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芯片比黄金贵

2021年6月16日,一名男子在香港地区遭遇抢劫。警察赶到现场,问他被抢走了什么,他说“芯片”,就是手机、电脑甚至电饭煲里都要用到的芯片,一共被抢走了14箱,价值500万港元。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说有劫匪“不抢金店,抢芯片”的。是不是很魔幻?这个劫匪想必是理工科毕业的。

更魔幻的是,第二天,芯片股全线上涨,像台基股份、聚灿光电甚至涨了20%左右。这简直是在拍电影。

但是,即便是在拍电影,也要有个理由。为什么要抢芯片呢?是为了拉升股价吗?不是的。而是因为在2021年,芯片的确比黄金贵。

罗小珣是我的一位学员,是瑞邦环球科技的创始人。她的公司是做PCB也就是印刷电路板的。她的工作之一是帮客户满世界找芯片。她告诉我,其中一种芯片,在2021年3月中旬的价格是179元,到了3月下旬,竟然涨到了1142元!

还有一种芯片,门锁、手表以及各种穿戴设备里都要用到,平常的售价大概是7元。一个英国的客户想买这种芯片,用到他的海底探测机器人身上。罗小珣团队去商询价格,芯片公司报价30多元,罗小珣感觉太贵了,没买。可是到了第二天,这种芯片的价格一下子飙升到146元!

另一种用在千兆网设备上的芯片,2020年的价格是19元。发挥你最大的想象力猜一下,这种芯片2021年最贵时涨到了多少?14500元。如果按每克价格来计算的话,这种芯片已经比黄金贵了2~4倍。

为什么会涨成这样呢?因为严重缺货。那为什么会严重缺货呢?因为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把这个世界分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时代:一个是没有口罩的时代,一个是去哪里都要绿码的时代。

新冠肺炎疫情会影响餐饮行业、旅游行业,影响很多线下服务业,这都可以理解。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怎么会影响到芯片行业,最后导致严重缺货、价格疯涨呢?

当时,谁也想不到。但现在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从新冠肺炎疫情到芯片缺货,其实经过了三个传导因子:消费电子市场爆发→工厂谨慎扩产能→恐慌性囤货。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人在家办公,孩子在家上课。以前,大人、孩子共用一台电脑就可以了,现在必须每人一台。所以,曾经连续六年呈现下滑颓势的PC市场,在疫情暴发的2020年全球出货量超过3亿台,同比增长13.1%,创下近年来的新高。电脑周边设备的出货量也出现了同步增长:以美国为例,路由器同比增长了29%,鼠标同比增长了31%,键盘同比增长了64%,耳机同比增长了134%,显示器同比增长了138%,网络摄像头同比增长了179%。

所有这些设备都要用到芯片,于是,芯片突然开始缺货。

缺货?这还不简单?加班加点生产就可以了。加班加点都来不及?那就再增加一条生产线,扩大产能。

其实没那么简单。我们常说“产能爬坡”,但是实际上那个在“爬坡”的,是稳定增长的需求。产能不会“爬坡”,只会“爬楼梯”,这一个大步子迈出去,需求能跟得上来吗?大家普遍预测,等新冠肺炎疫情结束,疯狂的需求会锐减,所以,工厂不敢贸然扩大产能。

那怎么办?

为了防止芯片缺货导致停产,大量厂商开始恐慌性“囤货”。不少品牌提前买足了3个月的芯片用量,甚至有人开始囤6个月、12个月的用量。越囤越缺货,这时就有更多人囤货,然后就导致更加缺货。

芯片短缺到底会持续多久?2021年3月,雷军说:“不仅是手机芯片缺货,全球无论什么芯片都缺货,而且这个缺货,可能会持续两年。”也就是说,雷军认为,芯片缺货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3月(见图1-1)。

图1-1 芯片短缺可能持续两年

绘图:华十二。

芯片行业是一个聪明人密度较高的行业,然而,在环境发生巨变时,居然所有人都束手无策。不管你怎么努力,似乎都是“困难总比办法多”。

但是,环境的巨变,是不是只会给人出难题呢?当然不是。

一个叫宋婷婷的小姑娘,2021年时只有19岁。大一下学期,她成立了一家外贸电商公司,半年就收入了500万元。2021年9月,《中国青年报》进行了一次调研,主题是00后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薪酬的评估。在报社回收的2700份问卷中,67.65%的00后大学生认为自己10年后的年薪可以超过100万元。但事实上,毕业10年后年薪百万的大学生可能不到万分之六,也就是说,在这2700人中,能达到年薪百万的不到1人。年薪百万,其实非常困难,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做不到,但是这个叫宋婷婷的小姑娘在她19岁的时候就做到了。

她是怎么做到的?就是面向海外采购商做跨境直播。

有时,她的一场直播有1万多人在线观看,现场就有300个意向单。现在,她每月有5000多条询盘。还有很多客户问都不问,直接静默下单。

一个19岁的新手是怎么做到一创业就如鱼得水的呢?是因为她所进入的行业——外贸电商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2021年上半年,我遇到了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总经理张阔。他告诉我一个数据:2021年一季度,中国跨境贸易总额相比2019年一季度(不是2020年,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增长了将近300%!

外贸电商的蓬勃发展,也是因为同一个原因——新冠肺炎疫情。

那么,新冠肺炎疫情又是怎么让外贸行业爆发的呢?

从新冠肺炎疫情到外贸行业爆发,其实也经过了三个传导因子:全球需求下降→全球供给下降得更厉害→复工的中国供应链填补“剪刀差”。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中国经济按下了暂停键。工厂停工,餐厅歇业,景区关门……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受了重创,其中当然也包括外贸行业。

这时,很多海外客户问:“你们还能不能发货?‘世界工厂’什么时候能开工?”根据跨境金融和风控服务公司XTransfer发布的《2020年中国中小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中小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从2020年1月的71.9骤降到了2月的67.7。

可是,到了2020年3月,形势戏剧性地翻转。因为强有力的抗疫措施,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了缓解。原本外贸人担心的是上游工厂因为停工无法供货,现在外贸人开始担忧下游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不下单了。

2月份,他们要不断地回答客户“我们很好,我们没事,不影响生意”,而3月份,他们又要不断地问客户“你们好吗?口罩要吗?单还下吗”;2月份,他们担心开不了工,赶不上货期,而3月份,他们担心的是客户被隔离付不了货款。因此,当时有一句外贸人自嘲的话很流行:“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外贸人打全场!”

但是,外贸行业真的这么惨吗?2020年3月,当中国大量海外订单被取消,几乎所有人都唱衰出口时,我在我的创业者社群“进化岛”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外贸行业的机会可能要来了。

为什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家不出门了,不花钱了,全球的需求确实下降了。但是,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员工放假,工厂关门,全球的供给下降得更厉害。这个“剪刀差”,就是当时中国外贸的巨大机会。

XTransfer的中国中小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也说明了这一点。2020年3月,中国中小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从2月的67.7提升到68.8。虽然只提升了一个点左右,但是我们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始触底反弹。我们稳住了。

到了2020年4月,中国中小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又从3月的68.8陡升到了77.9。

为什么4月份会陡升呢?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外贸论坛,论坛主办方邀请了菲律宾驻华贸易投资中心的负责人Mario C. Tani做分享。Mario在演讲中分享了疫情期间菲律宾的出口数据。菲律宾的出口从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就出现了下降:2020年1月同比下降了9.6%,2020年2月同比下降了3.4%。这两个月是“中国的上半场”,而2020年3月,进入“世界的下半场”了,菲律宾的出口一下子下降了15.8%。到2020年4月,菲律宾的出口数据更加令人震惊,同比下降了41.3%!

对比一下,你会发现,从时间线上来看,中国中小外贸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菲律宾出口的下降有着惊人的重合,尤其是在2020年4月。

菲律宾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实,当时全球的供给都在锐减。而这时,中国的供应链正在快速复工复产。这中间的“剪刀差”就变成了机会,涌向了中国的外贸电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会发现:

同样的疫情,导致了两个行业截然不同的结果:芯片行业的缺货和外贸行业的爆发。

同样的疫情,导致了两个人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人靠打劫芯片抢了500万元;一个人靠外贸直播赚了500万元。

道德经里有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路径变化——“芯片行业因为我的变化变得水深火热了,外贸行业因为我的变化一飞冲天了,那都是你们的事情,与我无关。” +WEsjArWy2bdWdRuq9p7dkDxu9JspT5t0dRE0GEZUf9bS982bh6PkNhvrTs1RE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