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自我毁灭式分裂

战时发生的事件在当时看来与战后总是有所不同,战后的分析往往可以看得更清楚。领导人的形象更是差异巨大,他们在战时的公众形象也是变化无常。

战前,尤其当西方在纳粹铁蹄下瑟瑟发抖时,希特勒的形象非常高大,他兼具拿破仑的雄才大略、马基雅维利的才智和穆罕默德的狂热。在侵略苏联第一次失败后,他的形象开始崩塌;临近战争结束,他的形象一落千丈,那些曾被认为才华横溢的想法被认为对军事毫无助益,命令则是缺乏理智、疯狂愚蠢。德国军队所有的灾难都归咎于希特勒,而一切成功则都归于德军总参谋部。

虽然这样的看法掺杂了一些真相,但还是不符合事实。希特勒绝非不善谋划之人。相反,他才略过人,但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心思缜密,常能出奇制胜,堪称战略心理方面的大师,并将战略心理升华至一个新高度。早在战前,他就向同伙们描述了如何实施夺取挪威的大胆政变,以及如何诱使法军离开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他能比任何一位将领更清醒,通过预先扼杀抵抗力量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他神出鬼没的战略总能在心理层面戏耍敌手,纵观历史,无人能出其右。

他常与他的军事专家的意见不合,但事实总是证明他是对的。这造成了专家们的威信下降,即便在往后的战事中,专家们的估判更为精准。在苏联的战役中,希特勒的缺点压倒了他的天赋,让他的战略一错再错,最终导致满盘皆输。不过,我们还是要记住,即使拿破仑这样出色的军事战略家也没能避免与希特勒同样的问题,他的自大也曾让他在同一地点犯下同样的致命失误。

希特勒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拒绝“及时止损”,即使胜利的概率越来越小,他还是固执地继续进攻。不过,那些职业军人,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军队总司令福煦、英国陆军元帅黑格,以及担任德国最高统帅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也都犯下过同样的错误。希特勒迟迟没有批准及时从法国撤军,最终导致德军溃败瓦解——这种我行我素的作派和福煦如出一辙。但最关键的区别在于,1918年,在前线的将领认为福煦的决断并不明智,也没有严格执行命令;而在1944年到1945年,德军将领却不敢违抗希特勒的命令。

我们必须调查这种对希特勒的恐惧,以及德军最高司令部的内部冲突,才能找到德国战略计划失败的真正原因。希特勒的战略直觉和德军总参谋部的运筹帷幄融合,本可以做到战无不胜;但事实却是这两者产生了自我毁灭式的分裂,从而拯救了他们的对手。

总参谋部制度孕育的老派将领自始至终都是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战略的主要执行者,但即使在德军势如破竹的日子里,他们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在战争局势逆转之后,他们才被公众逐渐重视,并被同盟国人民视为真正的强敌。在战争最后一年中,德军总参谋部的代表人物伦德施泰特成为关注的焦点人物。人们不再讨论希特勒的下一步计划,而是关注伦德施泰特会在战事指挥和推翻纳粹的政变中如何行动。

人们将德军将领们视为一个紧密结合的团体,这种印象恰好说明了为什么同盟国指望着将领们推翻希特勒,即使这一指望从未变为现实。同时这也说明了人们为什么坚信这些将领与希特勒一样残暴,应对德国的侵略负责。“一战”时,这种印象还算正确;但“二战”中,德军将领对“二战”的爆发就起不到什么重要的影响了。

战争伊始,这些将领执行命令的高效对希特勒的成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的作用却被希特勒的成功掩盖了。在希特勒的光环逐渐褪去后,在外界的眼中,他们的作用开始凸显,他们也随之声名鹊起,而这正好与他们在德国国内的境遇相反。

这一局面是由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将领们所代表的是保守的秩序和传统,而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拥抱国家社会主义狂热信仰的新一代人早已对他们的观念没有了兴趣。反对现政权尤其是反对擅长蛊惑人心的元首的行动,绝不会得到部下的支持。这些将领总是远离公众事务,而希特勒又狡猾地使其与国政民情分离开来。此外,他们严守纪律,极为重视他们对国家和元首所做出的宣誓效忠;在他们看来,骄傲的军人违背自己的誓言是荒唐可笑的,这既是他们的真实感受,也是束缚他们反抗的理由。不过,这并非他们在生死攸关之时背弃同胞和国家利益于不顾的原因。在追求个人野心和一己私利的矛盾中,他们为了维持自己在军事领域的专业地位,从希特勒崛起到第三帝国的灭亡的12年中,一直致力于排斥外部干涉的斗争,而这构成了他们致命的弱点。

斗争的第一阶段中,希姆莱利用了希特勒的恐惧,促使希特勒一举铲除了罗姆上尉和其他褐衫队 领袖,帮助军方一举取得了绝对优势。虽然并不能确定褐衫队们是否真的想要推翻希特勒,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要求在军队中取得更重要的位置。在血雨腥风之后,希特勒更加倚仗将军们的势力,而将军们也重新确立了在军中的至高地位。

第二阶段的较量于1938年1月达到巅峰,那时将领们中了希姆莱的圈套。1933年希特勒授予维尔纳·冯·布隆伯格将军国防部部长之职。布隆伯格对希特勒言听计从,这让他的部下们非常焦虑;而他将和办公室打字员结婚的消息更让他的部下们感到反感。但希特勒却很支持这场“平民化”婚姻,并亲自到场祝贺。不久,希姆莱抛出了一份警方档案,声称新娘原来是个妓女,这令希特勒非常愤怒,旋即把布隆伯格就地解职。随后希姆莱又炮制了另一份卷宗,诬陷全军总司令弗里奇上将是同性恋,希特勒据此又将其免职。虽然此后法庭澄清了此事,但弗里奇再也没能复职(第三章对这场危机有更详尽的叙述)。

希特勒利用道德指控打击军方力量,乘机攫取德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权。这不仅让希姆莱加强了影响力,更为他最终掌控最高指挥权打下基础。德军将领们曾对弗里奇被恶意中伤一事进行了集体抗议,但凯特尔的幕后操纵使将军们的联合阵线崩溃了;而凯特尔虽被任命接替布隆伯格,但他的地位很低,只能靠屈从于希特勒而保住位置。布劳希奇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他既不依附纳粹也不反纳粹,又在军界有很高的声望。这是希特勒深谋远虑的一步棋,既能安抚军方,又能确保司令官比弗里奇更好驾驭。

然而,布劳希奇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摆布。他为了维护军方的权力,组织了一个强大的同盟。为了延缓纳粹对外侵略政策的节奏,他警告说:德军尚未做好准备,希特勒不应贸然发动战争。总参谋长贝克的支持,更让布劳希奇坚定了自己的立场:贝克公开谴责希特勒好战的政策,导致自己被希特勒免职。但在希特勒将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军事行动时,由于英法政府受希特勒的战争威胁而选择妥协,布劳希奇和贝克的继任者哈尔德虽然表明了反对立场,也没能阻止希特勒执行计划。

德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使希特勒威望大增,而这又使他企图进一步吞并波兰。将军们虽然尝试了说服希特勒,劝告他除非苏联保持中立否则不可冒险开战,但他们的努力无济于事;而希特勒则认定一旦突袭波兰的计划成功,大部分人就将确信英法两国会袖手旁观,使德国不会陷入一场大战。

波兰战役结束后,将领们发现希特勒图谋通过在西线发动攻势从而扩大冲突。他们为此感到忧虑,与希特勒的关系又变得紧张。他们认为扩大冲突风险太大,也怀疑德军是否有能力征服法国,但是他们的异议再次被驳回。随后,他们商议采取行动推翻希特勒,但他们不仅十分怀疑部下是否会与他们一同反对希特勒,也十分反感在战争即将来临时被人侮为叛国者,这导致他们的行动也无疾而终。

无视了将领们的异议的希特勒还是下令入侵法国。入侵法国的胜利,部分归功于被老派将军们怀疑的新的战术和武器,也有部分归因于希特勒推行一个下级军官提出的标新立异的计划;还有部分归因于德军将领们也没预料到的法国军方竟会犯下的大错。

当然,最不可或缺的因素还是将领们的能征善战,这使得希特勒能够迅速战胜法国;而希特勒的犹豫不决也使得他们未能速战速决渡过英吉利海峡。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战绩却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地位,希特勒的声名传遍了全世界,却没有人关心将领们取得了什么成就。希特勒处心积虑为自己加冕,而他自己也对“伟大战略家”的名号毫不怀疑,因而愈加对将领们的职权横加干涉,忽视与其意见相左的看法。

在察觉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意图后,大多数将领都感到忧心忡忡;但是,就像许多军事专家一样,他们对各自的专业领域之外的事务并不擅长,这让希特勒得以借助“政治情报”,让将领们相信苏联的内在弱点会影响其军事实力,从而打消他们的疑虑。当他们的进攻受挫时,布劳希奇和哈尔德想要撤退,但希特勒认为莫斯科近在咫尺,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进攻,即使机会已经逐渐消失。在计划失败后,希特勒又巧妙地以解职布劳希奇来推卸责任,取得了整个军队的最高指挥权。

此后的战争中,希特勒漠视将军们对战略的意见,甚至驳斥他们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判断。如果有人反对,他就让另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代替他,因为大多数军人从本能出发总是倾向于发起攻击。与此同时,武装党卫军的势力日益膨胀,纳粹的密探无所不在,每个可疑的指挥官都受到了监视,他们推翻希特勒的可能性日渐缩小。他们能做的只有执行命令,或是让命令产生恶果。我们有理由怀疑,某些德军将领之所以执行他们认为糟糕透顶的轻率命令,仅仅是为了故意摧毁希特勒的图谋,加速战争的结束。 AcjjrYbBPpMgk40icr0ehXS2imSSPGsIzJKia8dokol5CaoKiAtBIl2Am0IvLD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