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至此,就得说下《伤寒论》里方子的计量问题了。
关于《伤寒论》中的方子一两是多少克的问题,有各种争议。经方剂量与现时中药剂量的转换,学术界和网上也说法不一,给大家带来许多困惑。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现在的中医临床上就爱用李时珍的算法:一两等于一钱,一钱等于3克,所以一两也就是3克。至少这样相对安全。
关于这个问题,有文献考据,也有出土文物考据,其中出土文物考据似乎更靠谱些。比如1981年,中国出土了汉代的度量衡器“权”,国家博物馆里就有汉代司农铜权,时期基本与张仲景同时代,用它去称中药,得出了以下结论:一升等于200毫升(一升等于十合),一合等于20毫升,一斤等于250克左右,一两等于15.625克。
按一两等于15.625克算,《伤寒论》的方子,剂量确实有点儿大,比如小柴胡汤中的人参、生姜等三两,就是46.875克,也就是50克。按理说量也不大,如果判断准确,再加上他一般是煮出一碗分成两碗到三碗,实际上剂量就相当于一分为二了,一般不会出大问题。只是现在的人六经辨证并不精熟,药量一旦再用错了,麻烦就大了。其实《伤寒论》里也有好多误下后出现问题的补救法。
所以一句话:《伤寒论》入门容易,用起来难,最难的是辨别服药过程中出现的变化,以及处理手段。最早的医生都是“走方医”,也就是游医或“铃医”,看完病转身就不见了,不好追责。而张仲景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坐堂医生,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对病与证的长期的、持续的观察和及时的处理手法,甚至,他连中药的具体煎煮法都一一告知。
张仲景时期的中药煎煮比较特殊,我们现在是一服药煮两回,早晚各一次。往往第二次煎煮出来的药汤与第一煎的药汤颜色都不一样,所以才有把两煎合起来的要求,号称“阴阳合和”。有人研究,药物的第一次煎煮,可以提取其有效成分的50%,第二次煎煮,就只有40%的有效成分了。而我对煮药的认知是:第一煎一定要晚上服用,靠一夜的休息来加大药力,第二煎第二天早上服用,靠白日的阳气来加持药力。
但经方的特点是,凡药只煎煮一次,有的一次服下,有的要分成三次服下。这也是经方剂量大小变化的一个原因。幸好张仲景慈悲,他在开篇桂枝汤里就明确了他的煎煮中药法和服用中药法。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风邪上行,会鼻子不舒服;胃气上逆则干呕),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桂枝汤原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按李时珍的一两等于3克算,桂枝汤的剂量就是: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现在网上基本都是按这个剂量走。
如果按汉代的一两等于15克算,就是:桂枝45克,芍药45克,炙甘草30克,生姜45克,大枣12枚。
大家一看,顿觉悬殊甚大,到底该怎么用呢?幸好,张仲景这位大医圣把桂枝汤的煎煮法也告诉我们了,我们或许能从中悟出点儿什么。
具体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如下: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咱们逐字逐句讲解下:右五味(指桂枝汤共五味药)。㕮咀三味(指切碎桂枝、白芍、炙甘草三味),另外生姜切片,大枣擗开。以水七升(用水1400毫升),微火煮取三升(煮后得600毫升,又是微火,所以煎煮时间要久。同时说明一服药只煎煮一次)。去滓。适寒温,服一升(600毫升分成3碗,先服200毫升)。如果分成3碗,那一剂的量也就15克左右,按理大枣也变成了4枚。这是桂枝汤煎煮法。
桂枝汤服用说明:服已(服用后),须臾(一会儿)啜热稀粥一升余(200毫升),以助药力(指用热粥养胃,滑窍补液,可以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盖上被子躺一个时辰),遍身漐漐(zhí,指汗出之微细连绵),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不可大汗,全身微汗最好)。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病差,指病愈。即一碗药喝完后,病若好了,剩下的两碗就不要了。有些老人怕浪费,非要把剩下的两碗喝了,那就会大汗淋漓,就大虚了)。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如果没有出汗,再喝第二碗,服用方法一切按照前面的方法,也就是吃完药喝热粥、焐汗等)。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如果还不出汗,隔半天再服第三碗)。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如果是病重的病人,一日一夜之中把三碗药喝完)。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如果3碗喝完还不出汗,就再抓第2服或第3服药。可见仲景开方先开一剂,顶多二三剂)。
读至此,我们发现张仲景用药有一个特色,桂枝汤如果按汉代的剂量走,是要煮出三碗的,这样一碗的剂量平均下来也就是桂枝15克、芍药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所以也不算大剂量。他一般先开一服,而且只煮一次,如果第一碗药喝下后病就好了,剩下的药就不要了。现在看确实有点儿浪费,但实际上,他的后两碗作为备用,对病家而言是有益处的。《伤寒论》中好多方子都是“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就是一服药煮出三碗,比如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小柴胡等。都是一服药煎煮一次,分三次服。但《伤寒论》里也不是次次都煮出三升分为三碗的,比如干姜附子汤,干姜一两(15克)、附子一枚(25克),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顿服,也就是一次喝完。
最后,张仲景继续叮咛,服药期间,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一句尤见仲景先师之慈悲心,因为桂枝汤主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也就是太阳发热,而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都属于难消化之物,且容易把病邪往里带,所以一定要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