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我在公司看一个项目策划案,看到了深夜12点,然后揉揉昏沉的脑袋,准备回家。其实,要不是这个策划案要得很急,我肯定早就下班,回家看电视剧、玩游戏了,因为我一向反对企业的“狼性文化”。
看到自己部门的一个同事还坐在工位前焦头烂额地工作,看上去既着急又憔悴,我便走过去问他:“怎么还没下班?”
他抬头一看是我,有点惊喜。我以为他要问我一些工作上的问题,没想到他说道:“没事,一会儿就走,就是写稿‘卡壳’了,写完就走。”
我估计他以为我会鼓励他,但我只是说了一句:“早点回家休息。”
我想起以前的自己也跟他一样,遇到事情爱较真,做事情爱“死磕”。明明已经很努力了,最终效果却不好。
我到家之后,给他发了一个红包,又发了一条微信:“怎么样,回家了吗?”
他很快领完红包,回复我:“还是吕白老师体恤下属,我马上回家!”
我说:“不要太拼,身体最重要。”
他很快又回复:“好的,但不拼怎么能成为像你这样厉害的人呢?”接着,又发来一句话:“没有谁能随便成功。”
我回:“我就能。”
过了一会儿,他回了个捂脸笑的表情:“吕白老师谦虚了。”
我最后回了一句:“太用力的人走不远。”
有一些成绩差、绩效垫底的人足够努力,也很聪明,但为什么结果不好呢?因为他们太看重自己的努力了,这导致他们有一种投机的心理,总是会想:“我都这么拼了,一定会有好结果吧。”
我在知乎任职时,有一天,实习生小七来问我:“吕白老师,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的努力跟收获不成正比呢?”
我将手指向天空,问他:“这是什么?”
他朝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说道:“不知道。”
我说:“这是天空。你连目标都找不到,怎么努力呢?”
我又将手指向旁边,问他:“这是什么?”
他挠挠头,看着我说:“这是月亮。难道你的意思是说,不要轻易放弃,我们最终总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吗?”
我拍了他一下,说道:“这就是根手指。你最大的问题就是只看清了目标,却忽略了眼前的路。”
他总说“老天爷对我太不公平了,我拼命努力,还不如别人随便做做”,或者“我真是太倒霉了,早知道找个富婆,坐享其成”。
我知道,他说找富婆只是调侃一下自己。我以前也是,在顶级自媒体公司实习,一个月写了40篇稿子,心想月底的时候我的稿子数据一定是全公司最好的。那时我每天写到深夜,外出的时候总是抱着自己的电脑,甚至生病发烧也不去医院。那个月,我虽然写了40篇稿子,但是有39篇被拒绝了,唯一通过的那篇数据还不好。
我坚持了一个月,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一度怀疑自己。我明明很努力,为什么就是得不到好的结果呢?
后来我明白了:100%的努力≠100%的成功。我们身边那些优秀的人往往都不是最努力的,因为60%的努力=90%的成功。
太用力的人往往太急躁,后劲不足。人生是长跑,不是百米冲刺。
太用力的人容易提高自己的心理预期,如果没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就会很失望,慢慢地就会失去自我激励,甚至变成一个爱抱怨的人。
太用力的人总是把精力全部投入工作中,过于关注工作中的得与失,过于关注每一次绩效考核结果、晋升提名,最后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很多时候,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满分,或许只能及格。
你可以为了目标破釜沉舟,拼尽全力,也可以为了目标养精蓄锐。你知道“最速曲线”吗?它告诉我们,一个劲往前冲的人与中途开小差的人一起跑,最后往往是后者先到达终点。那些拥有温和力量的人,没有用太大的动作去用力做事,而是默默无闻地做事,一次次积累和历练使他们后劲十足,不知不觉就将他人甩在了身后。
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9周年年庆时,张一鸣做了一个主题为“平常心做非常事”的演讲。他说,面对动态变化的世界,我们经常会感到惴惴不安,担忧未来或者懊恼过去,将很多精力和时间浪费在应对波动上……我觉得,保持平常心的人比较放松,内心没有扭曲,观察事物细腻,实事求是,比较有耐心。他们往往更能把事情做好。大多数时候,人在没有偏执或者杂念的情况下,都能够有很好的判断,有一个说法是“本自具足”。
要保持平常心,不要用力过猛。心态越平稳,越能抵住大风大浪,扎根越牢,越能够有魄力和想象力去做更难企及的事情。
思维落地
用力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时不时告诉自己,要用力,要变得优秀,那么这样的念头和拼劲反而会让你有负担。你需要合理谨慎地使用正向激励,从而让自己进入不费力的状态中。
为了达到这个状态,你要明白,比激励更重要的是优化过程。大部分人都知道努力的价值,却很少有人懂得蓄力的重要性。要降低做事的难度,让自己不费力地去做事。你可以用一星期的时间进行以下实践,并对你的目标和进度进行评估,主要分3个步骤:
1.写下自己在一个星期内做了什么事,花了多少时间。注意写下做每件事时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比如,本星期我花了20个小时做某个项目,其中15个小时花在资料调研上。在资料调研中,我又花了5个小时阅读综述内容。
2.写下你的目标和事情目前的进展。还是回到刚才的例子上,我的目标是完成项目,而这一星期我的进展是只写了一份报告。
3.分析原因。这是为了让你真正看到为什么自己明明没有达成目标,每天却还是很忙碌。在分析原因的时候,你可以多向自己提问。比如,为什么花了很多时间阅读资料,却只写了一份报告呢?再进一步分析,是不是材料获取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是不是速读能力不太好?把能想到的每一条原因都记下来,再找有经验的前辈探讨方法。
这件事被很多人忽略了,因为他们觉得麻烦,没有必要,结果就是,日复一日辛苦地付出,却收效甚微。把生活切碎,从每个小节点上做优化,你完全可以拥有不费力的高效的生活,与生活共舞。
同时,你也可以写下自己的业余爱好。如果你每星期将一天时间花在工作以外的地方,你会如何分配时间?你希望做什么事情?你喜欢通过什么活动来让自己变得更平静、更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