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节所述,大象(天下)病了,不同的大象(天下)生了不同的病。
那么,它们究竟生了什么病呢?病根是什么?如何诊治?觉悟者开出何方?病象被治好了吗?
这个仍要从天下说起。
天下是由人认定的,人之外的动物与植物不知天下,只知顺应。
在人看来,“天下”包括天、地、人三个层次,头顶是天,脚底是地,中间是人。在中国人眼里,能顶天立地,能沟通天、地、人三者的人,可以称“王”。
于人而言,由生至死,碌碌忙忙,无非是为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与天的关系,二是与他人的关系,三是与己的关系。
天即人(个体)与生俱来的环境,是个体所不可更改与抗拒的,通常叫命,所以天与命常常连在一起,叫“天命”,如出生地域、种族、家庭、父母、发肤、美丑、音质、高矮、贵贱,等等,皆是天命。于人来说,天命不能选择,无可抗拒,只能顺应,是谓顺天。逆天是谓改命,而改命是要死人的。
于个体的人来说,能够改变的是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即人际关系,通常叫运。其实,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往往消耗在这个运上。如何走运,即如何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个体的人生成败息息相关。品行是个体走运的前提,人情练达、世事通晓、举止得体是个体走运的杀技。运是通过个体努力可以改变的,是谓应人。运不仅决定个体的人生成败,甚至决定个体的死亡,即死于何时、何地及何种方式。
与前面两个关系相比,人(个体)最难处理的是与自己的关系,好多人没有败给天命,也没有败给运势,而是败给自己,譬如项羽。此所谓顺天、应人易做,胜己难为。
回头再看那三头大象(三个天下)的病因。
先说第一头大象,古希腊。
如前节所述,古希腊位于地中海的北岸,按中国人的说法,是海之阳。古希腊多山地与岛屿,土地贫瘠,几乎无法发展农业,只能靠天吃饭。摆在他们面前的“天”是大海。大海是财富,是生计,也是凶险与死亡。如何处理好与海(天)的关系,是古希腊智者首先要考虑的。
海是天,只能顺,不能违抗。
古希腊人是如何做到顺天呢?
知天。
如何知天呢?
观察天,研究天,探寻天的规律,掌握天的脾气,再顺应它,利用它。
天有天理,天理即规律。希腊智者在研究天理的基础上探索出许多学问,在哲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美学、伦理学、天象学、海洋学、政治学、历史学、造船术、航海术、艺术、贸易等领域均取得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由此构建了现代西方实证科学的基础。我们可称之为理性思考。
再说第二头大象,古印度。
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恒河流域。与古希腊截然不同的是,恒河流域为亚热带气候,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北上爬坡,为恒河泥沙所冲积而成的肥沃平原带来丰沛的降水,使其成为动植物的天堂,果树常年挂果,稻米一年三熟,温热的气候让人们连衣服也无须多备。生存于古印度人而言几乎毫不费力,随便走进一片林子,坐在果树下冥想一个月不是难事。
摆在古印度人面前的头等大事,不是如何顺天,也不是如何应人,而是如何面对自己,破解心中的困惑。
困惑是所有烦恼的源头。
于印度人而言,普遍的困惑是自己,是身心灵,譬如,我为什么是我,在我之前我是谁,我的命从何来,我的命为什么好或不好,我为什么会生病,生病或衰老的我如何面对死亡,在我死之后我会去哪儿,我的心在哪儿,我的灵从何处来又归向何处,等等。
其实,远在佛陀诞生之前,印度人就已经开始了对这些问题的拷问。由四大吠陀到两大史诗,古印度人对身心灵的思考贯穿始终。
及至佛陀时代,泛灵论盛行,多神崇拜构成了印度人的生活日常。人们在身心灵如何相处、对天地人如何解读等问题上莫衷一是,争辩不已,却是越辩越困惑。
对此,一心探求究竟的邦国王子释迦牟尼在尝试前人的所有思考之后,于菩提树下冥想七日,终得觉悟,遂毕其一生讲解所悟,一手搭建了博大精深的佛学殿堂。
第三头大象华夏天下的症状与前面两头完全不同。
摆在黄河流域黄种人面前的困境是,稳定周室数百年的礼乐秩序乱了,战乱纷呈,民不聊生。自平王东迁,到战国末年秦室一统,前后历经四百多年,如何恢复礼乐、重建社会礼乐秩序成为华夏智者的首务。
华夏智者如何诊断这头大象的病因并开出药方,我们将在下一节里做重点讲述。
综上所述,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约四百年间,从远东到南亚次大陆,再到地中海北岸,三个不同的天下几乎同时井喷出一大批思想巨人,他们前赴后继,互不联络,无不立足于本土实际,竭其所能地尝试解决自身种族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在为后世留下一篇篇经典解决方案的同时,还提供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分别是:
古印度佛家,以身心灵契合为目标的灵性思考方式;
古希腊学者,以知天为目标的理性思考方式;
华夏百家诸子,以重构礼乐(人际关系)秩序为目标的知性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