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伤寒论》的次第

后人看张仲景的《伤寒论》,基本上有三个视角,一是六经辨证,这是从经脉上看;二是阴阳辨证,这是从阴阳上看;三是气化标本中见理论,这是从气上看。其中各有各的味道。很多人一说中国文化,就说它因为没有标准化和可重复性而不具备科学元素,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我倒认为,从中医看中国文化,《黄帝内经》体现了认知的标准化,《伤寒论》体现了可重复性,其中的方子已经用了近2000年了,并且有效,这就是可重复性。可如果从这三个视角分析伤寒方,就又有了使用方子的不同境界,也就是,你想把它纳入科学范畴,它却会游离出来,告诉你科学之上还有个境界……

如果说“经”是根本,“论”就是次第,凡是带“仑”的汉字一般都指次第,比如,“论”是指言语的次第,人伦的“伦”是指人的次序次第。那么《伤寒论》之“论”,就是次序、次第,而六经、三阴三阳、气化等,都是《伤寒论》的次第。

最简洁明了的次第是六经辨证:人得病的次第是从太阳到阳明到少阳,再到太阴到少阴到厥阴,但也有跨越这个顺序的时候,也有太阳、阳明合病的时候,也有直入三阴经的时候。

太阳指体表,体表受寒,人要把寒邪拱出去,就会高热。这时要用的药就是桂枝汤和麻黄汤。高热看着吓人,但实际上这时人体还有劲儿。太阳病没治好的话,就会往里传,传到阳明胃与大肠时,要么恶心呕吐,要么大便秘结,今人称之为胃肠型感冒。阳明病的代表方是葛根汤、白虎汤和大小承气汤。传变到少阳时,属于半表半里,主打方是小柴胡汤。这是三阳经证,病在三阳时,用药无须多,一剂即可,不愈,再追二三剂即可,病去即止。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在急症上的优势。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如此用方?一是诊疗技能的衰退,二是不赚钱。

病入三阴经后,就比较难缠。病在太阴,太阴对应的脏腑是足太阴脾脉和手太阴肺脉,这时症状是“口中和”,也就是不渴,这说明湿大于寒,还要看其他一些重要指标,尤其是脉象,才能做最终的准确判断,常用方是理中汤和通脉四逆汤。

从太阴传变到少阴心肾(少阴指人体的最里层)时,病症的表现有口中燥渴,这就意味着寒大于湿,有的还会下利不止。这时的烦躁也不同于阳明的烦躁了,而是虚烦不止。这时要驱寒、回阳,驱寒回阳的代表方是白通汤和四逆汤。《伤寒论》说:“救表宜桂枝汤,救里宜四逆汤。”道理也在这里。心肾为人之最大动能,动能降低,就是发热也是低热,就是人开始没劲儿了,这时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就要有附子固摄着里面,不宜一味发表了,麻黄宣散太过容易大汗亡阳。

如果说少阴为最里,厥阴就好比地壳,生命又到了出现转机的时候,又到地面阳的机会了。“厥阴”指足厥阴肝和手厥阴心包,其代表方是当归四逆汤和乌梅丸。

明白了六经传变的次第,病就不可怕了,治病,不过是往回治。就是从厥阴到少阴再到太阴,从少阳到阳明再到太阳,当然,也可能是从厥阴直接到太阳等。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全部治愈的一个象,就是回到太阳层面,有可能再有一次高热,这时的高热有点儿像电脑的重启,但很多人不懂这个。大人再怎么治疗,也不太容易回到太阳层面,小孩子就不同了。他们一旦得病就是高热,吃西药、打吊瓶后就见好了,但寒邪并未消除,只是把症状暂时压了下去,隔段时间身体有点儿劲儿后,身体又开始攻寒邪,于是又开始高热。这就搞得家长很无奈,找中医治,治着治着攻到太阳层面又烧起来了,这是要彻底治愈的象,可家长不懂,此时如果会用《伤寒论》的方子,用一剂桂枝汤什么的就彻底病愈了。可是家长看到孩子发热就恐慌,就又抱到医院里去打吊瓶了,于是又把病打回了原形,这就是医理不明、难以治病的原因。

其实,治病犹如练功,有起式,也有收式。有些人学了两天《伤寒论》后,就急着上阵,这就是不明性命变化之理,所以《伤寒论》里才有那么多变证和误下后的补救方法。按理说,收尾都应该用一下桂枝汤,这时用桂枝汤,不过取其阴阳和解。但大多数病人只求舒服,不知啥叫病愈,所以大多到治疗中途就满足了;而医生也不想非得到太阳层面,真烧起来了,隔得远,救治起来也麻烦。所以,治疗大多只是求了舒服,而非治愈。心悸的不心悸了,间歇的不间歇了,人也就满足了。非得求完美,有起式、有收式,这期间还得经历些痛苦,这也是让人不安和害怕的,所以没有几个人这么较劲。

但学习,还是要讲究次第。如果没有读《黄帝内经》,直接就读《伤寒论》,就是莽撞的,因为《伤寒论》是《黄帝内经》的医理之用。假如我要办一个中医院校,一定前面有学校,后面有疗养院。一开始两年半不学别的,就学《黄帝内经》,同时学按摩和扎针,第一年一边学《黄帝内经》,一边学按摩和扎针,第二年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第三年学习《伤寒论》和脉法。这,就是讲次第。

我前面说的张仲景三套思路,一是以六经辨证为纲,刚才讲过了。二是阴阳辨证为纲,比如张仲景的脉法就是以阴阳论为纲:所以要想学好《伤寒论》,还得精通脉法。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如果能脉证结合的话,开出的方子就是最精准的。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桂枝汤和麻黄汤都治疗发热,但具体区别在哪里呢?首先就在脉象上,桂枝汤对应的是脉浮缓,麻黄汤对应的是脉紧,如此就好分辨了。 qp1uX6Dh+RnoS2yBiKHrsktcE424V2zXdnoKQkAaO+qJ2eoomxAZCzC8AqA6IhF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