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慢性肾病是一类发病率、心血管伴发率、死亡率均高的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对于慢性肾病的中医专科治疗,肇始于上海曙光医院。曙光医院是上海市政府响应毛泽东关于中医、中西医结合指示精神,在1954年组建的全国最早的中医医院,名医荟萃,风光无限。就在曙光医院组建后不久,毕业于丁甘仁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童少伯先生,根据当时社会的疾病状况,提出开设中医肾病专科门诊的建议,并获批准。从此它成为影响全国的特色专科。60多年来,历经钟宝人、钟念文、郑平东等科室主任,传递到了何立群教授手中。他担任主任的20余年,痴迷于肾病临床,以其睿智和执着的品格、开拓创新的精神,继承了前任各位老师的经验和成就,又进一步持之以恒地开展临床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和上海市重点研究项目近20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含SCI30多篇),获专利8项,主编著作9部,获得教育部、上海市、国家级学会等成果奖多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名。在他的努力下,中医肾病专科有了新的内涵,包括病种的拓展、理论的总结和升华、治则治法的探究、治疗方药的丰富和创新,首创了从瘀血、热毒、湿热治疗慢性肾衰的抗纤灵冲剂、肾衰冲剂、健脾清化合剂等系列方药,将曙光医院肾病专科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的发展阶段,成为站在全国前列的国家级重点专科。

何立群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的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海派名医童少伯学术思想研究基地负责人和代表性传承人,肾内科及肾病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及国际方面多个领域的同行评议、评审专家,诸多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国内近十家核心期刊的常务编委、编委等,具有较厚重的学识及较大的影响力。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和成就,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优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卫生系统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名中医桂冠,着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璀璨的中医学者。近两年来,何立群教授与其学子们一起,对他近40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肾病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他们笔耕不辍,几易其稿,卷帙终成。2个月前,我有幸先睹书稿,弋获良多,颇感别具新意与特色。

一是,上篇对慢性肾病这一西医命名的疾病,用中医理论进行系统探索和总结。当前,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宏扬中医学的进程中,中医学与西医学理论上的融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举措之一。本书以古代和现代的湿热、瘀血、风邪、脾肾亏虚、气血亏虚等理论,对慢性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现代研究进行了探讨。尽管这还是初步的一种尝试,但确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二是,下篇的十一章,对6种肾病和5种证候进行临床总结。但是与一般医案写作风格不同,不是简单的医案堆砌和分析,而是以治则治法为先导,将典型案例作为佐证展开充分讨论和分析论证。这种组织医案的方法,既能切实地对中医同道起到指导和启迪作用,又给大家在各自临床中留下了探索和拓展空间,非常贴近临床实用,是对中医医案书写格式的一种创新。

三是,突破了局限于就医案写医案的传统模式,将中医对该病的系统认识、医案的病机分析、与医案相对应病种的全国中医学界的研究进展及现代药理介绍,以及何立群教授经验总结和点晴等,糅合成篇,不以个人经验独尊,使我们既看到了个人经验特点,又了解了全国中医学界的不同观点及经验方药,既见独木,又见森林。其意在促进临床学术研究、学术争鸣、学术进步。作者用意深切,用心良苦,令人慨佩。

何立群教授以其锲而不舍的毅力,用毕生的精力,在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病这一疑难而重大的临床课题中取得了优异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展现了属于他的璨煌中医人生,值得钦佩。全面攻克慢性肾病的临床治疗,造福于人类健康,任重而道远。冀望何立群教授及其团队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不负众望,攻艰克难,做出更令中医学界骄傲的成绩。今年六月下旬,何教授嘱在下为书写序,我诚惶诚恐。无奈手头工作繁多,未能及时以就,甚为内疚。现就阅读书稿后的内心感受,成此文稿,权且为序。笔拙才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祈同道仁人裁正是幸。

全国名中医
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2021年8月28日 Cecv6F04E9mWN8JrB2IB+yHKFGj7rLdR/IckVGw17CgkL81fv3PI0XYuFEQn9cd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