时,由于许多道地药材对当地生态逆境的高度适宜性,使中药材生态种植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吉林省西部地区以往以发展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要方向,在长期农作影响下土地沙化、盐碱化,导致广种薄收加重。通过将还林还草及“三北”防护林建设与中药材生态种植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如白城市1区5县充分利用沙地防护林行间发展关防风、甘草等种植,面积已达到30余万亩。

(三)优良品种选育取得长足进步,生产经营企业持续增加

我国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近10年有了长足进步,每年成果不断,仅2020年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获得鉴定或审定新品种就有20个。据文献报道和各地品种鉴定机构鉴定的中药材新品种统计,截至2019年共选育出地黄、北柴胡、青蒿、桔梗等中药材的537个新品种。从事中药材种质资源和新品种创制的优势团队人数近百人,为进一步推动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截至2020年3月,全国具备中药材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增加到121家,较2018年的61家数量翻倍,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甘肃的企业最多,共计33家,占比27.27%。其中,国药种业有限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以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经营、技术服务和质量分析检测为主营业务的中央企业,2020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初步摸索形成了“中药材种业”的商业模式,对行业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中药材及饮片质量逐年提升

2020年不合格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共计1047批次,包括无生产企业标示及假冒品等情况,数量较2019年的2260批次有所下降。其中抽检不合格中药材种类共305个,在不合格品种排名前20中,前胡数量最多,31批次;山药29批次,排名第二;白鲜皮19批次,排名第三。在质量检测不合格分项中,性状、含量测定、总灰分、检查、显微鉴别、水分、浸出物问题最为突出,分别为491批次、295批次、96批次、62批次、49批次、45批次、40批次。从分布范围来看,不合格中药材/中药饮片几乎遍布全国各个省份,其中湖北、山东、浙江、福建、陕西五个省抽检不合格数量较多,不合格品数量均在60批次以上。2013—2019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总体合格率分别为64%、68%、75%、77%、84%、88%、91%,呈现出逐年提升、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抽验合格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稳中向好的大趋势,证明了加强药品监管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有效地提高并规范了市场秩序,同时也说明生产企业质量责任主体意识越来越强。

(五)品牌打造持续发力,地区重点品种相继发布

各地高度重视中药材的品牌建设,在传统的“四大怀药”“浙八味”等基础上,各地争相推出各自道地和特色中药材。2020年陕西发布“秦药”品种,包括15个大宗道地中药材、10个区域特色中草药;广西的“桂十味”已遴选出候选药材;吉林遴选出首批道地药材优势品种10种,并立项启动优势品种药材的系列标准研究。加之已有的黑龙江“龙九味”、浙江“浙八味”和“新浙八味”、福建“福九味”、江西“赣十味”“赣食十味”、湖南“湘九味”,累计有7个省打造道地和特色药材品牌。此外,20余个中药材主产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第四批名单,包括山东平邑县的“平邑金银花”、河南焦作市的“怀药”、湖北麻城市的“麻城福白菊”、四川三台县的“涪城麦冬”等。

(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服务贫困地区

截至2019年,贫困地区中药材种植规模达2130万亩,年产值为695亿元,年产量为1940万吨,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74.53%、91.4%、300%。2020年全国中药材产业带动贫困人口239万人,人均增收2027元。例如山西省58个贫困县均有种植中药材,面积约220多万亩,占全省中药材面积的70%,万亩以上的中药材主产贫困县44个。其中,闻喜县中药材产业带动3.6万农户,年均增收3 600元,其中带动贫困户7300户,年均增收14500元;平顺县种植潞党参等中药材62.76万亩,2019年带动3.5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100元。贵州中药材产业2020年可带动总用工约7000万人(次),提供200日以上稳定就业岗位约35万个。中药材产业扶贫已取得明显成效,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产业问题

(一)道地药材布局仍待落实,部分中药材供求失衡

2020年中药材产业供求均处于增长阶段,总体上供过于求,但过剩量不大。实际生产中,市域、县域道地药材尚未布局,各地滥用道地药材称呼,盲目引种和扩充产区,导致整体产量过剩,部分中药材价格波动幅度大。中药材交易环节价格与价值背离,即信息不对称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优质无法优价问题较普遍。同时市场需求与生产信息不畅,热点中药材种植面积变化大,部分价格波动也大。如西南地区的白及,2017年曾出现约每千克1000元的高价,后一路回落到目前的每千克80元左右,四川近3年种植面积预计超过2万亩,种植户已完全没有了效益。再如黄精,四川近2年种植面积预计达到4万亩,目前鲜品价格为每千克15元,3年后采收,亩收益可达6万元以上,所以种植热情不减,但是如果没有更大的市场需求,预计价格必将大跌。

(二)种子种苗管理薄弱,良种繁育体系处于起步建设阶段

多年来中药材种业市场主体小、散、乱,种子种苗交易仍以个体农户交易为主,全国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且登记种类中含有中药材种子的企业只有121家。中药材种子种苗行业依然处于“企业自繁自用、农户自产自销及乱引种苗”的状况,在种植过程中种质退化、病虫害严重,导致中药材产量、品质稳定性较差。2019年,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中药材)基地建设开始启动,目前仅有8个基地获得认定,基地建设工作尚在起步阶段,离满足生产需要和真正起到引领、示范效果仍有较大差距。中药材育种工作管理上没有相应的管理条例与办法,新品种登记制度缺失,品种申报、登记、管理等途径不畅通,也严重挫伤育种者的积极性。农业农村部已颁布11批保护名录共计191个种(属),其中直接涉及中药材的仅有三七、人参、石斛、天麻、红花、淫羊藿属等20个种(属)。常用大宗中药材种类超过600种,只有116种选育出新品种,部分新品种不具备压倒性优势(产量、品质、抗性)或缺少专化型品种(如桔梗作为药用、食用、观赏用等不同专化型新品种的选育),对生产者缺乏吸引力。故适宜推广的产量高、稳定性好、疗效佳的中药材品种少,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的、质量可靠的种子种苗不足,良种推广率依然不足10%。

(三)生态种植规范化技术体系尚未建立

中药材生态种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热点之一,特别是生态种植模式的多样化程度较高,如林药生态种植、仿野生种植等拟境栽培模式,以及药粮间套作、草药伴生、地膜控草、春发草库、瘦土控苔等多样的农田生态种植模式和技术。这些生态模式都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标下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们不同程度地利用了药用植物与农林植物之间的生态差异、生态共性,以及它们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结构等生态关系。从近年来对各种生态种植模式的调研上看,目前对其关键技术的评价、优化和提炼研究都很不够,应将生态学原理与农业种植技术相结合,以中药材质量与产量为基础指标,加强立项研究,形成规范化技术体系,促进和提高各种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

(四)生产机械化水平、设备产业化程度低于农作物水平

我国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与大农业和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率相比差距较大,除个别品种、区域、环节外,总体处于“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的状态。相对于大农业作物,中药材有其特殊性,表现在品种类型多、生产环节复杂、地域差异性大等特点。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对中药材种植管理、收获、产地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需求更加多样化,要求更高、实现难度也更大,另一方面我国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基础还十分薄弱。针对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的系统调查与分析表明,其机械化水平为16.87%,其中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及初加工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分别为18.48%、22.24%、14.52%和13.78%,这与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相比差距巨大。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

(一)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中药材价格趋于上行

一是粮食价格持续上涨,202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97.9点,较2019年升高3.1%,创三年新高,但是仍旧低于2011年132.9点的峰值,而中药材整体价格变化较粮食价格呈现半年左右的错峰周期,预计2021年上半年出现增长。二是政策引导,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耕地“非粮化”趋势势必得到遏制,中药材种植面积将有所控制。三是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等价格有上升趋势,加之人工成本增加,种植成本增高,预计2021年中药材价格趋于上行。

(二)涉疫中药材短期需求有望增加

一是国外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确诊和死亡人数持续增长,美国疫情形势还在失控中,防控措施不利、疫苗短缺都将导致国外疫情短时间内无法控制。二是国内疫情可防可控,部分重点区域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中医药为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要贡献,发挥了独特作用。三是中医药全程参与防控得到广泛认可,并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派往十余个国家的医疗专家组均有一定比例的中医师,化湿败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进入国外市场,拉动涉疫中药材需求,但是疫情结束后,相关中药材产量可能出现过剩问题。

(三)道地药材生态种植趋势化加快

一是各省市陆续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实施举措,落实“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的要求,如陕西明确到2022年,要建成5~10个省级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2~3个省级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甘肃提出“普及应用生态种植技术,创建一批国家、省级中药材特优区,建成当归等11个大宗道地药材绿色有机示范基地”;云南要求“推进道地药材科学规范种植生产”“到2025年,建立10种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二是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和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为主的科研团队,已形成100余项生态种植模式和技术,推动技术在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大面积应用,形成以点带面的新局面,中药材质量和品质大幅提升。

(四)药食同源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民众日常保健意识正逐步增强,各种药食同源产品已进入千家万户,中药材需求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近10年,109个“药食两用”品种(含最新纳入的9个试点品种,不含大枣和赤小豆)贡献了中药材80.06%的需求增长。部分企业纷纷推出药食同源产品,包括咖啡、甜品、饮品等。2020年“朋克养生”观念逐渐传播开来,消费者趋于年轻化,通过电商渠道的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国内中药保健品产品电商销售量达到4.34亿件,销售额229亿元,同比增长94.69%。对于销售额,燕窝类产品继续领先,但是增势减缓,药食同源小食品及养生茶高速增长,销售量位居第一、第二位,因此预计药食同源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王升,万修福)

第三节 中药材产业技术发展情况

一、国内中药材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一)中药资源、中药材育种、种子生产

目前农作物育种已进入传统育种和分子有机结合的时代,中药材育种的分子基础探索也在不断开展。遗传图谱构建,性状分子标记,药效成分合成分子通路解析多有开展,三七、丹参、人参、博落回、红景天、白木香、黄芩、甘草(日本)等药用植物全基因组图谱已成功绘制。大量的资金支持了药效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的挖掘,但在保证中药材质量安全、有效前提下,利用分子育种方法选育出优良的中药材品种,还没有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案例。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已完成38个品种1037份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工作,超过300份种质资源入库登记;形成甘草、麦冬、地黄、荆芥4个中药材DUS测试指南草案;建立黄芪、柴胡、牡丹皮等示范基地共计1万余亩;通过创新育种方法获得柴胡矮化型育种材料,通过高丹皮酚含量的牡丹皮种质资源筛选及评价,获得丹皮酚代谢相关基因,完成金荞麦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创建牡丹高效育种体系并实现品种国际登录认证。

(二)中药材种植及田间管理

生态种植技术和模式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成熟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包括野生抚育技术、精细农业耕作技术、定向培育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菌根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等8种。

许多中药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高度适宜性,使生态种植成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东北西部与内蒙古东部的退耕还林还草及“三北”防护林建设中,防风、黄芪、甘草等开展林药间作,已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中良性结合的典范;西部沙漠地区建立起基于肉苁蓉与固沙植物——柽柳、梭梭之间寄生关系的生态种植模式,已成为生态治沙的典范。四川省绵阳市麦冬主产区提出了麦冬种植业与养猪业废物利用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针对地黄连作、当归早薹、甘草酸含量低等生产问题进行了生理调控研究,提出了中药材肥料减施及替代的节本增效创新模式,肥料的开发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此外,健康土壤培育将成为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关键环节。

我国在药用成分合成生物学方面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如创新了基因挖掘技术,解析了雷公藤、黄芩苷等生物合成途径;微生物合成了四氢异喹啉、甘草等新天然活性产物。

(三)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一是建立了三七根腐病中镰刀属致病真菌及黑斑病的链格孢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快速灵敏的分子检测技术可为田间三七根腐病、三七黑斑病、带菌土壤以及种子种苗的快速分子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是从思茅松林下的土壤中筛选出对三七具有促生作用但对三七主要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包括芽孢杆菌、链霉菌、假单胞菌和肠杆菌,这些微生物既能抑制根腐病菌,减轻三七连作障碍,又能促进三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三是明确了云南省澜沧县林下及育苗基地危害三七及杂草的病原线虫均为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hapla ),种苗带病是林下三七根结线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苗圃地土壤中的病原线虫来自于易感病杂草的富集作用。

四是利用育苗和栽培前对土壤全面消毒以及提高人参长势的技术手段,降低发病率。在整个人参生长周期中合理规划施肥、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结合广谱性专用杀虫剂及杀菌剂,及时处理病苗,秋冬季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数,能有效防治人参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土传病害。

(四)中药材机械研发

中药材生产用种子丸粒化、中药材切片加工及分级设备、药材育苗温室设施、根茎类药材(如埋深大于50 cm)收获机械等研究热度较高,尤其在中药材数字化和智能化监控设备方面的机械开发有一定探索和突破,先后涌现出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和机械生产厂家。在中药材干燥设备研发方面,随着对中药材干燥品质综合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对中药材特殊多样的干燥需求关注度提高,针对不同中药材干燥特性开展了多种干燥方式组合的联合干燥技术(如热风-冻干、微波-冻干、热泵-微波、热泵-热风等)原理与干燥品质研究,部分成果对提高中药材干燥品质和降低设备能耗、成本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上述研究多以实验样机实现为主,装备商品化和技术成熟度不高,推进其市场化应用推广还需多方努力。

二、国际中药材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一)中药资源、中药材育种、种子生产

国际主要存在四个大型植物药材市场:一是欧美植物药材市场,以北美、西欧为主;二是以日本的汉方药、韩国的韩药为代表的传统市场;三是东南亚及我国港、澳、台组成的华裔传统中药市场;四是非洲、阿拉伯市场。欧美等国家药典完善,出口植物药材标准完备,如美国对西洋参野生资源保护力度大,对人工种植品也有严格的控制。花旗参农业总会又制订了一套美国农业部认可的种植参分等标准,保证了出口西洋参分等明确、质量统一。东南亚、非洲有些国家生产工艺不发达,出口药材标准缺乏。另外,在育种方面,日本培育了如三岛柴胡、大河当归、纯紫紫苏等品种。但总体来说,国外中药材育种、种子生产方面研究较少,对药用植物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方面较多,如2020年韩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所基因组学部Sang-Ho Kang等人,组装了一个决明栽培种的参考基因组序列,比较基因组学确定了决明在豆科中的演化地位,为进一步解析决明中蒽醌类化合物合成基因趋同进化及决明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基础。

(二)中药材种植及田间管理

随着中药国际化的不断深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欧洲国家正在逐步重视中草药种植,如匈牙利成立了“中东欧中药培植与研发基地”,瑞士等国研究了细菌或真菌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主要仍以传统的西洋参种植为主,并出口到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加拿大学者对设施栽培进行了深入研究。美国仍然在全球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占据领跑地位,2020年采用细胞精准定位技术合成了秋水仙碱和托品烷生物碱,均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紧随其后。亚洲国家中日本和韩国栽培技术领先,在光照、温度、水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系统。日本国内正在大力种植作为汉方药(中药)原料的药用植物,如红柴胡、川芎、东当归、芍药等。但是,日本汉方药原料目前仍然主要依靠进口,其中70%以上来源于中国。韩国的人参和西洋参种植面积仅次于我国,韩国也是汉方药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非常重视汉方药原料药用植物的种植生产,成立了许多以汉方药草药种植为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马来西亚等国在血竭等药材种植方面也已经开展。中国和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也开始开展中药材种植的合作。

(三)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病虫草害防控前沿技术为中药材生产提供参考。一是机器视觉病虫害监测技术的应用。它可以精确定位田间作物胁迫的地理位置,对作物健康的早期统计可以提前给出预警,再运用合理的病虫害预防策略,可以做到不用或减量用杀虫剂或杀菌剂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对水、土壤和空气生态系统的污染。二是生物防治快速发展。生物控制是利用活的有机体来抑制特定的病害、杂草和害虫的生物技术方法,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引入活的拮抗微生物,即所谓的生物防治剂来实现。如用深绿木霉和哈茨木霉来对以根入药为主的中药材根腐病的防治,还可以引入白僵菌和绿僵菌对中药材地下害虫的防治等。三是RNA干扰(RNAi)技术控制作物病虫害。RNAi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在作物品质改良和病虫害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另外利用RNAi技术防治害虫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不会对其他有益昆虫产生影响,RNAi在农作物遗传改良进行精准抗虫方面具有优势。四是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植物免疫诱抗剂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抗病增产功能,其可以激活植物体内分子免疫系统以及激发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代谢调控系统,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减少农药的使用。

(四)中药材机械研发

国外药用植物(特指芳香类或功能性植物)种植少数集中在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大多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朝鲜等亚洲国家,涉及中药材生产的农业机械研发,重点以机械化播种、除草、采收、干燥、粗加工与深加工为主。欧、美、日等国在根茎类植物收获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水平相对成熟,机具可靠性较高;在种植方面,根茎类和花类药用植物的作业机械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测控技术与播种机械取得了发展,更加重视对药用植物种植过程中的溯源监测,正在逐步向无人化、智能化方向推进;在机械化干燥方面,国际研究主要集中在热风干燥、过热蒸汽干燥、红外干燥技术等干燥过程机制的研究,并以实现精细化干燥控制为目标。日本、美国、印度等具有本土植物医学或传统医学产业的国家,对涉及药用植物栽培生理或生长过程的研究较少,多为探究各种中药材活性成分种类与含量及其药理药效,尤其是新药创制方面。

(王升,万修福) 7CMM3Vfm5wdHLip7iI1lUe1lY69swhf6hKg1iZKG11u0jh0QONAVdGtnXolVKT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