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参与市场化配置,并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研究根据数据性质完善产权性质,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推动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
实现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平衡隐私保护和数据利用之间的矛盾;如何确立数据产权;如何为数据定价;如何打破数据流通壁垒,构建数据交易的商业模式;如何监管数据市场等。针对上述问题,本书作者在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况,调研了诸多数据治理的实践案例,并经过反复讨论后,以“个人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个人信息的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来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本书作者以国家大数据战略为方向,对个人信息这一数据生产要素的确权、定价、流通、监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案例分析,并设计了相关的数据交易商业模式。个人信息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日益显现出巨大价值,但由于个人信息涉及隐私问题,所以必须加以重点保护。公民作为个人信息的数据权益所有者,对自身信息的掌握最为真实、全面,对自身信息的共享和交易较为便利。因此,如何激励公民在安全的前提下维护并共享个人信息成为使个人信息发挥价值的重要议题。
个人信息的数据权益资产化可以有效解决个人信息的合法流通和交易问题。通过采取“谁产生、谁维护、谁受益”的方式来保护和利用个人信息,将个人信息进行确权、定价,使其在数据权益所有人授权的情况下实现安全交易,真正做到“我的信息我做主”,并且在解决个人信息合理合法使用问题的同时,激发公民维护、共享个人信息的积极性,让个人信息这一宝贵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由于个人信息与隐私紧密相关,因此,个人信息交易必须受到严格监管,尤其是数据权属、交易机制、交易对象等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管,从而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权益被非法侵害,保障大数据战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区块链为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提供了新的实现思路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有助于促进相关隐私保护法律的执行,奠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本书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健康码的使用、脸书的个人隐私泄露和Libra等案例进行深度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的必要性。
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涉及信息技术、法律、金融、经济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大的挑战。2018年年初,本书作者产生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构想,在不断吸取国内外研究的前沿成果的基础上,深入企业实践,终于在2020年春季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在新兴的数字经济领域,实践往往先于学术理论,本书是产学合作的成果。本书作者黄绍进有着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是国内最先进行个人信息资产化的实践者之一,与朱晓武教授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2019年,黄绍进加入朱晓武教授领导的中国政法大学全球价值链与票据金融研究中心,担任副主任,展开合作研究,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朱晓武教授的研究团队中的曾泓叡和董云蕾也积极参与了本书的撰写。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朱晓武教授的研究团队经常通宵达旦地撰写书稿,有时候一坐就是数小时,这不仅是对脑力的考验,也是对体力的考验。我们希望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我国大数据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我们要感谢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7YJA630148)、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资助项目(ZQ2017–1003)、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10818418)、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8KDAL043)、北京市法学会课题(BLS[2019]B002)、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课题(ZLC–XXYJ–201925)的支持。
数据权益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本书的观点仅代表我们研究数字经济的阶段性成果。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指正。