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滞下

风寒暑湿作痢

无择 云:滞下,多由脾胃不和,饮食过度,停积于肠胃,不能克化,又为风寒暑湿之气干之,故为此疾。伤热则赤,伤冷则白,伤风则纯下清血,伤湿则下如豆汁,冷热交并,赤白兼 下。又云:古方风停肤腠,下瘀血或鲜血。

用诚 曰:风喜伤肝,肝主血,故下清血者为风;湿喜伤脾,脾胃为五谷之海,无物不受,常兼四脏,盖豆汁之色如五色之相杂,故下豆羹汁者为湿。

《机要》 云:太阴经受湿,而为水泄虚滑,身重微满,不知谷味,久则防变,而为脓血,脾经传肾,谓之贼邪,故难愈。若先脓血而后水泻,此肾传脾,谓之微邪,故易痊。

大法

《机要》云: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脓血稠黏以重剂竭之。身冷自汗,以热药温之。风邪内缩宜汗之,鹜溏为利当温之。又云:在外者发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内疏之,小便涩分利之。

《秘藏》 云:风邪下陷者升举之,湿气内胜者分利之。

《原病式》 云:或曰白痢既为热病,何故服辛热之药,亦有愈者耶?盖辛热之药能开发肠胃郁结,使气液宣通,流湿润燥,气和而已。盖病微者可愈,甚者郁结不开,其病转加而死矣。凡治热甚吐泻亦然。夫治诸痢者,莫若以辛苦寒药治之,或微加辛热佐之则可。盖辛能发散开通郁结,苦能燥湿,寒能胜热,使气宣平而已。如钱氏香连丸之类是也。故治诸痢者,黄连、黄柏为君,以其至苦大寒,正主湿热之病,乃若世传辛热金石毒药,治诸吐泻下痢,或有愈者,以其善开郁结故也。然虽亦有验者,或不中效,反更加害。

用诚云:滞下,古今多与泄泻同论,至《三因方》始能另立条目,盖实有不同。夫病有从外感而得者,须分六气之异。外既受伤,肠胃郁结,遂成赤白等证,当分 其寒热温凉以调之。有因脏气发动,干犯肠胃而得者,须察其何脏相乘,以平治之。又有因饮食失节而得者,则又审其何物所伤,以消克之。世之感此疾者,其因诚不越乎是三者。

赤白痢分气血伤

用诚曰:河间谓赤白不当分冷热,乃属肺金心火之化。又谓五色各属五脏,本则一出于热,其论至当。但世患此疾者,赤白居多。心主血,肺主气,白属肺金,此气受病也;赤属心火,此血受病也;赤白相杂,血气俱受病也,知此则脾黄、肝青、肾黑之说,亦可得而互明矣。

行血调气

用诚曰:河间云行血则便 脓自愈,调气则后 重自除。盖谓溲便脓血,血之滞也,故曰行血自愈。奔迫后重,气之实也,故曰调气自除,诚哉是言。但脓血赤白,亦有气病血病之分,后重里急,亦有气实血虚之异,学者又不可不察。

仲景曰:下痢,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下痢,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安。下痢,不欲食,有宿食者,当下之。下痢,腹满痛,为实寒 ,当下之。下痢 ,腹坚者,当下之。下痢谵语,有燥屎,当下之。下痢,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急下之。下痢已差 ,至其时复发者,此为下未尽,更下之安。

丹溪曰:仲景治痢之法,下者 率用承气加减。大黄之寒,其性善走,佐以厚朴之温,善行滞气,缓以甘草之甘,饮以汤液,灌涤肠胃,滋润轻快,无所留滞,积行即止。此砒、丹、巴、硇,热毒类聚成丸,其气凶暴,其体重燥,积垢虽行,毒气未歇,借使有愈疾之功,其肠胃清淳之气,能免旁损暗伤之患乎?

分利

《机要》云:小便涩,分利之。

《秘藏》云:湿气内胜者,分利之。

无择云:伤湿而下豆汁者,分利之。

消化食毒

无择云:饮食冷热,酒醴醯醢 ,纵情恣欲房室,致伤精血,肠胃黏溢,久积冷热,遂成毒痢。严用和 云:或有饮服冷酒寒物,房室劳伤精血,而成久毒痢,则宜化毒以保卫之。

用诚曰:人之饮食过伤,恣食辛热寒冷之物,皆能致伤肠 胃,肠胃一伤,不能运化传送,遂蓄积停滞而为痢。经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是也。治法当先消化食毒,或可攻伐,然后随寒热温凉以调之。此二论本诸《内经》,而世所未言者也。

严氏茜根丸 治一切毒痢及蛊疰利,血下如鸡肝,心烦腹痛。

茜根 川升麻 犀角 地榆 当归 黄连 枳壳 白芍药

等分为末,醋煮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按:此方消化死血,解饮食毒之药。

脏气郁结宜调补

无择云:古方有五泄,因脏气郁结,随其所发,便利脓血,作青黄赤白黑色,一一不同。

用诚云:凡三因所伤,皆能干犯肠胃而为痢。外因六淫,古方用药则多有之。内因脏气郁结,与夫饮食、房劳而致,诸方则未之见也。

予从叔 年逾五十,夏间患滞下病,腹微痛,所下褐色,后重频并,谷食大减,时有微热。察其脉皆弦而涩,似数而稍长,却喜不甚浮大,两手相等,视其神气大减。予曰:此滞下忧虑所致,心血亏脾气弱耳。遂与参、术为君,当归、陈皮为臣,川芎、炒芍药、茯苓为佐使。时暄热甚,少加黄连,两月而安。

温补

丹溪曰:滞下,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混。虽有痛、不痛、大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似乎皆热证实证也。予近年涉历亦有大虚大寒者,不可不知。

娄长官年三十余,奉养厚者,夏秋间患滞下,腹大痛,有人教服单煮干姜,与一帖则痛定,少顷又作 ,与之又定 ,由是服干姜至三斤。八日视之,左脉弦而稍大似数,右脉弦而大稍减亦似数,重取之似紧。予曰:此必醉饱后吃寒凉太过,而当作虚寒治之。因其多服干姜,遂教用四物汤去地黄,加人参、白术、陈皮、酒红花、茯苓、桃仁煎,入生姜汁饮之,至一月而安。

金氏妇,年近四十。秋初尚热,患滞下,腹但隐痛,夜重于昼,全不得睡,食亦稍减,口干不饮,已得治痢灵砂二帖矣。予观之,两手脉皆涩,且不匀,神思倦甚,饮食全减,因与四物汤,倍加白术 ,以陈皮佐之,与十数帖而安。

疫痢

《大全良方》 云:有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长幼相似,是疫毒痢也。治法虽当察运气之相胜,亦不可狎泥 ,当先察其虚实冷热,首用败毒散,加人参、甘草、陈皮,随证用之。

用诚曰:按时 疫作痢,岁常有之,其谓当察其运气之相胜,与病冷热虚实之不同,诚为确论。盖欲学者知五运六气,有太过、不及、胜负之不同,以分风寒暑湿燥火为病,而平治之也。然首专用败毒散之义,何 其自狎泥也。

里急后重

《病机》 曰:里急后重,脉大而洪实,为里热甚而闭,是有物结坠也。若脉浮大甚,不宜下。虽里急后重,而脉沉细弱者,谓寒在内而气散也,可温养自愈。里急后重,闭者,大肠经气不宣通也,宜加槟榔、木香宣通其气。《原病式》云:下迫后重里急,窘迫急痛也,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

用诚曰:里急者,窘迫急痛是也。后重者,大肠坠重而下也。夫里急后重,其证不一,有因火热者,所谓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是也。有因气滞者,此大肠经气壅而不宣通也。有因积滞壅盛者,是有物结坠也。有气虚者,此大肠气降而不能升也。有血虚者,所谓虚坐努责是也。治法:火热者寒之清之,气滞者调之,积滞者去之,气虚而降者升之举之,血虚者补之,各察其所因也。切观前论未为详尽。

丹溪曰:经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下迫者,即里急后重之谓也。

腹痛

《机要》云:腹痛者和之,加当归倍芍药。

用诚曰:泄痢腹痛,其证甚多,皆因内气郁结不行所致,理宜行气散郁为先。然亦有挟寒,有 挟火热者,有因积滞者,有血虚者,又宜随证处治为当也。今《机要》云“和”之一字,总言之耳。盖加当归倍芍药之法,惟血虚可用。

用诚曰:泄痢而呕,《病机》谓胃气不和所致。盖亦有胃中火逆上冲而呕者,有胃虚而呕者,有积滞毒气上攻而呕者,有阴虚而呕者。岂可一于胃气之不和,而不它及耶?

《百一选方》 云:噤口痢,是毒气上冲心肺所致,用石莲肉以通心气。

用诚曰:按痢而能食,知胃未病也。若脾胃湿热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口闭塞,而成噤口之证,理宜除胃口之邪热。而此云毒气上冲心肺,其毒不知指何者之邪。然亦有脾胃虚而得者,亦有误服利剂,药毒犯胃者。又有服涩热之剂太早,而邪气闭遏于胃口者,必当求责。

《百一选方》治噤口痢,石莲去壳留心并肉,碾末,每二钱,陈皮饮调下。此是毒气上冲心肺,借此以通心气,便觉思食。

《澹寮方》 治噤口痢,毒气上冲心肺者。

败毒散四钱,陈仓米百粒,姜枣煎

又方 治脾胃虚弱,噤口痢。用山药一味,剉如小豆大,一半银器内炒熟,一半生用,同为末,米饮下。

用诚云:按噤口痢,古人论之者少,故留此三方以备急。然石莲之通心气,败毒散散表邪,山药之补脾胃,果能开胃口而进食乎。

吃逆

丹溪曰:吃逆病,气自下冲上,属火之象,古方悉以胃弱言之,殊不知胃弱者,阴弱也,虚之甚也。滞下之久,多见此证,乃因久下,而阴虚也。 csXYyyMCKTj3anZjX1+kNDGELgwYwB26/QTw+6wvU78YXn/ZquvZhPigr+bhLB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