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创业教育 育人兴国

读了这本书,很愿意推荐,原著写得实,翻译用了功。现在出版,也是正当其时。政府自上而下大力推动创业,除了长期浸淫在创业教育中的老师们深受鼓舞之外,也不少理性地省思;我们会担心争相报告创业佳绩时,过度强调了短期抢种抢收(虽然背后其实多是多年厚积而今朝涌现),而忽略育人这个创业教育的本意。而要育人,就需得法。创业教育更是如此。

书里系统梳理的基于实践的教学法,极有可操作性,其指导意义也不仅局限于创业教学,对整个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学位教育,包括MBA、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诸类,以及培训、辅导,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大学里的院长主任、授课教师、创业中心或者“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创业园甚至孵化器中的导师们、管理者们,都值得认真读读并结合实情去运用。在这儿,我想荡开一笔,从教育的大图景中谈谈创业教育当前的机遇与挑战。

推动创业教育所带来的实际效果,绝非缓解就业压力这么简单、直接、短期。从更基本面出发的创业教育,其目标不是帮助学生开办公司,而是着力于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培养首创精神、冒险精神、独立意识、创业能力以及挑战现状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本领。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这三位一体的教育观来看,价值塑造层面的意义不容低估。创业教育如推动得当,将会有力地改变一代青年人的追求与面貌。我经常接触创业者,他们往往不是求金钱求财富,而是求改变求创造。这种价值理念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态度上的变化,不仅对将来走向商业发展方向的学生有意义,而且对有志于投身学术和公共服务的学生,也都有价值。接受创业教育(特别是通过实践的方式)的人,不会“等靠要熬”,不会是“被动接受、挑剔抱怨”的旁观者或者随大流的人,而是充满着起而行之、从我做起的劲头儿。创业教育,其实是激发了真正内生的学习兴趣并创造志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业教育的目标超越了对就业的补充和替代,是对育人树人的改革和发展,一旦让青年人的精气神儿发生了质的变化,兴国就有了长期的保证。

创业教育的第二个意义,是通过创新驱动和创业引导来改变高校与实践长期脱节的现状(也是一种困境)。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存在一种片面追求国际论文发表数量(诚然这很重要,但对一流大学来说,不该是唯一导向;而对多数院校来说,更不该是主流导向)的倾向,缺少市场和竞争意识,不去洞察和服务需求。创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跨越学科界限,跨越产学界限,跨越国家界限。这种跨越性,呼唤着、促使着学生们以及他们的老师们、大学的校长们和院长们去回应,从课程和培养环节到论文选题和教学管理,都要进行调整和提升。甚至,招什么样的人(人才规格)以及谁来招生,也因此进入改革议程。坦率地讲,在许多象牙塔中人看来,创业意识强的学生,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异类——他们总是显得桀骜不驯,因此得到的评价不少是“行事走极端”或“为人不周到”——这样的人怎么才能招进来,怎么培养并充分发展之,就需要引入富有经验的专业招生人员、有伯乐眼光的校友、对“异类”有包容性的创业者一起来参与招生。所以,创业教育要改变的绝不止于课程和教学。

借着推动创业教育的东风,丰富和完善高校教师的概念,这是创业教育的第三个意义。谁能教创新创业?这是一个大家都很关注也常纠结的问题。2015年3月1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了“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这开启了一个重要的制度可能。大学能否增加一个实践系列的教师队伍,不是事业编制,但是严格地审查资格,正式地聘请聘用,明确地安排教学和指导工作并进行考核,把这些企业家、投资家、高级经理、工程师、设计师、律师和卓越的产品经理“明媒正娶”进来,到大学里不是简单地做讲座,而是完整地设计并讲授课程,负责任地担任指导老师,与其他教师一起参与科研。不仅创业方面的教学需要这些人,在各类专业学位项目中,都普遍需要这样的师资。这种制度性改革带来的红利,将打通产学界限,通过实践育人并提高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个意义,宏观地看,青年学生参与创业对整个国家、社会的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有着非常独特的贡献价值。创业实践促进创新和创意的产生。年轻学生在创业时,受到的条条框框的影响更小,他们求酷、求纯粹和求颠覆的动力,即使创业活动暂时受阻搁浅,也会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创新生态系统来说,不啻于源头活水,大有裨益。在引导大学生创业时,不该着眼于生存型,也不满足于简单的机会型,而更要鼓励志趣型,既要有科技含量,更要推崇异想天开,使其更愿挑战权威,更敢冒风险。我们崇敬的老学长朱镕基就曾经鼓励青年学生说,“不要怕失败,你们还年轻,可以从头再来”。当然,学生创业会有很多盲目性和不成熟的地方,需要引导和指导,但也需要有欣赏和拥抱他们“混乱”“稚嫩”抑或“狂妄”的胸怀。此次创业推动时机颇佳,一方面创业依赖的基础科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有了长足进步,另一方面创业生态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原先很多创业实践所面对的情况是:要素市场发育严重不完善,制造、配送、工艺完善等环节都得依靠自己来解决,因而造成创业门槛高,失败概率高;原先很多创业依靠的是大团队大攻坚,现在的创业实践中,个体性(小团队)明显增强,硬软之间更加偏向软,即使硬的创业也有了更多外包外协的可能;许多模式创新和大数据创业,对一穷二白的学生来说不再是镜中花和水中月(仍需要分阶段接力和交棒)。经济基础提升、要素市场发达后,原创性的主意(IDEA)的力量被提升了,加上政府大张旗鼓地欣赏、重视和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会发生深远的变化,当然也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努力。

有机遇,但也挑战多多,需要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富有创新改革精神,大胆突破限制,尽快改革一些现有的教育管理机制体制。比如,设置认可学分的在线课程(不只是创业类的课程,而是各学科专业的课程),这对于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更灵活的(有时候是脉冲式的)学习方式是个很好的互补促进,也能更加促进终身学习的习惯。从学位管理的角度,必须丰富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类型,真正认可创业成果,更加面向实践,减少某种学术型人才培养沿袭下来的,却对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不适合的“繁文缛节”。另外,创业往往会突破学科的界限,呈现出交叉创新的态势,怎么更有效地评价它的成果以决定学位的授予,怎么改革调整原先按照学科划分的学位审查方式,这些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最后,也许是最关键的一件事情,是怎么统计和评价高校创业教育的进展成果。我们必须把育人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建立广义的、包容性的创业教育、创业氛围和创业参与的概念,要衡量一些无法量化的创业教育成果(文化的变化、价值观的塑造、科研导向的改善和产学结合的氛围等),避免以毕业时学生开办公司作为创业成果统计指标的偏向。这种评价依据会成为一个有害的指挥棒,影响校长们、教师们和学生们的行为动机。硬数字和软环境缺一不可。而那些软的和无形的,其长远的价值可能更大。

推荐序的最后,想用一句常与同事分享的话作为结尾: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你如何教,亦你所教!教学法,绝非小事,实属教育根本。对于作者的心血、译者的努力和出版社的眼光,点赞!让我们大家一起,发扬创业精神,发挥创业本事,发展创业教育,育人兴国。同道共勉之。

杨斌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
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8pq3UfRBvB2TX4A+IVGJeyjzXQuj22Hz3EaXU8eAbCirjV+G3LCRGVFOlNKsvIB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