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适合的,才能够生存

谁才能在“我的变化”里活下去呢?

“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合的才能够生存。”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很多人以为这句话是达尔文说的,以前我也是这样以为的。但是,生命科学家王立铭老师告诉我,这其实是美国的一位商学院教授利昂·梅金森说的。

不管是谁说的,这都不妨碍宋婷婷被时代“砸”中,成为一只天选的“达尔文雀”。

什么是“达尔文雀”?

1835年,一位年轻的博物学家坐着一艘叫“贝格尔号”(H.M.S. Beagle,也叫“小猎犬号”)的船来到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并在那里停留了大概一个月。

加拉帕戈斯群岛由7个大岛、23个小岛、50多个岩礁组成,距离南美大陆1000公里,大部分动物包括飞鸟很难在该群岛和南美大陆之间迁徙,因此该群岛几乎与世隔绝。也正因为如此,该群岛上独立进化出了很多前所未闻的物种,比如平塔岛象龟、海鬣蜥、蓝脚鲣鸟等。但是,要论这个群岛上最著名的物种,却是一种外形平平无奇,看上去也没什么神奇能力的雀。

这种雀之所以知名,是因为它引起了这位年轻的博物学家的注意。这位博物学家从加拉帕戈斯群岛和周边岛屿上收集了很多动植物标本,其中就有几十只这种雀的标本。

回到英国后,他把这些标本交给了著名的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古尔德研究后发现这些雀的喙部形状差别很大。

比如,有的雀喙部又厚又硬,这是因为它要捡食地上的坚果。

比如,有的雀喙部又尖又细,这是因为它要啄食树木里的虫子。

比如,有的雀喙部闭合不够严密,还微微向内弯,这是因为这样更方便吃花蜜和昆虫。

古尔德发现,这些雀虽然喙部如此不同,但彼此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原来,这些雀源于同一个祖先,但是在不同的小岛上,因为环境不同、食物不同,它们分别进化出了不同的形态,最终生存了下来。

这个有趣的现象启发了这位博物学家。1859年,也就是探访加拉帕戈斯群岛的24年后,他出版了一本旷世巨著——《物种起源》,并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在虫子多的岛上,喙部是直的雀,更适合生存;在浆果多的岛上,喙部是弯的雀,更适合生存。反之,就会处于劣势,甚至灭绝。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位博物学家就是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进化论的提出从此改变了整个人类看待自己的方式。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Dobzhansky)甚至说:“若无进化之光,生物学毫无道理。”(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

后来,这座启发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被称为“进化岛”,而这种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进化的雀被称为“达尔文雀”。 DQHDWcrTk2Plc4yUCc0sl6tE/pdpuwgDhDvf+ndtHV5lWUH5ynGAM0sqAsnNX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