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古代血瘀理论与肾脏疾病

一、古代肾病血瘀理论

历代医家对于血瘀的症状和体征亦早有认识。由于病种各异,性别和年龄不同,故血瘀证在不同病种的临床表现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具特殊表现。黑色属肾,肾病日久,本色外显,则是水竭血瘀之候。《灵枢·经脉》中说道:手少阴心经的脉气竭绝,脉道就会不通;脉道不通,血液就不能周流;血不周流,面色就无光泽;面色无光泽,就是血脉先死的征象。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痛者即表示气血不通顺。腰为肾之府,其血瘀的代表性症状即为腰痛固定或呈刺痛症状;血瘀证的其他客观依据则为舌质青紫或舌体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粗张、细涩之脉等。《伤寒论》少阴病篇中论述,当少阴经阳气虚衰时,无力运化血液,致使血行缓慢,且寒凝血脉,终致血行瘀滞阻滞络脉。故《伤寒论》首创了蓄血证三方(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方中大剂量活血药以化瘀通络,在现代临床上主要治疗肾病蛋白尿、血尿。

基于古代中医理论,现代有中医学者也主张慢性肾脏病的血瘀理论。王自敏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其中瘀血、痰湿和浊毒等病机相互纠结,而以血瘀为主。李蔚等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为肾虚湿瘀,本虚证主要为“肾虚”、标实证主要为“瘀血”。

二、古代肾病血瘀理论的运用

《金匮要略》在治疗肾病方面提出气分、水分、血分三阶段诊疗思路。认为肾病后期以血分病变为主,故需逐瘀,但逐瘀药易耗伤元气,应随证施治。其曰“血不利则为水”,后世医家有“瘀血不去,蛋白难消”,足见活血化瘀在肾病治疗中至关重要。在《金匮要略》中后人还归纳出治肾十法,其中就有二法为养血活血、健脾利湿和活血化瘀、消癥利水。古人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而“下消”与现代的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金匮要略》中主张用肾气丸治疗“下消”,方中以“补、涩、通”三法,肾之阴阳兼顾。

肾病后期瘀血轻症见于蒲灰散,蒲黄有利小便、止血、消瘀血功效,制成蒲灰与滑石相配,更显化瘀利窍泄热之功。瘀血重症见于下瘀血汤、抵当汤,瘀血着于下焦则水行不利,逐之瘀下水行。水蓄气滞易影响血分,血道不利则生瘀血,瘀血不除又进一步影响气化水行,故水病及血阶段应既病防变,延缓病情发展。水经不利,血虚郁阻,肝脾不和者可予当归芍药散。病变至水血互结,郁热内生可用桂枝茯苓丸。二方皆用芍药,取其缓急调血之功。 iaRVVF3RDYqO8yZMvf1ATFYiN+bEGxj9hfx4ZQBRSR36a5rh0xdKA9JrjDPQcG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