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证
用诚曰:《内经》言癫而不言痫,古方以癫痫或并言,或言风癫,或言风痫,或言癫狂,所指不一。盖痫病归于五脏,癫病属之于心,故今以风痫 另立一门,而癫狂合为一门也。又,痫与痓略相类而实不同,其病发身软,时醒者,谓之痫也。身强直,反张如弓,不时醒者,谓之痓也。痫病随其痰之潮作,故有时而醒。痓病比 痫为甚,而有挟虚者,故因其昏冒而遂致亡者多矣。
《千金》三痫
《千金方》云:小儿之痫有三:风痫、惊痫、食痫也。风痫缘衣暖汗出,风因入也,初时,先屈指如数乃作。惊痫起于惊怖,大啼乃作。食痫,其先不哺乳,吐而变热后发。然风痫、惊痫 时时有之,十儿之中未有一二是食痫 。凡是 先寒后热,热者皆食痫也。惊痫皆按图灸之。风痫当与猪心汤。食痫当下乃愈,紫霜丸佳。
钱氏五痫
钱氏云:凡治五痫,皆随脏治之。每脏各有一兽,犬痫,反折上窜,犬叫,肝也。羊痫,目瞪吐舌,羊叫,心也。牛痫,目直视,腹满,牛叫,脾也。鸡痫,惊跳反折,手纵,鸡叫,肺也。猪痫,如尸吐沫,猪叫,肾也。五痫重者死,病后甚者亦死。轻者,五色丸主之。
《三因》云:古方有三痫、五脏痫、六畜痫等,名证不同,难于备载。发则旋晕颠倒,口眼相引,目睛上摇,手足搐搦,腰脊强直,食顷乃醒。
用诚曰:《千金方》叙六畜痫,曰马、曰牛、曰羊、曰猪、曰犬、曰鸡,并不以六兽分属五脏,今《三因》所引五痫,无犬痫一症。钱氏叙五痫一症,无马痫一症。二书以五兽分配五脏,各各不同,俱不知所由然也。《三因》虽有马无犬痫,及五脏有胃无肾之说,亦难据凭,无所载焉。
《千金》阳痫、阴痫分属脏腑
《千金方》云:病先身热掣纵,惊啼叫唤,而后发痫脉浮者,为阳痫,病在六腑,外在肌肤,犹易治也;病先身冷,不惊掣,不啼呼,而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痫,病在五脏,内在骨髓,难治也。
用诚曰:此论痫之阴阳,后世有认为寒热者,误也。盖此疾皆以痰热所作而得。其伤于阳分,在表而浅,则曰阳痫,故云易治。其伤于阴分,入里而深,则曰阴痫,故云难治。所论阴阳者,乃表里脏腑浅深之谓,非寒热之谓也。
海藏凭脉分药寒温
《难知》 云:治洪长伏三脉,风痫、惊痫发狂,恶人与火,灸第三、第九椎,服《局方》妙香丸,以针刺 眼子透,冷水内浸少时服之,如本方法。治弦细缓三脉,诸痫似狂,李和南五生丸。
用诚曰:此以脉之阴阳虚实分而用药,可谓善矣。但痫病出于风热痰之所致,而其药有寒热之异者,由其标本虚实传变之不同故也。
经用刺法
《灵枢》云: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天柱穴,足太阳也 。又云:癫痫瘛疭,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阳女阴。
用诚曰:按洁古云,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各二七壮。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申脉穴也。阴跷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照海穴也。
子和用吐下法
子和云:痫病不至目瞪如愚者,用三圣散投之,更用火盆于暖室中,令汗吐下三法并行,次服通圣散,百余日则愈矣。至于目瞪愚者,不可治。《内经》曰神不 守,谓神乱也。大凡此疾,乃肝经有热,吐后可服泻青丸下之。
用诚曰:痫病多由风痰胶固胸膈上下,故大法先宜吐之。吐后可用清热之药,如东垣安神丸、守真 龙荟丸之类,皆可服,不独通圣散也。痰实在里不解,宜导痰清热,亦不独泻青丸也。
证治总论
用诚曰:按痫病,古方或云风痫,或云惊痫,或云癫痫,由此疾与中风癫狂、急慢惊相类,故命名不同也。原其所由,或在母腹中受惊,或因闻大惊而得。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神不守舍,舍空则痰涎归之。或饮食失节,脾胃有伤,积为痰饮,以致痰迷心窍而作者,治法必当寻火寻痰而论。前人多用镇坠清心之药,固可以治热,可以清痰,若有顽痰胶固者,此药未易驱逐。在上者必先用吐,吐后方宜服此。更有痰实在里者,亦须下之,随病轻重而用也。或曰痫有阴阳,何也?予曰:此与急慢惊者可同论也。阳痫,不因吐下,由其有痰有热,客于心胃之间,因闻大惊而作。若热盛,虽不闻惊亦自作也,宜用寒药以攻治之。阴痫亦本于痰热所作,医以寒凉攻下太过,损伤脾胃,变而成阴,宜用温平补胃燥痰之药治之。若曰不因坏证而有阴阳之分,则是指痰热所客,表里脏腑浅深而言,痫病岂本自有阴寒者哉?
清心安神之剂
《宝鉴》龙脑安神丸 治男女五般癫痫,无问远近,发作无时。
茯神 三两 人参 地骨皮 甘草 麦门冬 桑白皮 各二两 马牙硝 二钱 龙脑 麝 各三钱 牛黄 五钱 朱砂 二钱 乌犀 一两 金箔 三十五片
蜜丸弹子大,金箔为衣。如风痫病,冬月温水化下,夏月凉水化下,不以时。二三岁者,日进二服,小儿一丸分二服。虚劳发热咳嗽,新汲水化下。
用诚曰:按此手少阴、太阴经药也,出厥阴例。
神应丹 治诸痫。
辰砂 不以多少,研极细,水飞过
以猪心血和之得所,以蒸饼裹剂,蒸熟取出,就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煎人参汤下。
用诚曰:按此手少阴经药也,出厥阴朱砂例。
坠痰清神之剂
钱氏五色丸
朱砂 五钱,研 水银 一钱二分半 雄黄 一两,熬 真珠末 一两,研 铅 三两,同水银熬
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煎金银薄荷汤下。
《三因》六珍丹 治风痫失性,颠倒欲死,或作五畜等声,掣纵吐沫,久而方苏。
雄黄 雌黄 未钻真珠 各一两 铅 二两,同水银 熬成屑 丹砂 五钱 水银 一两五钱
研令极匀,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姜枣汤下。须捣三四 万杵乃可丸。
矾丹 治五癫五痫,无问阴阳冷热。
虢丹 晋矾 各一两
用砖凿一窠,可容二两许,先安丹在下,次安矾在上,以炭五斤,煅令炭尽,取出细研,以不经水猪心血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橘皮汤下。
《元戎》二白丸
白矾 一块,约一两
用生蒸饼剂裹,蒸熟去皮,可丸,入轻粉一字或五分,量虚实加减,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生姜汤下,小儿丸小。
子和朱砂滚涎散 治五痫。
朱砂 白矾 生用 硝石 赤石脂 各等分
为细末,研蒜膏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荆芥汤下。
《宝鉴》琥珀寿星丸
天南星 一斤,掘坑,用火煅烧,坑红出炭净,入好酒一升,泼火穴中,放入南星,盖穴,勿令通气 。 过一宿取出,焙末
入珠子 四两,朱砂二 两,一半为衣。以猪心血打姜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送下,空心,日三服。
用诚曰:按已上六方,虽俱手少阴经药,并出厥阴例。
治痰温热之剂
李和南五生丸 治痫有神,治阴脉弦细缓者。
南星 半夏 川乌 白附子 各一两 大豆 去皮,一两
滴水为丸,每服三丸至五丸,不过七丸,姜汤下。
《元戎》小灵宝丸
附子 炮,一两 天麻 全蝎 白僵蚕炒 藿香叶 南星白附子 炮,各五钱
酒糊丸桐子大。温酒下十五丸。
用诚曰:按已上二方,并出厥阴风痫例药也。
吐剂
《局方》碧霞丹 治痰涎壅塞,牙关紧急,心神迷闷,目睛上视,五种痫疾,时作搐搦。
石碌 研九度,飞,十两 附子尖 乌头尖 蝎梢 各七十个
为末,入石碌,令匀,面糊丸如鸡头实大。每服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更以酒半合温服之,须臾吐出痰涎,然后随证治之,如口禁,斡开灌之。
子和三圣散 方见吐剂 。
治痰攻下之剂
严氏控涎丸 治诸痫久不愈,顽痰散聚无时。
川乌 生 半夏 各五钱 铁粉 三钱 全蝎 去毒,七个 甘遂 二钱五分 僵蚕 不炒,生姜汁浸一宿,五钱
生姜自然汁成薄糊,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食后,姜汤下,忌甘草。
用诚曰:按此厥阴例药也。
《三因》控涎丹
钱氏白饼子 二方并见痰饮门 。
《拔萃》妙香丸 治时疾伤寒,解五毒,潮热,积热,及小儿惊百病。
辰砂 研,九两 腻粉 麝香 研,各七钱五分 牛黄 五钱 金箔 九十片,研 龙脑 研,七钱五分 巴豆 三百一十五个,去皮心,研,去油
合研匀,炼蜜去蜡净,入沙蜜,白者七钱五分,同炼匀为丸,每两作三十丸,米饮调下。
用诚曰:按海藏云,此治脉洪长大有力,内热者。无力内寒,五生丸主之。治小儿,每一粒分十五丸,每服二丸,蜜水下。出厥阴风痫例药也。以上五方,有寒热温凉之异,用者随证择焉。
平肝泻火之剂
《宣明》当归龙胆丸 治肾水阴虚,风热蕴积,时发惊悸,筋脉搐搦,暗风痫病。 方见诸火门 。
《千金》龙胆汤 治婴儿出腹,血脉盛实,寒热温壮,四肢惊掣发热,并诸惊痫方。
龙胆草 钩藤皮 柴胡 黄芩 桂枝 芍药 茯神 甘草各 二钱五分 大黄 一两 螳螂 二枚
水一升,煮取五合为剂服之。
用诚曰:按此少阳、厥阴经药也。
钱氏泻青丸 方见小儿门 。
通解风热之剂
《宣明》防风通圣散 亦治风痫。 方见中风门 。
救坏证之剂
《宝鉴》沉香天麻汤 治一小儿四岁,因长老摩顶受记,僧人念咒,恐惧发搐,痰涎有声,目多白睛,强项背,一时许方醒。后每见皂衣人即发。多服犀、朱 、脑、麝镇坠之药,已四年余 。此证尚在,又添行步动作神思如痴,诊其脉沉弦而急。《针经》云:心脉满大,痫瘛筋挛。病久气弱,多服镇坠寒凉之剂,复损正气,致添动作如痴。先灸两跷各二七壮,次服此药。
又肝脉小急,盖小儿神气尚弱,因而被惊,神思无依,又动于肝,肝主筋,故痫瘛筋挛。
沉香 益智仁 川乌 各二钱 天麻 防风 半夏 附子 炮,各三钱 羌活 五钱 甘草 当归 僵蚕 各一钱五分 独活 四钱
经云:恐则气下,精怯而上焦闭,以羌活、独活苦温引气上行,又入太阳为引用,故以为君。天麻、防风辛温以散之,当归、甘草辛甘温,以补气血之不足,又养胃气,故以为臣。附子、川乌、益智,大辛温,行阳退阴,又治客寒伤胃。肾主五液,入脾为涎,以生姜、半夏燥湿化痰。沉香辛温,体重气清,去怯安神,故以为使。
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三剂而愈。
用诚曰:按痫证本从热治,然亦有坏证而成阴者,如钱仲阳所治王氏子吐泻,诸医药下之至虚变慢惊,手足瘛疭而身冷,医复与八正散。钱曰:不 能食而胃中虚,若利大小便即死,久则脾肾俱虚,当身冷而闭目,必用益黄散、史君子 丸补脾,遂能饮食。后又不语,钱以地黄丸补肾,一月而安,皆此意也。此方用大热之药,乃从权以救前治之失,非常治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