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特征是礼崩乐坏,但无论礼如何崩,乐如何坏,礼与乐仍在,仁义仍得华夏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与赏识,周室几百年来所建立的封建世袭制度仍旧约束所有贵族。除蛮夷之外,在中原列国,天子之位无人奢望,公、侯、士大夫亦各认天命,无人僭越。
然而,当时光推移至公元前5世纪,确切地说,是在公元前453年,天下发生了一件大事,与王室并无血脉关系的赵、魏、韩三家大夫一举灭掉同为大夫的智氏,瓜分晋国,且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
这是礼乐制度所能忍受的极限,是以天下震惊,时人的三观被完全颠覆。接踵而至的是田氏代齐,也被周室追认。
天下自此进入另一个时代,史称战国。
从三家分晋到秦国始皇帝一统六合(前453—前221),战国共历二百三十余年。
这一时期,孔子所“孰不可忍”之事,突然间变得稀松平常。无论是三家分晋,还是田齐代姜齐,天子都做了册封。
不是天子想册封,是天子不得不册封。
政治权力的非世袭更替,从根本上改变了诸侯、君主之间的血缘结构。既然不是血亲,再发生争执时,诸侯就不再顾及面子,更不必提及里子,是照死里打了。
这就是战国铁血时代:没有爱恨情仇,只有生死存亡。
这些变化也可归纳为如下表述:大争灭国,王室图存,礼乐崩溃,七雄并王,百家争鸣,纵横捭阖。
为方便理解,对上面表述在此也略做解释。
大争灭国:春秋结束时,天下尚有一百多诸侯国,到战国中期,仅只剩下三十多家,即使曾经的霸国,如吴、越、巴、蜀等,也都被相继灭祠。到战国结束,天下就只剩下秦室一家了。
王室图存:随着五行说(五行相生相克)的确立,列国并王,周王室(火德)的天授地位受到挑战,王室地位岌岌可危,秦国(水德)趁势而起,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即秦一统六国之前35年,灭掉周祠。
礼乐崩溃:礼乐不是崩坏,是崩溃。孔子讲仁义时天下尚有人听,到孟子讲仁政时天下已无人听。“八佾之舞”不是该不该跳的事,而是谁都可以跳了。战场上五十步不必再笑百步,而是面对大规模的屠杀(如长平之战后杀俘)。
七雄并王:礼乐崩溃的直接后果是王权旁落。三家敢分晋,就敢问鼎天下。魏国率先变法图强,到惠侯时竟然南面称王,与周天子并驾齐驱。之后是田齐,与魏惠王会于徐州,史称“徐州相王”。再之后,大国纷纷称王,连宋、中山、义渠等小国,也都罔顾实力,南面称尊了。
百家争鸣,纵横捭阖:国家是存是亡,重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列国君王争相礼贤下士,读书人的才华得到充分发挥。无论何人,只要有才,就不会被埋没,因而,春秋战国是属于人才(士子)的时代,尤其是在战国的大争之世。这些士子本为贵胄,接受教育后更是才华横溢,无不渴望建功立业,凭自己的才华重新获得社会地位与物质属权。其中部分士子更是思考深远,不再考虑个人得失,开始思考天下安危与长远福祉,从而升级为大家巨子。这个将在下一节作专题讲述。
按照天下大势变化,战国时期的二百余年大体可分为三大阶段:
(甲)列国变法阶段
三家分晋之后,三晋崛起,魏文侯礼贤下士,起用李悝、子夏、段干木、乐羊、吴起等一大批贤臣名将,改革旧制,变法图强,筹建大魏武卒,灭中山,东争中原,西抢河西,拓地千里,数合诸侯,使魏国稳坐中原,蹿升为天下第一强国;继而是楚国,悼王重用魏国弃臣吴起,变法强军,北争魏、宋、韩,南向湘黔,拓地数千里,使楚雄霸南方,虎视中原;再后是齐威王,重用邹忌,修明政治,使家国大治,诸侯来朝,并在马陵之战中战败强魏;再后是韩宣王,重用申不害,改革律法,整顿吏治,使韩强大;最后是秦国,孝公重用魏国弃臣商鞅,强力推行以耕战为核心的军事强国战略,彻底改革秦国旧制,使秦国后来居上,河西一战击败魏国,收回河西,雄霸西疆,成为山东六国的劲敌。这一时期,只有赵国、燕国未曾大变,相对处于被动地位。
(乙)纵横伐交阶段
商鞅死后,列国变法时代基本终结,经过马陵、河西二战,魏国强势地位遭到削弱,魏、齐、秦、韩、赵、燕等大国相继称王,与春秋时代已经称王的楚国并雄,天下进入纵横时代。七国势均力敌,相攻相杀,纵横伐交;百家诸子周游列国,各张其说,各行其道;纵横人士驰骋列国,涌现出如苏秦、张仪、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魏冉、樗里疾、白起、李牧、廉颇、王翦、赵奢、魏章、司马错、昭阳、匡章等数不清的名将与名相。在战国前期变法中滞后的赵、燕二国,在此时显示出强劲的后发力,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向北发展,成为后期秦国一统的大敌,燕国在都城被齐国占领之后,燕昭王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向北拓展到西伯利亚,向南差点儿灭齐。
(丙)江河一统阶段
这个时段,就是秦国始皇帝时代,从秦王嬴政当上秦王开始,到他一统六国,当上秦国的始皇帝结束。这一段秦国一强独大,山东列国在纵横时代一系列的争斗之后无力抗衡,苟延残喘,在下就不再过细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