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古代湿热理论与肾脏疾病

一、古代肾病湿热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已将湿热作为常见的邪气即致病因素。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认为,肾病的发生原因为湿邪,其临床表现为湿热之邪侵害人体的皮肉、筋脉、关节后导致痹证的发生。并指出痹证发生的病机为湿热之邪阻滞气机,气血不通,筋脉失养。

湿热产生是以水湿为基础。在《素问·经脉别论》提到了水液代谢的全过程,认为通过脾的升清运化、肾的气化,使水液中的清气上升于肺,在体内被吸收,水液中的浊气下输于膀胱,从尿液排出。肾中阳气温煦、蒸化和推动着水液在体内的运化,故称肾水。三焦是水液流通和排泄的通道,故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所以在此过程中,肺、脾、肾、三焦等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认识到本病与肺、脾、肾密切相关。

清代医家薛生白《湿热病篇》中指出湿热的形成一定是由于外感和内伤同时存在。外邪入里,里湿为合,方能发病,先有湿邪为患,而后外邪入侵所致的湿热证在肾脏病中较为常见。

二、古代肾病湿热理论的运用

除脾肾亏损外,湿热之邪已成为慢性肾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主要致病因素。因为水湿潴留是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基础,肺、脾、肾气化不利,水湿郁久化热即为湿热之邪;感受热毒之邪,热淫水湿蕴结,则湿从热化;气阴两虚者,气虚易留湿,阴虚易蕴热,故成湿热。故湿热是贯穿始终的病邪。对于湿热之邪,吴鞠通之《温病条辨》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提出从三焦分治湿热病,创三仁汤、黄芩滑石汤、薏苡竹叶散等方。

“通阳利小便”法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以淡渗通阳的茯苓泽泻汤利小便,祛除水饮,通阳气、畅气机而治冒眩;五苓散通过化气行水而达到温阳利水、通利膀胱气化的作用,膀胱气化恢复,则小便自利,水肿得消。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治疗湿邪为病,以苦热为主,佐以酸淡。因为湿为阴邪,而热为阳,同时苦味能燥能泄,有燥湿的功效。酸味能收能敛,可制约湿邪的运行,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功效。故治疗湿热病,以辛香之药芳香化湿,苦温之药健脾燥湿,淡渗之药渗湿热于下。

元代朱丹溪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湿热学说,创立了著名的二妙散、三妙丸、四妙丸等治疗湿热的名方,其中四妙丸用于湿热内蕴型尿酸性肾病已被广泛应用。 V5gf4W8YEFlX++Tj8784zPoPjT1q0TuaPuMD6VUoDYM7q3gnkjPVz/4ZswWAi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